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第213章 成名(十七)
作者:河边草 更新:2021-12-12 21:32
,最快更新北雄 !
大业十二年初,云内城举行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婚礼。
男女两家的观礼人不能说没有,女家的人不少,夫家的却只有一个,不过呢,都是同辈儿或者小辈儿,这就有点太寒酸了。
基本上,人们听说这样一个婚礼的头一个反应,估计都是觉着两家太过草率,要不就是不受两家长辈的赞同,嗯,这是……私奔出来的野鸳鸯?
但只要参加了这场婚礼的人就都知道,这婚礼可一点都不寒酸,用宾客盈门来形容,是一点也不为过。
而结亲的两家,更非什么小门小户。
女家就不用说了,关西世阀李氏,人家的父亲还是郡丞呢。
夫家嘛,人丁确实少的有些可怜,但娶妻的这位可了不得。
如今在云内你打听一下,只要你开口提到恒安镇军李参军,那要是听不明白的,一定不是本地人,不定就是雁门来的外乡客。
你不是来自雁门?呀,那可就得好好查查了,你不会是从北边来的吧?走,跟我去县衙走一趟吧。
恒安镇参军李破李定安,大名如今已是威震云内,再不是个小人物了。
高句丽人,杀过了,突厥人,也宰了不少。
去岁一战,无疑是李破的成名之战,率军转战数百里,杀敌无数,虏获无数。
今年云内人家能吃饱肚子,都要拜恒安镇李参军所赐,是恒安镇军用命拼回来的,在大业十二年云内这个地界,谁要是说上李参军一句坏话,那下场可就不很美妙了。
所以说,夫家也不差,起码在云内这里,人们都觉着,李参军和李将军那才叫个天作之合。
这两位呢,在云内城成亲,这是将云内城当家了,云内人等,都是欢迎之至,甚至觉着这两位最好在云内能扎下根儿,到时候云内李氏开枝散叶,定能荫蔽一方。
这么一来,这场婚事可以说是牵动了云内千千万万人的心,盛大之处也就非同一般了。
云内所有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到齐了,恒安镇上上下下更不用说,热闹之处,也是一言难表。
实际上,大战过后,云内的人们也需要这样一场热热闹闹的喜事,来冲淡一下战争带来的伤痕。
这一天,云内城中比过年还要热闹几分。
李世民一行十余人来到云内城城门处时,被堵住了,主要是云内的牧场主们,在这一天都将贺礼送了过来。
礼物都不算很贵重,云内这地方,没有什么豪族。
这个时候从城外往里送东西的,差不多都是在云内有牧场的人家,就是大地主。
送的东西也五花八门,李世民兄妹两个就眼睁睁的看着一个牛车,上面放着一方铜镜,擦的锃亮,摇摇摆摆的进了城门。
马车在这里连成了一串儿,锅碗瓢盆什么都有,兄妹两个面面相觑,都想笑,乡里人家结亲,也就这么一副样子了吧?
不过,能让百姓仕绅兴高采烈的自发操办一场婚事,这拉的可就不是什么杂七杂八的东西了,是满满的民望。
不过这到也不算稀奇,能护佑一地平安,自然也就得人感激,这样的事情在大隋不算罕见,有些地方官吏施政一方,离职的时候,百姓痛哭流涕的相送百里,依然不舍离去的也有不少呢。
而这也正是对施政者最大的一种褒奖,说明你在任上做的不错,民声很好。
不过说起来,大业年间,这样的事情可就慢慢的变少了,民役这东西,只要用的多了,你施政再是不错,百姓也觉得苦不堪言,谁还感激于你呢?
百姓可不管这民役是不是你发起的,他们只知道,在你的治下过的日子并不安稳而已。
城门这儿过的很慢,主要是守着城门的军兵挺谨慎。
刀枪什么的一律不准带进去,然后还将一个个人叫到跟前,让人说上几句话,这才能放行。
李世民有点奇怪,下了马,拉住人打问了两句。
回来就笑,“这亲结的……哈哈,又要防着突厥人来捣乱,又要防着刺客……三妹你说,这怎么看着像鸿门宴呢?”
一边说一边笑,看样子是真没逗坏了。
李秀宁听了,也不禁咬住了嘴唇,确实听着挺好笑,“这也能防住刺客?”
