第五百三十五章:许姓内阁新政:经济刺激法案(二)
作者:煌煌华夏 更新:2021-12-20 09:52
文华殿里的沉默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许不忌口中提出的经济刺激法案,对于时下大明的官僚体系来说,想要完全消化掉的难度显然是极其大的,部分官员甚至可能压根都听不懂许不忌在说什么。
而这份所谓的经济刺激法案,也不全然是出自许不忌的考量,也显然不是说许不忌在南京城里转一圈,调研了一下所谓的各种商品价格就拍脑袋想出来的。
早在许不忌刚刚履职不久,大明银行和大明工商联就已经合作正视对待商品价格与百姓民间收入之间的悬差,并就如何改良和缩短进行了认真的考虑。
葛安和大明眼下一众搞经济的小能手那是埋头研究了好几个月,才拿着基本论证成熟的建议找到许不忌,后者只不过是露面实事求是的走到基层地方去切身感受一下罢了。
如果确实需要到了政策性干预市场的地步那就推行,如果还没有到,那就搁浅暂缓。
很显然,南京城内各厂各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商业行为,让许不忌觉得,有必要进行政策性干预了。
而且从国库里拿出现金银无偿投入到市场进行生产补贴,不仅不会造成通货膨胀,甚至是可以让各行各业的物价大规模下降。
这笔钱投入的首要目的不是让市场上流通的财富增多,因为金银再多,如果社会上的生产资料不足,那么钱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捧着钱买不到东西,那就自然导致了物价飞涨,形成通货膨胀现象。
现在许不忌提出的这份经济刺激法案,第一步是先帮助各省地方的实体生产单位--工厂进行扩产,这份钱是补贴给工厂用来壮大生产规模的。
你想要从明联海外购买的原材料,受制于财力不足,没法直接用船进行大规模航运,只能从沿海几大海商的手里扣缝,经中间商通过漕运、陆运的方式购买,导致了原料成本增加。
现在国家给你贴钱,你直接去沿海港口下订单或者租海船,这笔花销国家给你补上。
另一方面,制约原材料输入的主要工具就是大型的海船,港坞造船厂需要的成本主要是自国内外采买的大型木材和人工费,因为成本居高不下,但是销售的速度显然比不上米面粮油这种生活用品那么快,这就导致了回款周期长,考虑到这个因素,一艘航运船只的价格自然不会便宜。
朝廷在这个方面也可以给补贴。
一艘航运船只原先能赚五万两现在国家直接给你一把无偿赞助你三到五千万。
好,最初的几百艘是不是可以选择不赚钱的方式来销售。
后面再生产出来的可不可以选择只赚一万两?
这到时候就可以约法三章了国家给你足额的补贴让你去挥霍,你不能说挥霍完了国家的补贴之后紧跟着再生产出来的船只恢复原价,就要继续按五万两的标准来赚。
那如此的话就让你连这三五千万的补贴钱都赚不到。
你一年就抠抠搜搜的卖个百八十艘拉到。
当然这里面还会牵扯到更加复杂的一点考量那就是原材料的价格随着大明本土的加大采购量是否会导致不足从而涨价。
先说储量供应这点问题,都二十一世纪了,原材料还没用完呢,以大明眼下的交通运输情况和加工再生产的消耗效率考虑这一点实在是太早和脱离现实。
另外就是金银的掠取和大量涌入大明是否会导致大明国内的金银贬值,从而出现从各国购买原材料的价格问题。
会不会出现原本一两就可以购买到的矿石现在需要二两银子?
指导价政策是假的,还是说银行是假的?
明联各国的金银早就不作为交易货币,即使是大明国内,也在考虑如何逐步取消金银与铜票之间的汇兑体系。
金子或可作为一种货币汇兑的给付保证来储备但白银的价值一定会疯狂贬值。
为了保证白银价值的平稳落地,不出现民间经济崩溃的恶劣情况朝廷这些年早就开始按照一两白银兑付一千文铜钱的方式从民间进行兑换,这一点早早就有写过。
现在许不忌提出的拿现金银来刺激民间生产也不是真个拿金锭、银锭来给。
一百万两现白银就是整整十万斤,需要多少辆大车才能装的下?
一亿两、十亿两又是什么概念?
