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十六胜
作者:小鹿难寻 更新:2021-12-19 14:48
“反戈!”
“勤王!”
两万人齐声怒吼,犹如平地炸雷,几乎将张浑掀翻在帅台上,这个素来阴狠沉稳的天师教大供奉只觉眼前一黑,差点瘫坐地上。
他惊惧的不是这两万人能有多少战力,而是身后十数万教军会否被鼓动!
一旦反戈浪潮席卷全部教军,且不论这些乌合之众能否被司马白运用起来,胜利的天平上都将给司马白压上重重的一枚筹码。
“毕竟只是乌合之众,反水便反水...”张浑默默念叨着宽慰自己,眼睛不觉扫向身后教军大阵。
果然,受左前锋临阵倒戈的波及,教军本阵已是喧哗一片,骚乱渐起。帅纛左近还好一些,越是后阵越不清楚前方战场发生了什么,便越是混乱。隔着雨幕遥遥望去,绵延十数里的兵阵黑压压一片,说是如一群热锅上的蚂蚁都不为过了。
张浑手脚冰凉,心中明镜一般,若非慑于教宗和天师神威,这近二十万壮丁的军阵恐怕已经崩盘了。
他下意识就要去安排弹压,刚转身,却被石韬拉住了袖子。
张浑心道:这娃娃必是怕了,须臾不敢让我离身,可这要命时候哪来功夫伺候他!
但石韬面上神色哪有半分慌张,张浑有些惊讶,不禁刮目相看,正要奉承两句,可石韬下一句话,惹的张浑又惊又怒,直想给这小子一耳光。
“即刻撤军吧,烦劳张师保我回徐州。”
战局胶着,将士正自效死之际,关键之刻,堂堂一军主帅不想着鼓舞士气也就罢了,居然要弃军而逃,一逃就要逃到老巢,竟还说的如此平平静静!
“秦公...帅纛一动,极损士气,现在正是...”张浑艰难组织着措辞,想要说服这扶不上墙的纨绔王公。
“我知张师必定瞧我不起,也罢,”石韬打断了张浑,不慌不忙从甲胄夹衬里掏出一个小小锦囊,递给了张浑,“这锦囊里的东西,不妨借张师一阅。”
张浑狐疑接过,锦囊里面只有一张折叠的信笺,他打开扫了一眼,顿时怔住,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
教军攸关,临阵若叛,即无转圜。
天机已逝,勿计后果,立时返徐。
信上两句话,二十四个字,笔力劲透纸背,却又飘逸洒脱。这字迹张浑认识,他能有今日成就,便是托了这同样的字迹指引。
这是大和尚佛图澄的字迹!
“可是...可是...”张浑颤悠悠捧着这轻飘飘的一张纸,仿佛有千钧之重。
他不懂,大和尚再是算无遗策,可是又怎能把战场局势预料到如此精确的程度?
立时反徐,那将是什么后果?!
前功尽弃都不止,一败涂地都有可能!
打仗靠的是赵军铁骑,怎能因为教军有变,就意味没有希望了?
教军空有兵力,却无战力,仗打到现在,不过助助声势而已,刀头都没怎么见血,但凡有点用处,战事也不会胶着成这样了。
张浑一万个不服气,甚至想撕碎手里这张纸!
“大和尚已有法谕在先,张师若仍有不甘,也可留下,但某却要走了。”石韬仍是那副无所谓的神情,轻佻的语气。
“秦公可知这一走,失去的将是什么!”
张浑已顾不上石韬身份,怒目指向战场,他要再尽最后一丝努力,向这个什么都不懂,只如提偶一般听话的名义主帅分析战场局势,可刚要开口,却瞠目结舌的顿住了。
刚才这稍稍一会的功夫,倾盆大雨已经变的细雨如丝,雨势大减,一直隐在雨障里的战场也清晰展现在所有人的眼中。
张浑满眼尽是支离破碎!
赵军犹如蚁群,被大雨浇打的七零八落,数万人马一块一块的分散在宽阔的战场上。
蚁群似是不太妥,准确的说,战场上铺了好大一张渔网!
赵军一部一部被分割在网孔中,仿佛一团团蠕动的蛆蛹!
