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要走品牌化
作者:枯木 更新:2021-12-16 18:01
大红的灯笼高挂。
当楚天耀和张同伟等人联手剪彩后,蓉城啤酒厂在一阵鞭炮声中,换下了早已积灰的老牌匾,挂上了星耀酒厂的招牌。
厂子的名字变了,但在所有人的心里,却仿佛感觉整个厂子又活了过来。
张明远今天激动了一天,剪彩的时候他握着剪刀的手都有些颤抖。
场间,还有早已准备好的电视台和报社记者。
剪彩完毕后,楚天耀和张明远等人,也都被记者给围住,问起了关于厂子今后的发展。
前后忙活了大半天,剪彩仪式这才结束。
而蓉城啤酒厂被收购的消息,也在短短一天时间里不胫而走,传遍了整个蓉城。
这家曾经被给予厚望,后来又几近销声匿迹的本地啤酒厂,又再一次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里。
不少年轻人的蓉城人这才想起,原来自己的家乡,还有这样一家啤酒厂。
日落时分。
当厂里的工人散去,厂子再度恢复安静时,楚天耀正和张明远一道,走在无人的车间里。
厂房中摆放着不少大容量的不锈钢糖化锅、发酵罐和麦芽发芽箱。
“我看了一下厂里的生产设备都没什么问题,如果全力生产,你能保证产能提升到多少?”
楚天耀望着张明远问道。
蓉城啤酒厂当年可是耗资两千万投建的,三条灌装线都是从国外引进的,采用微机控制的露天发酵工序,所以光是论设备的先进程度,甚至不输蓝剑等一线啤酒厂。
只是因为之前经营不善,工人捧着国企的铁饭碗,生产积极性不高,所以导致产能大幅度滞后,年产能甚至只有三万吨不到。
“如果全力生产,就凭这些设备,年产能至少能达到六万吨。”
张明远思忖了一下,向楚天耀回答道,只是很快便又面露难色。
“关键是如何调动生产积极性,这是一个难题。”
张明远叹了一口气道,显然他更清楚如今厂子的难题所在。
“生产积极性落后,说白了就是管理模式出了问题,厂子重新启用后,我打算沿用其他分厂的管理模式,奖惩严明,从上到下依次革新,到时候还需要劳烦张厂长你做出表率。”
楚天耀向张明远说道。
“楚总哪里的话,你都是希望厂子好这我自然明白,你放心……打从明天开始,我张明远就第一个以身作则,以后谁要是敢消极怠工,我第一个不饶他。”
张明远拍着胸脯保证道。
他是一手创建蓉城啤酒厂的老厂长,在厂里的威望自然不用多说,有了张明远的保证,楚天耀也放心了几分。
“对了,之前厂里主要生产哪些产品,目前市场占有量如何?”
楚天耀看了一眼空荡荡的厂房,又向张明远问道。
蓉城啤酒厂之所以值两千万,可不单单是因为这座厂房和这些生产设备,这些年蓉城啤酒厂虽然逐步衰落,但曾经也算是在蓉城辉煌过的,品牌价值多少是有些的。
“之前咱们是以生产12度鲜啤酒、低度熟啤酒、白啤酒和果乐饮料为主,主打雪涛和绿叶两个品牌,这两个牌子不仅在蓉城,就算是在蓉城周边的地级市,也有不小的名气。”
提及这点,张明远也是带着几分自豪道。
若不是近两年啤酒市场竞争激烈、蓉城啤酒厂被挤下神坛,不说跟蓝剑、山城相提并论,但他们至少不会输给亚太、渡口等啤酒厂。
“咱们还能做果啤?”