连护送的人手都凑不出来。
这里说的现白银是指国库按照库存的白银发行等价的银行价券而后这一批现银就彻底封存熔断将来可能会以饰品的方式流入市场,也就是说,白银不再是一种货币,而是商品!
一切以百姓为主,既然民间的主要货币是用铜票,那么大明就不会贸然破坏铜票的货币价值,伤害到百姓的利益。
让白银在国库内贬值,看起来是国家利益受到一定损失,而实际上,这批如山似海的白银在国库内又不能投入市场使用,跟没有是一模一样的。
与其如此,还不如将来熔断之后作为商品投放市场销售呢。
拿印度的黄金来做新的兜底硬通货。
而想要等到黄金在退出国际货币战略储备舞台,那可能就是几百年后的事情了,无须考虑的那么早。
“先让船只这一交通运输工具降价,带动航运成本降价,最后使得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输入的价格回落,加之朝廷的补贴,所有生产品价格都可以打下来。”
许不忌阐述了自己心中对这项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对南直隶的改变:“工厂拿到朝廷的钱可以大肆扩产,生产的越多补贴的越多,势必会大量招收工人和培养工人。
所有的厂都在抢人,工人的劳动收入就会增加,而民间消费却在降低,百姓的生活就将趋于稳定。
而获得补贴的工厂的实际拥有者,所谓的大财主、大商贾,他们拿着海量的财富是不会跟百姓抢生活物资的。
因为那些低廉的生活物资永远不会花光他们口袋里的钱。
富商会追求更高的消费方式。
乱世黄金贵、盛世文娱兴。
按照生活需求层次的上升,这群富贵阶层的财富将会花销到追求精神享乐上,南京城里倚月阁诸公不知道有没有去过的,这没什么好避讳羞谈的,我亲身去过一次。”
在座的脸上泛起了男人都懂的微笑。
买春嘛,堂堂一个内阁首辅偶尔享受一下,算什么大事。
可是许不忌却显然跟大家伙想的不一样:“听一场当红戏子的戏,要花费一到三千两,而想要这些名戏姑娘陪着喝场酒,那花销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这只是陪酒,还不是陪睡。”
众皆一阵低笑,但紧跟着就发现许不忌的面色不善,忙吓得缄口沉默。
“诸位想想,一个歌伶,每天的收入都极其之高,说年入超过我这个内阁首辅简直跟玩一样,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些歌伶戏子有追捧她们的市场,才能拥有如此过热的高收入。
而这种行业就是我以前提及的服务业。
当然,这是高端的服务业,什么是服务业,不是说青楼、戏院、听歌的地方才是服务业,酒馆、茶馆、说书这些地方,凡是让你可以只需要通过花钱就可以得到所需享受的都叫服务业。
市场中拥有的财富增多,势必会带来拥有财富者去追求服务业,刺激服务业的繁荣。
而我们就可以通过对服务业征收的高税收,重新将这笔无偿投入进去的金钱再收回国库。
这是一个财富的循环过程,必须是由国家出面才可以做到的事情。
因为,青楼戏院永远不会将钱免费补贴给工厂,只能朝廷去做。”
先把钱投入市场,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国家社会中流通的生产资料,百姓从中得利,商人亦从中得利。
而商人拿到钱就会把钱花到服务业中,国家就可以通过对服务业的高税收政策,将这笔钱重新收回国库,继而继续投放入市场,免费补贴给最底层,让百姓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关联产业中得到实惠。
这就是将顶部财富通过政策引导的方式均分到底层每一个老百姓的身上。
“如果那些商人不愿意把钱花出去怎么办?”
