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沿海倭寇
作者:执笔见春秋    更新:2022-01-01 11:54
  孝陵之中,目前最为重要的地方,便是马皇后的太庙陵寝所在了。
  朱英随同张公公出门后,
  宋忠等锦衣卫跟上,在马皇后的太庙前,就遭到了孝陵卫的阻拦。
  “朱公子稍等片刻,我进去通报一声。”
  张公公对朱英说道。
  神宫监的掌印太监主官,就是守候在马皇后的太庙里。
  这里比虞王朱雄英可要气派多了。
  入口把守的孝陵就有十二人,还有不少巡逻的队伍。
  太庙看上去跟宫殿相差无几,气派非凡。
  除了陛下外,哪怕是皇室成员到了这里,也得通过神宫监掌印太监主官的同意后,才能进入,看守极为森严。
  十二名孝陵卫一个个身材魁梧,目不斜视。
  来这里的藩王皇子何其多,虽然朱英看上去也是气质非凡,但这并不能让他们有所迁就。
  孝陵卫虽然在孝陵这里受神宫监节制,但直属上司,是皇帝本人。
  马皇后太庙内。
  张公公向掌印太监汇报,请求入内祭奠。
  “你是说,此人是由锦衣卫宋忠镇抚使送来,而且长得跟太子殿下极为相似?”掌印太监魏公公,皱眉问道。
  “没错,我怀疑可能是太子殿下的私生子。”张公公说着心里的猜测。
  他当然不可能想到朱雄英。
  不过这人长得跟太子殿下如此相似,也唯有这种可能。
  而且由锦衣卫送来,说是一介商贾,自然陛下也是知道的。
  “嗯,我等一同前去迎接。”魏公公微微沉吟,说道。
  神宫监守卫陵墓,权力还是很大的。
  由于不在皇宫,哪怕皇子藩王到这里,也不好使。
  不过涉及到陛下,掌印太监魏公公还是决定亲自去一趟。
  不到半炷香的时间,以魏公公为首的数名神宫监太监,就朝着朱英这边走了过来。
  魏公公作为神宫监的掌印主官,对于太子朱标极为熟悉。
  毕竟每年皇后祭日,太子殿下都会按时前来祭奠。
  虽有些心里准备,看到朱英后,眼底终究有些震撼。
  即使是亲生父子,长相气质都这般相像的也不多。
  “这位是掌印主官魏公公。”张公公介绍说道。
  “见过魏公公。”朱英作揖道。
  “朱公子见外了,还请里面就座。”魏公公笑着说道,看了一眼宋忠等锦衣卫,也没搭理。
  神宫监因为与世隔绝的缘故,对于锦衣卫可没有什么好脸色看。
  也不需要忌惮他们,锦衣卫管辖不到神宫监。
  宋忠也不恼怒,这样的情况见得多了,也就无所谓了。
  锦衣卫在上一任都指挥使掌管的时候,臭名昭著也是广为流传。
  朱英随着魏公公,张公公等人一同进入马皇后的太庙。
  对于马皇后,朱英虽然不太熟悉,但也颇为敬佩。
  其中对于朱元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印象最深的,还是在后世广为流传的那句。
  ‘凡我大明女子,无论贫穷富贱,嫁为人妇时皆可着皇室服装,凤冠霞帔。’
  目前没有任何事实证明,也没有任何史实证明,这句话是马皇后说的。
  但是这个习俗,确实是从大明就开始了。
  凤冠霞帔在民间女子婚嫁中使用,确实得了皇室的默许。
  朱英也见到过多次。
  凤冠霞帔不是一件衣服,是配饰。
  凤冠,皇帝后妃的冠饰,其上饰有凤凰样珠宝。
  霞帔大明女子礼服的一部分,类似现代披肩。
  大明时期,婚服可没有租赁这个概念,自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买得起,唯有大户人家才行。
  进了太庙后,朱英点燃竹香香,恭敬的叩拜起来。
  普通的祭奠,并不需要太多的仪式,表达尊敬的心态就可以了。
  一番祭拜过后,朱英也没再多停留,向魏公公,张公公请辞离开。
  看着朱英离开的背影。
  魏公公有些疑惑的说道:“为什么洒家觉得朱公子如此眼熟,好像在那里见过。”
  说完后,又补充道:“并非是跟太子殿下长得相似的缘故,而是感觉另有其人。”
  听到这话,张公公迟疑了一下,说道:“魏公公也有这般感觉吗。”
  魏公公闻言问道:“你知道是谁?”
  张公公说道:“虞王殿下。”
  “这不可能。”魏公公下意识的反驳道。
  而后脑海中回忆曾经在皇宫里见到,虞王殿下的身影。
  “这...怎么可能。”魏公公不可置信的说道。
  “陛下既然让朱公子前来孝陵,想必已然知晓,我等当不必多虑。”张公公说道。
  “言之有理。”魏公公回了一句,而后感叹道:“真是多事之秋啊。”
  .....
  虞王陵墓所在。
  在刘日新看了时辰,点头确认后,三千民夫顿时开挖。
  数名钦天监官员,拿着罗盘,分别在四方观测挖掘的动向。
  周边有数百孝陵卫协助,刘日新看似不断游走监督,实则袖中在不停的掐算。
  并非算人,而是算己。
  在开挖的那一刻,刘日新福至心灵,突然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一番推算下,他竟是发现自己的命格发生了转变,似乎出现了新的生机。
  就好像,再世为人一般。
  “莫非,跟朱公子有关?”刘日新心中暗道。
  .......
  孝陵的挖掘,哪怕有三千民夫的劳力,但也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毕竟不像后世,相当于纯手工挖掘。
  受到暗河的限制,动作还不能太快。
  而且因为有过塌陷,挖得深度肯定不小。
  至少需要十日以上,才能见到成效。
  大明皇宫,华盖殿中。
  宋忠送朱英回去后,立即将情况上报。
  收到消息的蒋瓛,便赶忙向陛下汇报朱英在孝陵的举动。
  “好大孙,哪怕是失忆了,都知道去看望他奶奶。”
  朱元璋听完后,有些唏嘘的说道,心中有些安慰和遗憾。
  遗憾的是,大孙目前还不能名正言顺的祭奠。
  “传令过去,让刘日新务必时刻监督,不得造成塌陷。咱大孙的棺椁,必须要挖出来。”
  “咱要亲自开棺验尸。”
  朱元璋说道,眼中闪过一丝冷色。
  对于朱英是大孙的可能,他没有丝毫怀疑。
  那么这般说来,在棺椁里的,极有可能就是李代桃僵了。
  “看来宫内,需要彻底的清查一番了。”
  就在朱元璋因为大孙的事情,深思的时候,兵部尚书茹瑺求见。
  “宣。”
  “禀告陛下,先前陛下让臣警惕沿海倭寇,现已有奏报过来,果真有倭寇出现。”
  ---
  ps:大雪停电,迟了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