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九章 现实总是血淋淋的
作者:马月猴年 更新:2024-06-05 01:14
蔡邕的确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说,都是最恰当不过的人选。
或许历史上王允只是想吓唬吓唬,然后如果杨彪等山东士族服软或是派个人表示一下顺从的话,那么王允说不定就卖山东士族一个面子,既显示出自己的权威,又展示了自己的大度……
然而当蔡邕被捕下狱之后,那么长的一段时间内,只有一个还算是分量一点的人找上门来为蔡邕求情,却奈何是西凉人,马日磾。
山东士族杨彪等人似乎都袖着手,围观者,冷笑着,就像是后世那些站在地上吃瓜群众,漠然的看着高楼之上的爬窗的轻生者,兴高采烈的议论着,或许还有几声不耐烦的催促。
于是王允就冲动了,随后就后悔了。
蔡邕自然是不知道这些,不过在斐潜的提醒之下,他也很快的意识到了这一点,不由得脸色有些难看起来。
斐潜说道:“若是师傅……弟子若无作为,便是不忠不孝;若是有所为,只需片语,便也是如此下场……如此,蔡家、斐家具为齑粉矣。”
蔡邕摇头叹息道:“如此,子渊送此祥瑞,其意于此也?”
斐潜点点头。
历史上王允根基不稳,急需证明自己,因此不管是扣着吕布迟迟不封赏,还是对于西凉将校的举而不决的态度,还是妄图用蔡邕之死向山东士族施压,种种莫名其妙的行为背后,其实就是王允在刺董之后,没有迅速的调整好利益分配有关,又想着大权独揽,又害怕自己成为董卓第二……
斐潜看着蔡邕说道:“师傅前已有胡人同化之疏,今只需……”说着,斐潜从怀中掏出了一份羊皮卷,递给了蔡邕。
“这……子渊!汝好大胆子!”蔡邕一看之下,竟然有些生气,沉声喝道,“……此匈奴国书,岂能轻慢至此?!”
斐潜乖乖低头承认错误,反正拿出了已经心里就知道多少会被蔡邕这个老古板念叨几句了:“是,弟子错了。不过,若是以匈奴进贡请封之由,言之甚为羡慕汉家经学,欲请师傅至北地讲学……嗯,这个……”
按照王允现在正在兴奋期的状态,南匈奴进贡什么东西,是三只羊还是两头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这样一个态度,有这样的一个动作,就可以证明他王允一上任,就给大汉朝带来了祥瑞,带来了四方臣服,那么就表示将来王允他必定也会将大汉朝带上一个新的高度……
而且,当下朝野当中的经学大拿,确实是蔡邕无疑。
因此只要稍加推动,蔡邕就能顺顺利利的拿着匈奴的册封令,光明正大的出长安直奔并州了……
但是问题还是要蔡邕肯配合。
斐潜眼巴巴的看着蔡邕,希望蔡邕能够点头。
蔡邕皱着眉,很严肃的盯着斐潜,沉声说道:“子渊,莫非要吾行欺君之事!?”
斐潜连忙说道:“非也,非也!南匈奴单于於扶罗确实好学汉家经书,曾言自己并非汉人,不能听大儒亲言授课,甚为憾事……此乃於扶罗之愿也,怎能说是欺君?”至于有没有点名蔡邕,那就……
反正斐潜说了算……
蔡邕听闻并非是斐潜胡乱编排的,而是於扶罗有说过这样的话,脸色这才好了一些,点点头,说道:“身为胡人,有求学之心,甚为可嘉……”
“那么师傅……”斐潜想趁热打铁,敲定了再说。
蔡邕摩挲着羊皮卷,好一会儿之后,才将羊皮卷又递给了斐潜,问道:“子渊欲如何行此事?若吾得行,汝又如何得脱?”
斐潜一边随手将羊皮卷了卷,便塞回怀里去,看得蔡邕直皱眉,一边说道:“师傅,弟子是这样想的……”
××××××××××××××××××
荀湛坐在牛车之内,遥遥晃晃的缓缓前行,忽然道路一旁的小亭内走出一人,峨冠博带,挥舞着手臂喊道:“友若稍驻!”
荀湛叫停了车,扭头一看,便下车拱手道:“见过公则。”
郭图上前几步,挽着荀湛的手臂,说道:“友若何弃之!”
