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君臣夜话荐忠良
作者:王家郎君 更新:2021-12-16 11:10
童贯到来的时候已经是入夜时分了,而童贯到来的第一时间就直接跪倒在赵桓的面前,请罪。
“看来皇城司最近的实力确实大涨了不少,这消息够灵通的啊。”
“臣,万死!”童贯没有狡辩也没有解释,就是一副认罪的态度。
他清楚自己现在是跪在赵桓的面前而不是什么巡防营士卒,说明这位陛下已经将自己保下来了。
人,得知道自己能够干什么。
赵桓把他保下来可不是为了听他那些乱七八糟的解释的。
“你当年也是名震天下的媪相,对如今的局势,你且说说吧。”
赵桓也没有多说什么废话,启用童贯类似于以毒攻毒,都到了这个份儿上了,还疑神疑鬼的那真的是不如抹了脖子来的痛快。
“陛下雄心万丈,气魄雄浑这当然是臣所仰望之存在,但是臣也算是小有几番经历,所以臣也有几分心得,只是害怕陛下听了...”
“人家都骑在朕的头上了,难不成朕还有什么真相是听不得的吗?”
“陛下今日所受之辱,日后定然会...”
“废话就不要说了,朕若是真的能够加倍奉还,他们也得敢和朕说这些屁话!”
“陛下见谅,他们如此胆大妄为,如此位高权重,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说句大不敬的话,我大宋传承至后周,本身就是黄袍加身。
与那郭威走的是一样的路子,说的不好听些立国颇有几分不稳妥之处。
而当初太祖皇帝定下来文压武这种办法,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陛下熟读史书想来应该知道一件事情。
那就是无论是当年的后周,还是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南平、北汉这种地方他们的将军都有一个特点。
那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投降罢了。
从朱温灭唐到太祖一统天下总共也不过就是七十七年的时间。
这短时间里,诸多将军们做的实在是有些过分了,投降都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
加上从当年晚唐开始,大量的工匠学识进入了北疆塞外,不说辽金这种,便是当年的契丹也不是那突厥所能比拟的了,我中原大地的优势,已经几乎算是荡然无存了。
石敬瑭卖掉了燕云十六州之后,中原便被他们彻底压制,这个时候武将面对那胡人,十个里面有八个想着失败了要如何投降才是。
加上....加上当初某些人想要掌权,太祖其实是被选出来的,只有武将登上了那个位置,他才会想尽办法不让自己失去那个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文压武的事情就遏制不住了。
这百多年的时间,经历了一次次的大败,将领凋零加上他们的撺掇,这些人的权势确实是越来越大了。
陛下未曾与他们翻脸这是明智之举,毕竟这天下的读书人都是他们的子弟,十个读书人里面至少有九个想着的是如何成为士大夫,执掌权柄。
而非真的为国解忧,当然就算是有一个,他有能够治理多少地方?
当年的相公王安石,不就是被下面的一群肮脏之辈,活活的坑害了么?”
王安石之事,就是所谓青苗法,说到底是为了根除权贵人的高利贷,为百姓谋划官方的钱袋子,为百姓减轻压力的。
但是下面的人为了功绩....他们逼着百姓借贷朝廷,让本来能够挺过去的百姓活不下去,最后他们得到了足够的政绩离开了,留给了后来人一堆的烂摊子。
而到了最后,司马光带着无数百姓的期望进入了朝廷,拉王安石下马,废掉了所有的改革和新政。
大宋的问题,政策改革都是好的,但是到了下面...全烂了!
“所以说到底,还是要让朕忍耐,议和么?”
“臣知道陛下想要一震大汉之声威,想要一扫乾坤,想要重整河山。
但是陛下要知道,现在最重要的就是陛下。
这些人掌握着大宋的钱,粮甚至还有兵马,就算是陛下威望深重可以直接接手大军,但到了那个时候无钱发饷银无粮就食,大军又当如何?
河北已经垮了,百姓已经叫不出税赋了。
南方要么被盗匪所占据,要么...要么就和他们乃是一丘之貉。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还望陛下能够理解臣的拳拳之心,忠言逆耳啊!
李纲每日和陛下高呼,抗金抗金,当然可以抗金。
这天下忠贞果敢之士不知凡几,可是他们现在在陛下身边么?
换而言之....陛下难道忘了仁宗之旧事?”
