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全民防疫
作者:一袖乾坤 更新:2021-11-01 11:08
“快,要快,别他娘的跟没吃饭似的。用生石灰在宅门前做出标记,贴上封条!”
捕快何照戴着面巾躲得远远的,指挥着一班衙役干活。
这里可是疫病的重灾区。据说一条巷子里的人死了大半。
何照刚一进巷子便感到一股死亡的气息,直是头皮发麻。
也不知道戴的这面巾有没有用,若是他因此染上了疫病,他那一家老小谁来照顾啊。
想到这里他心中升起一股悲凉。
可是他是躲不开的。身为捕快,这种事情肯定要出面的。除非他不要了这份差事,可若是如此他全家便没了收入来源,肯定会饿死。
出班防疫不一定会病死,辞掉差事一定会饿死。
两害相权取其轻,何照已经做出了抉择。
按照府尹大老爷说的,疫病是靠飞沫传染,不但水源需要控制,也要防止疫病被从口鼻吸入。
这便有了他们佩戴的面巾。
防疫的第一步是隔离病患。小牛坊巷是重灾区,是以一班衙役直接杀了过来。按照府尹大老爷的要求,他们要挨家挨户的搜过去,确保没有漏掉任何一家。
方才他们只是做着外部搜查,越往里走情况越严重。有的人家一家人都死绝了,野狗从院门钻了进去肆意撕咬着尸体。
衙役们将这些院门锁上,张贴了封条又在院门前涂抹了生石灰做标记这才继续进行下一家的搜查。
他们从早上开始搜查,待把整条巷子搜查完毕已经是晌午。
何照连忙命令手下撤离,到了安全的区域众人纷纷扯下面巾大口呼吸着空气。
方才搜查的过程中他们担心疫病从口鼻吸入甚至连喘气都不敢,整个人都快要憋得背过气去了。
现在能够大口呼吸,他们甚至觉得空气都是香甜的。
当然,这才是完成了防疫的第一步。
接下来他们还要去焚烧病死百姓的尸体并掩埋。
不过这些是午饭之后的事情了。
......
......
南京城爆发大疫的事情彻底传开了。朝廷似乎无意封锁消息,而是做出姿态要与百姓共抗大疫。
达官显贵们自然是最先表态的。
他们纷纷拿出银两捐献赈灾。
虽说每人捐出的绝对数目不多,但加在一起也有十数万两。
朝廷于是乎命人打出大灾无情人有情的标语,以凝结人心。
那些爆发疫病的重点区域被朝廷封锁,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至于米粮、菜蔬、淡水等一概由衙役配送。
朝廷似乎有心将疫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严防疫病的扩散。
对此大部分百姓还是很配合的。
毕竟他们也不想让疫病传染到自己和家人的身上。
至于那些已经染病的病人即便是不愿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事已至此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惟独有一点有些百姓接受不了,那就是焚烧死去病患的尸首。
以这个时代人的观点,人死之后是要入土为安的。
唯有如此才能转世投胎。不然便会成为孤魂野鬼永世不得超生。
应天府派人做了多次宣贯也无法让他们改变想法索性不再白费力气。
反正一般病死都是一家人,即便街坊邻里反对权当没听见就是。
尸体一烧一埋他们的任务便完成了。
大疫期间,凡是上街的人必须得佩戴面巾,这是朝廷的命令。
这一点百姓们还是做得很好的。
为了安全起见有些人甚至会带上好几层的面巾,以防止疫病从口鼻吸入。
经过多方治理和控制,疫病扩张的速度大大降低。
谭兆伦也是心中大喜,连忙请求陛见亲自向天子汇报。
朱慈烺也知道这位应天府尹邀功心切,在乾清宫宣召了他。
谭兆伦还是第一次入宫陛见,心情十分紧张。
这也难怪,像他这样品级的官员是很难直接面圣的。
也就是有了这场大疫才使得他有了一对一面见天子的机会。
却说谭兆伦换了崭新的圆领公服,跟着小黄门一路来到乾清宫前。
小黄门前去禀报的时候他恭敬的站在丹陛下,连头都不敢抬。