荀湛笑笑,说道:“湛意已决,公则勿需再劝。”
郭图闻言叹息不已,一脸的惋惜的样子,一边拉着荀湛往小亭内走,一边说道:“仲治原意也来,奈何明公有事寻他,故而……”
荀湛微微一笑,说道:“公事为重,仲治有心足矣。公则还请替吾谢过。”其实荀湛心中跟明镜一样,辛评多半是不好意思见自己而已,才用一些理由来进行推脱。
至于郭图,呵呵,对于他而言,基本上没有任何事情是不好意思的。
韩馥是颍川韩氏之人,跟荀湛、郭图、辛评都属于颍川名士,当时韩馥到了冀州位任州牧之时,便邀请了家乡的人前来助阵,因此郭图、辛评和荀湛一样,原本都是属于韩馥的属官。
只不过最后颍川的这些人,或者说这些人背后的家族,在袁绍和韩馥两个人发生了不可调和的对抗当中,最终选择了袁绍而已。
韩馥最终成为了颍川士族和冀州士族联手之下的牺牲品,而郭图、辛评则迅速的调整了姿势,迎接了袁绍的入主冀州。
而荀湛,则是辞官挂印而去。
袁绍当下正是春风得意,大肆宴请,频频和冀州人士进行亲密接触的时候,自然不会关注一个荀湛,就算其是颍川荀氏又能如何?
不是还有其他的颍川人么,不差荀湛这一个!
因此袁绍对于荀湛的离去,跟本毫不在意。
郭图端起一杯酒,敬给了荀湛:“友若此走,吾心实哀……唉,昔日坐而畅谈,纵论天下,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会啊……不知友若,欲前往何处,也好书信往来,以寄相思……”
荀湛说道:“吾欲回颍川,寻一山美水静之地,研读经文,不问世事矣……”
郭图眨眨眼,顿足而叹道:“友若大才,正当施展之时,焉可寄情于山水?”
荀湛微微摆手说道:“公则之才,十倍于吾,莫要玩笑……来,谢过公则此酒,吾祝公则一展胸中抱负,翌日若是荣归桑梓,也好让吾沾光一二!”
“啊……如此便谢过友若吉言……”郭图也端起酒杯,和荀湛一饮而尽。
又再说了几句,郭图便念念不舍的将荀湛送上了牛车,然后远远的一直挥着手,直至不见了牛车的踪迹,便转身回到了小亭子内,坐了下来,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慢慢的喝着……
过了一个多时辰的模样,几骑从官道上飞驰而来,到了亭外下拜,拱手说道:“牛车确往南而去,像是欲往颍川而行。”
郭图皱眉,沉思了一会儿,最后什么也没有说,摆摆手让人退下了……
如此,也好!既然荀湛真的如其所言回颍川隐居,那我也无需再做小人啦!就算是全了乡情罢……
××××××××××××××
后面的这几人,已经走了吗?
看着这样,似乎是郭图自己派来的人,并非袁绍之意……
不过也还是需要再小心些。
荀湛扭头往后面看了一会儿,便叫停了牛车,然后下了车,却让牛车一行人继续往前,而自己,则是带着几个贴身的护卫,走上了旁边的岔道……
雨轩阁读书网
或许历史上王允只是想吓唬吓唬,然后如果杨彪等山东士族服软或是派个人表示一下顺从的话,那么王允说不定就卖山东士族一个面子,既显示出自己的权威,又展示了自己的大度……
然而当蔡邕被捕下狱之后,那么长的一段时间内,只有一个还算是分量一点的人找上门来为蔡邕求情,却奈何是西凉人,马日磾。
山东士族杨彪等人似乎都袖着手,围观者,冷笑着,就像是后世那些站在地上吃瓜群众,漠然的看着高楼之上的爬窗的轻生者,兴高采烈的议论着,或许还有几声不耐烦的催促。
于是王允就冲动了,随后就后悔了。
蔡邕自然是不知道这些,不过在斐潜的提醒之下,他也很快的意识到了这一点,不由得脸色有些难看起来。
斐潜说道:“若是师傅……弟子若无作为,便是不忠不孝;若是有所为,只需片语,便也是如此下场……如此,蔡家、斐家具为齑粉矣。”
蔡邕摇头叹息道:“如此,子渊送此祥瑞,其意于此也?”
斐潜点点头。
历史上王允根基不稳,急需证明自己,因此不管是扣着吕布迟迟不封赏,还是对于西凉将校的举而不决的态度,还是妄图用蔡邕之死向山东士族施压,种种莫名其妙的行为背后,其实就是王允在刺董之后,没有迅速的调整好利益分配有关,又想着大权独揽,又害怕自己成为董卓第二……
斐潜看着蔡邕说道:“师傅前已有胡人同化之疏,今只需……”说着,斐潜从怀中掏出了一份羊皮卷,递给了蔡邕。
“这……子渊!汝好大胆子!”蔡邕一看之下,竟然有些生气,沉声喝道,“……此匈奴国书,岂能轻慢至此?!”
斐潜乖乖低头承认错误,反正拿出了已经心里就知道多少会被蔡邕这个老古板念叨几句了:“是,弟子错了。不过,若是以匈奴进贡请封之由,言之甚为羡慕汉家经学,欲请师傅至北地讲学……嗯,这个……”
按照王允现在正在兴奋期的状态,南匈奴进贡什么东西,是三只羊还是两头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这样一个态度,有这样的一个动作,就可以证明他王允一上任,就给大汉朝带来了祥瑞,带来了四方臣服,那么就表示将来王允他必定也会将大汉朝带上一个新的高度……
而且,当下朝野当中的经学大拿,确实是蔡邕无疑。
因此只要稍加推动,蔡邕就能顺顺利利的拿着匈奴的册封令,光明正大的出长安直奔并州了……
但是问题还是要蔡邕肯配合。
斐潜眼巴巴的看着蔡邕,希望蔡邕能够点头。
蔡邕皱着眉,很严肃的盯着斐潜,沉声说道:“子渊,莫非要吾行欺君之事!?”
