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章 两难之选(为愤怒的六一盟主加更1/3)
作者:马月猴年 更新:2024-06-05 01:13
当斐潜远远的站在李儒的府前,心中还是有些犹豫,不知道是不是该进去。
李儒突然的部署完全搅乱了斐潜的计划。
原来斐潜预计的李儒应该是对于东面、南面及洛阳背面的小平津等渡口严防,一是用来隔绝洛阳和外界的信息,二是也要防止关东士族的突袭……
但是没想到,李儒连洛阳的西面也封锁了,现如今要出入洛阳,必须先要找董卓军开出通行证,按照汉代的说法,就是“过所”,其实也就是一块木板,大约五寸左右,外面还套一个封木,上面加盖印章……
之前的行商和游学等等的人员所用的,同时全部宣告作废,都需要重新登记和颁发,再加上本身基层的官吏就大量的减员了,更何况一下子要有这么多的人需要办理,若是走正常的程序根本就不要想了。
导致摆在斐潜面前的路就只有两条,一是等董卓军的安排,毕竟朝廷官员也是要迁移到长安,必然会有所安排;二是来找关系,而董卓军中,多少能有一些关系而且说话也管用的,斐潜就只认识一个李儒了。
如果等董卓军的安排,虽然安全以及车马不用考虑了,但是同时要迁移那么多的朝廷官员,所以能够提供给蔡邕使用的车马肯定有限,不能完全确保蔡邕府上的书籍能够全部转运,并且最困难的一件事情是董卓军肯定是一路护送着前往长安,绝对是不允许半途有人转向又或是脱离队伍的,所以第一个选择就完全的不可行了……
而要选择第二个,斐潜真心没有多大的把握,虽然有和李儒见过几次面,也有那么一点点的关系,但是那毕竟是斐潜父亲对于李儒的恩情,更何况李儒将斐潜介绍给了蔡邕之后,也算是偿还完了这一段的恩情,现如今斐潜找上门来,也是只能想办法用其他什么方式来打动李儒,若是再提起斐潜父亲的事情,未免就有挟恩图报的小人之嫌了。
况且,当下这个局面下,李儒肯定也不会轻易开口同意斐潜的请求,否则,洛阳有那么多的官员,这个要来求这个,那个要来求那个,李儒设卡不就等于是虚设了?
所以第二个选择也是难啊!
斐潜远远的看着许多人进进出出的李府大门,心中不停的在盘算,一时之间难以下定决心……
××××××××××××
就在斐潜犹豫不决的时候,远在邺县的袁绍,也难以下定决心。
袁绍之前挂节东门,出奔冀州的时候,虽然天下人传唱的时候,似乎讲的是袁绍一个人单骑走马,宛如孤胆英雄一般从洛阳到了冀州,但是实际上,袁绍当时的举措早有准备,其人在东城门挂节就是一场作秀,该带的人和物品一个都没有少……
逢纪、许攸就是当时跟着袁绍一起来到了冀州的。
逢纪和许攸都是南阳人,也是早早的就跟随着袁绍,为其出谋划策,在整个袁绍选择出奔的地点的时候,这两个人也是大力的推荐选择冀州这个区域。
大汉最为强盛,享受优惠政策最多,士族最旺盛的区域,一个就是南阳,另外一个就是河北之地。
毕竟当初刘秀能够登上皇位,跟这两块地区的大力支持分不开,所以刘秀以及刘秀之后的东汉皇帝,都对于这两块地区的人员很是优待,朝野之中,这两个地区的人员也是出任官职最多……
当时南阳已经被默认的指派给了袁术,作为次一点的选择自然就是冀州。
逢纪是袁绍在担任大将军何进下属的时候认识的。当时何进和蹇硕正闹矛盾,恨不得将对方除之而后快,当时亲信张津劝他选贤良为国除害,就联络了袁绍,后来又广征智谋之士,逢纪就是当时进入了何进的班底。
可惜的是,大将军何进虽然找来了人,但是不懂得用,结果便宜了袁绍。
袁绍当时对于逢纪很是尊敬,甚至折节下交,让逢纪身为感动,后来大将军何进身死之后不久,逢纪就正式对于袁绍效忠了,开始为袁绍出谋划策。
而许攸则是在袁绍出了洛阳之后,半路上赶上来的。
