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章河西
作者:河边草 更新:2022-07-07 17:37
最快更新北雄最新章节!
戈壁滩上,喊杀连天。
沙匪和唐军士卒纵横来去,马蹄带起阵阵黄土,搅的烟尘四起,连阳光都暗淡了几分。
骑士们不停的挥舞着战刀,伴随着的是一声声充满野性和杀气的怒吼,一蓬蓬鲜血飞溅而出,染红了饥渴的戈壁滩,凄厉的惨叫声不时响起,每次都几乎代表着一条鲜活生命的消逝。
箭矢带着令人恐惧的锐啸四处飞射,不时有人为箭矢所中,惨叫着栽下战马。
唐军凭借着他们精良的武器,护甲,以及娴熟的战阵技能渐渐占据上风,并很快将主动权化为了胜势。
他们在军官的带领之下,在戈壁之上往来冲突,所到之处,沙匪纷纷被斩落马下,彪悍的唐军将士向敌人尽情的展示他们的武勇。
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已将沙匪赶的狼奔豕突,四散而去,唐军士卒犹自愤恨不已,在囊中抽出弓箭,于疾驰当中将那些落后的沙匪射下战马。
厮杀渐渐平息,程知节摘下面巾,大口的呼吸着那带着浓重的土腥味的空气,心有余悸的摸了摸胸膛。
那里被人斩开了老大一条口子,露出里面灰扑扑的皮甲,好在老程命大,这一下要是向上斩出,程大胡子的脑袋恐怕就保不住了。
“传令,不要追了,收拾一下,留几个活的,其余都杀了,咱们去他们的老巢休整两天再走。”程知节怒气爆棚的吼了一声。
出了玉门刚两天就被一群不知所谓的贼人给盯上了,这些沙匪应该是附近绿洲上的一些部落的人,估计是很久没有买卖,已经穷疯了。
不然他们也不会对程知节一行人下手。
事实也证明他们确实打错了算盘,就算他们召集了能够召集的所有人马,在数百唐军精锐面前也是不堪一击。
……………………
程知节一行又走了一个多月,才从福禄城赶到玉门,别看在程知节等人感觉当中,已经走到了天边,可这里确实还在中原王朝的传统势力范围之内。
夏朝到前秦,这里是西戎,匈奴等部族的地盘,一直到汉武帝时期,始置玉门县,隶酒泉郡,这无疑是丝绸之路的产物,中原王朝的影响力开始向中亚地区延伸。
从那时开始,到魏晋南北朝,再到前隋,哪个都未曾放弃这里,郡县也设置的越来越多,玉门城作为通往西域的一个重要的节点,只要中原王朝还能维持,这里就一定会有中原军人驻守。
程知节等人来到玉门城的时候,迎接他们的是玉门城主孙世恩,这人四十多岁年纪,大业八年随军至玉门驻守,他当时只是前隋军中的一个队正。
到了大业九年时,白喻娑在西北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奴隶起义,凉州以西的地方便与中原彻底断绝了消息。
如今驻守在玉门城中的都是些前隋老军以及招募的附近的一些牧民,队正都熬成了城主,见到中原来人的那一刻,孙世恩是老泪纵横。
在得知中原已经改天换地之后,孙世恩不胜唏嘘,郑重其事的举行了一个仪式,率人奉上了西北边军的日月星辰旗,从程知节手中接过了大唐的旗帜,悬挂于玉门城之上。
这些驻守于西北荒蛮之地的军人给程知节,侯君集等人上了生动的一课,他们的忠诚让人动容不已。
据孙世恩说,十几年间,他们驻守于玉门城中,由开始的五百人,一直到现在的几十人,外加招募的部族战士,也不过百人,加上城中之百姓也只有三百余人。
这些年里和周围的部落以及沙匪斗智斗勇,勉勉强强活了下来,程知节到时,其实他们已经快要支撑不住了,每年都在死人,再过上一些时候,玉门城估计就要掩埋在西北的漫天黄沙之中了。
他们曾几次派人到长安求援,可出去的人就再也没能回来,到了后来他们还想全军而返,因为一部分的反对,最终未能成行。
今日终于再见故国使节前来,那种激动根本无法言表。
程知节听了这些当即拍着胸脯跟孙世恩等人说,以后一定会好的,中原已经是大唐的天下了,他们去敦煌瞅瞅,回到长安肯定要把他们的功绩跟皇帝说一说,到时大家都加官进爵,回到中原去享福。