李世民笑得直摇脑袋,“防不住,防不住,看来主要是防着突厥人呢,只要口音不对的,都进不去这城门,一会你去试试,你不会将突厥话吗?给他们说两句,准备先就能把你拿下。”
少女终于被逗笑了,“到也不算错,突厥人要是知道这里有这么一桩婚事,定要前来闹一闹的,只是这么盘查贺喜之人,未免……”
当然是有些说不过去,不过这桩婚事本就透着点诡异,其他的细节处,就不用再少见多怪了。
轮到他们的时候,一个黑大个转了过来,看了看他们,直接捶了捶胸膛,算是行了军礼,向后挥了挥手道:“放行。”
然后又加了一句,“若有公务,还是先寻地方住下,今天是恒安镇大喜的日子,顾不过来。”
一行人顺利的过了城门,李世民回头瞧了瞧,“这黑汉到是干脆,营尉啊,都来守城门了?这恒安镇怎么看都有点邪乎啊。”
若是放在平日,他到不介意留下来,攀谈几句,听听这人的来历,但现在嘛,他没那个功夫。
他想去瞧瞧婚礼,参军娶将军啊,那场面一定非常有趣儿。
他这人胆子大,精力也过于旺盛,一般来说,越是这样的人,好奇心就越强,他们喜欢见到新鲜的事物,总不愿墨守成规。
当然,这会儿还有位不怎么愿意守规矩的人,正在焦头烂额中。
作为新郎官的李破,现在就后悔的场子都快青了。
去年冬天一场大战,差点没要了他的小命,在战场上,几次都是跟死神擦肩而过,回来之后,看着铠甲上的刀痕箭创,李破恨不能亲上铠甲几口。
回来之后不久,恒安镇军从上到下,就病倒了一大堆人,都是被冻的,忙的大夫们是人仰马翻。
现在李破是特不喜欢冬天,想起冬天他就打冷战,五六年了,他算是跟冬天较上劲儿了。
还好,这次他到没病没灾,就是瘦的厉害,冬天的后半段,他什么事儿也不管了,就躲在屋子里养膘。
后来在李碧不停的暗示下,他才不情不愿的率人赶了牛羊,又选出了些突厥战俘,送回了马邑。
到了马邑,李靖这倒霉蛋也刚刚回来,这一次,他虽说吃了些苦头,但也算是将一腔怨气发泄了个够本儿,心里自得着呢。
像他这样的人,其实就是在不停的寻求自我价值的体现,不管好坏,只要心理上满足了,对于李靖而言,就是最好的一种享受。
嗯,这位心理也有点扭曲……可以说,李破赶的时机很不错。
李靖心情本就不错,见了学生,端起老师的架子,一顿教训,谆谆教导之意,李破这个学生现在是绝对不会明白的。
不过听了李破说的冬天里的一番战事,李靖也着实吃了一惊。
之后他就一直好像不认识似的打量这个学生,让李破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觉着自己好像把功劳夸大的太过头了。
随后那就不用说了,李靖大喜过望,学生如此出息,作为老师,那种满足感就不用提了,没当过教书先生(不是说的现在的教师)的人,根本体会不到。
不过显然,他对这个学生还有点信不过,跟着李破去看了看突厥俘人,然后不辞辛苦的冒着风雪,又去了神武城北面的那处战场。
如果可能的话,他甚至要去云中草原瞧瞧呢。
之后,李靖才觉得,自己真就教出了个很了不起的学生,名将之才啊这是。
名将不是吹出来的,那是一仗仗打出来的,只听听这几战的前后,李靖就断定,这个学生实乃将才无疑,将来成就……不可限量,尤其是现在这样一个情势之下,更是如此。
于是,李破自家婚姻的事情终于顺利了起来,因为在此时的李靖看来,那就不是事儿。
不过之前入赘的想法,也就不用提了。
有了这样的功劳,恒安镇将应该是换人来做了,谁让自家女儿把兵权一股脑的都推给了这个未来女婿呢。
再有,一旦入赘,什么将才不将才的,也就毁的差不多了,没听说哪家的赘婿,能出人头地的。
这样一来,那就只能结亲了。
李靖也挺干脆,只是给长安的妻子去了一封书信,这边就开始准备婚事。
李破的彩礼有点与众不同,弄的和北边部落联姻似的,李靖心情大好之下,也不在乎这些,你就是送他杆金狼旗,他都能收下来的。
李碧的嫁妆也很特别,两箱子兵书战册,外加一千五百的府兵,直接补入恒安镇军。
这夫婿两个,真就把马邑当成自个家了,你来我往的,送的差不多都是公家的东西,自己也差不多都是一毛不拔。
要不怎么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呢。
大业十二年初,云内城举行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婚礼。
男女两家的观礼人不能说没有,女家的人不少,夫家的却只有一个,不过呢,都是同辈儿或者小辈儿,这就有点太寒酸了。
基本上,人们听说这样一个婚礼的头一个反应,估计都是觉着两家太过草率,要不就是不受两家长辈的赞同,嗯,这是……私奔出来的野鸳鸯?