他在心中一遍遍过着面圣时要说的话,生怕一时紧张说错了话冒犯了天子。
过了也不知有多久,那小黄门去而复返。
“谭大人,陛下命你觐见。”
“多谢公公。”
谭兆伦冲小黄门抱了抱拳,毅然拾阶而上。
走到正殿门口时谭兆伦停了下来深吸了一口气,之后一振袍服迈步而入。
天子此刻正在暖阁批阅奏疏,见谭兆伦来了放下奏疏淡淡笑道:“谭爱卿来了。”
谭兆伦连忙跪倒在地叩头行礼。
“臣应天府尹谭兆伦拜见陛下,吾皇万岁。”
“谭爱卿平身。”
朱慈烺抬了抬手和声道。
谭兆伦站起身来却是紧张的如同一个刚刚犯错的孩子。
“来人呐,给谭爱卿赐座。”
朱慈烺一声令下,立刻便有小黄门搬了一个锦墩放到谭兆伦的身边。
“臣谢陛下恩典。”
谭兆伦感动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想不到有一天他竟然能被天子赐座,这是何等的荣耀啊。
“谭爱卿治理疫病的事情,朕已经都听说了。谭爱卿做的很好。”
朱慈烺一上来就夸耀了谭兆伦几句,令谭兆伦心中一阵狂喜。
“只是疫病的防治非一日之功。接下来的日子还需要谭爱卿再接再厉,多费一些心思在防疫上。”
朱慈烺虽然说得很平淡,但话语之中自有久居上位者的威严。
谭兆伦连忙道:“请陛下放心,臣一定尽心竭力做好疫病防治。”
“这便好。疫病虽然可怕,但绝非无法防治。只要其不扩散,迟早都会消弭。”
朱慈烺又说了几句,突然话锋一转:“如今南京城中的疫病算是控制住了。可是朕担心近郊也会爆发瘟疫,这里谭爱卿也需要费些心思。”
谭兆伦在心里暗暗叫苦。他好不容易才把南京城中的疫情控制住了,想不到现在皇帝又要他来负责近郊的疫情。
这真是应了官场之上流传的那句老话,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陛下,非是臣推脱,只是以应天府目前的人员配置,怕是无法覆盖到近郊啊。”
谭兆伦实在是不想说这些话,可是不说又不行。
仅凭应天府衙门的那些衙役怎么可能把南京近郊的所有乡村全部覆盖,来一次地毯式的清查?
“这个谭爱卿尽管放心,朕可以把神策军的一些士兵借给你,不过得由你来统一安排。”
朱慈烺淡淡道:“怎么样,谭爱卿觉得妥否?”
谭兆伦听得一愣。
把军队借给他防疫?
这个说法倒是新奇。
咱们这位陛下还真是不可用寻常心思忖度。
“臣愿为陛下效死命!”
......
......
捕快何照戴着面巾躲得远远的,指挥着一班衙役干活。
这里可是疫病的重灾区。据说一条巷子里的人死了大半。
何照刚一进巷子便感到一股死亡的气息,直是头皮发麻。
也不知道戴的这面巾有没有用,若是他因此染上了疫病,他那一家老小谁来照顾啊。
想到这里他心中升起一股悲凉。
可是他是躲不开的。身为捕快,这种事情肯定要出面的。除非他不要了这份差事,可若是如此他全家便没了收入来源,肯定会饿死。
出班防疫不一定会病死,辞掉差事一定会饿死。
两害相权取其轻,何照已经做出了抉择。
按照府尹大老爷说的,疫病是靠飞沫传染,不但水源需要控制,也要防止疫病被从口鼻吸入。
这便有了他们佩戴的面巾。
防疫的第一步是隔离病患。小牛坊巷是重灾区,是以一班衙役直接杀了过来。按照府尹大老爷的要求,他们要挨家挨户的搜过去,确保没有漏掉任何一家。
方才他们只是做着外部搜查,越往里走情况越严重。有的人家一家人都死绝了,野狗从院门钻了进去肆意撕咬着尸体。
衙役们将这些院门锁上,张贴了封条又在院门前涂抹了生石灰做标记这才继续进行下一家的搜查。
他们从早上开始搜查,待把整条巷子搜查完毕已经是晌午。
何照连忙命令手下撤离,到了安全的区域众人纷纷扯下面巾大口呼吸着空气。
方才搜查的过程中他们担心疫病从口鼻吸入甚至连喘气都不敢,整个人都快要憋得背过气去了。
现在能够大口呼吸,他们甚至觉得空气都是香甜的。
当然,这才是完成了防疫的第一步。
接下来他们还要去焚烧病死百姓的尸体并掩埋。
不过这些是午饭之后的事情了。
......
......