对这个河南贼的说法,孙世恩等人深信不疑,感激的和什么似的,还让人杀了一头羊来款待程大胡子。
程知节一行并没有在玉门多做停留,路还很远,他们要尽量在冬天之前回到张掖,而且玉门城中的人过的太惨了,也太热情,让他不忍心祸祸人家。
离开玉门城之后,侯君集就感慨的对程知节道:“此辈乃我大唐之干城也,还望大兄莫要忘了今日之言,让他们能荣归故里。”
只是没想到,他们才离开玉门城两天,就跟沙匪做了一场。
程大胡子比较愤怒,他一个拦路打劫的祖宗碰上了断道的强人,还挨了一刀,那可不能就这么算了,正好去掏了他们的老巢来歇歇脚。
食物饮水什么的倒在其次,他好几个月没碰到个母的了,想来这次能有所收获。
不得不说,他这样的家伙,正适合此等蛮荒之地……
……………………
一天之后,程知节便坐了一处绿洲的帐篷中,洗了个澡的程大胡子焕然一新,只是两腮出现的高原红短时间内是洗不掉了。
绿洲原来的主人都被送去见了他们信仰的神明,河西走廊的人们如今大多受突厥影响信奉天神,以阿史那母狼为图腾,少部分信奉佛教,当然了,是不禁杀戮的那种。
河西地区的部族来历庞杂,什么部族的人都有,匈奴,柔然,鲜卑,土羌,吐谷浑,突厥,西域胡种还有汉人等等等等,都能在这里见到,相互通婚之下,已经很难分清他们的人种了。
他们散布在河西地区的河流旁边,一边耕作放牧,一边则兼职强盗,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苦日子。
程知节惬意的坐在一张破毯子上面,饮用着本应该送给突厥人的美酒,一边埋怨着侯君集。
“你呀,就是死规矩记得太多,咱们在这里杀些人,抢几个女人算什么?回去之后又没人知道,就算知道了,还能因为这个来罚咱们?
劳苦功高你知不知道?走了这么远的路,受了那么多的苦,没功劳也有苦劳,谁又能拿军纪跟咱们说事?”
来自山东的大贼头教育着死板的关西小流氓……
老葛逻禄则像个真正的奴隶那样缩在帐篷的角落里,时刻观看着主人的脸色,并偷喝着主人的酒。
侯君集是个坚持原则的死脑筋,而且他向来自诩甚高,又是正规军出身,和程知节可不一样。
杀人可以,女人不能动之类的军规戒律已经刻进了他的骨子里,所以在围剿这个部落的时候,他约束住了狂暴的军人们,并斩杀了几个违抗他军令的士卒和向导。
此时即便他不愿得罪程知节,也还是摇头道:“没有规矩不成,唐军军律森严,据说至尊早年起兵之时,便已让士卒背熟军律才能从军征战。
至尊之明,非吾等所及也,所以即便远离中原千里,吾等又岂能得过且过?大兄也莫要冤俺,咱们到底是要回去的。
此戒一开,人心也就散了,这么乱的地方,靠的还是士卒用命,人心一散,咱们可能就回不去了呢。”
程知节不太满意的哼哼了两声,却也再不说什么。
因为他想起了在辽东的时候,那位可恶的李参军杀人无数,却还是严令众人,不让大家碰女人,想来也是这样的考量。
在河南军中就没那么多的规矩,可一打起仗来,有些人掉头就跑,确实不太像样子,不然的话,估计也就不是李参军最后得天下了。
程知节从谏如流,在这里待的没趣,那就继续赶路,早一天到地方,就少受一天的罪……西突厥那些狗崽子,可算是把你家程爷爷给害苦了。
过了玉门城,其实就已经进入到了敦煌郡境内,可要想赶到敦煌古城地区,最少还得一个月,中间要是再跟沙匪较量几场的话,他们在冬天之前赶回张掖的想法也就泡汤了。
所以程知节也很着急,他可不想回程之时在玉门城中过冬。
…………………………
程知节不知道的是,这一年的夏天,凉州也不平静。
吐蕃人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了积石山以北,由附从的吐谷浑部族为向导,进入河源郡,向积石镇进发。
积石镇乃大业三年设置,这里显然是为杨广西巡张掖打的前站,杨广旅游了一圈,积石镇也就失去了作用,成为了维护河西走廊安定的准军事用途的军镇,常年有人驻守。
大业末年军人逃散,渐渐趋于废弃,到李轨政权末期,有鉴于吐谷浑人北迁,李轨重新派人驻守于此,可不久之后,便被吐谷浑人攻破,成了吐谷浑部族北迁路上的一个歇脚之地。
