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朱元璋昏厥,大气的朱英
作者:执笔见春秋 更新:2022-04-15 00:16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 !
朱允炆听到这话,如遭雷击,呆立当场。
在他的印象中,娘亲如此聪慧,定然是早就想好了往后的路子。
然而一句‘搬至陵寝’旳话出来后,朱允炆这才意识到,娘亲竟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也就是这个时候,他才算是真正的明白,大哥对于自己还有娘亲的巨大影响有多么夸张。
毕竟,他还只是个少年,没经历过这些。
“孩儿定会去求大哥,定不能让娘亲如此,对,孩儿求皇爷爷和大哥,在孩儿就藩的时候,娘亲跟我同去,咱们不待在这皇宫里了。”
朱允炆左思右想,突然灵感一现的说道。
吕氏闻言,笑着说道:“允炆的心意为娘明白,但这有违皇家礼仪,为娘是无法去的。”
“也别这般担心,你大哥也不见得是容不下为娘的,咱们和你大哥之间,并没有仇怨这些,这太孙的位置,本来该是你大哥的。”
“咱们只需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不去贪图莫须有的,便就可以了。”
听到这话,朱允炆才放下心来。
本来心中对于大哥的敌视,顿时就减轻了许多,思想在吕氏的教导下,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或许,大哥确实比我更适合治理天下吧。’
.......
朱标,虽是太子,但其实已经在行驶皇帝的权力了。
东陵,朱标陵寝,位于孝陵以东。
总体的布局和孝陵非常接近,其中在很多规格装饰,更是达到了皇帝才有的标准。
东陵有陵垣、陵寝大门、享殿前门、享殿及宝顶等建筑要素组成,主要建筑在一条南北轴线上分布。
陵寝前部的园墙平面前尖后方,呈龟背形,格局特殊,是唯一特例的帝陵平面布局形态,这体现出朱元璋对其有多么的重视。
东陵的陵门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上覆绿色琉璃瓦,为三孔券门。
享殿前门为一座三开间单檐歇山顶建筑,同样覆绿色琉璃瓦,规模与亲王墓建筑一样。
享殿是东陵建筑中最大的一座建筑,为五开间歇山顶建筑,上覆黄色琉璃瓦。
这是只有皇帝陵墓,才能享受到的规格待遇。
作为大明第一任太子,也是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太子,朱标的薨逝,对于整个大明来说都是很大的打击。
若是朱标在世,朱棣不可能有造反的心思,也绝不可能得到任何人的帮助。
朱标在诸王中威信最高,只需要一道谕旨下去,削藩这等事情,都只能乖乖就犯。
这日清晨,京师缟素。
现在的大明在朱元璋的治理下,奢侈之风尚未兴起,即便是太子薨逝,出了前面几天有多讲究外,后面朱元璋责令不得影响百姓生活。
即便是下葬的今日,也单单一天而已。
天还未亮的时刻,文武百官都是穿着素服,在奉天门前等候。
今日无早朝,太子下葬,就是最大的事情了。
还好东陵距离皇宫,不过十来里地,大臣徒步送葬还算是比较轻松。
皇室葬礼制度,在大明自然是最高的规格,现在的丧葬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基本上沿用前宋的框架。
奉天门开后,广场内道士和尚开始礼乐,文武百官一路行至仁智殿前,俯首而拜。
仁智殿前,是诸多皇室子孙,嫔妃。
大门打开,朱元璋的身影慢慢出现,在他的身边还有一人,正是朱英。
能够在前排的大臣,以五部尚书为首等人消息灵通,自然早就知道长孙殿下的存在。
而在其后,多数大臣看到朱英后,俱是一震,但在这个时候,没人敢多说什么。
祭告太庙,祭祀金水桥、午门、钟山等等一系列后。
便是灵柩上山。
往返后天色已经开始黑了下来。
待一切结束后,许多朝廷官员,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今日在殿下身边的是谁,为何我等从未见过,且还与太子殿下如此相像,莫不是....”
