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拖住东军
作者:小鹿难寻    更新:2021-12-19 14:48
  先援军陆续抵达,又有教军使者来谒,好事不断,赵军大营里一派喜气洋洋,已经有人预感到,三十万南征大军未做成的事情,极有可能要由两淮军镇来补上了。
  “父帅,咱们是否应该再向朝廷要些援兵来?”桃欢摩拳擦掌,一夜之间从垂头丧气变的趾高气扬,大有不建奇功誓不罢休的架势。
  “援兵?”桃豹瞥了一眼幼子,冷淡道,“你给撒豆成兵?”
  一盆冷水浇下,桃欢被噎的干瞪眼睛。
  荆襄新败,三十万南征大军十去七八,徐州大本营也抽空了,不论东北边疆还是邺都京畿都需要精兵镇守,羯赵朝廷早就无兵可用了,除非再次大征中原民丁。
  “征上十万壮丁总可以的。”桃欢强辩道,“咱们又不似晋国奴,还需考量辎重补给。”
  这倒不是不可以,羯人从来都不会管民生民力那一套,别说征来打仗,不抓来当军粮就算是很仁慈了。
  “寨子里关了十万头羊,还怎么打仗?就像那所谓的二十万教兵,又能打的了仗?一触即溃都是好的,只怕仗还没打,临阵就倒了戈。”
  帅帐里只有父子二人,桃豹也不打算卖关子了,从怀中掏出一张信笺,递给了儿子,
  “喏,看看。”
  桃欢见父亲神情凝重,能猜到这信里内容非同小可,小心翼翼接了过来。
  信上只有四个字:拖住东军。
  区区四个字,形同命令,连落款都没有!
  桃欢虽然血气方刚有些鲁莽,但绝对不是傻子,相反,还很是机敏,不然也不会最受桃豹宠溺。虽然没落款,可是能用这种居高临下语气给父亲发号施令的人,放眼天下,桃欢用一个巴掌都能数过来。
  天王自不必说,但天王绝不会用这种方式传旨。
  皇太子大单于石邃也可以命令父亲,但石邃再是狂傲暴虐,对父亲这个太子太保还是非常礼重的,而且以石邃现在朝不保夕的境遇,这种口气他还不敢用。
  那么还会有谁呢,要用这种藏头露尾的密函来给父亲下指示?
  “信,应该不止这一封吧?”桃欢没有冒失的先去打听来龙去脉,只是试探问道。
  桃豹赞赏的笑了笑,却又摇头道:“只此一封,四个字。”
  桃欢怔了怔,越发惊奇,思忖片刻又问:“父帅何时收到的?”
  “武昌变故之前。”
  桃豹言简却意赅,一句话包含的内容实在太多了,桃欢已经懵了。
  难道说两淮军镇倾巢而出,就是为了这含糊不清的四个字?
  况且是在武昌变故之前就送给父亲的,说明那人对武昌教兵的部署了如指掌,也已经预料到了今日局势,难不成武昌之变乃至今日局势,都是那人推动的?!
  “大执法,还是大和尚?!”桃欢猛然醒悟,整个大赵朝廷,除了这两个人,谁还有如此惊天手段!
  “不,不,不会是大执法,”桃欢随即摇头唏嘘,“南征大计是大执法一手定策推动的,既有黄石滩惨败,大执法此番灭晋经略已是盖棺定论了。武昌起事纯属多余,平白为他人做嫁衣裳不说,之于大执法,更可谓是一着败笔,绝用不着再行布置调用咱们两淮军镇的。何况咱们素来与大执法也不是一路人,不然之前平定天下的大功劳,也不会晾着咱们两淮军镇了。”
  桃欢一番分析,目光炯炯的盯着父亲:“所以说,只能是大和尚!大和尚是借树开花,欲以大执法之败,成己之图!是了,是了,据传天王骤闻黄石滩惨败已经吐血不起...”
  “啊!”桃欢又是一声惊呼,“难怪父帅...”
  桃欢恍然大悟,从出兵以来,到前日守寨不出,桃豹一系列的反常指挥,如今看来都有了原因,就是四个字,拖住东军!
  再往深处想,之所以要冒险拼上身家去拖住东军,是为了结党大和尚!
  那佛图澄只以区区四个字,就调动了两淮军镇大打出手,这是什么情分?
  不过值么?桃欢不禁疑虑起来。
  “能从战局推演到朝局,吾儿聪慧,吾心甚慰,”桃欢拍手称赞,然而话音又是一转,“可为父这投名状却并非是献给他佛图澄的。”
  “那是给谁的?”桃欢追问道,其实他已经体会出了一些韵味,值么,应该是值的,甚至可以说,没有比这更值的!
  “谁?”桃豹浊眼一眯,“自然是新君!”
  一场黄石滩大战,牵累多少王公重将,最有可能取石邃而代之的河间王首当其冲,诸藩诸军诸将皆败,如果有人能另起炉灶,甚至力挽狂澜,那将是什么局面?!