赵桓听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僵在了那里。
“仁宗皇帝....哎~”
一声叹息,又是一声叹息,是他对时局无奈的叹息。
当年仁宗皇帝的庆历新政,那时候任用的是大宋第一君子范仲淹范公兴起来庆历新政,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全部出动。
发誓要一改大宋土地兼并和冗官、冗兵、冗费之事,当时可以说是大宋第一次出现可以逆转乾坤的时机。
而那个时候,仁宗皇帝赵祯也是不管不顾的力挺此事,一度让大宋有了重生之感。
可这件事情最后却是草草收场,失败告终,追根究底就是一件事情。
那就是庆历八年正月的刺杀之事,当初若非是仁宗皇帝正好在曹皇后之处下榻休息,那真的就要稀里糊涂的死在皇宫之中了。
而最后追查下去,下面之人给出来的回复,尽然就是四个不入流的崇政殿亲从颜秀、郭逵、孙利和王胜四人闹出来的动静儿罢了。
就是这四个人杀军校、劫兵仗,从延和殿房顶蹿到福宁殿前,那他娘的是大半个皇宫,怎得,这大宋什么时候出来武林高手了还?
可最后仁宗皇帝亲自下令要活口,而追捕之人却是干净利落的将人控制,然后立刻击杀。
这是在威胁!
而现在赵桓,也在经历这件事情。
“所以,童卿是觉得朕这里...也不能安全么?”
“陛下可见到了他们的手段?”
“见到了,好大的温柔乡....好大的英雄冢!”
“陛下都如此说,那陛下身边人又能如何?”童贯此时满脸的苦涩,“陛下身边之人何止千万,这衣食住行哪个离不开人,可这些人哪个在外面又能没有家眷亲族?
就算没有,他们自己难不成都是无欲无求之人?
臣清理得了一时,但是清理不了一世啊。”
童贯说的清楚明白,人有贪心,在大把钱粮好处的诱惑之下,赵桓真的不敢说自己身边有多少人能够扛得住。
“你能够坚持多久?”赵桓在沉默之后,再次问了起来,这一次便是童贯都被赵桓的语气惊住了。
“陛下仍然是要继续么?”
“啊....对。”赵桓缓缓的走到了童贯的身边将他拉了起来,就这么挽着他的手臂缓缓的走到了宫殿之外,看向了那无尽的黑暗和那皇宫之中的灯火通明。
“朕知道,或许很快朕就要见到当年仁宗皇帝的旧事了,朕也知道很快朕的那位父皇就会回来,像当初将朕随意的扔到这里一样,再将朕拉下去。
朕还知道,他们不担心这大宋如何,没有了朕,他们就再换一个皇帝,继续做他们的重权在握。
大宋没有了,他们也可以再换一个王朝,继续做他们的官员。
反正,无论是谁得到了这中华大地,总是需要这些人去治理的,总是需要读书人去管理百姓的。
至于这上面坐着的是朕,还是什么人,其实并不重要。
但是朕更加清楚的是,这天下不仅仅有朕,不仅仅有那些官员,不仅仅有大宋和大金,这天下更多的是百姓。
是那些没有办法呵斥朝堂,指点江山,只希望三餐温饱,只希望平稳度日,只希望自己能够活得更好一些,日子更加舒服一些的百姓。
朕不能让他们不劳而获,但是朕总不能亲手将他们推下深渊。
若是这天下真的需要一个蠢货,那么就让朕亲自去做这个蠢货也好。”
“陛下....”童贯第一次认真的看着这个拉着自己手臂的帝王,这是他第一次直视这个帝王,“臣,无礼了。”
“无事。”赵桓没有任何的见怪,反倒是将童贯的手臂握的更加的紧了,“告诉朕,你还能坚持多久?”
这一次童贯没有犹豫,“陛下还能坚持多久,臣便能坚持多久,臣....会是最后一个投向道君陛下的。”
“哈哈...有卿此话,朕欣慰!”
“臣....当年就是因为家中养不起臣了,才将臣送入宫中的....是臣多谢陛下才是。”
这一刻,童贯似乎想到了当年在李宪门下为了活得更好,小心翼翼的时光。
“陛下。”童贯突然再次轻声叫了赵桓一声,“臣有一人,可举荐给陛下,或许可以...可以保陛下之安危。”
“童卿当年坐镇军中多年,想来也是有些军中勇士的。”
“臣麾下大多都是和臣一样只会献媚而没什么本事的,但是有一人却是从来不肯对臣有半分好脸色,但是臣却对他喜爱无比,但凡出征定然要将他带上。”
“何人能够得到童卿这般钟爱?”