许攸年轻时与袁绍、曹操交好,所以也算是老交情。并且说起来,许攸也是一个狠角色,中平元年之时,许攸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汉灵帝,改立合肥侯为帝,并试图劝说曹操一起参加,但曹操拒绝了,王芬欲趁汉灵帝北巡时,以防黑山贼为由发兵,以便起事,但最后汉灵帝欶其罢兵,并召他入朝,王芬畏罪害怕而自杀,许攸等人逃亡。
许攸反对汉灵帝的借口虽然是说汉灵帝的出身是刘氏支族,而且还贩爵鬻官,亲近宦官,搞了两次的党锢,杀了不少的士族,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许攸此人在冀州的影响力也是非常的大……
所以当时袁绍走到了冀州境界的时候,许攸就出现在袁绍面前,成为了袁绍的左膀右臂……
这一次接到了太傅袁隗的密信,让袁绍速速前往河内,并要兵压河洛的北线,必要时还要关注洛阳动向,选择从孟津又或是从小平津进攻……
袁绍将密信交给逢纪、许攸传看。
对于袁绍这种毫不隐瞒的气度,逢纪、许攸两个人都是非常的钦佩,恭敬的接过书信看了起来。
看完了书信,许攸将书信交还给袁绍,两个人都静静的思考,没有贸然开口。
毕竟这个事情关系重大,牵扯极多,尤其是现在冀州还没有到手的情况下……
是的,袁绍一直留在邺县,就是为了谋取冀州,为此,袁绍甚至给自己封了一个车骑将军的封号。
车骑将军之位仅仅在大将军和骠骑将军之下,位比三公,所以如今袁绍的职位终于比冀州牧韩馥的要高了……
可以说现在就差最后一步,逼迫冀州牧让权,这个事情逢纪、许攸两个人已经在着手做了,所以现今非常的关键,而太傅袁隗要让袁绍立刻离开邺县赶往河内,岂不是将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
一边是太傅袁隗,天下冠族的家主之令,一边是自己梦寐已久,宏图可展的锦绣之地,现在这两种选择就摆在了袁绍面前,将要作何选择,究竟何去何从?
雨轩阁读书网
李儒突然的部署完全搅乱了斐潜的计划。
原来斐潜预计的李儒应该是对于东面、南面及洛阳背面的小平津等渡口严防,一是用来隔绝洛阳和外界的信息,二是也要防止关东士族的突袭……
但是没想到,李儒连洛阳的西面也封锁了,现如今要出入洛阳,必须先要找董卓军开出通行证,按照汉代的说法,就是“过所”,其实也就是一块木板,大约五寸左右,外面还套一个封木,上面加盖印章……
之前的行商和游学等等的人员所用的,同时全部宣告作废,都需要重新登记和颁发,再加上本身基层的官吏就大量的减员了,更何况一下子要有这么多的人需要办理,若是走正常的程序根本就不要想了。
导致摆在斐潜面前的路就只有两条,一是等董卓军的安排,毕竟朝廷官员也是要迁移到长安,必然会有所安排;二是来找关系,而董卓军中,多少能有一些关系而且说话也管用的,斐潜就只认识一个李儒了。
如果等董卓军的安排,虽然安全以及车马不用考虑了,但是同时要迁移那么多的朝廷官员,所以能够提供给蔡邕使用的车马肯定有限,不能完全确保蔡邕府上的书籍能够全部转运,并且最困难的一件事情是董卓军肯定是一路护送着前往长安,绝对是不允许半途有人转向又或是脱离队伍的,所以第一个选择就完全的不可行了……
而要选择第二个,斐潜真心没有多大的把握,虽然有和李儒见过几次面,也有那么一点点的关系,但是那毕竟是斐潜父亲对于李儒的恩情,更何况李儒将斐潜介绍给了蔡邕之后,也算是偿还完了这一段的恩情,现如今斐潜找上门来,也是只能想办法用其他什么方式来打动李儒,若是再提起斐潜父亲的事情,未免就有挟恩图报的小人之嫌了。
况且,当下这个局面下,李儒肯定也不会轻易开口同意斐潜的请求,否则,洛阳有那么多的官员,这个要来求这个,那个要来求那个,李儒设卡不就等于是虚设了?