“禁言,可别胡乱猜测,你没看到诸位大人都没有表态嘛,既然能在陛下身边,哪里是我们可以胡乱言说的,怕是性命不保。”
“说都在理,不过我瞧着,似乎太孙殿下好像都在那人之后,这下月定下的册封,该不会有所变故吧。”
这位官员刚说完,立即被其他官员拉了拉衣袖。
官员回头望去,只见一名熟悉的面孔出现在眼前,忙拱手作揖道:“吕大人,方才下官胡言,还请吕大人恕罪,下官绝没暗中揣测的意思。”
被称作的吕大人的,正是吕氏的父亲吕本。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吕本已经不在礼部干了,而是任职至太常寺卿。
位列大明五寺之一,这可是正三品的官员。
不过工作内容,倒是和之前在礼部差不多,掌礼乐、郊庙、社稷、坛壝、陵寝之事。
这等升职加薪,自然是因为太子妃吕氏的缘故。
不过现在的吕本,面色可不是很好看,周边官员们的议论声在耳边响起,让他很是清楚,自己的外孙,极有可能无缘太孙储君位了。
想起之前女儿的请求,吕本心里头就感觉闷得慌。
冷哼一声,转身离去。
众多官员见此,面面相觑,也不好再议论,纷纷散开。
说实话,繁琐的礼仪制度让人更加劳累,葬礼更显得庄严肃穆,而不是悲伤。
哭是有专门的人哭丧,倒不用像后世清朝那般,大批人假模假样的嚎哭。
经历过昨日的事情后,朱元璋在很大程度上,悲伤也淡了很多,只是这一路上,一直都紧紧的抓着朱英的手。
就好像怕大孙也会随时离去一般。
春和殿中,吕氏依旧有些震撼:“太像了,难怪陛下会如此重视,这模样,气质,如若是年岁再大些,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任谁见了,都会觉得和太子难分关系,允炆倒是输得不冤,怕即使太子未曾薨逝,允炆也是无法对抗。”
吕氏之前还想过,若是太子未死,她或许还能对抗一二,然而见到真人后就明白,这几乎不可能。
吕氏善观人。
今日葬礼上,众多皇室子孙,包括诸多大臣,都会面带强烈的悲痛之色,至于真假,就看个人了。
唯有两人不同。
其一是陛下,其二便就是长孙殿下了。
敢这般如此,足以证明现在的长孙殿下,已经是被完全的承认身份,未有丝毫怀疑。
想到这里,吕氏走到寝宫中,打开一个暗柜,将一叠纸张拿出。
纸张有些陈旧,这上面的,正是关于曾经太医院,对朱雄英八岁时候的出诊记录。
看着上面的记载,
吕氏的眼中闪过疑惑,犹豫,还有丝丝的不甘心。
她一直在劝说儿子朱允炆,要如何对大哥臣服,如何放弃争执太孙位。
甚至要表现出心甘情愿,兄弟和睦的样子。
这些动作,并非是吕氏真正完全的放弃,而是她清楚,以儿子如今的年岁和性格,根本藏不住事情。
若是鼓励争执,反而会坏了大事,甚至连后路都没有。
到那个时候,哪怕是朱雄英不想动手,都会有人不断上言。
只有像现在这样,才能让允炆从这场争执中脱身开来,再谋机会。
而这些证据,就是吕氏最后的杀手锏。
但现在,吕氏拿着这唯一的证据,轻轻咬牙,然后不断的撕成碎片,最后在烛火之上点燃。
看着其燃烧成灰烬,吕氏的眼中,也出现了一丝解脱。
今日里,不管是锦衣卫,还是其他的亲卫们,看向朱雄英的眼神中的那股子崇拜,让吕氏感到害怕。
这种眼神,只有将士们在看陛下的时候,才会有的,但是现在出现在了朱雄英的身上。
老兵退役制度所带来的影响,比她估计中的还要来得更加的恐怖。
除非是陛下亲自下手,否则这大明天下,已经无人可以跟其对抗。
陛下又怎么会去对付自己最大的大孙呢。
现在陛下年岁已高,最担心的就是大明未来的继承人,像是之前太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皇帝才做的事情了。
想清楚了后,吕氏终究断掉了这一切的念想。
......