一支铠马甲骑驰骋网孔之间,以剔骨刀之势,来去纵横便将网孔中的一部赵军分离出主阵,就像抛出了一块肉,眨眼之间,这块肉就被反戈的教军吞下。
半个时辰前还软弱无能的前锋左军,现在竟凶狠如狼,两万反戈将士咬向千儿八百的离群赵军,连骨头渣都嚼的不剩。
而赵军竟似傻了呆了,困在渔网网孔里毫无还手之力。就算有意挣扎反抗,却在厌军驱赶之下,又同四周友军搅在一起,互相冲撞之下,冲势力气全然抵消,半点浪花也翻腾不起来。
两千露头的厌军铠马甲骑,两万露头的教军步卒,竟是配合无间,兵锋如刃,不断宰割渔网中的赵军。
“这群乌合之众,竟可这般用法!”张浑嘴中嗫喏不停,“天杀的司马白,这究竟是什么阵术!”
他忽然明白了大和尚法谕的含义,即无转圜,天机已逝,根源不在教军,而是把教军当刀的那个人。
天机不是逝在教军手里,是逝在司马白手里!
以战场形势而言,赵军全军溃败只是时间问题了,甚至被全歼于城前也不是不可能。
宣阳门前落败,败军一旦形成溃逃之势,以司马白对骑兵的运用奥义,必然倒卷溃兵成潮。
张浑知道,那是司马白最拿手的阵术卷潮锋。
东面正在与东军激战的两淮军团势必被牵累进去,溃潮一成,连江都过不去了...
那才是最恐怖的结局!
果如大和尚所说,教军叛乱之始,趁着司马白还腾不出手,不计后果立时返徐才是上策,权当白折腾了一场吧,总比被全歼江东要强。
“父亲,敌军帅纛动了!”王恬眼尖,忽然瞥见对面的帅纛竟迅速向东移去,这是什么意思?
莫非...
古有西楚霸王战巨鹿,光武皇帝战昆阳,此皆以弱胜强世上罕有,今日得见武昌郡王鏖战宣阳门,夫复何求!
他难抑胸中激昂,擂鼓大呼:“敌帅要逃,敌帅要逃啦!”
要赢了吗?纵以王导的稳如泰山,此刻却也流下两行老泪,天倾地陷的危亡,真让司马白挽回来了吗?
必死绝境中猛然透进了胜利曙光,城楼上顿时欢腾一片,将士们一个个捶胸呼喝,似要吼破喉咙告诉战场上的敌军。
“敌帅逃啦!”
“敌帅逃啦!”
仿佛在呼应城上守军,对面教军大阵再也抑制不住的沸腾起来,异动从后营朝卷到前营,呼喝声由远及近,一声声都如炸雷一般。
“反戈!”
“勤王!”
孙伏都和桃欢背靠背扛过厌军又一轮凿犁,俩人已是筋疲力竭,互望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绝望。
“秦公撤了,倒也及时。”孙伏都苦涩道。
桃欢一拳砸在大腿上,愤慨呼到:“咱明明还有这许多兵马,却是打不动了,某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仗究竟是怎么败的!”
“趁现在还能走,少将军需得立时撤兵,汇同令尊迅速收兵过江。”
“娘的,折腾这一场,亏了血本!”桃欢也是清醒的很,没有闹意气反驳孙伏都,但他忽然意识到什么,反口问道,“毅智侯不一起走?”
孙伏都又是一声苦笑,似乎笑尽一生志向满腔屈辱:“总要有人断后吧,少将军别客套了...某自从遇见司马白,一而再,再而三,三又四,四继五,五仍六的败在这人手中,嘿,已经不想再逃了,且让某为大赵勇士留点尊严吧。”
桃欢闻言一阵默然,目光穿过乱阵向那骑赤甲搜去,只隐约看见那赤色身影舞动着两柄长刃屠杀自家袍泽,咬牙立誓道:“必雪今日之耻,势报今日大仇!”