楚天耀有些意外道。
“没错,这两年常规啤酒不好卖,咱们也没钱做推广,所以就尝试着换点新花样。”
张明远也不知道从哪抱来一箱子啤酒,从里面取出了一瓶易拉罐装的果啤,上面还写着绿叶果乐,老少皆宜等字样。
绿叶果乐,这就是蓉城啤酒厂去年推出的新款果啤,只可惜产品虽然成功研发了出来,但市场消费热情却并不高。
楚天耀打开果啤,自己倒是品了一口,出乎意料的发现,这啤酒的味道还真不赖,不比广式菠萝啤差。
“果啤在川省并不好卖,这也不怪你们。”
楚天耀知道,果啤并不是没有市场,只是目前市面上的果啤购买量并不大,而且大多集中在南方沿海地区。
蓉城啤酒厂没能做起来,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厂子重新启用后,我会从泸城派技术团队过来指导生产,主要是以生产12度星耀啤酒为主,另外分出一半的生产线,我希望保留绿叶和雪涛两个品牌,不过这两个产品包装得换一换,太老气了,不太符合现在的审美。”
楚天耀扫了一眼厂房后,转身向张明远吩咐道。
“那敢情好,不瞒楚总你说,我们厂里的老工人其实喝自家的啤酒都已经喝习惯了。”
听到楚天耀要保留绿叶和雪涛两个老牌子,张明远也是有些高兴道。
这两个牌子是他当年亲手打造的,别说厂里的工人,如今蓉城当地不少老人都极为喜爱这两款老啤酒。
楚天耀清楚,蓉城啤酒厂的产品并非没有市场热情,而是近年来面对外来啤酒狂轰乱炸般的广告宣传,蓉城啤酒厂死守着原来的固有渠道,被挤垮只是迟早的事情。
绿叶和雪涛这两个牌子,是厂里最开始就诞生的老品牌,在蓉城也算是有不少忠实消费者,楚天耀接手后只要想办法让两个老品牌重新进入大众视野,相信销量也一定不会差。
论营销,这自然是楚天耀的拿手好戏。
“楚总,咱们厂里的鲜啤酒还要不要继续生产?”
张明远跟在楚天耀身后,继续问道。
鲜啤酒,说白了就是未经过巴氏灭菌处理的生啤酒,通常只有几天的保质期,而这样的鲜啤酒厂里一般都不会包装,而是就地进行售卖,一般来说只有老客才会喜欢这种生啤,往往都是提着个桶或者塑料袋就来买酒。
当年蓉城啤酒厂建厂初期,也是靠着这种价格低廉的生啤酒,才一举打入市场。
“鲜啤酒不做了,咱们以后要走品牌化,所有产品都要做好市场推广,成为明星产品的准备。”
楚天耀思考片刻,并不打算保留鲜啤酒的生产。
虽然他知道,当年青啤也是靠着生产鲜啤酒在青岛打出了名气,但眼下时代已经变了,他只需要花点钱打个广告,旗下的产品便不缺所谓的知名度。
当楚天耀和张同伟等人联手剪彩后,蓉城啤酒厂在一阵鞭炮声中,换下了早已积灰的老牌匾,挂上了星耀酒厂的招牌。
厂子的名字变了,但在所有人的心里,却仿佛感觉整个厂子又活了过来。
张明远今天激动了一天,剪彩的时候他握着剪刀的手都有些颤抖。
场间,还有早已准备好的电视台和报社记者。
剪彩完毕后,楚天耀和张明远等人,也都被记者给围住,问起了关于厂子今后的发展。
前后忙活了大半天,剪彩仪式这才结束。
而蓉城啤酒厂被收购的消息,也在短短一天时间里不胫而走,传遍了整个蓉城。
这家曾经被给予厚望,后来又几近销声匿迹的本地啤酒厂,又再一次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里。
不少年轻人的蓉城人这才想起,原来自己的家乡,还有这样一家啤酒厂。
日落时分。
当厂里的工人散去,厂子再度恢复安静时,楚天耀正和张明远一道,走在无人的车间里。
厂房中摆放着不少大容量的不锈钢糖化锅、发酵罐和麦芽发芽箱。
“我看了一下厂里的生产设备都没什么问题,如果全力生产,你能保证产能提升到多少?”
楚天耀望着张明远问道。
蓉城啤酒厂当年可是耗资两千万投建的,三条灌装线都是从国外引进的,采用微机控制的露天发酵工序,所以光是论设备的先进程度,甚至不输蓝剑等一线啤酒厂。
只是因为之前经营不善,工人捧着国企的铁饭碗,生产积极性不高,所以导致产能大幅度滞后,年产能甚至只有三万吨不到。
“如果全力生产,就凭这些设备,年产能至少能达到六万吨。”
张明远思忖了一下,向楚天耀回答道,只是很快便又面露难色。
“关键是如何调动生产积极性,这是一个难题。”
张明远叹了一口气道,显然他更清楚如今厂子的难题所在。
“生产积极性落后,说白了就是管理模式出了问题,厂子重新启用后,我打算沿用其他分厂的管理模式,奖惩严明,从上到下依次革新,到时候还需要劳烦张厂长你做出表率。”
楚天耀向张明远说道。
“楚总哪里的话,你都是希望厂子好这我自然明白,你放心……打从明天开始,我张明远就第一个以身作则,以后谁要是敢消极怠工,我第一个不饶他。”
张明远拍着胸脯保证道。
他是一手创建蓉城啤酒厂的老厂长,在厂里的威望自然不用多说,有了张明远的保证,楚天耀也放心了几分。
“对了,之前厂里主要生产哪些产品,目前市场占有量如何?”