朱英的坚强,是真正的坚强,太子是他血脉上的父亲,还没有丝毫记忆,也不会有什么痛苦展现。
朱元璋的坚强,是表面的坚强。
葬礼结束回到皇宫后,没多久,朱元璋就昏倒了过去。
“爷爷!爷爷!快,传召太医!”
这一切让朱英有些措不及防,他没想到老爷子就这般倒下去了。
蒋瓛在第一时间飞奔出去,速度飞快,没多久就有马车声传来。
在皇宫里,太医院是唯一有马车配置的地方。
数名太医皆至,其中为首者,立刻上前把脉,查看朱元璋的情况。
“如何!”朱英沉声问道。
老太医立刻道:“回禀殿下,陛下这是过度悲伤,导致伤了心气,气血上涌这才昏厥,只需静养几日即可,并无大碍。”
朱英皱眉问道:“那要多久才能醒来。”
老太医斟酌一下回道:“快则明日,短则两三日,陛下自当醒来。”
朱英点点头。
老太医说完后作揖后退,后面的太医轮番上阵。
这是规矩,对于皇家的诊断,一般至少要有三位以上的太医共同进行,确保病症相同方可。
而后上场的太医,说辞也基本上与最初的老太医相同。
朱英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太医退至殿外,刘和突然上前说道:“陛下身体欠恙,但宫中不可无人做主,还请长孙殿下暂代主持宫中事宜。”
刘和说完,蒋瓛也是拱手作揖,表达自己的态度。
朱英看了两人一眼,道:“爷爷不过是累了,需要睡会罢了,有什么暂代不暂代的。”
“殿下...”
刘和还想要说些什么,但却被朱英挥手打断。
“这点小事,没必要过于担心,这皇宫内,乱不起来,也没人会生出异样的心思,不必再说。”
听到这话,刘和低头作揖。
朱英当然清楚刘和的意思,但就朱英看来,还这没啥必要。
不管是朱允炆,还是吕氏。
能翻得起什么风浪来?
宫廷禁卫军,现在已经由朱英掌控,真没必要去针对朱允炆,这般一动,反而显得有些无情。
朱英没有封锁消息,所以朱元璋昏厥的事情,很快就在皇宫里传开。
最先上门的,便就是宁妃了。
“雄英,陛下现在是什么情况了。”宁妃进来就急忙问道。
朱英回道:“娘娘放心,太医已经过来查看过了,爷爷只是伤心过度导致昏厥,明日就可醒来。”
宁妃听完后,这才安心,回想起刚才进来时,并未受到侍卫阻拦,宁妃看向朱英的眼神,多了几分亲切。
“传本宫令,陛下需要静养,不可受到影响,探望者至殿外即可。”宁妃下令道。
刘和躬身回道:“遵娘娘令。”
宁妃的下令,让朱英有些意外。
不过他也感受到了宁妃的善意。
“雄英,允炆那边,你是如何安排的。”宁妃稍稍迟疑了下,对朱英问道。
朱英有些奇怪的回道:“允炆是我弟弟,哪有什么安排可言。”
听到这话,宁妃心中极为满意起来。
在她看来,朱雄英在这个时候没有动手去防备朱允炆,显然还是在乎兄弟情的。
在乎亲情的皇帝,会让皇室的人更加的安心。
......
“娘,皇爷爷昏倒了。”
朱允炆回到春和宫中,急忙到后殿去向吕氏汇报这个消息。
吕氏一惊,忙问道:“你可是去看过了。”
朱允炆回道:“孩儿已经去过乾清宫了,不过被侍卫挡在门口,并没有进去。”
吕氏道:“是你大哥的意思?”
朱允炆摇摇头:“那倒不是,是宁妃娘娘的意思,皇爷爷昏厥,不得打扰。”
吕氏朝着外面看了看,问道:“你这一路回来,可是有侍卫汇集。”
朱允炆听到这话,显得有些奇怪,说道:“没有啊,娘,怎么了?”