送走了血气方刚的桃欢,孙伏都摇头长叹,将刀身擦净,提起马缰猛的一声大吼,也不顾身后有多少兵马相随,向着那骑再次返转回犁的赤甲决然冲去。
此刻的孙伏都一昧寻死,心下却思绪万千。
他初次见到司马白是在小道上狭路相遇,第二次是平郭城外见识司马白单身闯营,凭口舌离间三方兵马,那时的司马白不过是无名小卒而已,孙伏都一刀便能砍下那颗生着白眼的脑袋。
后来到榆林川、棘城、盛乐、萧关、成都、樊城、邾城,及至黄石滩大战,司马白已经俨然天下名将之冠,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他几乎会被司马白砍掉脑袋。
“为王前驱!”
“唯死而已!”
甲骑奔腾而来,迎面正是那袭赤甲。
现在,当再次见到那只幽深白眼,望着高高擎起的名刀御衡白,一腔愤慨的孙伏都忽然心思安定:死在他手里,也不冤了。
孙伏都非常确定,此番宣阳门大战之后,从他脑袋飞起的这一刻起,诸侯争雄逐鹿的乱世天下,已经正式步入司马白时代!
注:
咸康四年腊月,羯虏阴连叛匪袭破石头、京口,陈兵二十万困京师,自元皇帝立宗庙于建康,社稷之危无过于此。
彼时禁卫难恃而外援难赴,唯上亲将北附甲骑五千,以悬殊之弱拒敌于宣阳门,晋祚绵续尽在上矣。
鏖战一日不休,上以神勇披靡虏寇,金戈铁马纵横敌阵,慨壮战歌唱溃贼心,虏帅胆寒东逃而整军败散。险胜宣阳门前,上竟不卸甲,继以残骑两千席卷敌溃,东进五十里救太尉郗鉴勤王之军。既解援军之困,上合援兵计五千再战穷寇,寇不敌遂退江自保,上领疲师衔尾过江,追亡逐北五昼夜,复广陵合肥十数城,终临淮水之畔,北望寿春。
上既克敌,还师建康,觐成皇帝。成皇帝以上挽社稷之功赐剑履上殿,执上之手,泣曰:吾叔归,吾家不复为外人欺。——《晋书·帝纪十一·武烈》
第三卷《横御山河》完,敬请继续阅读第四卷《既寿永昌》。终于可以割据一方了,正式逐鹿天下决胜庙堂,当然也会继续完善外挂,继续感情戏。
这是十七胜,手滑写错了章节标题,改不回来了。
“勤王!”
两万人齐声怒吼,犹如平地炸雷,几乎将张浑掀翻在帅台上,这个素来阴狠沉稳的天师教大供奉只觉眼前一黑,差点瘫坐地上。
他惊惧的不是这两万人能有多少战力,而是身后十数万教军会否被鼓动!
一旦反戈浪潮席卷全部教军,且不论这些乌合之众能否被司马白运用起来,胜利的天平上都将给司马白压上重重的一枚筹码。
“毕竟只是乌合之众,反水便反水...”张浑默默念叨着宽慰自己,眼睛不觉扫向身后教军大阵。
果然,受左前锋临阵倒戈的波及,教军本阵已是喧哗一片,骚乱渐起。帅纛左近还好一些,越是后阵越不清楚前方战场发生了什么,便越是混乱。隔着雨幕遥遥望去,绵延十数里的兵阵黑压压一片,说是如一群热锅上的蚂蚁都不为过了。
张浑手脚冰凉,心中明镜一般,若非慑于教宗和天师神威,这近二十万壮丁的军阵恐怕已经崩盘了。
他下意识就要去安排弹压,刚转身,却被石韬拉住了袖子。
张浑心道:这娃娃必是怕了,须臾不敢让我离身,可这要命时候哪来功夫伺候他!
但石韬面上神色哪有半分慌张,张浑有些惊讶,不禁刮目相看,正要奉承两句,可石韬下一句话,惹的张浑又惊又怒,直想给这小子一耳光。
“即刻撤军吧,烦劳张师保我回徐州。”
战局胶着,将士正自效死之际,关键之刻,堂堂一军主帅不想着鼓舞士气也就罢了,居然要弃军而逃,一逃就要逃到老巢,竟还说的如此平平静静!
