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7章大胜
作者:河边草 更新:2022-07-07 17:53
最快更新北雄最新章节!
唐军反攻。
按照大军征战的规律,这样规模的一支大军,一旦选择全军向前,除非战败,也就不存在后退的可能了。
甚至前面遇到了敌人顽强的抵抗,大军迟滞上那么一会,也可能会造成军阵上的混乱。
也就是说,唐军的反攻一旦开始,就是一往无前,这个时候高句丽人想要阻挡住唐军的攻势,只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稳固防守,像之前唐军做的那样,等待敌人攻势弱下去,再行动作,一个则是用比唐军更为猛烈的攻势,来个以攻对攻。
显然,如今高句丽大军只能选择后者。
唐军反攻的时机把握的非常巧妙,也可以说是统领大军的赵世勋临阵把握住了战机。
如果高句丽人中军不动,唐军反攻时很可能只是先小胜一场,把高句丽人的前军击溃,续攻高句丽中军时,唐军面临的处境将和之前高句丽人相似,只是调换了一下角色而已,还有的较量。
可高句丽人太心急了,也可以说是他们军中的领兵之人经验太少,并不足以指挥大军作战,更确切的来说,没有独当一面的才能。
在他们这些年和突厥,中原的军队的交锋记录上就能明白这一点,当高句丽人对上散处辽东的那些野人部落时,他们往往能无往而不利。
可一旦跟突厥,中原的军队交手,除了倚仗地利之外,他们便鲜有可以称道之处。
反观唐军的将领们,有着中原前人发展起来的各种战略战术作为借鉴,加上军队平日里的操练,以及他们所经过的战事的磨砺。
光在战略战术的素养上来说,便已经和高句丽人拉开了一段颇为遥远的距离。
而在临阵的决断以及行动力上,赵世勋可不比高句丽人差,而且他不会和军中其他将领一样,考虑太多的其他问题,比如说此战败了会怎么样,损伤太大又怎么交代等等。
他只关注于战事本身,缺乏大局观是他的缺点,可真要打起仗来,他却无愧于悍将之名。
名将向来都是中原王朝军旅当中的灵魂,是所有人顶礼膜拜的存在,可军队当中,却也绝对少不了像赵世勋这样的人物,他们才是大军的骨架。
而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的普通军官以及士卒,则组成了大军的血肉,只有骨肉齐全,再由一个聪明的脑袋领着,这才是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军事力量。
所以说,唐军的反攻并非蛮干,把握住的是实实在在的战机。
正值高句丽人攻势渐消,后继乏力,而高句丽人的中军却还未赶到,给正在与唐军厮杀,纠缠的前军以有力支援的时候。
一个小小的脱节,就像之前高句丽骑兵的遭遇相似,只要把握住了,结果便是战局已定。
喊杀之声依旧震耳欲聋,数万人在这一段不算短的战线上拼命搏杀。
只是高句丽人的处境开始变得不妙了起来,大量的鲜血抛洒出来,却再也无法破开什么缺口,伤亡却剧增。
当唐军缓慢的开始向前推进的时候,耗费了太多气力,伤亡又大,气势已沮的高句丽人一下就顶不住了。
前排的高句丽士卒纷纷倒地,后排的人则被唐军突起的攻势推的连连后退,当同伴奔流的鲜血刺红了他们的眼睛,激起的却不是复仇的勇气,而是无边的恐惧和怯懦。
当唐军反攻,阵前也许只是相持了那么一刻,高句丽的前军在下一刻就溃了。
先是零零星星的一些人掉头逃走,接着就像是连锁反应,一队队的人跟在了逃窜的人后面,再然后就是全线崩盘。
隋末战乱当中出现过无数次这样的景象,没有什么好说的。
两军相搏,战斗力更高,更有组织的一方总会尝到胜利的果实,不论是中原的军伍,还是高句丽的军旅,都逃不脱这个定律。
当高句丽人溃败的时候,他们也不比中原的农民军强上多少,胆气已落,尽如丧家之犬,唯恐逃的不够快。
这个时候,再威严的将领,再有经验的军官,也无法挽留住溃兵的脚步。
