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默许之意
作者:鸣奇 更新:2021-12-16 08:00
离开司马德戡府上,李博义便消失于黑暗之中。等他再次从黑暗中出来时,他早就成了旁人。
其实真正的李博义早死在临汾郡了,此人只是一个北斗情报人员装扮的。
司马德戡虽然见过李博义,但时间久远,且并未关注。现在找一个跟李博义样貌、身材差不多的,一通天花乱坠的说了出来,再加上名帖、圣旨等东西,也就把司马德戡整晕了。
李博义真说动了司马德戡。
司马德戡出身贫困,父亲早逝,母亲是个胡人,其幼年以屠猪为生,见惯了世间百态,也养得了八面玲珑。这些年,无论是杨素、黄明远、宇文述还是虞世基,他都竭力地伺候着。
大隋今日的局面,他看得很清楚。
天子失去雄心,又准备偏安一方,整个大隋,早就已经江河日下了。天子还以为能够偏安江南,但司马德戡却不这么认为。
今瓦岗李密、关中李渊等人势起,一旦他们平定北方,焉能允许江南偏安。自古无南胜北的例子,所以这迁都后的小朝廷必亡。
大隋注定没前途,且杨广声名狼藉,人心尽失,即使南渡,江南百姓也未必归附,搞不好就是覆亡的下场。
一心向往功名利禄的司马德戡可不愿意跟着杨广殉葬。
眼看骁果禁军纷纷逃亡,司马德戡也动了心思。只是孤身逃亡,前途不定,祸福难料,且杨广对逃亡之人手段狠辣,他并不想赌这一场。
但今日李博义前来,给了他另一个选择。
天大地大,何处不是容身之地,活着的杨广固然麻烦,死了的杨广,就是个投名状啊。他在骁果禁军中为将多年,威望极高,若杀了杨广,成为这支军队的主人,无论投奔何人,都能换取一个不错的前程。
于是司马德戡便邀请和他关系极好的虎贲郎将元礼、直阁裴虔通二人小聚,宴会之上,他便对二人说道:“现在禁军人人都想逃跑,我想对天子说,又怕恶了天子被杀头;可若是不说,等到我麾下官兵真的逃亡殆尽,也逃不了族灭,二位贤兄可有办法?”
二人当然无计可施。
于是司马德戡便又说道:“我又听说关内沦陷,李孝常以华阴反叛,天子便囚禁了他的两个弟弟,准备杀掉。我等家属俱在西边,情况难料,这可如何是好?”
关陇家族,哪个不是打断骨头连着筋,李渊造反,占领关中,不用想都知道会有他们的亲属参与。
元家、裴家更是大家族,因此二人更是沉默。
这时元礼便说道:“司马兄,你也别跟我们兜圈子了,你招我二人前来,想必心中已经有了章程。”
裴虔通上面怎么也有裴矩和裴蕴,还好一些。而元氏作为前朝皇族,本来就是朝廷的重点防范对象,元礼如何不担心杨广会借题发挥。
听到元礼询问,司马德戡低声说道:“吾等可为冯跋否?”
元礼和裴虔通听了皆是面面相觑。
后燕禁军将领冯跋杀国君慕容宝而立高云为帝,建立北燕,后来又称为天子。司马德戡要做冯跋,是要弑君啊。
还是元礼先反应过来,立刻说道:“若司马兄愿意领头,元礼愿效犬马之劳。”
虎贲郎将元礼是元雅之侄,其堂姊便是杨勇的太子妃元氏,因失宠而病逝,死因不明;而其叔父元褒在齐郡太守任上擅自杀人而被免职病逝,所以身为禁军将领的元礼对杨氏并没有太大的忠诚。
司马德戡大喜,元礼手中掌握了一部分禁军,若是有元礼佐助,成功的可能性大增。
这时二人又看向一直不说话的裴虔通,有些担忧,毕竟裴虔通是天子心腹。
裴虔通似乎经历了一番挣扎,最后也说道:“虔通亦愿衔尾而从之!”