吕氏眼中闪过一丝诧异,摇头道:“没什么,既然陛下身体欠恙,那你现在便去给你陛下祈福吧。”
“在陛下没有苏醒前,不得擅自离开。”
听到这话,朱允炆倒是没有多想,直接就应了下来。
朱允炆听到这话,如遭雷击,呆立当场。
在他的印象中,娘亲如此聪慧,定然是早就想好了往后的路子。
然而一句‘搬至陵寝’旳话出来后,朱允炆这才意识到,娘亲竟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也就是这个时候,他才算是真正的明白,大哥对于自己还有娘亲的巨大影响有多么夸张。
毕竟,他还只是个少年,没经历过这些。
“孩儿定会去求大哥,定不能让娘亲如此,对,孩儿求皇爷爷和大哥,在孩儿就藩的时候,娘亲跟我同去,咱们不待在这皇宫里了。”
朱允炆左思右想,突然灵感一现的说道。
吕氏闻言,笑着说道:“允炆的心意为娘明白,但这有违皇家礼仪,为娘是无法去的。”
“也别这般担心,你大哥也不见得是容不下为娘的,咱们和你大哥之间,并没有仇怨这些,这太孙的位置,本来该是你大哥的。”
“咱们只需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不去贪图莫须有的,便就可以了。”
听到这话,朱允炆才放下心来。
本来心中对于大哥的敌视,顿时就减轻了许多,思想在吕氏的教导下,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或许,大哥确实比我更适合治理天下吧。’
.......
朱标,虽是太子,但其实已经在行驶皇帝的权力了。
东陵,朱标陵寝,位于孝陵以东。
总体的布局和孝陵非常接近,其中在很多规格装饰,更是达到了皇帝才有的标准。
东陵有陵垣、陵寝大门、享殿前门、享殿及宝顶等建筑要素组成,主要建筑在一条南北轴线上分布。
陵寝前部的园墙平面前尖后方,呈龟背形,格局特殊,是唯一特例的帝陵平面布局形态,这体现出朱元璋对其有多么的重视。
东陵的陵门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上覆绿色琉璃瓦,为三孔券门。
享殿前门为一座三开间单檐歇山顶建筑,同样覆绿色琉璃瓦,规模与亲王墓建筑一样。
享殿是东陵建筑中最大的一座建筑,为五开间歇山顶建筑,上覆黄色琉璃瓦。
这是只有皇帝陵墓,才能享受到的规格待遇。
作为大明第一任太子,也是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太子,朱标的薨逝,对于整个大明来说都是很大的打击。
若是朱标在世,朱棣不可能有造反的心思,也绝不可能得到任何人的帮助。
朱标在诸王中威信最高,只需要一道谕旨下去,削藩这等事情,都只能乖乖就犯。
这日清晨,京师缟素。
现在的大明在朱元璋的治理下,奢侈之风尚未兴起,即便是太子薨逝,出了前面几天有多讲究外,后面朱元璋责令不得影响百姓生活。
即便是下葬的今日,也单单一天而已。
天还未亮的时刻,文武百官都是穿着素服,在奉天门前等候。
今日无早朝,太子下葬,就是最大的事情了。
还好东陵距离皇宫,不过十来里地,大臣徒步送葬还算是比较轻松。
皇室葬礼制度,在大明自然是最高的规格,现在的丧葬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基本上沿用前宋的框架。
奉天门开后,广场内道士和尚开始礼乐,文武百官一路行至仁智殿前,俯首而拜。
仁智殿前,是诸多皇室子孙,嫔妃。
大门打开,朱元璋的身影慢慢出现,在他的身边还有一人,正是朱英。
能够在前排的大臣,以五部尚书为首等人消息灵通,自然早就知道长孙殿下的存在。
而在其后,多数大臣看到朱英后,俱是一震,但在这个时候,没人敢多说什么。
祭告太庙,祭祀金水桥、午门、钟山等等一系列后。
便是灵柩上山。
往返后天色已经开始黑了下来。
待一切结束后,许多朝廷官员,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今日在殿下身边的是谁,为何我等从未见过,且还与太子殿下如此相像,莫不是....”