就算所有人都知道,自己逃窜之时,很可能会冲动身后中军的阵脚,让局部的失败变成全盘皆溃,可当大家都在疯狂逃命的时候,却没有多少人再会顾忌于此。
高句丽人的乐子大了
高句丽人的中军此时已经全部进入到了唐军弓箭手的射程之内,正在承受着雨点般落下来的箭雨的攻击。
每一波箭雨落下,就会有无数人噼里啪啦的惨叫着倒在地上,其他人却只能尽量的加快脚步,一边在心中祈祷着佛祖的保佑,一边则想着快点走过这一段距离。
可当他们还没去到前军的尾部,前面的的人已经败了下来,一群群的高句丽人带着恐惧,发疯了一般逃了回来。
率领中军向前的高句丽将领们惊悚的看着前面的景象,根本不知道该做出怎样的反应。
其实他们有什么反应都已不能改变此时的局面,留给他们的时间太短了,他们根本没有料到之前还很英勇的军卒就这么逃了回来。
前排的高句丽士卒本能的对逃回来的溃兵挥出了武器,不管哪里的军旅对待逃卒的方式都是一般。
但逃回来的人太多了,败兵就像是唐军的先头部队,被唐军驱赶着,一群群的撞进了己方的中军,让高句丽人的中军迅速混乱了起来。
这也是李靖没有让陈圆等人大举增援赵世勋部的原因所在,溃兵的战斗力,可不比敌人差上多少。
唐军阵后的战鼓声急促了起来,唐军的右翼在战鼓的催促声中迅速突前,因为他们在斩杀了高句丽人的数千轻骑兵之后,高句丽人步兵攻过来的时候,攻势便不如其他方向那么猛烈。
于是他们反攻的进展也最快,前面的盾牌手被刀盾手取代,兵卒在军官的喝令声中加快了步伐,并随即奔逃了起来。
他们几乎是跟着高句丽的溃兵一头便冲入了高句丽人的左翼。
阵列混乱的高句丽人根本无法阻挡如此猛烈而又坚决的突进,立即便被唐军连续击破,也只不到盏茶工夫,高句丽中军的左翼便已大溃。
高句丽王高成的堂兄高文启率先逃走,随着他的将旗后撤,并迅速逃往平壤城方向,立即加速了高句丽人左翼的崩盘。
当年在此被隋军打的大败的痛苦回忆一下便在高句丽将领们心中清晰了起来,恐惧像是疫病般在军中传染开来。
近十万大军一下便崩了,这种景象很难描述,用唐军将领们战后的话语来说,就是高句丽人像兔子一样逃窜而去,让唐军战果大减。
而当时,如果你能从天空这个角度望下去,那景象会非常之震撼。
高句丽人成群的向后逃走,呼喊之声沸反盈天,自相残杀,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
高句丽的贵族们没有任何脸皮可言,他们总是逃的最快,丝毫也不顾及部下或者其他什么人。
扔在最后面的,也就是打仗时突前的那些兵卒,几乎都是贵族们在各处征召而来的部落人等。
向前的时候是炮灰,逃走的时候则又要给人“断后”,和当年的那些北齐余孽作用差不多。
高句丽人大败,唐军也有点不适应这样一个快节奏,追逐的步伐竟然没怎么跟上,只截下了高句丽人的一个尾巴。
赵世勋以及唐军各部将领们自然心有不甘,挥军大进,追逐十余里,跟着高句丽人的溃兵杀到了他们建下的营寨下面。
高句丽人逃到此处,一部分逃进了营寨当中,大部分人还拥堵在外面,依靠着营寨,混乱之中,算是和唐军又战一场。
很多高句丽败兵趁此工夫绕着营寨逃向了其他方向,唐军杀伤无算,并趁机攻入营寨,夺下营寨十余座,这才作罢。
唐军大胜,刘仁轨所部此时也已赶到,在赵世勋命令之下,进入营寨当中,为已经有些力疲的赵世勋部稳住胜利果实。
等到天色渐晚,唐军来了个鹊巢鸠占,就此驻扎,和高句丽人重新恢复了对峙的局面。
这个时候,平壤城在唐军上下眼中,已经清晰无比。
赵世勋有点遗憾,他到底没能像来护儿那般,率军一鼓作气冲入平壤城中。
嗯,不得不说,他的胃口可真不小,来护儿怎么败的他是一点也没去琢磨,只看见人家的功劳了。
而这个夜晚可不平静,高句丽人试着反攻了几次,虽然规模都不大,却骚扰的唐军没法好好休整。
战有半日,大军上下都很疲惫,最苦恼的是和高句丽人离的太近,偷袭什么的不可能造成太多麻烦,就是时不时的要忍受高句丽人射过来的冷箭,让唐军防不胜防。
但唐军不可能再退回去重新安营了,夺下的这些营寨,已如楔子般钉入高句丽人建造的防御体系当中,哪能让高句丽人再拿回去?