但只要参加了这场婚礼的人就都知道,这婚礼可一点都不寒酸,用宾客盈门来形容,是一点也不为过。
而结亲的两家,更非什么小门小户。
女家就不用说了,关西世阀李氏,人家的父亲还是郡丞呢。
夫家嘛,人丁确实少的有些可怜,但娶妻的这位可了不得。
如今在云内你打听一下,只要你开口提到恒安镇军李参军,那要是听不明白的,一定不是本地人,不定就是雁门来的外乡客。
你不是来自雁门?呀,那可就得好好查查了,你不会是从北边来的吧?走,跟我去县衙走一趟吧。
恒安镇参军李破李定安,大名如今已是威震云内,再不是个小人物了。
高句丽人,杀过了,突厥人,也宰了不少。
去岁一战,无疑是李破的成名之战,率军转战数百里,杀敌无数,虏获无数。
今年云内人家能吃饱肚子,都要拜恒安镇李参军所赐,是恒安镇军用命拼回来的,在大业十二年云内这个地界,谁要是说上李参军一句坏话,那下场可就不很美妙了。
所以说,夫家也不差,起码在云内这里,人们都觉着,李参军和李将军那才叫个天作之合。
这两位呢,在云内城成亲,这是将云内城当家了,云内人等,都是欢迎之至,甚至觉着这两位最好在云内能扎下根儿,到时候云内李氏开枝散叶,定能荫蔽一方。
这么一来,这场婚事可以说是牵动了云内千千万万人的心,盛大之处也就非同一般了。
云内所有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到齐了,恒安镇上上下下更不用说,热闹之处,也是一言难表。
实际上,大战过后,云内的人们也需要这样一场热热闹闹的喜事,来冲淡一下战争带来的伤痕。
这一天,云内城中比过年还要热闹几分。
李世民一行十余人来到云内城城门处时,被堵住了,主要是云内的牧场主们,在这一天都将贺礼送了过来。
礼物都不算很贵重,云内这地方,没有什么豪族。
这个时候从城外往里送东西的,差不多都是在云内有牧场的人家,就是大地主。
送的东西也五花八门,李世民兄妹两个就眼睁睁的看着一个牛车,上面放着一方铜镜,擦的锃亮,摇摇摆摆的进了城门。
马车在这里连成了一串儿,锅碗瓢盆什么都有,兄妹两个面面相觑,都想笑,乡里人家结亲,也就这么一副样子了吧?
不过,能让百姓仕绅兴高采烈的自发操办一场婚事,这拉的可就不是什么杂七杂八的东西了,是满满的民望。
不过这到也不算稀奇,能护佑一地平安,自然也就得人感激,这样的事情在大隋不算罕见,有些地方官吏施政一方,离职的时候,百姓痛哭流涕的相送百里,依然不舍离去的也有不少呢。
而这也正是对施政者最大的一种褒奖,说明你在任上做的不错,民声很好。
不过说起来,大业年间,这样的事情可就慢慢的变少了,民役这东西,只要用的多了,你施政再是不错,百姓也觉得苦不堪言,谁还感激于你呢?
百姓可不管这民役是不是你发起的,他们只知道,在你的治下过的日子并不安稳而已。
城门这儿过的很慢,主要是守着城门的军兵挺谨慎。
刀枪什么的一律不准带进去,然后还将一个个人叫到跟前,让人说上几句话,这才能放行。
李世民有点奇怪,下了马,拉住人打问了两句。
回来就笑,“这亲结的……哈哈,又要防着突厥人来捣乱,又要防着刺客……三妹你说,这怎么看着像鸿门宴呢?”
一边说一边笑,看样子是真没逗坏了。
李秀宁听了,也不禁咬住了嘴唇,确实听着挺好笑,“这也能防住刺客?”