戈壁滩上,喊杀连天。
沙匪和唐军士卒纵横来去,马蹄带起阵阵黄土,搅的烟尘四起,连阳光都暗淡了几分。
骑士们不停的挥舞着战刀,伴随着的是一声声充满野性和杀气的怒吼,一蓬蓬鲜血飞溅而出,染红了饥渴的戈壁滩,凄厉的惨叫声不时响起,每次都几乎代表着一条鲜活生命的消逝。
箭矢带着令人恐惧的锐啸四处飞射,不时有人为箭矢所中,惨叫着栽下战马。
唐军凭借着他们精良的武器,护甲,以及娴熟的战阵技能渐渐占据上风,并很快将主动权化为了胜势。
他们在军官的带领之下,在戈壁之上往来冲突,所到之处,沙匪纷纷被斩落马下,彪悍的唐军将士向敌人尽情的展示他们的武勇。
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已将沙匪赶的狼奔豕突,四散而去,唐军士卒犹自愤恨不已,在囊中抽出弓箭,于疾驰当中将那些落后的沙匪射下战马。
厮杀渐渐平息,程知节摘下面巾,大口的呼吸着那带着浓重的土腥味的空气,心有余悸的摸了摸胸膛。
那里被人斩开了老大一条口子,露出里面灰扑扑的皮甲,好在老程命大,这一下要是向上斩出,程大胡子的脑袋恐怕就保不住了。
“传令,不要追了,收拾一下,留几个活的,其余都杀了,咱们去他们的老巢休整两天再走。”程知节怒气爆棚的吼了一声。
出了玉门刚两天就被一群不知所谓的贼人给盯上了,这些沙匪应该是附近绿洲上的一些部落的人,估计是很久没有买卖,已经穷疯了。
不然他们也不会对程知节一行人下手。
事实也证明他们确实打错了算盘,就算他们召集了能够召集的所有人马,在数百唐军精锐面前也是不堪一击。
……………………
程知节一行又走了一个多月,才从福禄城赶到玉门,别看在程知节等人感觉当中,已经走到了天边,可这里确实还在中原王朝的传统势力范围之内。
夏朝到前秦,这里是西戎,匈奴等部族的地盘,一直到汉武帝时期,始置玉门县,隶酒泉郡,这无疑是丝绸之路的产物,中原王朝的影响力开始向中亚地区延伸。
从那时开始,到魏晋南北朝,再到前隋,哪个都未曾放弃这里,郡县也设置的越来越多,玉门城作为通往西域的一个重要的节点,只要中原王朝还能维持,这里就一定会有中原军人驻守。
程知节等人来到玉门城的时候,迎接他们的是玉门城主孙世恩,这人四十多岁年纪,大业八年随军至玉门驻守,他当时只是前隋军中的一个队正。
到了大业九年时,白喻娑在西北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奴隶起义,凉州以西的地方便与中原彻底断绝了消息。
如今驻守在玉门城中的都是些前隋老军以及招募的附近的一些牧民,队正都熬成了城主,见到中原来人的那一刻,孙世恩是老泪纵横。
在得知中原已经改天换地之后,孙世恩不胜唏嘘,郑重其事的举行了一个仪式,率人奉上了西北边军的日月星辰旗,从程知节手中接过了大唐的旗帜,悬挂于玉门城之上。
这些驻守于西北荒蛮之地的军人给程知节,侯君集等人上了生动的一课,他们的忠诚让人动容不已。
据孙世恩说,十几年间,他们驻守于玉门城中,由开始的五百人,一直到现在的几十人,外加招募的部族战士,也不过百人,加上城中之百姓也只有三百余人。
这些年里和周围的部落以及沙匪斗智斗勇,勉勉强强活了下来,程知节到时,其实他们已经快要支撑不住了,每年都在死人,再过上一些时候,玉门城估计就要掩埋在西北的漫天黄沙之中了。
他们曾几次派人到长安求援,可出去的人就再也没能回来,到了后来他们还想全军而返,因为一部分的反对,最终未能成行。
今日终于再见故国使节前来,那种激动根本无法言表。
程知节听了这些当即拍着胸脯跟孙世恩等人说,以后一定会好的,中原已经是大唐的天下了,他们去敦煌瞅瞅,回到长安肯定要把他们的功绩跟皇帝说一说,到时大家都加官进爵,回到中原去享福。
对这个河南贼的说法,孙世恩等人深信不疑,感激的和什么似的,还让人杀了一头羊来款待程大胡子。
程知节一行并没有在玉门多做停留,路还很远,他们要尽量在冬天之前回到张掖,而且玉门城中的人过的太惨了,也太热情,让他不忍心祸祸人家。