“秦公...帅纛一动,极损士气,现在正是...”张浑艰难组织着措辞,想要说服这扶不上墙的纨绔王公。
“我知张师必定瞧我不起,也罢,”石韬打断了张浑,不慌不忙从甲胄夹衬里掏出一个小小锦囊,递给了张浑,“这锦囊里的东西,不妨借张师一阅。”
张浑狐疑接过,锦囊里面只有一张折叠的信笺,他打开扫了一眼,顿时怔住,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
教军攸关,临阵若叛,即无转圜。
天机已逝,勿计后果,立时返徐。
信上两句话,二十四个字,笔力劲透纸背,却又飘逸洒脱。这字迹张浑认识,他能有今日成就,便是托了这同样的字迹指引。
这是大和尚佛图澄的字迹!
“可是...可是...”张浑颤悠悠捧着这轻飘飘的一张纸,仿佛有千钧之重。
他不懂,大和尚再是算无遗策,可是又怎能把战场局势预料到如此精确的程度?
立时反徐,那将是什么后果?!
前功尽弃都不止,一败涂地都有可能!
打仗靠的是赵军铁骑,怎能因为教军有变,就意味没有希望了?
教军空有兵力,却无战力,仗打到现在,不过助助声势而已,刀头都没怎么见血,但凡有点用处,战事也不会胶着成这样了。
张浑一万个不服气,甚至想撕碎手里这张纸!
“大和尚已有法谕在先,张师若仍有不甘,也可留下,但某却要走了。”石韬仍是那副无所谓的神情,轻佻的语气。
“秦公可知这一走,失去的将是什么!”
张浑已顾不上石韬身份,怒目指向战场,他要再尽最后一丝努力,向这个什么都不懂,只如提偶一般听话的名义主帅分析战场局势,可刚要开口,却瞠目结舌的顿住了。
刚才这稍稍一会的功夫,倾盆大雨已经变的细雨如丝,雨势大减,一直隐在雨障里的战场也清晰展现在所有人的眼中。
张浑满眼尽是支离破碎!
赵军犹如蚁群,被大雨浇打的七零八落,数万人马一块一块的分散在宽阔的战场上。
蚁群似是不太妥,准确的说,战场上铺了好大一张渔网!
赵军一部一部被分割在网孔中,仿佛一团团蠕动的蛆蛹!
一支铠马甲骑驰骋网孔之间,以剔骨刀之势,来去纵横便将网孔中的一部赵军分离出主阵,就像抛出了一块肉,眨眼之间,这块肉就被反戈的教军吞下。
半个时辰前还软弱无能的前锋左军,现在竟凶狠如狼,两万反戈将士咬向千儿八百的离群赵军,连骨头渣都嚼的不剩。
而赵军竟似傻了呆了,困在渔网网孔里毫无还手之力。就算有意挣扎反抗,却在厌军驱赶之下,又同四周友军搅在一起,互相冲撞之下,冲势力气全然抵消,半点浪花也翻腾不起来。
两千露头的厌军铠马甲骑,两万露头的教军步卒,竟是配合无间,兵锋如刃,不断宰割渔网中的赵军。
“这群乌合之众,竟可这般用法!”张浑嘴中嗫喏不停,“天杀的司马白,这究竟是什么阵术!”
他忽然明白了大和尚法谕的含义,即无转圜,天机已逝,根源不在教军,而是把教军当刀的那个人。
天机不是逝在教军手里,是逝在司马白手里!
以战场形势而言,赵军全军溃败只是时间问题了,甚至被全歼于城前也不是不可能。
宣阳门前落败,败军一旦形成溃逃之势,以司马白对骑兵的运用奥义,必然倒卷溃兵成潮。
张浑知道,那是司马白最拿手的阵术卷潮锋。
东面正在与东军激战的两淮军团势必被牵累进去,溃潮一成,连江都过不去了...
那才是最恐怖的结局!
果如大和尚所说,教军叛乱之始,趁着司马白还腾不出手,不计后果立时返徐才是上策,权当白折腾了一场吧,总比被全歼江东要强。
“父亲,敌军帅纛动了!”王恬眼尖,忽然瞥见对面的帅纛竟迅速向东移去,这是什么意思?
莫非...
古有西楚霸王战巨鹿,光武皇帝战昆阳,此皆以弱胜强世上罕有,今日得见武昌郡王鏖战宣阳门,夫复何求!
他难抑胸中激昂,擂鼓大呼:“敌帅要逃,敌帅要逃啦!”
