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谁动了我的研究(30)
作者:暗夜泠风 更新:2021-11-01 13:35
韩婧是他最得意的学生,也是他遇到的最有主意的学生。医学天分很高,在针灸方面可以说青出于蓝胜于蓝了,比他还高。
学生比自己还出色,廖兴芳不仅没一点嫉妒,反而以此为荣。
只有一条让他对这个学生不满意,太不务正业了。
韩婧不想深造的理由是,想去研制一台能显示穴道经脉的机器设备。
他当然清楚,要是真能研制出这种机器,对中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那些无脑黑中医的人,一惯用中医不能用科学来量化进行攻击,说经脉又不能看到跟检测到,是玄学。
廖兴芳对此嗤之以鼻。在显微镜没发明之前,细菌难不成不存在?
只是目前的科技水平还不能证明经脉的存在,不代表它不是真实的。
换个人搞这个研究,廖兴芳举双手赞成,可韩婧一个学中医的,去搞机器制造?
中医跟机器制造完全是两个不挨着的行业啊。
“已经着手做了。”
妉华在学习中医体系的过程中,把从其他世界里的中医知识跟这个世界的进行整合,从中找出了最基础的体系。
以这个基础体系为轴,会发现每个世界的传承里都有或多或少的偏差。
这个世界的偏差算是少的。
而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很简单,是传承方式。
以前是师父手把手带徒弟的方法,纯靠经验跟口述,造成误差在所难免。
现代好多了,有了标准化的学校来进行教学,但传承下来的东西已经有了偏差的地方,修正起来不是太容易。
如果能亲眼看到穴道、经脉的运行、病症在经脉上的映现,中医会更为完善。
这方世界对她限制多也有好处,她尽量以一个普通人能做到的程度来进行研究,让她有了不同的感受。
反正她也不急,慢慢研究着。
廖兴芳还能说什么,总归是自己得意的学生,“你呀。不管业余做什么感兴趣的事,专业上千万不能懈怠,医术就是这样,不进则退。”
“我知道。我没想转行,会一直在医院里坐诊。”每个个体都有差异,这种体质上的差异跟经脉之间的关系也是妉华要研究的内容。
听到这个答案廖兴芳心里安慰多了,不转行就还是他的好学生。
病房门口站了几个人,看他们的穿戴打扮,非富即贵,跟要为病人做手术的任医生也熟识,围着他交谈着。
“任医生,虽然是临到事上了,我心里仍是有疑问,针灸真能止疼吗?古代做手术止疼不都用的麻沸散?”
“会不会发生手术做到一半,止疼针不起效了,那我妈还不得疼死。”
任医生跟他们说话也随意,一摊手,“你们说怎么办?不做了?”
“做做,当然要做了。”
任医生看到了妉华,说道,“韩大夫来了。”
几人回头。
有人讶然,“这么年轻。”
早知道是个年轻大夫,但看上去像是刚成年的相貌,让他们心里打鼓。
“原来真是你。”其中一人迎上前,“好久不见了。”
妉华也早看到了来人是认识的,曾经的郑姿月的朋友之一,刘奕民。
刘奕民在那群人里,属于对原主看不上眼但没欺压过原主的旁观者。
妉华跟他没什么旧可叙,只微微点了下头。
刘奕民有求于她,“当年的事,对不住了。不是想得到你的原谅,只是想对你说起对不起。”
“你不用担心,对于病人我会一视同仁。”妉华公事公办的态度。
见对方完全没有聊天的意思,刘奕民尴尬地笑笑,“今天要多麻烦韩大夫了。”
早知道顾婧能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大夫,他当年哪会对她不假辞色。
正应了那句,‘当年你对我爱搭不理,现在我让你高攀不起’。
他妈妈的心脏早该做手术了,因为是抗麻醉体质,所以一直拖到现在,实在是不做手术随时有生命危险,只能选择手术治疗。
也是因为听说了云夏医院有一位能运用针灸进行手术麻醉的韩大夫,所以特地转院到了这里。