裴虔通是杨广的心腹不假,也跟随杨广近二十年,可惜裴虔通对杨广也心怀不满。他自觉劳苦功高,尽心侍奉杨广,可杨广登基之后,只给了他一个左监门府校尉的小官。后来一直鞍前马后,也只是担任监门直阁,授通议大夫,远落后于当时跟他一起扈从的众人。
后来眼看沈光等后起之辈一个个越过他,裴虔通对杨广的不满便与日加剧。
此时听闻裴虔通愿加入他们,司马德戡大喜,于是三人便密谋发动兵变。
不过热血代替不了理智,裴虔通离开司马德戡府上之后,越想越害怕。造反啊,可不是拍个黄瓜那么简单的事,闹不好是要杀头的。
于是裴虔通犹豫再三,便趁夜前往裴矩的府上,秘密向裴矩问询计策。
按照裴家的辈分,裴虔通应该叫裴矩堂叔。不过他是旁支,跟裴矩关系并不亲密。不过裴矩名声很好,又是裴氏家族的族长,裴虔通也只得求于裴矩了。
裴虔通将司马德戡等人商议之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裴矩,裴矩听完,脸色却没有丝毫变化,仿佛早就知道一般。
裴矩是个聪明人,以江都现在的局势,骁果禁军发生兵变,早在他预料之中。不过领头的竟然是司马德戡,还是让他一惊。
按道理,身为宰辅的裴矩知晓有人叛乱,当立刻向天子禀报,平息叛乱。
但裴矩犹豫再三,最终却准备压下此事。他辅佐杨广这么多年,知道杨广已经废了,就是压下这一次,还会有下一次,没什么意义。
而且自从黄明远占领河北的消息传来之后,裴矩心中便有了别样的思量。
杨广是没法指望了,可若是黄明远能成为下一个天子,裴淑宁便是稳稳地皇后。而且裴淑宁肚子争气,生了五个嫡子,无论如何未来的太子都会出自裴家。
而裴家也能因此保百年之富贵。
裴家出将出相,但就是没出过一个皇后,裴矩着实动心。
于是裴矩便对裴虔通说道:“我年纪大了,有些事着实管不了。你也为官多年,有自己的判断。你出了此门,我便忘了你今日说的话。”
于是让裴虔通离开。
裴虔通刚开始还不解,后来却反应过来,若是裴矩想阻止他,早就向天子奏报,何须说忘了。
这是摆明了默许啊。
于是裴虔通下定决心,跟着司马德戡等人造反。
其实真正的李博义早死在临汾郡了,此人只是一个北斗情报人员装扮的。
司马德戡虽然见过李博义,但时间久远,且并未关注。现在找一个跟李博义样貌、身材差不多的,一通天花乱坠的说了出来,再加上名帖、圣旨等东西,也就把司马德戡整晕了。
李博义真说动了司马德戡。
司马德戡出身贫困,父亲早逝,母亲是个胡人,其幼年以屠猪为生,见惯了世间百态,也养得了八面玲珑。这些年,无论是杨素、黄明远、宇文述还是虞世基,他都竭力地伺候着。
大隋今日的局面,他看得很清楚。
天子失去雄心,又准备偏安一方,整个大隋,早就已经江河日下了。天子还以为能够偏安江南,但司马德戡却不这么认为。
今瓦岗李密、关中李渊等人势起,一旦他们平定北方,焉能允许江南偏安。自古无南胜北的例子,所以这迁都后的小朝廷必亡。
大隋注定没前途,且杨广声名狼藉,人心尽失,即使南渡,江南百姓也未必归附,搞不好就是覆亡的下场。
一心向往功名利禄的司马德戡可不愿意跟着杨广殉葬。
眼看骁果禁军纷纷逃亡,司马德戡也动了心思。只是孤身逃亡,前途不定,祸福难料,且杨广对逃亡之人手段狠辣,他并不想赌这一场。
但今日李博义前来,给了他另一个选择。
天大地大,何处不是容身之地,活着的杨广固然麻烦,死了的杨广,就是个投名状啊。他在骁果禁军中为将多年,威望极高,若杀了杨广,成为这支军队的主人,无论投奔何人,都能换取一个不错的前程。
于是司马德戡便邀请和他关系极好的虎贲郎将元礼、直阁裴虔通二人小聚,宴会之上,他便对二人说道:“现在禁军人人都想逃跑,我想对天子说,又怕恶了天子被杀头;可若是不说,等到我麾下官兵真的逃亡殆尽,也逃不了族灭,二位贤兄可有办法?”