“陛下可曾听过西陲姚氏,此人就是西陲大将姚平仲。”
“看来皇城司最近的实力确实大涨了不少,这消息够灵通的啊。”
“臣,万死!”童贯没有狡辩也没有解释,就是一副认罪的态度。
他清楚自己现在是跪在赵桓的面前而不是什么巡防营士卒,说明这位陛下已经将自己保下来了。
人,得知道自己能够干什么。
赵桓把他保下来可不是为了听他那些乱七八糟的解释的。
“你当年也是名震天下的媪相,对如今的局势,你且说说吧。”
赵桓也没有多说什么废话,启用童贯类似于以毒攻毒,都到了这个份儿上了,还疑神疑鬼的那真的是不如抹了脖子来的痛快。
“陛下雄心万丈,气魄雄浑这当然是臣所仰望之存在,但是臣也算是小有几番经历,所以臣也有几分心得,只是害怕陛下听了...”
“人家都骑在朕的头上了,难不成朕还有什么真相是听不得的吗?”
“陛下今日所受之辱,日后定然会...”
“废话就不要说了,朕若是真的能够加倍奉还,他们也得敢和朕说这些屁话!”
“陛下见谅,他们如此胆大妄为,如此位高权重,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说句大不敬的话,我大宋传承至后周,本身就是黄袍加身。
与那郭威走的是一样的路子,说的不好听些立国颇有几分不稳妥之处。
而当初太祖皇帝定下来文压武这种办法,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陛下熟读史书想来应该知道一件事情。
那就是无论是当年的后周,还是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南平、北汉这种地方他们的将军都有一个特点。
那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投降罢了。
从朱温灭唐到太祖一统天下总共也不过就是七十七年的时间。
这短时间里,诸多将军们做的实在是有些过分了,投降都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
加上从当年晚唐开始,大量的工匠学识进入了北疆塞外,不说辽金这种,便是当年的契丹也不是那突厥所能比拟的了,我中原大地的优势,已经几乎算是荡然无存了。
石敬瑭卖掉了燕云十六州之后,中原便被他们彻底压制,这个时候武将面对那胡人,十个里面有八个想着失败了要如何投降才是。
加上....加上当初某些人想要掌权,太祖其实是被选出来的,只有武将登上了那个位置,他才会想尽办法不让自己失去那个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文压武的事情就遏制不住了。
这百多年的时间,经历了一次次的大败,将领凋零加上他们的撺掇,这些人的权势确实是越来越大了。
陛下未曾与他们翻脸这是明智之举,毕竟这天下的读书人都是他们的子弟,十个读书人里面至少有九个想着的是如何成为士大夫,执掌权柄。
而非真的为国解忧,当然就算是有一个,他有能够治理多少地方?
当年的相公王安石,不就是被下面的一群肮脏之辈,活活的坑害了么?”
王安石之事,就是所谓青苗法,说到底是为了根除权贵人的高利贷,为百姓谋划官方的钱袋子,为百姓减轻压力的。
但是下面的人为了功绩....他们逼着百姓借贷朝廷,让本来能够挺过去的百姓活不下去,最后他们得到了足够的政绩离开了,留给了后来人一堆的烂摊子。
而到了最后,司马光带着无数百姓的期望进入了朝廷,拉王安石下马,废掉了所有的改革和新政。
大宋的问题,政策改革都是好的,但是到了下面...全烂了!
“所以说到底,还是要让朕忍耐,议和么?”
“臣知道陛下想要一震大汉之声威,想要一扫乾坤,想要重整河山。
但是陛下要知道,现在最重要的就是陛下。
这些人掌握着大宋的钱,粮甚至还有兵马,就算是陛下威望深重可以直接接手大军,但到了那个时候无钱发饷银无粮就食,大军又当如何?
河北已经垮了,百姓已经叫不出税赋了。
南方要么被盗匪所占据,要么...要么就和他们乃是一丘之貉。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还望陛下能够理解臣的拳拳之心,忠言逆耳啊!
李纲每日和陛下高呼,抗金抗金,当然可以抗金。
这天下忠贞果敢之士不知凡几,可是他们现在在陛下身边么?
换而言之....陛下难道忘了仁宗之旧事?”