刘奕民前几年听唐念提了一句,说是顾婧重新高考成了高考状元,他还唏嘘了一阵子,要是没有顾家的跟郑姿月的打压,怕是顾婧早一飞冲天了。
现在可不是一飞冲天了?能用针灸进行手术麻醉的,只有成为韩婧的顾婧。
不过,最后悔的不是他,应该是顾家吧。
廖兴芳不耐烦这些乱攀关系的,像不是攀关系医生不给好好治一样,把他们当成什么人了,说道,“去看病人吧。”
妉华跟着进去。
病人的情况很不乐观,已做好了随时进行紧急手术的准备。
妉华先给病人把了下脉,做了检查,又看了看病人的病历,对任医生跟廖兴芳说道,“可以进行针灸麻醉。”
个体差异问题,妉华并不保证每个人都能用上针灸麻醉。她这套针灸麻醉方法,是从大启世界里学来的。
她把记载这套针法的古籍复制出了一本,捐赠给了学校,给她的针灸手法找了出处。
不过,因为这套针法直接施用于病人的头部,差之毫厘都不行,所以暂时只有她能掌握。
这也是她想把经脉显示仪制造出来的原因之一,不仅是要向世人证明经脉的存在性,也有实用性,可用来辅助治疗。
刘奕民心安了些,又抱有点希望问,“能不做手术进行保守治疗吗。”手术总是有风险的,特别是这种抗麻体质的情况下。
妉华说道,“不能。早两年可以。”
廖兴芳也说,“是耽误了。要是两年前过来进行治疗,可能用不着做手术了。韩婧去年治疗过一个差不多的病例,现在基本能正常生活了。”
刘奕民随口一问,问出个这个结果,他心里五味杂陈。要是他跟顾,不,韩婧交好,他妈妈不用多受两年的罪以及手术的风险了。
手术早安排好了,病人很快推进了手术室。
手术做了六个多小时,很成功,手术中间病人也没有醒来,针灸麻醉再多了一个成功案例。
学生比自己还出色,廖兴芳不仅没一点嫉妒,反而以此为荣。
只有一条让他对这个学生不满意,太不务正业了。
韩婧不想深造的理由是,想去研制一台能显示穴道经脉的机器设备。
他当然清楚,要是真能研制出这种机器,对中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那些无脑黑中医的人,一惯用中医不能用科学来量化进行攻击,说经脉又不能看到跟检测到,是玄学。
廖兴芳对此嗤之以鼻。在显微镜没发明之前,细菌难不成不存在?
只是目前的科技水平还不能证明经脉的存在,不代表它不是真实的。
换个人搞这个研究,廖兴芳举双手赞成,可韩婧一个学中医的,去搞机器制造?
中医跟机器制造完全是两个不挨着的行业啊。
“已经着手做了。”
妉华在学习中医体系的过程中,把从其他世界里的中医知识跟这个世界的进行整合,从中找出了最基础的体系。
以这个基础体系为轴,会发现每个世界的传承里都有或多或少的偏差。
这个世界的偏差算是少的。
而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很简单,是传承方式。
以前是师父手把手带徒弟的方法,纯靠经验跟口述,造成误差在所难免。
现代好多了,有了标准化的学校来进行教学,但传承下来的东西已经有了偏差的地方,修正起来不是太容易。
如果能亲眼看到穴道、经脉的运行、病症在经脉上的映现,中医会更为完善。
这方世界对她限制多也有好处,她尽量以一个普通人能做到的程度来进行研究,让她有了不同的感受。
反正她也不急,慢慢研究着。
廖兴芳还能说什么,总归是自己得意的学生,“你呀。不管业余做什么感兴趣的事,专业上千万不能懈怠,医术就是这样,不进则退。”
“我知道。我没想转行,会一直在医院里坐诊。”每个个体都有差异,这种体质上的差异跟经脉之间的关系也是妉华要研究的内容。
听到这个答案廖兴芳心里安慰多了,不转行就还是他的好学生。
病房门口站了几个人,看他们的穿戴打扮,非富即贵,跟要为病人做手术的任医生也熟识,围着他交谈着。
“任医生,虽然是临到事上了,我心里仍是有疑问,针灸真能止疼吗?古代做手术止疼不都用的麻沸散?”