离开玉门城之后,侯君集就感慨的对程知节道:“此辈乃我大唐之干城也,还望大兄莫要忘了今日之言,让他们能荣归故里。”
只是没想到,他们才离开玉门城两天,就跟沙匪做了一场。
程大胡子比较愤怒,他一个拦路打劫的祖宗碰上了断道的强人,还挨了一刀,那可不能就这么算了,正好去掏了他们的老巢来歇歇脚。
食物饮水什么的倒在其次,他好几个月没碰到个母的了,想来这次能有所收获。
不得不说,他这样的家伙,正适合此等蛮荒之地……
……………………
一天之后,程知节便坐了一处绿洲的帐篷中,洗了个澡的程大胡子焕然一新,只是两腮出现的高原红短时间内是洗不掉了。
绿洲原来的主人都被送去见了他们信仰的神明,河西走廊的人们如今大多受突厥影响信奉天神,以阿史那母狼为图腾,少部分信奉佛教,当然了,是不禁杀戮的那种。
河西地区的部族来历庞杂,什么部族的人都有,匈奴,柔然,鲜卑,土羌,吐谷浑,突厥,西域胡种还有汉人等等等等,都能在这里见到,相互通婚之下,已经很难分清他们的人种了。
他们散布在河西地区的河流旁边,一边耕作放牧,一边则兼职强盗,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苦日子。
程知节惬意的坐在一张破毯子上面,饮用着本应该送给突厥人的美酒,一边埋怨着侯君集。
“你呀,就是死规矩记得太多,咱们在这里杀些人,抢几个女人算什么?回去之后又没人知道,就算知道了,还能因为这个来罚咱们?
劳苦功高你知不知道?走了这么远的路,受了那么多的苦,没功劳也有苦劳,谁又能拿军纪跟咱们说事?”
来自山东的大贼头教育着死板的关西小流氓……
老葛逻禄则像个真正的奴隶那样缩在帐篷的角落里,时刻观看着主人的脸色,并偷喝着主人的酒。
侯君集是个坚持原则的死脑筋,而且他向来自诩甚高,又是正规军出身,和程知节可不一样。
杀人可以,女人不能动之类的军规戒律已经刻进了他的骨子里,所以在围剿这个部落的时候,他约束住了狂暴的军人们,并斩杀了几个违抗他军令的士卒和向导。
此时即便他不愿得罪程知节,也还是摇头道:“没有规矩不成,唐军军律森严,据说至尊早年起兵之时,便已让士卒背熟军律才能从军征战。
至尊之明,非吾等所及也,所以即便远离中原千里,吾等又岂能得过且过?大兄也莫要冤俺,咱们到底是要回去的。
此戒一开,人心也就散了,这么乱的地方,靠的还是士卒用命,人心一散,咱们可能就回不去了呢。”
程知节不太满意的哼哼了两声,却也再不说什么。
因为他想起了在辽东的时候,那位可恶的李参军杀人无数,却还是严令众人,不让大家碰女人,想来也是这样的考量。
在河南军中就没那么多的规矩,可一打起仗来,有些人掉头就跑,确实不太像样子,不然的话,估计也就不是李参军最后得天下了。
程知节从谏如流,在这里待的没趣,那就继续赶路,早一天到地方,就少受一天的罪……西突厥那些狗崽子,可算是把你家程爷爷给害苦了。
过了玉门城,其实就已经进入到了敦煌郡境内,可要想赶到敦煌古城地区,最少还得一个月,中间要是再跟沙匪较量几场的话,他们在冬天之前赶回张掖的想法也就泡汤了。
所以程知节也很着急,他可不想回程之时在玉门城中过冬。
…………………………
程知节不知道的是,这一年的夏天,凉州也不平静。
吐蕃人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了积石山以北,由附从的吐谷浑部族为向导,进入河源郡,向积石镇进发。
积石镇乃大业三年设置,这里显然是为杨广西巡张掖打的前站,杨广旅游了一圈,积石镇也就失去了作用,成为了维护河西走廊安定的准军事用途的军镇,常年有人驻守。
大业末年军人逃散,渐渐趋于废弃,到李轨政权末期,有鉴于吐谷浑人北迁,李轨重新派人驻守于此,可不久之后,便被吐谷浑人攻破,成了吐谷浑部族北迁路上的一个歇脚之地。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