还是有些官员提出了这么一个质疑,让所有人看向他的眼神中都带起鄙夷。
“商人的钱不花出去,也会投资出去。”
商人可不是老百姓,喜欢看着自己的储蓄日积月累的增多。
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自己的资产在不停的飞跃,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
“商人会不会把钱花进服务业对朝廷来说并不重要,甚至我们还不希望他们把钱花到这个领域,造成眼下南京城开始冒头的所谓追星热。”
许不忌开口道:“花不出去的钱对于商人来说就是废纸,他们手握着的海量财富需要谋求新的投资渠道,而只要投资出去,将财富变成其他生钱的机器、生产线、商品,那么经济刺激法案的目的就实现了,国家经济市场高度繁荣。
百姓们的花销降低了,朝廷从商业领域征收的税收提高了,家国同喜。”
顿了顿,许不忌饮了一口热茶:“颁行这经济刺激法案的目的,就是为了形成以国有经济为主,民间多种经济为辅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度。
而可以得到补贴的工厂也是需要看其实际的生产能力和生产积极性,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补贴方式为辅的方式并存,激发各类市场的经济主体活力,释放和发展社会浅层面、深层面的生产力。
加大力度促进生产销路,保护生产补贴公平统一,以此为基的情况下,实现国家财富高效流转,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看着许不忌的侃侃而谈,在座的一群人无不面带苦色。
实在是跟不上这位的脚步啊。
搞政治,在座的哪一位都是好手,但是搞政治经济,那这群人可就完全是七窍通了六窍,就剩下个一窍不通了。
许不忌跟他们聊的还是宏观下的政治经济,要是聊微观下更细化的市场经济及规律发展,恐怕这群人都能直接羞愧到辞官。
当然,许不忌恐怕也搞不懂,他这些还都是葛安带着银行、工商联一大群人做了几个月才拿出手的建议,到他这里总结一下,做了份宏观上的指导报告罢了。
“我话讲完了,这份经济刺激法案,大家过个堂,看看支持还是反对。”
许不忌敲了敲桌面,径直举起了自己的手,而后眼神平静的看向面前一大圈参加阁部会议的朝廷大臣。
曾经负责朝廷各省退耕转产督办的邝奕和、广东原左布政使曾文济两名新任大学士率先举手表态支持。
这俩可都是搞经济的一把好手。
内阁五人,三个同意。
夏元吉和朱高炽二者对视,也都举手应了下来。
这一下,所有参会人员全票通过。
“那就如此。”
站起身,许不忌做了最后的交代:“着通政司拟好会议总结报告,我与几位阁老署名,递呈陛下御前审批,若陛下批阅,则尽快着户部、银行、工商联加紧酌定第一批补贴金额和对哪些工厂进行补贴得名单,散了吧。”
众人皆起身:“恭送阁老。”
随着许不忌的离开,这份所谓的经济刺激法案很快得以火热出炉,出现在了朱允炆的御前案首之上。
许不忌口中提出的经济刺激法案,对于时下大明的官僚体系来说,想要完全消化掉的难度显然是极其大的,部分官员甚至可能压根都听不懂许不忌在说什么。
而这份所谓的经济刺激法案,也不全然是出自许不忌的考量,也显然不是说许不忌在南京城里转一圈,调研了一下所谓的各种商品价格就拍脑袋想出来的。
早在许不忌刚刚履职不久,大明银行和大明工商联就已经合作正视对待商品价格与百姓民间收入之间的悬差,并就如何改良和缩短进行了认真的考虑。
葛安和大明眼下一众搞经济的小能手那是埋头研究了好几个月,才拿着基本论证成熟的建议找到许不忌,后者只不过是露面实事求是的走到基层地方去切身感受一下罢了。
如果确实需要到了政策性干预市场的地步那就推行,如果还没有到,那就搁浅暂缓。
很显然,南京城内各厂各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商业行为,让许不忌觉得,有必要进行政策性干预了。
而且从国库里拿出现金银无偿投入到市场进行生产补贴,不仅不会造成通货膨胀,甚至是可以让各行各业的物价大规模下降。
这笔钱投入的首要目的不是让市场上流通的财富增多,因为金银再多,如果社会上的生产资料不足,那么钱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捧着钱买不到东西,那就自然导致了物价飞涨,形成通货膨胀现象。
现在许不忌提出的这份经济刺激法案,第一步是先帮助各省地方的实体生产单位--工厂进行扩产,这份钱是补贴给工厂用来壮大生产规模的。
你想要从明联海外购买的原材料,受制于财力不足,没法直接用船进行大规模航运,只能从沿海几大海商的手里扣缝,经中间商通过漕运、陆运的方式购买,导致了原料成本增加。
现在国家给你贴钱,你直接去沿海港口下订单或者租海船,这笔花销国家给你补上。
另一方面,制约原材料输入的主要工具就是大型的海船,港坞造船厂需要的成本主要是自国内外采买的大型木材和人工费,因为成本居高不下,但是销售的速度显然比不上米面粮油这种生活用品那么快,这就导致了回款周期长,考虑到这个因素,一艘航运船只的价格自然不会便宜。
朝廷在这个方面也可以给补贴。
一艘航运船只原先能赚五万两现在国家直接给你一把无偿赞助你三到五千万。
好,最初的几百艘是不是可以选择不赚钱的方式来销售。
后面再生产出来的可不可以选择只赚一万两?