“会不会发生手术做到一半,止疼针不起效了,那我妈还不得疼死。”
任医生跟他们说话也随意,一摊手,“你们说怎么办?不做了?”
“做做,当然要做了。”
任医生看到了妉华,说道,“韩大夫来了。”
几人回头。
有人讶然,“这么年轻。”
早知道是个年轻大夫,但看上去像是刚成年的相貌,让他们心里打鼓。
“原来真是你。”其中一人迎上前,“好久不见了。”
妉华也早看到了来人是认识的,曾经的郑姿月的朋友之一,刘奕民。
刘奕民在那群人里,属于对原主看不上眼但没欺压过原主的旁观者。
妉华跟他没什么旧可叙,只微微点了下头。
刘奕民有求于她,“当年的事,对不住了。不是想得到你的原谅,只是想对你说起对不起。”
“你不用担心,对于病人我会一视同仁。”妉华公事公办的态度。
见对方完全没有聊天的意思,刘奕民尴尬地笑笑,“今天要多麻烦韩大夫了。”
早知道顾婧能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大夫,他当年哪会对她不假辞色。
正应了那句,‘当年你对我爱搭不理,现在我让你高攀不起’。
他妈妈的心脏早该做手术了,因为是抗麻醉体质,所以一直拖到现在,实在是不做手术随时有生命危险,只能选择手术治疗。
也是因为听说了云夏医院有一位能运用针灸进行手术麻醉的韩大夫,所以特地转院到了这里。
刘奕民前几年听唐念提了一句,说是顾婧重新高考成了高考状元,他还唏嘘了一阵子,要是没有顾家的跟郑姿月的打压,怕是顾婧早一飞冲天了。
现在可不是一飞冲天了?能用针灸进行手术麻醉的,只有成为韩婧的顾婧。
不过,最后悔的不是他,应该是顾家吧。
廖兴芳不耐烦这些乱攀关系的,像不是攀关系医生不给好好治一样,把他们当成什么人了,说道,“去看病人吧。”
妉华跟着进去。
病人的情况很不乐观,已做好了随时进行紧急手术的准备。
妉华先给病人把了下脉,做了检查,又看了看病人的病历,对任医生跟廖兴芳说道,“可以进行针灸麻醉。”
个体差异问题,妉华并不保证每个人都能用上针灸麻醉。她这套针灸麻醉方法,是从大启世界里学来的。
她把记载这套针法的古籍复制出了一本,捐赠给了学校,给她的针灸手法找了出处。
不过,因为这套针法直接施用于病人的头部,差之毫厘都不行,所以暂时只有她能掌握。
这也是她想把经脉显示仪制造出来的原因之一,不仅是要向世人证明经脉的存在性,也有实用性,可用来辅助治疗。
刘奕民心安了些,又抱有点希望问,“能不做手术进行保守治疗吗。”手术总是有风险的,特别是这种抗麻体质的情况下。
妉华说道,“不能。早两年可以。”
廖兴芳也说,“是耽误了。要是两年前过来进行治疗,可能用不着做手术了。韩婧去年治疗过一个差不多的病例,现在基本能正常生活了。”
刘奕民随口一问,问出个这个结果,他心里五味杂陈。要是他跟顾,不,韩婧交好,他妈妈不用多受两年的罪以及手术的风险了。
手术早安排好了,病人很快推进了手术室。
手术做了六个多小时,很成功,手术中间病人也没有醒来,针灸麻醉再多了一个成功案例。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