  恰逢天王又重病不起,佛图澄偏偏在此时搅起风雨,所图为何已经昭然若揭了。
  而两淮军镇这番任劳任怨岂止是投名状的情分?那是扶立新君的从龙之功!
  “对,对,哈哈,咱们报效的自然是新君!只是,天王子嗣那么多,父帅可知大和尚想要扶保的究竟是谁?”
  “还不明确,看最后功劳是谁的,那便是给谁铺的台阶。不过花落谁家与咱无妨,咱只需做好自己的事,静观其变即可。”
  “恩,父亲说的是,这可是泼天的富贵呀!啧啧,拖住东军,四个字,就四个字,胜过金戈铁马万军厮杀啊!”桃欢面色潮红,犹如喝了陈年老酒一般兴奋,啧啧品味道,“他有情我有意,哈哈,心照不宣,权谋呀权谋呀,环环相扣,机关算尽,何其巧夺造化!”
  “别得意太早!这火候才到哪?”桃豹一声冷哼敲打着儿子,“说到这四个字,我起初也是一头雾水,就算到了现在,仍是有些捉摸不透。”
  “父帅这还有何不清楚的,大和尚让咱们拖住东军,好让教兵顺江而下,直取建康呀!”
  “建康?乌合之众,能济什么事!”桃豹转头望向建康方向,意味深长,“况且大和尚处心积虑谋划此局,难道是为了便宜那些臭道士?”
  桃欢频频点头道:“不错不错,这功劳得是未来新君的,可是要怎样才能送到新君手里呢?”
  “大和尚的手段才展现了一半而已,必然还藏着厉害杀招,其实,为父也很好奇,他这局棋究竟会如何收官!”桃豹语气渐渐严厉,“你听着,接下来稳扎稳打,不管局势发展到哪一步,保住实力才是最要紧的,切切不可得意忘形,肉还没吃到嘴里呢!”
  “父帅似有忧虑?如此大好局势,难道还有什么变数不成?”
  桃豹反问道:“当初襄阳得手之时,难道不是局势大好?大执法又曾料到黄石滩?!”
  “那能一样么,谁曾想到竟冒出个司马白...嘶...”桃欢顿时打住话头,“父帅莫非是在担心司马白?咱们可不是荆襄那些酒囊饭袋,怕那小儿做甚!”
  话没落地,桃欢只觉对面一个黑影飞来,亏了身手敏捷,歪头躲了过去,否则非得脑袋开花不可。
  哐!
  一个物件砸在地上,原来是桃豹拎起案上酒壶朝儿子头上砸去。
  “你再如此轻佻,当心以后死都不知是怎么死的!”
  “一个司马白而已,父亲至于大动肝火...”桃欢嘟囔道。
  “还而已?”桃豹气极反笑,“想当年最早追随先帝打江山的十八骑,到如今算上你老子我,支雄、逯明、夔安,赵鹿,就剩了五人而已。人家恭维我们,把我们叫做开国五老,蒙当今天王不弃,也倚仗我们五个老家伙镇守社稷,但是如今你给你老子数一数!”
  桃欢知道老子让他数什么,但畏于老爹盛怒,连声都不敢吭一下。
  “你不会数,我给你数,先是支雄,再是逯明,然后是夔安,仅仅一年功夫,这三个人都折在了司马白手里,你逯伯伯连老命都搭进去了!”
  “你看你这吊儿郎当的德性,难道想你老子也步他们后尘!?”
  “父亲息怒,儿子只是觉得司马白在黄石滩之后同样元气大伤,折腾不起什么浪了。”
  这话一说出来,桃豹更怒:“元气大伤还能收江陵压襄阳?朝廷邸报你是没看,还是忘了?”
  “那是李农他们的诡辩之辞,无非想借夸大司马白避战而已,”
  桃欢似被老爹骂出了火气,梗着脖子分辩道,
  “以儿子愚见,不论伐燕大军还是南征大军,之所以惨败,不是那司马白神乎其神,而是败在自己人的勾心斗角上!羌人、氐人、乞活汉狗,哪个安着好心?不管哪个吃了亏,都巴不得所有人跟自己一样,数十万大军看似威风不可一世,实际连散沙都不如,散沙还不会下绊子窝里哄呢!”
  桃豹倒被这一席话给震住了,实话实说,儿子这番见地,还真是一针见血戳中了大赵最核心的隐患,堪为国论!
  “那司马白不来还好,若真来了,儿子倒要让他看看,羯人刀马究竟是软是硬!”桃欢铁骨铮铮豪言壮志。
  桃豹望着幼子顶天立地的样子,也不知该说什么好,只在心里问自己,难道自己是真的老了?
  应该还不老吧?但或许正是因为老了,才知道畏惧。
  他一时间默默不语,心头忽然浮起一个大杀四方的影子,他知道,那是他的先帝!
  他虽未曾见过司马白,但不知为何,那个影子竟与司马白渐渐重合起来,惊的他一身冷汗,不禁幽幽轻叹:
  “儿呀,且悠着点吧!你是真没见过真英雄啊!天下如棋盘,不是咱爷们能染指下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