这到时候就可以约法三章了国家给你足额的补贴让你去挥霍,你不能说挥霍完了国家的补贴之后紧跟着再生产出来的船只恢复原价,就要继续按五万两的标准来赚。
那如此的话就让你连这三五千万的补贴钱都赚不到。
你一年就抠抠搜搜的卖个百八十艘拉到。
当然这里面还会牵扯到更加复杂的一点考量那就是原材料的价格随着大明本土的加大采购量是否会导致不足从而涨价。
先说储量供应这点问题,都二十一世纪了,原材料还没用完呢,以大明眼下的交通运输情况和加工再生产的消耗效率考虑这一点实在是太早和脱离现实。
另外就是金银的掠取和大量涌入大明是否会导致大明国内的金银贬值,从而出现从各国购买原材料的价格问题。
会不会出现原本一两就可以购买到的矿石现在需要二两银子?
指导价政策是假的,还是说银行是假的?
明联各国的金银早就不作为交易货币,即使是大明国内,也在考虑如何逐步取消金银与铜票之间的汇兑体系。
金子或可作为一种货币汇兑的给付保证来储备但白银的价值一定会疯狂贬值。
为了保证白银价值的平稳落地,不出现民间经济崩溃的恶劣情况朝廷这些年早就开始按照一两白银兑付一千文铜钱的方式从民间进行兑换,这一点早早就有写过。
现在许不忌提出的拿现金银来刺激民间生产也不是真个拿金锭、银锭来给。
一百万两现白银就是整整十万斤,需要多少辆大车才能装的下?
一亿两、十亿两又是什么概念?
连护送的人手都凑不出来。
这里说的现白银是指国库按照库存的白银发行等价的银行价券而后这一批现银就彻底封存熔断将来可能会以饰品的方式流入市场,也就是说,白银不再是一种货币,而是商品!
一切以百姓为主,既然民间的主要货币是用铜票,那么大明就不会贸然破坏铜票的货币价值,伤害到百姓的利益。
让白银在国库内贬值,看起来是国家利益受到一定损失,而实际上,这批如山似海的白银在国库内又不能投入市场使用,跟没有是一模一样的。
与其如此,还不如将来熔断之后作为商品投放市场销售呢。
拿印度的黄金来做新的兜底硬通货。
而想要等到黄金在退出国际货币战略储备舞台,那可能就是几百年后的事情了,无须考虑的那么早。
“先让船只这一交通运输工具降价,带动航运成本降价,最后使得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输入的价格回落,加之朝廷的补贴,所有生产品价格都可以打下来。”
许不忌阐述了自己心中对这项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对南直隶的改变:“工厂拿到朝廷的钱可以大肆扩产,生产的越多补贴的越多,势必会大量招收工人和培养工人。
所有的厂都在抢人,工人的劳动收入就会增加,而民间消费却在降低,百姓的生活就将趋于稳定。
而获得补贴的工厂的实际拥有者,所谓的大财主、大商贾,他们拿着海量的财富是不会跟百姓抢生活物资的。
因为那些低廉的生活物资永远不会花光他们口袋里的钱。
富商会追求更高的消费方式。
乱世黄金贵、盛世文娱兴。
按照生活需求层次的上升,这群富贵阶层的财富将会花销到追求精神享乐上,南京城里倚月阁诸公不知道有没有去过的,这没什么好避讳羞谈的,我亲身去过一次。”
在座的脸上泛起了男人都懂的微笑。
买春嘛,堂堂一个内阁首辅偶尔享受一下,算什么大事。
可是许不忌却显然跟大家伙想的不一样:“听一场当红戏子的戏,要花费一到三千两,而想要这些名戏姑娘陪着喝场酒,那花销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这只是陪酒,还不是陪睡。”
众皆一阵低笑,但紧跟着就发现许不忌的面色不善,忙吓得缄口沉默。
“诸位想想,一个歌伶,每天的收入都极其之高,说年入超过我这个内阁首辅简直跟玩一样,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些歌伶戏子有追捧她们的市场,才能拥有如此过热的高收入。
而这种行业就是我以前提及的服务业。
当然,这是高端的服务业,什么是服务业,不是说青楼、戏院、听歌的地方才是服务业,酒馆、茶馆、说书这些地方,凡是让你可以只需要通过花钱就可以得到所需享受的都叫服务业。
