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何为读书人
作者:余万篇    更新:2021-12-15 11:04
  愉快的时光总是短暂,李二最后还是同意了,李承天身旁多了一位先生。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殿下可曾听过?”
  李承天默默摇头,星际时代开始,华国便已放弃古文课程,学的最多的就是人类的发展历程以及时代变更,除了幼儿时期背诵的唐诗三百首,便再无任何映像。老师家中倒是有一副古贴,但是李承天根本看不懂,也就没多询问。
  李纲继续问道:“不知殿下如何看待儒家?”李纲觉得很重要,因为李承天这位皇子行事风格与读书人完全不符,应是年幼所致,但李承天可是天降神子,若冷眼看待儒家儒生,怕今后儒门难行也,固此,也是李纲执意为李承天教习之原因。
  李承天指着殿外在训练的秦怀英几人“以热血护国的人被你们看不起,你觉得我如何看待?”
  李纲笑了,孩童习性,些许误会解开即可“殿下说笑,我等儒生从未看低将军甲士,但国家需要安定,勇者多了易起纷争。”
  李承天没接此话,爷们可是正经出身的军人,从不认为军人会引起国家纷争,从古至今,军人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建立起国之基础,随后的日子里却不断被削弱,直到亡国。
  “敢问先生,我从拜读一片著作,文中提到,文者可提笔杀人,千万里之外取人首级,再有文章镇边关,外族不敢入侵!敢问先生,儒生可否?”
  句中包含了暗讽之意十足,可惜李纲并未了解其中含义,毕竟唐朝的文人是真的可以提剑杀人的,朝廷中很大一部分官臣皆上过战场。
  “殿下此言何意?文者如何提笔杀人?”
  李承天道:“武者靠勇,文者靠脑,自古便是如此,可承天想问一句,一个国家如果由儒生一派完全接任,此国家如何自存?”
  “请殿下见教!”
  “国无将士如何抵御外敌?你可知朝中多数文官在东突厥来袭之时的见解?”
  李纲无言,此事他知,朝中部分文官打算送与粮草以示友谊“可这也是为我大唐免去兵灾之患!”
  李承天怒便,笑“衔尾乞和之辈,不过担心突厥打到长安罢了!”
  “殿下,此言......”
  “且听我言便可,今日你无需开口,只要想想我之所说即可。国家的建立离不开武力,大唐能到如今地步也是因无数将士鲜血铸成,可当大唐刚稳定下来的第一步,便是削弱武派,文官抓住机会便会参将军之过,我想知晓,国中无可参之人后,文官能否带兵打仗?”
  看着李纲想开口申辩,李承天手势禁声,继续道:“我知晓你之含义,武将终究只是武将,不会内务,更不懂得治理嘛,对吧?但你有考虑过这些读书人治理的结果呢?有什么问题都不会自己解决,武将遇事先解决,文官遇事先上报!为何我华夏之国在建立后首先都要扶文抑武,因,武强于文也,顾要维系双方均等,此乃帝王之道,并不代表这是尔等读书人的骄傲!陛下仁义,我朝多谏官,但先生可曾看过谏官所做之事?”
  “为何纸上谈兵现于世,不过文人先压过武将所造势而成!若有一日,大唐出现大批量文武双全之人,请问先生如何对待?打压?”
  李纲试想后,觉得确实会发生,不禁落下冷汗
  “我被百官参奏,想问先生,此中可有一人不是读书之人?为何参我,无他,无知也,不在自己掌控范围之内的人或物,文人都想去除!上贤之书可曾如此教导?而且!先生,最重要的是这些文官自认为可影响陛下决策的时候,承天想问一句,此事可再三否?
  我为大唐带来天雷神器,陛下念我年幼便承担在自己身上,是何原因?我带来了好处,对别人看来确实坏处?我灭除蝗灾,可有人上表称赞?没有吧?但是有人上奏柬我之过!什么年少为妖、为害苍生,这些事未经确定便全按在我的脑袋上,是何原因,别人都在柬,他不柬反而不合群?一个国家的谏官每日上柬皇子?
  先生,不要说你不知,你知晓,虽未参与,但你也是从犯,因为你的冷眼看之,刻意纵容!当事不可为之,便要来我宫中教习,不过是想缓和陛下与文人之关系!
  李纲和想说自己与五姓之人并无任何关系,但却被李承天的话触动,冷眼看之,刻意纵容,从未阻止便是从犯吗?
  一个人为国家做出贡献,却因为年幼成为众人忌惮的对象,在你们看来竟是合理?那即是如此,何不全部更换,大唐需要尔等如此固步自封之官吗?”