唐军反攻。
按照大军征战的规律,这样规模的一支大军,一旦选择全军向前,除非战败,也就不存在后退的可能了。
甚至前面遇到了敌人顽强的抵抗,大军迟滞上那么一会,也可能会造成军阵上的混乱。
也就是说,唐军的反攻一旦开始,就是一往无前,这个时候高句丽人想要阻挡住唐军的攻势,只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稳固防守,像之前唐军做的那样,等待敌人攻势弱下去,再行动作,一个则是用比唐军更为猛烈的攻势,来个以攻对攻。
显然,如今高句丽大军只能选择后者。
唐军反攻的时机把握的非常巧妙,也可以说是统领大军的赵世勋临阵把握住了战机。
如果高句丽人中军不动,唐军反攻时很可能只是先小胜一场,把高句丽人的前军击溃,续攻高句丽中军时,唐军面临的处境将和之前高句丽人相似,只是调换了一下角色而已,还有的较量。
可高句丽人太心急了,也可以说是他们军中的领兵之人经验太少,并不足以指挥大军作战,更确切的来说,没有独当一面的才能。
在他们这些年和突厥,中原的军队的交锋记录上就能明白这一点,当高句丽人对上散处辽东的那些野人部落时,他们往往能无往而不利。
可一旦跟突厥,中原的军队交手,除了倚仗地利之外,他们便鲜有可以称道之处。
反观唐军的将领们,有着中原前人发展起来的各种战略战术作为借鉴,加上军队平日里的操练,以及他们所经过的战事的磨砺。
光在战略战术的素养上来说,便已经和高句丽人拉开了一段颇为遥远的距离。
而在临阵的决断以及行动力上,赵世勋可不比高句丽人差,而且他不会和军中其他将领一样,考虑太多的其他问题,比如说此战败了会怎么样,损伤太大又怎么交代等等。
他只关注于战事本身,缺乏大局观是他的缺点,可真要打起仗来,他却无愧于悍将之名。
名将向来都是中原王朝军旅当中的灵魂,是所有人顶礼膜拜的存在,可军队当中,却也绝对少不了像赵世勋这样的人物,他们才是大军的骨架。
而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的普通军官以及士卒,则组成了大军的血肉,只有骨肉齐全,再由一个聪明的脑袋领着,这才是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军事力量。
所以说,唐军的反攻并非蛮干,把握住的是实实在在的战机。
正值高句丽人攻势渐消,后继乏力,而高句丽人的中军却还未赶到,给正在与唐军厮杀,纠缠的前军以有力支援的时候。
一个小小的脱节,就像之前高句丽骑兵的遭遇相似,只要把握住了,结果便是战局已定。
喊杀之声依旧震耳欲聋,数万人在这一段不算短的战线上拼命搏杀。
只是高句丽人的处境开始变得不妙了起来,大量的鲜血抛洒出来,却再也无法破开什么缺口,伤亡却剧增。
当唐军缓慢的开始向前推进的时候,耗费了太多气力,伤亡又大,气势已沮的高句丽人一下就顶不住了。
前排的高句丽士卒纷纷倒地,后排的人则被唐军突起的攻势推的连连后退,当同伴奔流的鲜血刺红了他们的眼睛,激起的却不是复仇的勇气,而是无边的恐惧和怯懦。
当唐军反攻,阵前也许只是相持了那么一刻,高句丽的前军在下一刻就溃了。
先是零零星星的一些人掉头逃走,接着就像是连锁反应,一队队的人跟在了逃窜的人后面,再然后就是全线崩盘。
隋末战乱当中出现过无数次这样的景象,没有什么好说的。
两军相搏,战斗力更高,更有组织的一方总会尝到胜利的果实,不论是中原的军伍,还是高句丽的军旅,都逃不脱这个定律。
当高句丽人溃败的时候,他们也不比中原的农民军强上多少,胆气已落,尽如丧家之犬,唯恐逃的不够快。
这个时候,再威严的将领,再有经验的军官,也无法挽留住溃兵的脚步。
就算所有人都知道,自己逃窜之时,很可能会冲动身后中军的阵脚,让局部的失败变成全盘皆溃,可当大家都在疯狂逃命的时候,却没有多少人再会顾忌于此。
高句丽人的乐子大了