楚天耀看了一眼空荡荡的厂房,又向张明远问道。
蓉城啤酒厂之所以值两千万,可不单单是因为这座厂房和这些生产设备,这些年蓉城啤酒厂虽然逐步衰落,但曾经也算是在蓉城辉煌过的,品牌价值多少是有些的。
“之前咱们是以生产12度鲜啤酒、低度熟啤酒、白啤酒和果乐饮料为主,主打雪涛和绿叶两个品牌,这两个牌子不仅在蓉城,就算是在蓉城周边的地级市,也有不小的名气。”
提及这点,张明远也是带着几分自豪道。
若不是近两年啤酒市场竞争激烈、蓉城啤酒厂被挤下神坛,不说跟蓝剑、山城相提并论,但他们至少不会输给亚太、渡口等啤酒厂。
“咱们还能做果啤?”
楚天耀有些意外道。
“没错,这两年常规啤酒不好卖,咱们也没钱做推广,所以就尝试着换点新花样。”
张明远也不知道从哪抱来一箱子啤酒,从里面取出了一瓶易拉罐装的果啤,上面还写着绿叶果乐,老少皆宜等字样。
绿叶果乐,这就是蓉城啤酒厂去年推出的新款果啤,只可惜产品虽然成功研发了出来,但市场消费热情却并不高。
楚天耀打开果啤,自己倒是品了一口,出乎意料的发现,这啤酒的味道还真不赖,不比广式菠萝啤差。
“果啤在川省并不好卖,这也不怪你们。”
楚天耀知道,果啤并不是没有市场,只是目前市面上的果啤购买量并不大,而且大多集中在南方沿海地区。
蓉城啤酒厂没能做起来,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厂子重新启用后,我会从泸城派技术团队过来指导生产,主要是以生产12度星耀啤酒为主,另外分出一半的生产线,我希望保留绿叶和雪涛两个品牌,不过这两个产品包装得换一换,太老气了,不太符合现在的审美。”
楚天耀扫了一眼厂房后,转身向张明远吩咐道。
“那敢情好,不瞒楚总你说,我们厂里的老工人其实喝自家的啤酒都已经喝习惯了。”
听到楚天耀要保留绿叶和雪涛两个老牌子,张明远也是有些高兴道。
这两个牌子是他当年亲手打造的,别说厂里的工人,如今蓉城当地不少老人都极为喜爱这两款老啤酒。
楚天耀清楚,蓉城啤酒厂的产品并非没有市场热情,而是近年来面对外来啤酒狂轰乱炸般的广告宣传,蓉城啤酒厂死守着原来的固有渠道,被挤垮只是迟早的事情。
绿叶和雪涛这两个牌子,是厂里最开始就诞生的老品牌,在蓉城也算是有不少忠实消费者,楚天耀接手后只要想办法让两个老品牌重新进入大众视野,相信销量也一定不会差。
论营销,这自然是楚天耀的拿手好戏。
“楚总,咱们厂里的鲜啤酒还要不要继续生产?”
张明远跟在楚天耀身后,继续问道。
鲜啤酒,说白了就是未经过巴氏灭菌处理的生啤酒,通常只有几天的保质期,而这样的鲜啤酒厂里一般都不会包装,而是就地进行售卖,一般来说只有老客才会喜欢这种生啤,往往都是提着个桶或者塑料袋就来买酒。
当年蓉城啤酒厂建厂初期,也是靠着这种价格低廉的生啤酒,才一举打入市场。
“鲜啤酒不做了,咱们以后要走品牌化,所有产品都要做好市场推广,成为明星产品的准备。”
楚天耀思考片刻,并不打算保留鲜啤酒的生产。
虽然他知道,当年青啤也是靠着生产鲜啤酒在青岛打出了名气,但眼下时代已经变了,他只需要花点钱打个广告,旗下的产品便不缺所谓的知名度。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