“禁言,可别胡乱猜测,你没看到诸位大人都没有表态嘛,既然能在陛下身边,哪里是我们可以胡乱言说的,怕是性命不保。”
“说都在理,不过我瞧着,似乎太孙殿下好像都在那人之后,这下月定下的册封,该不会有所变故吧。”
这位官员刚说完,立即被其他官员拉了拉衣袖。
官员回头望去,只见一名熟悉的面孔出现在眼前,忙拱手作揖道:“吕大人,方才下官胡言,还请吕大人恕罪,下官绝没暗中揣测的意思。”
被称作的吕大人的,正是吕氏的父亲吕本。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吕本已经不在礼部干了,而是任职至太常寺卿。
位列大明五寺之一,这可是正三品的官员。
不过工作内容,倒是和之前在礼部差不多,掌礼乐、郊庙、社稷、坛壝、陵寝之事。
这等升职加薪,自然是因为太子妃吕氏的缘故。
不过现在的吕本,面色可不是很好看,周边官员们的议论声在耳边响起,让他很是清楚,自己的外孙,极有可能无缘太孙储君位了。
想起之前女儿的请求,吕本心里头就感觉闷得慌。
冷哼一声,转身离去。
众多官员见此,面面相觑,也不好再议论,纷纷散开。
说实话,繁琐的礼仪制度让人更加劳累,葬礼更显得庄严肃穆,而不是悲伤。
哭是有专门的人哭丧,倒不用像后世清朝那般,大批人假模假样的嚎哭。
经历过昨日的事情后,朱元璋在很大程度上,悲伤也淡了很多,只是这一路上,一直都紧紧的抓着朱英的手。
就好像怕大孙也会随时离去一般。
春和殿中,吕氏依旧有些震撼:“太像了,难怪陛下会如此重视,这模样,气质,如若是年岁再大些,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任谁见了,都会觉得和太子难分关系,允炆倒是输得不冤,怕即使太子未曾薨逝,允炆也是无法对抗。”
吕氏之前还想过,若是太子未死,她或许还能对抗一二,然而见到真人后就明白,这几乎不可能。
吕氏善观人。
今日葬礼上,众多皇室子孙,包括诸多大臣,都会面带强烈的悲痛之色,至于真假,就看个人了。
唯有两人不同。
其一是陛下,其二便就是长孙殿下了。
敢这般如此,足以证明现在的长孙殿下,已经是被完全的承认身份,未有丝毫怀疑。
想到这里,吕氏走到寝宫中,打开一个暗柜,将一叠纸张拿出。
纸张有些陈旧,这上面的,正是关于曾经太医院,对朱雄英八岁时候的出诊记录。
看着上面的记载,
吕氏的眼中闪过疑惑,犹豫,还有丝丝的不甘心。
她一直在劝说儿子朱允炆,要如何对大哥臣服,如何放弃争执太孙位。
甚至要表现出心甘情愿,兄弟和睦的样子。
这些动作,并非是吕氏真正完全的放弃,而是她清楚,以儿子如今的年岁和性格,根本藏不住事情。
若是鼓励争执,反而会坏了大事,甚至连后路都没有。
到那个时候,哪怕是朱雄英不想动手,都会有人不断上言。
只有像现在这样,才能让允炆从这场争执中脱身开来,再谋机会。
而这些证据,就是吕氏最后的杀手锏。
但现在,吕氏拿着这唯一的证据,轻轻咬牙,然后不断的撕成碎片,最后在烛火之上点燃。
看着其燃烧成灰烬,吕氏的眼中,也出现了一丝解脱。
今日里,不管是锦衣卫,还是其他的亲卫们,看向朱雄英的眼神中的那股子崇拜,让吕氏感到害怕。
这种眼神,只有将士们在看陛下的时候,才会有的,但是现在出现在了朱雄英的身上。
老兵退役制度所带来的影响,比她估计中的还要来得更加的恐怖。
除非是陛下亲自下手,否则这大明天下,已经无人可以跟其对抗。
陛下又怎么会去对付自己最大的大孙呢。
现在陛下年岁已高,最担心的就是大明未来的继承人,像是之前太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皇帝才做的事情了。
想清楚了后,吕氏终究断掉了这一切的念想。
......