高句丽人的中军此时已经全部进入到了唐军弓箭手的射程之内,正在承受着雨点般落下来的箭雨的攻击。
每一波箭雨落下,就会有无数人噼里啪啦的惨叫着倒在地上,其他人却只能尽量的加快脚步,一边在心中祈祷着佛祖的保佑,一边则想着快点走过这一段距离。
可当他们还没去到前军的尾部,前面的的人已经败了下来,一群群的高句丽人带着恐惧,发疯了一般逃了回来。
率领中军向前的高句丽将领们惊悚的看着前面的景象,根本不知道该做出怎样的反应。
其实他们有什么反应都已不能改变此时的局面,留给他们的时间太短了,他们根本没有料到之前还很英勇的军卒就这么逃了回来。
前排的高句丽士卒本能的对逃回来的溃兵挥出了武器,不管哪里的军旅对待逃卒的方式都是一般。
但逃回来的人太多了,败兵就像是唐军的先头部队,被唐军驱赶着,一群群的撞进了己方的中军,让高句丽人的中军迅速混乱了起来。
这也是李靖没有让陈圆等人大举增援赵世勋部的原因所在,溃兵的战斗力,可不比敌人差上多少。
唐军阵后的战鼓声急促了起来,唐军的右翼在战鼓的催促声中迅速突前,因为他们在斩杀了高句丽人的数千轻骑兵之后,高句丽人步兵攻过来的时候,攻势便不如其他方向那么猛烈。
于是他们反攻的进展也最快,前面的盾牌手被刀盾手取代,兵卒在军官的喝令声中加快了步伐,并随即奔逃了起来。
他们几乎是跟着高句丽的溃兵一头便冲入了高句丽人的左翼。
阵列混乱的高句丽人根本无法阻挡如此猛烈而又坚决的突进,立即便被唐军连续击破,也只不到盏茶工夫,高句丽中军的左翼便已大溃。
高句丽王高成的堂兄高文启率先逃走,随着他的将旗后撤,并迅速逃往平壤城方向,立即加速了高句丽人左翼的崩盘。
当年在此被隋军打的大败的痛苦回忆一下便在高句丽将领们心中清晰了起来,恐惧像是疫病般在军中传染开来。
近十万大军一下便崩了,这种景象很难描述,用唐军将领们战后的话语来说,就是高句丽人像兔子一样逃窜而去,让唐军战果大减。
而当时,如果你能从天空这个角度望下去,那景象会非常之震撼。
高句丽人成群的向后逃走,呼喊之声沸反盈天,自相残杀,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
高句丽的贵族们没有任何脸皮可言,他们总是逃的最快,丝毫也不顾及部下或者其他什么人。
扔在最后面的,也就是打仗时突前的那些兵卒,几乎都是贵族们在各处征召而来的部落人等。
向前的时候是炮灰,逃走的时候则又要给人“断后”,和当年的那些北齐余孽作用差不多。
高句丽人大败,唐军也有点不适应这样一个快节奏,追逐的步伐竟然没怎么跟上,只截下了高句丽人的一个尾巴。
赵世勋以及唐军各部将领们自然心有不甘,挥军大进,追逐十余里,跟着高句丽人的溃兵杀到了他们建下的营寨下面。
高句丽人逃到此处,一部分逃进了营寨当中,大部分人还拥堵在外面,依靠着营寨,混乱之中,算是和唐军又战一场。
很多高句丽败兵趁此工夫绕着营寨逃向了其他方向,唐军杀伤无算,并趁机攻入营寨,夺下营寨十余座,这才作罢。
唐军大胜,刘仁轨所部此时也已赶到,在赵世勋命令之下,进入营寨当中,为已经有些力疲的赵世勋部稳住胜利果实。
等到天色渐晚,唐军来了个鹊巢鸠占,就此驻扎,和高句丽人重新恢复了对峙的局面。
这个时候,平壤城在唐军上下眼中,已经清晰无比。
赵世勋有点遗憾,他到底没能像来护儿那般,率军一鼓作气冲入平壤城中。
嗯,不得不说,他的胃口可真不小,来护儿怎么败的他是一点也没去琢磨,只看见人家的功劳了。
而这个夜晚可不平静,高句丽人试着反攻了几次,虽然规模都不大,却骚扰的唐军没法好好休整。
战有半日,大军上下都很疲惫,最苦恼的是和高句丽人离的太近,偷袭什么的不可能造成太多麻烦,就是时不时的要忍受高句丽人射过来的冷箭,让唐军防不胜防。
但唐军不可能再退回去重新安营了,夺下的这些营寨,已如楔子般钉入高句丽人建造的防御体系当中,哪能让高句丽人再拿回去?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