南京城爆发大疫的事情彻底传开了。朝廷似乎无意封锁消息,而是做出姿态要与百姓共抗大疫。
达官显贵们自然是最先表态的。
他们纷纷拿出银两捐献赈灾。
虽说每人捐出的绝对数目不多,但加在一起也有十数万两。
朝廷于是乎命人打出大灾无情人有情的标语,以凝结人心。
那些爆发疫病的重点区域被朝廷封锁,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至于米粮、菜蔬、淡水等一概由衙役配送。
朝廷似乎有心将疫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严防疫病的扩散。
对此大部分百姓还是很配合的。
毕竟他们也不想让疫病传染到自己和家人的身上。
至于那些已经染病的病人即便是不愿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事已至此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惟独有一点有些百姓接受不了,那就是焚烧死去病患的尸首。
以这个时代人的观点,人死之后是要入土为安的。
唯有如此才能转世投胎。不然便会成为孤魂野鬼永世不得超生。
应天府派人做了多次宣贯也无法让他们改变想法索性不再白费力气。
反正一般病死都是一家人,即便街坊邻里反对权当没听见就是。
尸体一烧一埋他们的任务便完成了。
大疫期间,凡是上街的人必须得佩戴面巾,这是朝廷的命令。
这一点百姓们还是做得很好的。
为了安全起见有些人甚至会带上好几层的面巾,以防止疫病从口鼻吸入。
经过多方治理和控制,疫病扩张的速度大大降低。
谭兆伦也是心中大喜,连忙请求陛见亲自向天子汇报。
朱慈烺也知道这位应天府尹邀功心切,在乾清宫宣召了他。
谭兆伦还是第一次入宫陛见,心情十分紧张。
这也难怪,像他这样品级的官员是很难直接面圣的。
也就是有了这场大疫才使得他有了一对一面见天子的机会。
却说谭兆伦换了崭新的圆领公服,跟着小黄门一路来到乾清宫前。
小黄门前去禀报的时候他恭敬的站在丹陛下,连头都不敢抬。
他在心中一遍遍过着面圣时要说的话,生怕一时紧张说错了话冒犯了天子。
过了也不知有多久,那小黄门去而复返。
“谭大人,陛下命你觐见。”
“多谢公公。”
谭兆伦冲小黄门抱了抱拳,毅然拾阶而上。
走到正殿门口时谭兆伦停了下来深吸了一口气,之后一振袍服迈步而入。
天子此刻正在暖阁批阅奏疏,见谭兆伦来了放下奏疏淡淡笑道:“谭爱卿来了。”
谭兆伦连忙跪倒在地叩头行礼。
“臣应天府尹谭兆伦拜见陛下,吾皇万岁。”
“谭爱卿平身。”
朱慈烺抬了抬手和声道。
谭兆伦站起身来却是紧张的如同一个刚刚犯错的孩子。
“来人呐,给谭爱卿赐座。”
朱慈烺一声令下,立刻便有小黄门搬了一个锦墩放到谭兆伦的身边。
“臣谢陛下恩典。”
谭兆伦感动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想不到有一天他竟然能被天子赐座,这是何等的荣耀啊。
“谭爱卿治理疫病的事情,朕已经都听说了。谭爱卿做的很好。”
朱慈烺一上来就夸耀了谭兆伦几句,令谭兆伦心中一阵狂喜。
“只是疫病的防治非一日之功。接下来的日子还需要谭爱卿再接再厉,多费一些心思在防疫上。”
朱慈烺虽然说得很平淡,但话语之中自有久居上位者的威严。
谭兆伦连忙道:“请陛下放心,臣一定尽心竭力做好疫病防治。”
“这便好。疫病虽然可怕,但绝非无法防治。只要其不扩散,迟早都会消弭。”
朱慈烺又说了几句,突然话锋一转:“如今南京城中的疫病算是控制住了。可是朕担心近郊也会爆发瘟疫,这里谭爱卿也需要费些心思。”
谭兆伦在心里暗暗叫苦。他好不容易才把南京城中的疫情控制住了,想不到现在皇帝又要他来负责近郊的疫情。
这真是应了官场之上流传的那句老话,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陛下,非是臣推脱,只是以应天府目前的人员配置,怕是无法覆盖到近郊啊。”
谭兆伦实在是不想说这些话,可是不说又不行。
仅凭应天府衙门的那些衙役怎么可能把南京近郊的所有乡村全部覆盖,来一次地毯式的清查?
“这个谭爱卿尽管放心,朕可以把神策军的一些士兵借给你,不过得由你来统一安排。”
朱慈烺淡淡道:“怎么样,谭爱卿觉得妥否?”
谭兆伦听得一愣。
把军队借给他防疫?
这个说法倒是新奇。
咱们这位陛下还真是不可用寻常心思忖度。
“臣愿为陛下效死命!”
......
......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