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学生日报
作者:家巧    更新:2021-11-01 02:30
  陆书航夹着香烟的手悬在了半空,他是见过世面的人,但即便如此,听见李斯文说出七毛这个价格时,依然感觉到十分震惊。
  “七毛?这个价格不可能吧?”陆书航轻轻摇头。
  “七毛只是我预估的价格,真正出厂价只会更低,而且我每个月都会拿出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补贴给报社,这其中百分之十当作广告费,另外百分之十陆主编可以用报社的名义做公益,帮助一些贫困儿童。”
  “你确定这样的价格还会有利润?”陆书航皱着眉头问道。
  “利润的问题不劳陆主编费心,我有自己的策略。”李斯文说完自信一笑:“陆主编,我知道您是有志之士,创办报社是为了帮助学生,但是您若想把报社维持下去,光有志向和政府的支持远远不够。”
  “何况您总不能只在曹州这屁大点的地方发展吧?只有把报社做大做强,走进全国每一所校园,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日报的价值,实现您的初衷。”
  “而且,如今社会发展迅速,互联网苗头初露,我敢保证,不出十年,互联网将会迎来崛起,到那时,报纸会成为时代的产物,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全国的报社都会迎来巨大的变革和转型。”
  “大浪淘沙,成功转型的报社将会迎来新的春天,无法成功的报社就会被淹没在时代的洪流里。”
  “所以说,您的报社无论是从发展来看,还是着眼未来,都需要资本的注入,您可以排斥资本,但不能否定资本的作用。”
  “当然,我说的可能有些远了,但想必陆主编应该能理解我的意思,五分钟已经结束,希望陆主编给我一个机会,也给您的报社一个机会。”
  李斯文一番话,震惊的不仅仅是陆书航,一旁的常海和林树也是瞠目结舌。
  什么互联网时代,什么报纸会被淘汰,什么变革和转型,这些话他们听都没听过,或者说想都没想过。
  这是吹牛吗?也许是,可如果没点本事真的吹不出来这样的牛,常海觉得这个人不是曾经的李斯文了,林树也在心里把李斯文的位置拔高了一截。
  就连见多识广的陆书航,也是沉默好一会后,才开口道。
  “小兄弟,不瞒你说,你的话我听过,是在燕京的一场座谈会上听到的,当时讲座的是来自霉国的一位重量级教授,我从未想过,会在曹州遇到你这样有眼界的年轻人。”陆书航说道这,客气的问道:“你是哪所大学毕业的?”
  “不瞒陆主编,我没上过学。”李斯文笑了笑:“不过我喜欢看书,知识都是书上积攒的。”
  “自学成才,有意思。”陆书航说着,伸出了自己的右手:“你这个朋友,我交下了,工厂的名字叫什么?”
  “西游。”李斯文伸出自己的手,笑着回道。
  两字一出,包厢内瞬间鸦雀无声,常海和林树万万没想到李斯文竟然会憋出这样的名字。
  在这个庄重的年代,如此儿戏的名字根本不应该出现。
  然而陆书航沉默片刻后却笑了起来,没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翌日,学生日报头条,十几个大字醒目的写着:西游火腿肠加工厂将于11月5日,隆重开业。
  因为学生日报只在学校流行,所以这条新闻并没有在社会上造成太大的轰动。
  不过学生日报第一次刊登广告,也确实把业内人士吓了一跳,纷纷猜测西游火腿肠的背景。
  而对于曹州的商界来说,也已经有人注意到了这则广告,冯玉辉就是其中一个。
  “冯老板,你说这个李斯文是不是脑袋有问题?工厂开业,不去找大型报社打广告,偏偏选择了学生日报,这不是胡闹么。”老董笑嘻嘻的道,这份报纸就是他拿过来的。
  “胡闹?”冯玉辉紧紧皱着眉:“你懂个屁。”
  老董被骂的缩起脖子,小心翼翼的道:“冯老板,这里面有什么猫腻吗?”
  “大型报社销量虽高,但广告繁多,不花大价钱很难吸引读者注意。反观学生日报,却是成立六年来第一次植入商业广告,哪怕在社会上不能引起轰动,但却赚够了学生的眼球。再结合他的工厂名字,显然是想从学生这里打开突破口。”
  “可是火腿肠这种昂贵的工业品,消费主力还是成人啊!”老董疑惑。
  “消费主力虽然是成人,但要考虑到很多成人都是买来给孩子吃的,抓住孩子的心,一定会抓住一部分市场。”冯玉辉面色凝重:“其实一年前我就有过在学生日报打广告的想法,也曾找过陆书航,只是那家伙根本不给面子,也不知道这个李斯文和他到底是什么关系。”
  “也许是钱给的多?”老董嘀咕道。
  “不可能,李斯文根本没什么钱,而且这个陆书航也不是看重钱的人,我听说他以前可是当大官的。”冯玉辉说到这深深的呼了口气:“这个李斯文,不是一般的对手,我要见他一面了。”
  老董微微一惊,他实在没有看出年纪轻轻的李斯文有什么特别之处,至于冯玉辉如此重视吗?
  下午五点
  李斯文躺在办公室的破沙发上,脑子里规划着接下来的运作。
  如今手续齐全,工厂翻新结束,开业时间已定,广告也有了着落,接下来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产品上。
  他之所以最后思考这个问题,一是因为心中早就有了产品定位,二是因为和供货商之间的债务往来。
  前面做的一切也不过是想为接下来和供货商谈判积攒筹码。
  如今他接手加工厂已经四天,期间有一些小债主来过,但都被他打发了,而真正的几家大债主还没有登门。
  显然,大债主之所以没来不是因为消息不灵通,而是在等一个要账的时机。
  “老板,老板。”林树的声音突然响起,打断了李斯文的思考,他坐起身,看见林树紧张兮兮的跑进了办公室。
  “林树,你小点声,吓我一跳。”李斯文还没说话,在办公室里做账的常海便埋怨了一句。
  “啥事啊?”这时候李斯文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