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四章 汉代的通货膨胀
作者:马月猴年 更新:2024-06-05 01:14
斐潜将桌案之上的五铢钱拢到了一起,叹息了一声,在心中不免涌起了一些罪恶感。
三国在历史上最后是归到了晋,然后就崩盘了,在后世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司马氏只会吃喝嫖赌抽的原因,然而斐潜方才从货币上推演猜测,其实这个罪责不一定完全是人的因素……
历史上有很多的皇帝也是不着四六,然而也没有啥事,唯独司马浪荡糜烂了一些就导致国家完蛋了?
其实恐怕还是落于这个“钱”上。
钱,由国家发行,自然就是由国家背书,承担信誉。
但是一旦民众对于这个钱,已经丧失了信心,那么,对于发行这个钱币的国家,还会有多少的信心?
晋朝的迅速垮台,和三国后期已经被打成了筛子的糜烂经济分不开。换一句话说,其实诸葛也完成了拖垮魏国的心愿……
长达三四十年的战争,不仅把人打没了,而且把魏蜀两国的经济都打垮了,唯独好一些的就只有长期蹲坑的江南,因此最后晋朝南迁。
司马一族完蛋就在于会打仗,会谋略,会花天酒地,但是唯独不懂经济,不会理财……
而现在,即将到来的一场通货膨胀,将席卷整个的北方,这其中,应该有自己推波助澜的一部分因素……
斐潜幽幽的叹息了一声,这个感觉无法形容,有激动,有遗憾,也有些愧疚,甚至还有一丝后悔,然而却不得不做。
三国,许多人只记得帝王将相,有谁知道其实这小小的一片铜钱,也能让这些英雄豪杰跌落尘埃?
只要通货膨胀到来,自己让崔厚借贷而来的那些物资就跟白捡的一样,到那个时候,傻子才会那铁锭去还债,整个经济都将一片混乱,物价沸腾,而自己只需要拿那如同废物一般的铜钱去还就好了……
而那些借出物资的人,就将成为斐潜借着通货膨胀收割的韭菜。
而之前在雒阳就埋下去地雷,现在估计也冒出来了吧……
×××××××××××××
长安。
丞相长史府。
贾诩刚刚进到了厅中,就被李儒狠狠的瞪了一眼,下意识的往回缩了一下,说道:“我不是擅自而来的,我是有公务的,只是顺道……咦!师兄你怎么这番模样?!”
李儒略有些无奈的摆了摆手,说道:“……现于陇西如何?”
“还是老样子……不过,马家略有些不安分了……”贾诩一边说着一边围着李儒绕了两圈,摇了摇头说道,“……师兄啊,你这是……唉……还是我留下来帮你吧……”
李儒指了指旁边的案席,示意贾诩过去就坐,说道:“马家,呵呵,马家不安分也不是这一次两次了……我还撑的住……嗨,别转圈了,过去坐下。”
贾诩方摇摇晃晃的去斜斜的坐了,依旧在叹息:“……你这体型,要吃多少牛肉才补得回来啊?”
“行了,不用提醒我也知道……”李儒拍了一下手中,立时从堂外走进了几名侍女,将一些菜肴和酒水摆放到了桌案之上。
贾诩捏起一块牛肉,填到嘴里,让牛肉的汁液在口腔内迸发,满足的呻吟了一声,“还是师兄这里的牛肉好吃啊!”
“那是因为这里的管饱又不要钱吧……”
贾诩迅速结束这个话题,说道:“董仲颖的情况看起来不怎么好啊……”
“你至少要叫董相国吧……”李儒皱了皱眉头,沉默了一会儿,说道,“……确实有一些,这段时间……嗯,甚至……有些健忘……”
“好吧,好吧……”贾诩将手指头上的油渍在桌案上抹了抹,说道,“可惜相国之子早夭,董侍中和牛中郎又……不成气候……”
贾诩忽然往李儒那边歪了歪脖子,挤眉弄眼的低声说道:“……要不然……师兄你……嘿嘿嘿……”
“胡闹!”李儒脸一沉。
贾诩将伸出去的脑袋缩了回来,低声嘟囔了一声:“……非要承什么通古遗愿……”
李儒也不说话,就拿眼瞪着贾诩。
贾诩掩面,说道:“好好,不说这个,不说这个。师兄我刚才进来的时候,看你拿着个木头牌子发呆……是不是今日人口突增,不好安排啊?”