所以第二个选择也是难啊!
斐潜远远的看着许多人进进出出的李府大门,心中不停的在盘算,一时之间难以下定决心……
××××××××××××
就在斐潜犹豫不决的时候,远在邺县的袁绍,也难以下定决心。
袁绍之前挂节东门,出奔冀州的时候,虽然天下人传唱的时候,似乎讲的是袁绍一个人单骑走马,宛如孤胆英雄一般从洛阳到了冀州,但是实际上,袁绍当时的举措早有准备,其人在东城门挂节就是一场作秀,该带的人和物品一个都没有少……
逢纪、许攸就是当时跟着袁绍一起来到了冀州的。
逢纪和许攸都是南阳人,也是早早的就跟随着袁绍,为其出谋划策,在整个袁绍选择出奔的地点的时候,这两个人也是大力的推荐选择冀州这个区域。
大汉最为强盛,享受优惠政策最多,士族最旺盛的区域,一个就是南阳,另外一个就是河北之地。
毕竟当初刘秀能够登上皇位,跟这两块地区的大力支持分不开,所以刘秀以及刘秀之后的东汉皇帝,都对于这两块地区的人员很是优待,朝野之中,这两个地区的人员也是出任官职最多……
当时南阳已经被默认的指派给了袁术,作为次一点的选择自然就是冀州。
逢纪是袁绍在担任大将军何进下属的时候认识的。当时何进和蹇硕正闹矛盾,恨不得将对方除之而后快,当时亲信张津劝他选贤良为国除害,就联络了袁绍,后来又广征智谋之士,逢纪就是当时进入了何进的班底。
可惜的是,大将军何进虽然找来了人,但是不懂得用,结果便宜了袁绍。
袁绍当时对于逢纪很是尊敬,甚至折节下交,让逢纪身为感动,后来大将军何进身死之后不久,逢纪就正式对于袁绍效忠了,开始为袁绍出谋划策。
而许攸则是在袁绍出了洛阳之后,半路上赶上来的。
许攸年轻时与袁绍、曹操交好,所以也算是老交情。并且说起来,许攸也是一个狠角色,中平元年之时,许攸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汉灵帝,改立合肥侯为帝,并试图劝说曹操一起参加,但曹操拒绝了,王芬欲趁汉灵帝北巡时,以防黑山贼为由发兵,以便起事,但最后汉灵帝欶其罢兵,并召他入朝,王芬畏罪害怕而自杀,许攸等人逃亡。
许攸反对汉灵帝的借口虽然是说汉灵帝的出身是刘氏支族,而且还贩爵鬻官,亲近宦官,搞了两次的党锢,杀了不少的士族,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许攸此人在冀州的影响力也是非常的大……
所以当时袁绍走到了冀州境界的时候,许攸就出现在袁绍面前,成为了袁绍的左膀右臂……
这一次接到了太傅袁隗的密信,让袁绍速速前往河内,并要兵压河洛的北线,必要时还要关注洛阳动向,选择从孟津又或是从小平津进攻……
袁绍将密信交给逢纪、许攸传看。
对于袁绍这种毫不隐瞒的气度,逢纪、许攸两个人都是非常的钦佩,恭敬的接过书信看了起来。
看完了书信,许攸将书信交还给袁绍,两个人都静静的思考,没有贸然开口。
毕竟这个事情关系重大,牵扯极多,尤其是现在冀州还没有到手的情况下……
是的,袁绍一直留在邺县,就是为了谋取冀州,为此,袁绍甚至给自己封了一个车骑将军的封号。
车骑将军之位仅仅在大将军和骠骑将军之下,位比三公,所以如今袁绍的职位终于比冀州牧韩馥的要高了……
可以说现在就差最后一步,逼迫冀州牧让权,这个事情逢纪、许攸两个人已经在着手做了,所以现今非常的关键,而太傅袁隗要让袁绍立刻离开邺县赶往河内,岂不是将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
一边是太傅袁隗,天下冠族的家主之令,一边是自己梦寐已久,宏图可展的锦绣之地,现在这两种选择就摆在了袁绍面前,将要作何选择,究竟何去何从?
雨轩阁读书网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