市场中拥有的财富增多,势必会带来拥有财富者去追求服务业,刺激服务业的繁荣。
而我们就可以通过对服务业征收的高税收,重新将这笔无偿投入进去的金钱再收回国库。
这是一个财富的循环过程,必须是由国家出面才可以做到的事情。
因为,青楼戏院永远不会将钱免费补贴给工厂,只能朝廷去做。”
先把钱投入市场,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国家社会中流通的生产资料,百姓从中得利,商人亦从中得利。
而商人拿到钱就会把钱花到服务业中,国家就可以通过对服务业的高税收政策,将这笔钱重新收回国库,继而继续投放入市场,免费补贴给最底层,让百姓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关联产业中得到实惠。
这就是将顶部财富通过政策引导的方式均分到底层每一个老百姓的身上。
“如果那些商人不愿意把钱花出去怎么办?”
还是有些官员提出了这么一个质疑,让所有人看向他的眼神中都带起鄙夷。
“商人的钱不花出去,也会投资出去。”
商人可不是老百姓,喜欢看着自己的储蓄日积月累的增多。
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自己的资产在不停的飞跃,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
“商人会不会把钱花进服务业对朝廷来说并不重要,甚至我们还不希望他们把钱花到这个领域,造成眼下南京城开始冒头的所谓追星热。”
许不忌开口道:“花不出去的钱对于商人来说就是废纸,他们手握着的海量财富需要谋求新的投资渠道,而只要投资出去,将财富变成其他生钱的机器、生产线、商品,那么经济刺激法案的目的就实现了,国家经济市场高度繁荣。
百姓们的花销降低了,朝廷从商业领域征收的税收提高了,家国同喜。”
顿了顿,许不忌饮了一口热茶:“颁行这经济刺激法案的目的,就是为了形成以国有经济为主,民间多种经济为辅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度。
而可以得到补贴的工厂也是需要看其实际的生产能力和生产积极性,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补贴方式为辅的方式并存,激发各类市场的经济主体活力,释放和发展社会浅层面、深层面的生产力。
加大力度促进生产销路,保护生产补贴公平统一,以此为基的情况下,实现国家财富高效流转,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看着许不忌的侃侃而谈,在座的一群人无不面带苦色。
实在是跟不上这位的脚步啊。
搞政治,在座的哪一位都是好手,但是搞政治经济,那这群人可就完全是七窍通了六窍,就剩下个一窍不通了。
许不忌跟他们聊的还是宏观下的政治经济,要是聊微观下更细化的市场经济及规律发展,恐怕这群人都能直接羞愧到辞官。
当然,许不忌恐怕也搞不懂,他这些还都是葛安带着银行、工商联一大群人做了几个月才拿出手的建议,到他这里总结一下,做了份宏观上的指导报告罢了。
“我话讲完了,这份经济刺激法案,大家过个堂,看看支持还是反对。”
许不忌敲了敲桌面,径直举起了自己的手,而后眼神平静的看向面前一大圈参加阁部会议的朝廷大臣。
曾经负责朝廷各省退耕转产督办的邝奕和、广东原左布政使曾文济两名新任大学士率先举手表态支持。
这俩可都是搞经济的一把好手。
内阁五人,三个同意。
夏元吉和朱高炽二者对视,也都举手应了下来。
这一下,所有参会人员全票通过。
“那就如此。”
站起身,许不忌做了最后的交代:“着通政司拟好会议总结报告,我与几位阁老署名,递呈陛下御前审批,若陛下批阅,则尽快着户部、银行、工商联加紧酌定第一批补贴金额和对哪些工厂进行补贴得名单,散了吧。”
众人皆起身:“恭送阁老。”
随着许不忌的离开,这份所谓的经济刺激法案很快得以火热出炉,出现在了朱允炆的御前案首之上。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