李世民笑得直摇脑袋,“防不住,防不住,看来主要是防着突厥人呢,只要口音不对的,都进不去这城门,一会你去试试,你不会将突厥话吗?给他们说两句,准备先就能把你拿下。”
少女终于被逗笑了,“到也不算错,突厥人要是知道这里有这么一桩婚事,定要前来闹一闹的,只是这么盘查贺喜之人,未免……”
当然是有些说不过去,不过这桩婚事本就透着点诡异,其他的细节处,就不用再少见多怪了。
轮到他们的时候,一个黑大个转了过来,看了看他们,直接捶了捶胸膛,算是行了军礼,向后挥了挥手道:“放行。”
然后又加了一句,“若有公务,还是先寻地方住下,今天是恒安镇大喜的日子,顾不过来。”
一行人顺利的过了城门,李世民回头瞧了瞧,“这黑汉到是干脆,营尉啊,都来守城门了?这恒安镇怎么看都有点邪乎啊。”
若是放在平日,他到不介意留下来,攀谈几句,听听这人的来历,但现在嘛,他没那个功夫。
他想去瞧瞧婚礼,参军娶将军啊,那场面一定非常有趣儿。
他这人胆子大,精力也过于旺盛,一般来说,越是这样的人,好奇心就越强,他们喜欢见到新鲜的事物,总不愿墨守成规。
当然,这会儿还有位不怎么愿意守规矩的人,正在焦头烂额中。
作为新郎官的李破,现在就后悔的场子都快青了。
去年冬天一场大战,差点没要了他的小命,在战场上,几次都是跟死神擦肩而过,回来之后,看着铠甲上的刀痕箭创,李破恨不能亲上铠甲几口。
回来之后不久,恒安镇军从上到下,就病倒了一大堆人,都是被冻的,忙的大夫们是人仰马翻。
现在李破是特不喜欢冬天,想起冬天他就打冷战,五六年了,他算是跟冬天较上劲儿了。
还好,这次他到没病没灾,就是瘦的厉害,冬天的后半段,他什么事儿也不管了,就躲在屋子里养膘。
后来在李碧不停的暗示下,他才不情不愿的率人赶了牛羊,又选出了些突厥战俘,送回了马邑。
到了马邑,李靖这倒霉蛋也刚刚回来,这一次,他虽说吃了些苦头,但也算是将一腔怨气发泄了个够本儿,心里自得着呢。
像他这样的人,其实就是在不停的寻求自我价值的体现,不管好坏,只要心理上满足了,对于李靖而言,就是最好的一种享受。
嗯,这位心理也有点扭曲……可以说,李破赶的时机很不错。
李靖心情本就不错,见了学生,端起老师的架子,一顿教训,谆谆教导之意,李破这个学生现在是绝对不会明白的。
不过听了李破说的冬天里的一番战事,李靖也着实吃了一惊。
之后他就一直好像不认识似的打量这个学生,让李破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觉着自己好像把功劳夸大的太过头了。
随后那就不用说了,李靖大喜过望,学生如此出息,作为老师,那种满足感就不用提了,没当过教书先生(不是说的现在的教师)的人,根本体会不到。
不过显然,他对这个学生还有点信不过,跟着李破去看了看突厥俘人,然后不辞辛苦的冒着风雪,又去了神武城北面的那处战场。
如果可能的话,他甚至要去云中草原瞧瞧呢。
之后,李靖才觉得,自己真就教出了个很了不起的学生,名将之才啊这是。
名将不是吹出来的,那是一仗仗打出来的,只听听这几战的前后,李靖就断定,这个学生实乃将才无疑,将来成就……不可限量,尤其是现在这样一个情势之下,更是如此。
于是,李破自家婚姻的事情终于顺利了起来,因为在此时的李靖看来,那就不是事儿。
不过之前入赘的想法,也就不用提了。
有了这样的功劳,恒安镇将应该是换人来做了,谁让自家女儿把兵权一股脑的都推给了这个未来女婿呢。
再有,一旦入赘,什么将才不将才的,也就毁的差不多了,没听说哪家的赘婿,能出人头地的。
这样一来,那就只能结亲了。
李靖也挺干脆,只是给长安的妻子去了一封书信,这边就开始准备婚事。
李破的彩礼有点与众不同,弄的和北边部落联姻似的,李靖心情大好之下,也不在乎这些,你就是送他杆金狼旗,他都能收下来的。
李碧的嫁妆也很特别,两箱子兵书战册,外加一千五百的府兵,直接补入恒安镇军。
这夫婿两个,真就把马邑当成自个家了,你来我往的,送的差不多都是公家的东西,自己也差不多都是一毛不拔。
要不怎么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呢。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