  李承天笑看李纲,喝口水继续喊道:“百姓无书可读,不懂礼,不知礼,尔等!大唐之文人!从未思考如何启民智!教化百姓之功不取!非取吾之人头!今日,却与我一孩童讨论如何看待文官?”
  “送与先生一典故,有老人伏于地,一壮年人看之心善,扶之,却被其家人诽谤,付出全部身家后,官府将其逐出家中沦为劳奴!壮年人从未读书,只知此为善举,却不知老人一家识字,熟读官律,知就算被揭穿也无法判之,固设此局套人之财!”
  “后,效仿者众多,因利动心,若干年后,老人伏地无人敢扶!”
  看着李纲通红的双眼,李承天并未产生不妥,大声叱问:“先贤可曾教导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长久后,李纲伏地不起,年纪偏高他此刻却老泪纵横。
  李承天抬脚离开宫殿“先生,君子,我不是,也不想是!如果我想,大唐很快会出现无数文可扶天下,武可掌乾坤之人!言尽于此,望先生三思!”
  “李纲,求殿下给文人一条生路!”李纲失声痛哭。
  “路是人走出来的,不是别人给的!”
  当李二看着暗探交给自己李承天宫中对话的时候,突然感觉到自己的不足“叔宝,你们可曾恨过朕?”回想原来的天策府,众将何曾意气风发,如金却个个如鼠虫一般,李靖在突厥之战后,窝在家中不敢见人。叔宝病好,却依旧装病在家。程知节这个老匹夫现在也整日犯错,好让朕知晓心中无反意。
  “朕是天子,无错!但小天儿这扶天下,掌乾坤之人,朕倒是十分好奇啊!”李承天当真不懂文?不,他比任何人都懂,因为“三字经”可是李承天之作,李二看后都叹为观止。
  这份报告同时出现在无数文官武将之府,武将们在感谢,文官们咬牙切齿。可惜了李承天的苦心,文官从未思考李承天话中可行之处,此刻只想致其与死地。
  李纲回府中,不吃不喝思考两日后,朝向宫中跪拜“殿下厚恩!”传下府中各弟子“见二殿下,需以师礼待之!”众弟子不解。同日颜家老祖宗颜之推、孔家当代家主传下家训,见二皇子如见先组,以礼待之!颜之推吩咐道,明日进宫拜见二皇子殿下。这倒是让李承天瞬间在杏林之中出名了,三位大儒为其背书。
  于是乎,李承天看到了一个惹不起糟老头子,颜之推。颜之推?不是早死了吗?李承天不敢怠慢,这可是活祖宗,这种人必须要敬重!
  “不知老祖宗来此,承天多有懈怠,万望恕罪!”
  “殿下无需多礼,老头儿我年纪已大,此时才来拜见殿下,还请殿下宽谅!”颜之推笑嘻嘻地看着眼前这个孩子,觉得甚为有趣,一稚子竟能讲出如此道理,倒是一趣人。
  李纲侍奉于颜老爷子身旁,颜师古默默跟在屁股后面,因为他不喜李承天之论,但,老祖宗喜欢,这可就麻烦了。
  “老祖宗驾到,朕来晚了,还望见谅!”李二听闻消息后匆匆赶来。
  “无碍,无碍!”瞪了一旁李纲一眼,向李承天招招手。
  “老祖宗,算了吧,我可搀扶不了您!”李承天赶忙摆手。
  李二上前接过,搀扶颜之推。唐代的老人是值得尊敬的,李承天很佩服这些人,颜之推,当代文坛大儒,历史上知名的教育家!孔家也是如此,孔子传人,可惜还未谋面。李纲,大儒,门下弟子无数,三代天子之师。
  “老头子我听闻殿下喜欢与人策论?”颜之推被李二搀扶到一处矮凳坐下。
  “策论?”李承天回忆了一下,意思是说教他人吧?好像确实有点频繁了。没办法,也是自己着急,想转变世人的观点,还有什么比说服名人比较简单呢?“承天此举为大唐万世之基,望老祖宗海涵!”
  “为何今日不策论于老头子我?”颜之推置气道。
  李承天看了看李二,帮忙呀,看啥呢?好看吗?
  李二无奈笑道:“稚子而已,岂敢与祖宗策论?”
  “人道是越老,心越小,老头子我倒是疏忽了,不如与我孙儿策论一番,老头子一旁不插话如何?”就是你了,去吧,颜师古!
  李承天想骂人,为啥?太欺负小辈了,没准备啊,去哪里背稿子?之前有女娲搜集的材料,一时间说了个痛快,现在自己说啥可好?
  颜师古倒也直接,看到李承天未开口,便问道:“不知殿下为何看轻文读书?”
  李承天摇头“承天从未看轻读书人。”
  “殿下与李师策论中,多次贬低读书人是何原因?”