说到这个事情,李儒微微叹了口气,将一块木牌递给贾诩:“人到是好安排,但是这东西不好安排啊……”
贾诩翻过来倒过去将木牌看了几遍,忽然说道:“这个应该不是你的主意吧,否则你也不会搞得这么多,导致现在吃不下了……”
“事起仓促,当时……”李儒点点头,将当时雒阳下层官吏都跑了之后斐潜献策的事情说了一下,然后道,“一时没收住手,就给发得多了……”
效果还是不错的。从司隶迁徙来民众比原先预想的更顺利,在路途之上也减少了许多的纷争,从这个方面来说,木牌确实起到了正面的作用,但是现在副作用也体现了出来,到了地头了,民众便拿着木牌要前来兑现了……
本来发多了一些,也还李儒的控制范围之内,反正从雒阳处搜刮了不少的钱财,但是没有想到来到长安之后,一个不受李儒控制的经济现象搅乱了原先的计划安排。
长安地区急剧的通货膨胀突然就发生了!
快速增加的人口消费需求和大量涌入的钱财,与长安地区原有的定量的物资储备之间产生了巨大的供需差额,这种结果导致李儒根本措手不及,眼睁睁的看着长安的物价在段时间内超过了他原先准备的钱财,而且上到官吏,下到民众,所有的人都在疯狂的抢购,存储……
从雒阳带来的钱财,瞬间缩水,而长安地区物价因为本地人员和外地人员的双重哄抬之下,已经涨到了一个非常离谱的境地,一石粮竟然要一万钱,而且还不一定能买得到!
李儒懂天文地理,懂的军事谋略,也懂得民生安排,但是面对这个汹涌而来的恶性通胀面前,却有心无力。
李儒向董卓求过一次援,调了存于郿坞的军粮压制了一次物价,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只是平稳了几天之后,便又开始了疯狂攀升,然后董卓便说什么都再也不肯外调粮草了……
雨轩阁读书网
三国在历史上最后是归到了晋,然后就崩盘了,在后世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司马氏只会吃喝嫖赌抽的原因,然而斐潜方才从货币上推演猜测,其实这个罪责不一定完全是人的因素……
历史上有很多的皇帝也是不着四六,然而也没有啥事,唯独司马浪荡糜烂了一些就导致国家完蛋了?
其实恐怕还是落于这个“钱”上。
钱,由国家发行,自然就是由国家背书,承担信誉。
但是一旦民众对于这个钱,已经丧失了信心,那么,对于发行这个钱币的国家,还会有多少的信心?
晋朝的迅速垮台,和三国后期已经被打成了筛子的糜烂经济分不开。换一句话说,其实诸葛也完成了拖垮魏国的心愿……
长达三四十年的战争,不仅把人打没了,而且把魏蜀两国的经济都打垮了,唯独好一些的就只有长期蹲坑的江南,因此最后晋朝南迁。
司马一族完蛋就在于会打仗,会谋略,会花天酒地,但是唯独不懂经济,不会理财……
而现在,即将到来的一场通货膨胀,将席卷整个的北方,这其中,应该有自己推波助澜的一部分因素……
斐潜幽幽的叹息了一声,这个感觉无法形容,有激动,有遗憾,也有些愧疚,甚至还有一丝后悔,然而却不得不做。
三国,许多人只记得帝王将相,有谁知道其实这小小的一片铜钱,也能让这些英雄豪杰跌落尘埃?
只要通货膨胀到来,自己让崔厚借贷而来的那些物资就跟白捡的一样,到那个时候,傻子才会那铁锭去还债,整个经济都将一片混乱,物价沸腾,而自己只需要拿那如同废物一般的铜钱去还就好了……
而那些借出物资的人,就将成为斐潜借着通货膨胀收割的韭菜。
而之前在雒阳就埋下去地雷,现在估计也冒出来了吧……
×××××××××××××
长安。
丞相长史府。
贾诩刚刚进到了厅中,就被李儒狠狠的瞪了一眼,下意识的往回缩了一下,说道:“我不是擅自而来的,我是有公务的,只是顺道……咦!师兄你怎么这番模样?!”