朱英的坚强,是真正的坚强,太子是他血脉上的父亲,还没有丝毫记忆,也不会有什么痛苦展现。
朱元璋的坚强,是表面的坚强。
葬礼结束回到皇宫后,没多久,朱元璋就昏倒了过去。
“爷爷!爷爷!快,传召太医!”
这一切让朱英有些措不及防,他没想到老爷子就这般倒下去了。
蒋瓛在第一时间飞奔出去,速度飞快,没多久就有马车声传来。
在皇宫里,太医院是唯一有马车配置的地方。
数名太医皆至,其中为首者,立刻上前把脉,查看朱元璋的情况。
“如何!”朱英沉声问道。
老太医立刻道:“回禀殿下,陛下这是过度悲伤,导致伤了心气,气血上涌这才昏厥,只需静养几日即可,并无大碍。”
朱英皱眉问道:“那要多久才能醒来。”
老太医斟酌一下回道:“快则明日,短则两三日,陛下自当醒来。”
朱英点点头。
老太医说完后作揖后退,后面的太医轮番上阵。
这是规矩,对于皇家的诊断,一般至少要有三位以上的太医共同进行,确保病症相同方可。
而后上场的太医,说辞也基本上与最初的老太医相同。
朱英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太医退至殿外,刘和突然上前说道:“陛下身体欠恙,但宫中不可无人做主,还请长孙殿下暂代主持宫中事宜。”
刘和说完,蒋瓛也是拱手作揖,表达自己的态度。
朱英看了两人一眼,道:“爷爷不过是累了,需要睡会罢了,有什么暂代不暂代的。”
“殿下...”
刘和还想要说些什么,但却被朱英挥手打断。
“这点小事,没必要过于担心,这皇宫内,乱不起来,也没人会生出异样的心思,不必再说。”
听到这话,刘和低头作揖。
朱英当然清楚刘和的意思,但就朱英看来,还这没啥必要。
不管是朱允炆,还是吕氏。
能翻得起什么风浪来?
宫廷禁卫军,现在已经由朱英掌控,真没必要去针对朱允炆,这般一动,反而显得有些无情。
朱英没有封锁消息,所以朱元璋昏厥的事情,很快就在皇宫里传开。
最先上门的,便就是宁妃了。
“雄英,陛下现在是什么情况了。”宁妃进来就急忙问道。
朱英回道:“娘娘放心,太医已经过来查看过了,爷爷只是伤心过度导致昏厥,明日就可醒来。”
宁妃听完后,这才安心,回想起刚才进来时,并未受到侍卫阻拦,宁妃看向朱英的眼神,多了几分亲切。
“传本宫令,陛下需要静养,不可受到影响,探望者至殿外即可。”宁妃下令道。
刘和躬身回道:“遵娘娘令。”
宁妃的下令,让朱英有些意外。
不过他也感受到了宁妃的善意。
“雄英,允炆那边,你是如何安排的。”宁妃稍稍迟疑了下,对朱英问道。
朱英有些奇怪的回道:“允炆是我弟弟,哪有什么安排可言。”
听到这话,宁妃心中极为满意起来。
在她看来,朱雄英在这个时候没有动手去防备朱允炆,显然还是在乎兄弟情的。
在乎亲情的皇帝,会让皇室的人更加的安心。
......
“娘,皇爷爷昏倒了。”
朱允炆回到春和宫中,急忙到后殿去向吕氏汇报这个消息。
吕氏一惊,忙问道:“你可是去看过了。”
朱允炆回道:“孩儿已经去过乾清宫了,不过被侍卫挡在门口,并没有进去。”
吕氏道:“是你大哥的意思?”
朱允炆摇摇头:“那倒不是,是宁妃娘娘的意思,皇爷爷昏厥,不得打扰。”
吕氏朝着外面看了看,问道:“你这一路回来,可是有侍卫汇集。”
朱允炆听到这话,显得有些奇怪,说道:“没有啊,娘,怎么了?”
吕氏眼中闪过一丝诧异,摇头道:“没什么,既然陛下身体欠恙,那你现在便去给你陛下祈福吧。”
“在陛下没有苏醒前,不得擅自离开。”
听到这话,朱允炆倒是没有多想,直接就应了下来。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