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2章 刘牧樵驰援
作者:二毛君    更新:2021-12-15 00:13
  在杨晓红,汪伦,肖建平等大佬眼中,除了京城、沪市等几个大城市,像清江市这样的城市,都属于乡下。
  袁姗在他们眼中也是乡下人,村姑一个。
  袁姗的意外当选,远在几千里之外的刘牧樵得到了消息,先是心里一紧,随即会心地笑了。
  袁姗,肯定镇不住京城、沪市那群大佬,她会有亏吃。
  但是,袁姗当选又是好事,安泰医院要在全国医院排名中大幅提升,就必须在各学科中占有领导地位。
  没有几个主任委员或者协会的会长,光是刘牧樵一个人的名气,医院排名肯定上不去。
  医院也不仅仅是看收入多少,还要看各专业中的专家大佬。
  刘牧樵决定北上。
  他准备给儿科精英们做一个讲座,专门讲个案,讲十分罕见的疾病。
  刘牧樵脑子里有3万个案例,其中有不少是十分罕见的疾病。
  譬如,小儿偷吃大人的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的;有误吃高血压引起昏厥的,等等,一些极少发生的疾病,都是经验。
  参加年会的大佬们,对常见病、多发病不感兴趣,他们只对少见病,罕见病才感兴趣,恰恰在这一方面,刘牧樵有大量的例子。
  如果刘牧樵把脑子里的案例写成一本书,足够写一套系列丛书,数字几千万。
  众人得知刘牧樵已经乘飞机过来,都怀多期盼的心情。
  说实在的,在这里开会的人,没有谁没读过刘牧樵署名的论文,即便是杨晓红,她极少阅读国内专家的文章,但刘牧樵的文章,她还是读过很多篇。
  像《原发性癫痫的手术治疗》,这篇文章她就读过,并且她还介绍过病人去安泰医院做过治疗,大约是10来个,都取得了完美的效果,一次性根治了。
  他对刘牧樵是敬仰的。
  刘牧樵本人并没有写过儿科论文,都是儿科医生在刘牧樵会诊的时候,把一些罕见的个案写成小论文,署了刘牧樵名。
  儿科这几年的论文,大约有100多篇论文署名了刘牧樵,其中原创论文主要是袁姗写的,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第二类是综述,刘牧樵提供的材料会比较多,这也应该署名刘牧樵,这一类文章,儿科医生是最喜欢看的,因为可以引用大量的材料。
  这一类文章,对于需要写论文的儿科医师来说,那是宝贝级的。
  第三类文章是个案。
  刘牧樵在临床会诊时,发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疾病,这些疾病,一是有趣,二是对临床医生来说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由于这种诊断都是刘牧樵诊断出来的,报道的人不署名刘牧樵是第一作者,谁敢——谁好意思?
  刘牧樵的名字,通过这三种文章,在儿科学领域广为流传,所以说,今天参加会议的人,如果还有谁说不认识刘牧樵,那真的会羞愧而死。
  都在期待刘牧樵的到来。
  讲座安排在晚上9点到11点。
  这种安排很特殊,关键是参会的人中,最大的有91岁了。马院士今年满了90岁。
  赵院士也是快90岁的人了。
  这么晚,对老人是不礼貌的。
  “没事,没事,飞机要这样晚才到,只能这样安排啦。”
  马院士对刘牧樵很尊重,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本领,今后,成就会到什么样的程度,想都不敢想啊。
  赵院士有早睡的习惯,他的学生说,您回去休息吧,刘牧樵这么年轻,您没必要在场。
  赵院士一听不高兴,心想,你理解风清扬的心态吗?
  作为院士,他们对于最新知识的学习,比任何人都迫切。
  普通医生未知的东西太多了,而院士,他们站在学科的顶峰,哪怕是一丁点新知识,他们也会如饥似渴地学习。
  赵院士就在那里等。
  现在离讲座还有3小时。
  自助餐已经开始了。
  马院士91岁,生活有人照顾,他的学生,一个博士后,也是马院士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姓唐,唐颖。
  她帮马院士取食物。
  马院士的生活是很讲究的,家里有专门的的营养师,规定了每天的菜谱。
  今天在外面吃饭,他的生活就由唐颖安排。
  她帮他装了一小碗玉米稀饭、一块鱼块、一块牛肉、一个荷包蛋、一小盆西蓝花、包菜和海带,一杯酸奶。
  这就是马院士今晚晚餐的全部。
  赵院士不同,他虽然也有营养师,是组织上安排的,但是,他吃什么更多的时候是自己决定。
  他喜欢辣,无辣不欢。
  在医学上,辛辣的东西是有禁忌的,至于科不科学,还真少有人研究,有少量的研究的结论却是与主流的观点不一致。
  就说这辣,很多病,医生都会说,少吃辛辣的食物。
  可是,现在就有人研究,吃辣的,对身体的有益的,甚至还提高到抗癌的高度。
  是不是严肃的研究,没有考究,但是,生活中,事实上,辣,并没有医生口中那么可怕。
  赵教授就是一辈子吃辣椒的人,他吃的辣,属于猛辣这个层次,他有时候出差没辣椒,会要他的学生到超市里买辣椒酱。
  赵教授不太吃辣椒酱,原因是,辣椒酱里盐分比较多,盐吃多了,对血压是负面的。
  所以说,赵教授吃辣,还是吃得比较科学的,他不会因为吃辣,导致盐分摄入太多。
  赵教授的第二饮食习惯是喜欢肉食,并且还喜欢吃肥肉。
  他知道不好,生活中也努力克服。
  今天出来了,没人盯着,他的研究生胆子比较小,老老实实在他盘子里放了3块红烧肉,并且是肥肥的那种。
  赵院士的食量比较大,别人规劝是没用的。
  按理,老年人应该少吃点,多吃蔬菜、水果,清淡饮食为主,但是,事实上,很多长寿的老人并不是这样。
  当然,要看大数据,个案没有意义。
  赵院士就是个案。
  “老赵,你吃这样猛,血糖还好吗?”
  马院士和赵院士坐一桌,两个人虽然都是院士,一年中,见面的次数其实很少,一两次,有时候,几年见一次面。
  “还好,空腹6.4,餐后两小时8.3.”赵教授很得意自己的体检报告,他就没有三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