李儒略有些无奈的摆了摆手,说道:“……现于陇西如何?”
“还是老样子……不过,马家略有些不安分了……”贾诩一边说着一边围着李儒绕了两圈,摇了摇头说道,“……师兄啊,你这是……唉……还是我留下来帮你吧……”
李儒指了指旁边的案席,示意贾诩过去就坐,说道:“马家,呵呵,马家不安分也不是这一次两次了……我还撑的住……嗨,别转圈了,过去坐下。”
贾诩方摇摇晃晃的去斜斜的坐了,依旧在叹息:“……你这体型,要吃多少牛肉才补得回来啊?”
“行了,不用提醒我也知道……”李儒拍了一下手中,立时从堂外走进了几名侍女,将一些菜肴和酒水摆放到了桌案之上。
贾诩捏起一块牛肉,填到嘴里,让牛肉的汁液在口腔内迸发,满足的呻吟了一声,“还是师兄这里的牛肉好吃啊!”
“那是因为这里的管饱又不要钱吧……”
贾诩迅速结束这个话题,说道:“董仲颖的情况看起来不怎么好啊……”
“你至少要叫董相国吧……”李儒皱了皱眉头,沉默了一会儿,说道,“……确实有一些,这段时间……嗯,甚至……有些健忘……”
“好吧,好吧……”贾诩将手指头上的油渍在桌案上抹了抹,说道,“可惜相国之子早夭,董侍中和牛中郎又……不成气候……”
贾诩忽然往李儒那边歪了歪脖子,挤眉弄眼的低声说道:“……要不然……师兄你……嘿嘿嘿……”
“胡闹!”李儒脸一沉。
贾诩将伸出去的脑袋缩了回来,低声嘟囔了一声:“……非要承什么通古遗愿……”
李儒也不说话,就拿眼瞪着贾诩。
贾诩掩面,说道:“好好,不说这个,不说这个。师兄我刚才进来的时候,看你拿着个木头牌子发呆……是不是今日人口突增,不好安排啊?”
说到这个事情,李儒微微叹了口气,将一块木牌递给贾诩:“人到是好安排,但是这东西不好安排啊……”
贾诩翻过来倒过去将木牌看了几遍,忽然说道:“这个应该不是你的主意吧,否则你也不会搞得这么多,导致现在吃不下了……”
“事起仓促,当时……”李儒点点头,将当时雒阳下层官吏都跑了之后斐潜献策的事情说了一下,然后道,“一时没收住手,就给发得多了……”
效果还是不错的。从司隶迁徙来民众比原先预想的更顺利,在路途之上也减少了许多的纷争,从这个方面来说,木牌确实起到了正面的作用,但是现在副作用也体现了出来,到了地头了,民众便拿着木牌要前来兑现了……
本来发多了一些,也还李儒的控制范围之内,反正从雒阳处搜刮了不少的钱财,但是没有想到来到长安之后,一个不受李儒控制的经济现象搅乱了原先的计划安排。
长安地区急剧的通货膨胀突然就发生了!
快速增加的人口消费需求和大量涌入的钱财,与长安地区原有的定量的物资储备之间产生了巨大的供需差额,这种结果导致李儒根本措手不及,眼睁睁的看着长安的物价在段时间内超过了他原先准备的钱财,而且上到官吏,下到民众,所有的人都在疯狂的抢购,存储……
从雒阳带来的钱财,瞬间缩水,而长安地区物价因为本地人员和外地人员的双重哄抬之下,已经涨到了一个非常离谱的境地,一石粮竟然要一万钱,而且还不一定能买得到!
李儒懂天文地理,懂的军事谋略,也懂得民生安排,但是面对这个汹涌而来的恶性通胀面前,却有心无力。
李儒向董卓求过一次援,调了存于郿坞的军粮压制了一次物价,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只是平稳了几天之后,便又开始了疯狂攀升,然后董卓便说什么都再也不肯外调粮草了……
雨轩阁读书网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