要赢了吗?纵以王导的稳如泰山,此刻却也流下两行老泪,天倾地陷的危亡,真让司马白挽回来了吗?
必死绝境中猛然透进了胜利曙光,城楼上顿时欢腾一片,将士们一个个捶胸呼喝,似要吼破喉咙告诉战场上的敌军。
“敌帅逃啦!”
“敌帅逃啦!”
仿佛在呼应城上守军,对面教军大阵再也抑制不住的沸腾起来,异动从后营朝卷到前营,呼喝声由远及近,一声声都如炸雷一般。
“反戈!”
“勤王!”
孙伏都和桃欢背靠背扛过厌军又一轮凿犁,俩人已是筋疲力竭,互望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绝望。
“秦公撤了,倒也及时。”孙伏都苦涩道。
桃欢一拳砸在大腿上,愤慨呼到:“咱明明还有这许多兵马,却是打不动了,某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仗究竟是怎么败的!”
“趁现在还能走,少将军需得立时撤兵,汇同令尊迅速收兵过江。”
“娘的,折腾这一场,亏了血本!”桃欢也是清醒的很,没有闹意气反驳孙伏都,但他忽然意识到什么,反口问道,“毅智侯不一起走?”
孙伏都又是一声苦笑,似乎笑尽一生志向满腔屈辱:“总要有人断后吧,少将军别客套了...某自从遇见司马白,一而再,再而三,三又四,四继五,五仍六的败在这人手中,嘿,已经不想再逃了,且让某为大赵勇士留点尊严吧。”
桃欢闻言一阵默然,目光穿过乱阵向那骑赤甲搜去,只隐约看见那赤色身影舞动着两柄长刃屠杀自家袍泽,咬牙立誓道:“必雪今日之耻,势报今日大仇!”
送走了血气方刚的桃欢,孙伏都摇头长叹,将刀身擦净,提起马缰猛的一声大吼,也不顾身后有多少兵马相随,向着那骑再次返转回犁的赤甲决然冲去。
此刻的孙伏都一昧寻死,心下却思绪万千。
他初次见到司马白是在小道上狭路相遇,第二次是平郭城外见识司马白单身闯营,凭口舌离间三方兵马,那时的司马白不过是无名小卒而已,孙伏都一刀便能砍下那颗生着白眼的脑袋。
后来到榆林川、棘城、盛乐、萧关、成都、樊城、邾城,及至黄石滩大战,司马白已经俨然天下名将之冠,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他几乎会被司马白砍掉脑袋。
“为王前驱!”
“唯死而已!”
甲骑奔腾而来,迎面正是那袭赤甲。
现在,当再次见到那只幽深白眼,望着高高擎起的名刀御衡白,一腔愤慨的孙伏都忽然心思安定:死在他手里,也不冤了。
孙伏都非常确定,此番宣阳门大战之后,从他脑袋飞起的这一刻起,诸侯争雄逐鹿的乱世天下,已经正式步入司马白时代!
注:
咸康四年腊月,羯虏阴连叛匪袭破石头、京口,陈兵二十万困京师,自元皇帝立宗庙于建康,社稷之危无过于此。
彼时禁卫难恃而外援难赴,唯上亲将北附甲骑五千,以悬殊之弱拒敌于宣阳门,晋祚绵续尽在上矣。
鏖战一日不休,上以神勇披靡虏寇,金戈铁马纵横敌阵,慨壮战歌唱溃贼心,虏帅胆寒东逃而整军败散。险胜宣阳门前,上竟不卸甲,继以残骑两千席卷敌溃,东进五十里救太尉郗鉴勤王之军。既解援军之困,上合援兵计五千再战穷寇,寇不敌遂退江自保,上领疲师衔尾过江,追亡逐北五昼夜,复广陵合肥十数城,终临淮水之畔,北望寿春。
上既克敌,还师建康,觐成皇帝。成皇帝以上挽社稷之功赐剑履上殿,执上之手,泣曰:吾叔归,吾家不复为外人欺。——《晋书·帝纪十一·武烈》
第三卷《横御山河》完,敬请继续阅读第四卷《既寿永昌》。终于可以割据一方了,正式逐鹿天下决胜庙堂,当然也会继续完善外挂,继续感情戏。
这是十七胜,手滑写错了章节标题,改不回来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