  李承天笑了“颜大人,我言中话语佐证之词想必您也知晓吧?”
  “不可一概而论!”颜师古很固执。
  一旁的颜之推有点生气,这不是自己想看到,怒道:“小子,何故眼观其他?看不起我颜家否?”
  得,逼上绝路了。起身恭敬道:“请老祖宗恕罪,如同小子所言,从未看轻读书人。但!小子看不懂读书人!”
  转头看向颜师古“请问颜大人,何为读书人?”
  颜师古不加思索道:“知四书五经!”
  “那再问颜大人,读书人为何?”
  颜师古皱眉道:“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
  “颜大人!读书人何为?”
  颜师古明白了,自己看轻了这个妖孽,这三句像是一句,确是三问!
  “读书人当循礼、知礼、为师者,传道授业,为官者,造福苍生!”
  李承天撇撇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好!”此四句赢得众人一片叫好。颜之推满意地点点头,李二眼中更是不同。
  “但,现在的读书人,配吗?”李承天似是在问所有人。
  颜师古败退,颜之推问道:“何以为之?”
  玩赖皮,还有老的撑腰!李承天反问道:“老祖宗以为?”
  逗得颜之推一笑“老头子我今日便以大欺小一番,必须说!”
  李二满眼精光,小子说呀,你老子我也好奇。
  李承天反问李二“陛下,额、、父皇,文官可曾为大唐提出过建设性建议?”
  “何为建设性建议?”不顾李二那满脸黑线,颜之推先问出来。
  “有利于国家建设发展!有利于百姓安居乐业!有利于民族自强不息!”三句话一句比一句声音高。
  引得几位大儒开始反思,自己是否曾有过这种建议。
  “老祖宗著书立说,为文化传承奉献一生,可算上读书人;李纲李大人三代天子之师,为天子讲道授业,亦可称为读书人;孔家,孔子传人,杏林圣地,弟子不骄不躁,为大唐带来无数官吏,可称为读书人。”没有看一旁的颜师古。李承天指着自己“三字经,可称读书人否?”
  颜之推点头,可!同时问出“读书人出路何在?”没办法,如果读书人的要求那么高,世上只怕只有一些大儒可称为读书人了。
  “不知可有读书人为官为百姓请命者?百姓所需不过几样,吃、穿、住、行。可有人为其谋算?或有,外敌侵入大唐之时,可有读书人提剑遇敌?我记得君子六艺中有击剑之术,学之只为保自身否?国家蝗灾遍布时,读书人可曾出谋划策奋力灭蝗?”
  李承天知道差不多了,最后补了一句:“总说教化苍生,如今除了士族,百姓皆无书可读!这便是读书人否?”
  “不知殿下心中,读书人为何物?”颜师古急忙问道。一旁的李刚看着有点同情,这时候再问是要受打击的!
  “承天知一读书人,投笔从戎,一人灭一国解决国家边患之灾!”不过此人,还没长大。史上最强外交官,王玄策!
  引得众人惊呼,李二都惊呆了,此类人物若在我大唐多好,不过转眼看向李承天。不,大唐已经有了!
  “承天知一读书人,为求国家强盛,以一人之力变法,后失败,被当世所不容!”不是秦朝,李二等人明白,因为苏秦变法,成功了。此人宋朝名相,王安石!
  “承天知一读书人,为保后进之士有出头之日,设立一鞭法,此法巨细,我未记下,此人为日薄西山的国家带来最后一丝生命力!”明朝首辅,张居正!
  “承天知一读书人,因国家需要,他国学成归来投入国家当中,后因操劳过度病死家中,他的功绩却很少有人知晓!”致敬无数前辈,你们的辛勤汗水,才拥有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本处小余不敢写任何人名,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承天知一读书人,为保尚在初生的国家安全,一人前往外交地域,为国家建立无数友善之邦!”星际舰队开创者,李承天的偶像。王尊(2236-2297),华国星际舰队的开创者,首位飞出星系的舰长,多次孤身前往外星星域建立外交关系。被誉为当下华国星舰第一人,一生无后,为了国家不惧生死,不畏强权。
  “承天知一读书人......”
  整个宫殿两个时辰内,只有李承天的声音在回响,其余一干人等有些已经泪目,有些反而更加振奋。
  远处的秦怀英几人更是激动地不能自已,程处默拍拍问长孙冲“这还是读书人吗?圣人怕是不过如此吧?”
  长孙冲点点头“这才是读书人啊!”回想自己读过两本书,便被称为读书人,真是一种侮辱!
  “若如此,朕愿为一读书人耳!”李二感慨道。
  “若如此,臣李纲,也愿为一读书人!”
  “若如此,臣颜师古,也愿为一读书人!”
  “若如此,老头子我也愿为一读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