斐潜连忙说道:“非也,非也!南匈奴单于於扶罗确实好学汉家经书,曾言自己并非汉人,不能听大儒亲言授课,甚为憾事……此乃於扶罗之愿也,怎能说是欺君?”至于有没有点名蔡邕,那就……
反正斐潜说了算……
蔡邕听闻并非是斐潜胡乱编排的,而是於扶罗有说过这样的话,脸色这才好了一些,点点头,说道:“身为胡人,有求学之心,甚为可嘉……”
“那么师傅……”斐潜想趁热打铁,敲定了再说。
蔡邕摩挲着羊皮卷,好一会儿之后,才将羊皮卷又递给了斐潜,问道:“子渊欲如何行此事?若吾得行,汝又如何得脱?”
斐潜一边随手将羊皮卷了卷,便塞回怀里去,看得蔡邕直皱眉,一边说道:“师傅,弟子是这样想的……”
××××××××××××××××××
荀湛坐在牛车之内,遥遥晃晃的缓缓前行,忽然道路一旁的小亭内走出一人,峨冠博带,挥舞着手臂喊道:“友若稍驻!”
荀湛叫停了车,扭头一看,便下车拱手道:“见过公则。”
郭图上前几步,挽着荀湛的手臂,说道:“友若何弃之!”
荀湛笑笑,说道:“湛意已决,公则勿需再劝。”
郭图闻言叹息不已,一脸的惋惜的样子,一边拉着荀湛往小亭内走,一边说道:“仲治原意也来,奈何明公有事寻他,故而……”
荀湛微微一笑,说道:“公事为重,仲治有心足矣。公则还请替吾谢过。”其实荀湛心中跟明镜一样,辛评多半是不好意思见自己而已,才用一些理由来进行推脱。
至于郭图,呵呵,对于他而言,基本上没有任何事情是不好意思的。
韩馥是颍川韩氏之人,跟荀湛、郭图、辛评都属于颍川名士,当时韩馥到了冀州位任州牧之时,便邀请了家乡的人前来助阵,因此郭图、辛评和荀湛一样,原本都是属于韩馥的属官。
只不过最后颍川的这些人,或者说这些人背后的家族,在袁绍和韩馥两个人发生了不可调和的对抗当中,最终选择了袁绍而已。
韩馥最终成为了颍川士族和冀州士族联手之下的牺牲品,而郭图、辛评则迅速的调整了姿势,迎接了袁绍的入主冀州。
而荀湛,则是辞官挂印而去。
袁绍当下正是春风得意,大肆宴请,频频和冀州人士进行亲密接触的时候,自然不会关注一个荀湛,就算其是颍川荀氏又能如何?
不是还有其他的颍川人么,不差荀湛这一个!
因此袁绍对于荀湛的离去,跟本毫不在意。
郭图端起一杯酒,敬给了荀湛:“友若此走,吾心实哀……唉,昔日坐而畅谈,纵论天下,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会啊……不知友若,欲前往何处,也好书信往来,以寄相思……”
荀湛说道:“吾欲回颍川,寻一山美水静之地,研读经文,不问世事矣……”
郭图眨眨眼,顿足而叹道:“友若大才,正当施展之时,焉可寄情于山水?”
荀湛微微摆手说道:“公则之才,十倍于吾,莫要玩笑……来,谢过公则此酒,吾祝公则一展胸中抱负,翌日若是荣归桑梓,也好让吾沾光一二!”
“啊……如此便谢过友若吉言……”郭图也端起酒杯,和荀湛一饮而尽。
又再说了几句,郭图便念念不舍的将荀湛送上了牛车,然后远远的一直挥着手,直至不见了牛车的踪迹,便转身回到了小亭子内,坐了下来,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慢慢的喝着……
过了一个多时辰的模样,几骑从官道上飞驰而来,到了亭外下拜,拱手说道:“牛车确往南而去,像是欲往颍川而行。”
郭图皱眉,沉思了一会儿,最后什么也没有说,摆摆手让人退下了……
如此,也好!既然荀湛真的如其所言回颍川隐居,那我也无需再做小人啦!就算是全了乡情罢……
××××××××××××××
后面的这几人,已经走了吗?
看着这样,似乎是郭图自己派来的人,并非袁绍之意……
不过也还是需要再小心些。
荀湛扭头往后面看了一会儿,便叫停了牛车,然后下了车,却让牛车一行人继续往前,而自己,则是带着几个贴身的护卫,走上了旁边的岔道……
雨轩阁读书网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