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最后的灵窍
作者:羽林都督    更新:2021-11-01 06:25
  “第一名,清虚宗掌门弟子王若虚,九窍齐开,筑基在即。”
  “第二名,霸王枪传人项云雷,八窍境界,紫枪雷电,所向披靡。”
  ……
  “第九名,琅琊山庄逍遥公子,六窍境界,阴阳和合,玄妙非凡。”
  真要按战力算,李弥如今第九名的位置反而高了。
  不过让李弥高兴的是,《天神诀》和《地煞录》中各有一灵窍属于全新,这样一来周天灵窍图就记录了八十灵窍,而且补完之后,仅有最后一处空缺。
  这意味着,放眼诸天万界,周天灵窍的总数,很可能是八十一个!
  而且非常奇妙的一点是,李弥要“创造”的是《鬼神图录》,如今却只掌握了《天神诀》和《地煞录》,难道真要靠自己去领悟创造?
  真的是非常有意思,而且三界的力量体系,也算是李弥所经历的诸多界域之中,最完善,层次也最高的了。
  李弥试着运转《长生诀》,非常顺利,而且威力几乎没有任何衰减。
  不愧同样是清五浊五的灵机构成,虽然有细微的差距,但是对于功法的影响并不大。
  如何能像《长生诀》一样,将《天神诀》和《地煞录》合二为一呢?
  首先肯定要对《天神诀》和《地煞录》有深入的领悟和理解,而这需要的是足够的时间。
  李弥很担心三年恐怕不够用,于是根本不管外界纷扰,静心在琅琊山庄之中修行,此地在人间界中也算是福地,灵机非常活跃,远超八景洞天。
  无论是《天神诀》还是《地煞录》,修行起来对于如今的李弥都没什么难度,其中蕴藏的道理玄妙更是能够直接看破。
  一部借助清气修行,一部借助浊气修行,最大的相通之处,就是同时需要借助权柄。
  上界成立了小天庭,下界成立了小地府,道行最高深的大佬占据最高层,其他人根据道行排序,逐渐降低。
  林林总总,各有官职,几乎没有闭门静修的闲云野鹤。
  李弥的父母,分别是下界和上界的顶级二代,如今都是金丹真人,官职也非常显赫。
  父亲王离,是下界玄冥州镇守使,相当于一省之长,母亲道云瑶,是上界全真部主事,相当于吏部三把手。
  就连人间界中,大佬们不是帝王将相,就是公侯伯爵,最差的也要混个帮主、盟主。
  李弥几乎在一瞬间就锁定了最后一个灵窍所代表的力量——权柄。
  以李弥的血脉和身份,无论去上界还是下界,都会很快暴露,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人间界出人头地。
  最快的路径,就是考科举,当状元。
  大周朝的科举不是考进士,而是考道士。
  先是道童、再是道人,最后在大周帝都考道士。
  而李弥如今的身份正是道人,等同于举人,有许多比如见官不跪,免税免役之类的特权。
  或许父母对王道的人生有别的安排,但是李弥的时间只有三年,为了尽快掌握最后一个代表权柄的灵窍,李弥毅然决定进京赶考,参加三个月后的会试。
  科举最重要的典籍,自然是《道德经》,以及由上古大佬张天师批注的《老子想尔注》,这两者相当于四书五经。
  李弥每到一个世界,必然要抄录当地的《道德经》,哪怕是修行妖魔鬼怪浊气之道的世界也不例外。
  如今这部《道德经》,却有点像前世的《道德经》,讲述起治国之道来了。
  很显然,治国和权柄在三界之中,便是直接和道行挂钩的本源力量。
  李弥读的津津有味,其中道理,尽数领悟。
  在三界中,官位所代表的权柄,就是一等一的悟道之宝,只要拥有了官印,修行速度就能大幅提升,也能掌握许多独特而又强大的道术。
  官印等级是随着官品提升的,整个三界最强大的三个官位,自然是天帝、皇帝和阎王。
  如今的天帝、阎王和皇帝,正是天榜前三的元婴大能。
  怪不得修士们一个个都成了官迷,原来在这个世界,官位就等于力量。
  三年一次的科举,是大周朝最重要的选拔官员渠道,竞争的激烈程度,远超李弥的想象。
  只是今年的会试,全国就有超过三万名道人参加,其中不乏屡考不过,考了整整两百年的筑基修士。
  当真是恐怖。
  琅琊山庄中最重要的人便是一位母亲派来的管家,一位父亲派来的护院,都是筑基境界,深藏不漏。
  对于王道公子考科举的打算,两人非常满意,全力支持。
  事实上对于王道这个儿子,父母也算是操碎了心,无论上界还是下界都去不得的情况下,最好的路自然是在人间界发展。
  皇帝之位很难抢,但是一品的丞相、大将军、三公之位,也足以支持修行到元婴境界了。
  历届科举前十道士的策文,加上海量优秀时文,很快就被管家送来,直接堆满了琅琊山庄的书房。
  考大周朝的科举难吗?
  对于普通道人而言,那是真的难,需要背下海量时文,选择对得上考题的,还不能完全抄袭,必须要有独创的原创,像极了大学毕业论文查重的你。
  然而对于真正的大佬而言,大道就隐藏在书中,任何考题,都只不过是从一个层面观察并描述大道玄妙罢了,毫无难度可言。
  而李弥,恰恰就是那个悟性点满,熟读道经破万卷的天才。
  唯一需要补课的,就是读完三界的道经。
  李弥如今神魂修行已经丝毫不亚于寻常筑基修士,因此读书速度极快,历届科举前十道士的策文也就花了七天时间,没什么营养的时文只用了半个月,就全数通读完毕,铭记于心。
  接下来的时间,自然是从海量的道经中汲取知识。
  管家和护院被李弥指使,接连不断的下山前往帝都购买道经,一车又一车的道经不断沿着山路推到山庄,送入书房。
  陷入悟道状态的李弥,几乎是如饥似渴的阅读着一部部道经,而这个状态,也彻底震撼了管家和护院,几十名侍女都成了搬书的工具人。
  终于,八十天后,会试前七天,李弥从书山之中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