二人当然无计可施。
于是司马德戡便又说道:“我又听说关内沦陷,李孝常以华阴反叛,天子便囚禁了他的两个弟弟,准备杀掉。我等家属俱在西边,情况难料,这可如何是好?”
关陇家族,哪个不是打断骨头连着筋,李渊造反,占领关中,不用想都知道会有他们的亲属参与。
元家、裴家更是大家族,因此二人更是沉默。
这时元礼便说道:“司马兄,你也别跟我们兜圈子了,你招我二人前来,想必心中已经有了章程。”
裴虔通上面怎么也有裴矩和裴蕴,还好一些。而元氏作为前朝皇族,本来就是朝廷的重点防范对象,元礼如何不担心杨广会借题发挥。
听到元礼询问,司马德戡低声说道:“吾等可为冯跋否?”
元礼和裴虔通听了皆是面面相觑。
后燕禁军将领冯跋杀国君慕容宝而立高云为帝,建立北燕,后来又称为天子。司马德戡要做冯跋,是要弑君啊。
还是元礼先反应过来,立刻说道:“若司马兄愿意领头,元礼愿效犬马之劳。”
虎贲郎将元礼是元雅之侄,其堂姊便是杨勇的太子妃元氏,因失宠而病逝,死因不明;而其叔父元褒在齐郡太守任上擅自杀人而被免职病逝,所以身为禁军将领的元礼对杨氏并没有太大的忠诚。
司马德戡大喜,元礼手中掌握了一部分禁军,若是有元礼佐助,成功的可能性大增。
这时二人又看向一直不说话的裴虔通,有些担忧,毕竟裴虔通是天子心腹。
裴虔通似乎经历了一番挣扎,最后也说道:“虔通亦愿衔尾而从之!”
裴虔通是杨广的心腹不假,也跟随杨广近二十年,可惜裴虔通对杨广也心怀不满。他自觉劳苦功高,尽心侍奉杨广,可杨广登基之后,只给了他一个左监门府校尉的小官。后来一直鞍前马后,也只是担任监门直阁,授通议大夫,远落后于当时跟他一起扈从的众人。
后来眼看沈光等后起之辈一个个越过他,裴虔通对杨广的不满便与日加剧。
此时听闻裴虔通愿加入他们,司马德戡大喜,于是三人便密谋发动兵变。
不过热血代替不了理智,裴虔通离开司马德戡府上之后,越想越害怕。造反啊,可不是拍个黄瓜那么简单的事,闹不好是要杀头的。
于是裴虔通犹豫再三,便趁夜前往裴矩的府上,秘密向裴矩问询计策。
按照裴家的辈分,裴虔通应该叫裴矩堂叔。不过他是旁支,跟裴矩关系并不亲密。不过裴矩名声很好,又是裴氏家族的族长,裴虔通也只得求于裴矩了。
裴虔通将司马德戡等人商议之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裴矩,裴矩听完,脸色却没有丝毫变化,仿佛早就知道一般。
裴矩是个聪明人,以江都现在的局势,骁果禁军发生兵变,早在他预料之中。不过领头的竟然是司马德戡,还是让他一惊。
按道理,身为宰辅的裴矩知晓有人叛乱,当立刻向天子禀报,平息叛乱。
但裴矩犹豫再三,最终却准备压下此事。他辅佐杨广这么多年,知道杨广已经废了,就是压下这一次,还会有下一次,没什么意义。
而且自从黄明远占领河北的消息传来之后,裴矩心中便有了别样的思量。
杨广是没法指望了,可若是黄明远能成为下一个天子,裴淑宁便是稳稳地皇后。而且裴淑宁肚子争气,生了五个嫡子,无论如何未来的太子都会出自裴家。
而裴家也能因此保百年之富贵。
裴家出将出相,但就是没出过一个皇后,裴矩着实动心。
于是裴矩便对裴虔通说道:“我年纪大了,有些事着实管不了。你也为官多年,有自己的判断。你出了此门,我便忘了你今日说的话。”
于是让裴虔通离开。
裴虔通刚开始还不解,后来却反应过来,若是裴矩想阻止他,早就向天子奏报,何须说忘了。
这是摆明了默许啊。
于是裴虔通下定决心,跟着司马德戡等人造反。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