赵桓听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僵在了那里。
“仁宗皇帝....哎~”
一声叹息,又是一声叹息,是他对时局无奈的叹息。
当年仁宗皇帝的庆历新政,那时候任用的是大宋第一君子范仲淹范公兴起来庆历新政,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全部出动。
发誓要一改大宋土地兼并和冗官、冗兵、冗费之事,当时可以说是大宋第一次出现可以逆转乾坤的时机。
而那个时候,仁宗皇帝赵祯也是不管不顾的力挺此事,一度让大宋有了重生之感。
可这件事情最后却是草草收场,失败告终,追根究底就是一件事情。
那就是庆历八年正月的刺杀之事,当初若非是仁宗皇帝正好在曹皇后之处下榻休息,那真的就要稀里糊涂的死在皇宫之中了。
而最后追查下去,下面之人给出来的回复,尽然就是四个不入流的崇政殿亲从颜秀、郭逵、孙利和王胜四人闹出来的动静儿罢了。
就是这四个人杀军校、劫兵仗,从延和殿房顶蹿到福宁殿前,那他娘的是大半个皇宫,怎得,这大宋什么时候出来武林高手了还?
可最后仁宗皇帝亲自下令要活口,而追捕之人却是干净利落的将人控制,然后立刻击杀。
这是在威胁!
而现在赵桓,也在经历这件事情。
“所以,童卿是觉得朕这里...也不能安全么?”
“陛下可见到了他们的手段?”
“见到了,好大的温柔乡....好大的英雄冢!”
“陛下都如此说,那陛下身边人又能如何?”童贯此时满脸的苦涩,“陛下身边之人何止千万,这衣食住行哪个离不开人,可这些人哪个在外面又能没有家眷亲族?
就算没有,他们自己难不成都是无欲无求之人?
臣清理得了一时,但是清理不了一世啊。”
童贯说的清楚明白,人有贪心,在大把钱粮好处的诱惑之下,赵桓真的不敢说自己身边有多少人能够扛得住。
“你能够坚持多久?”赵桓在沉默之后,再次问了起来,这一次便是童贯都被赵桓的语气惊住了。
“陛下仍然是要继续么?”
“啊....对。”赵桓缓缓的走到了童贯的身边将他拉了起来,就这么挽着他的手臂缓缓的走到了宫殿之外,看向了那无尽的黑暗和那皇宫之中的灯火通明。
“朕知道,或许很快朕就要见到当年仁宗皇帝的旧事了,朕也知道很快朕的那位父皇就会回来,像当初将朕随意的扔到这里一样,再将朕拉下去。
朕还知道,他们不担心这大宋如何,没有了朕,他们就再换一个皇帝,继续做他们的重权在握。
大宋没有了,他们也可以再换一个王朝,继续做他们的官员。
反正,无论是谁得到了这中华大地,总是需要这些人去治理的,总是需要读书人去管理百姓的。
至于这上面坐着的是朕,还是什么人,其实并不重要。
但是朕更加清楚的是,这天下不仅仅有朕,不仅仅有那些官员,不仅仅有大宋和大金,这天下更多的是百姓。
是那些没有办法呵斥朝堂,指点江山,只希望三餐温饱,只希望平稳度日,只希望自己能够活得更好一些,日子更加舒服一些的百姓。
朕不能让他们不劳而获,但是朕总不能亲手将他们推下深渊。
若是这天下真的需要一个蠢货,那么就让朕亲自去做这个蠢货也好。”
“陛下....”童贯第一次认真的看着这个拉着自己手臂的帝王,这是他第一次直视这个帝王,“臣,无礼了。”
“无事。”赵桓没有任何的见怪,反倒是将童贯的手臂握的更加的紧了,“告诉朕,你还能坚持多久?”
这一次童贯没有犹豫,“陛下还能坚持多久,臣便能坚持多久,臣....会是最后一个投向道君陛下的。”
“哈哈...有卿此话,朕欣慰!”
“臣....当年就是因为家中养不起臣了,才将臣送入宫中的....是臣多谢陛下才是。”
这一刻,童贯似乎想到了当年在李宪门下为了活得更好,小心翼翼的时光。
“陛下。”童贯突然再次轻声叫了赵桓一声,“臣有一人,可举荐给陛下,或许可以...可以保陛下之安危。”
“童卿当年坐镇军中多年,想来也是有些军中勇士的。”
“臣麾下大多都是和臣一样只会献媚而没什么本事的,但是有一人却是从来不肯对臣有半分好脸色,但是臣却对他喜爱无比,但凡出征定然要将他带上。”
“何人能够得到童卿这般钟爱?”
“陛下可曾听过西陲姚氏,此人就是西陲大将姚平仲。”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