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少些伤害,多点关爱(六更:感谢长老这爱已不存在)
作者:隐为者 更新:2022-01-04 00:24
,最快更新你好,1983 !
第二天,送走了鲁大师,刘青山就开始筹备培育黑木耳的事。
这件事他一个人可搞不了,找到张队长和老支书,跟他们汇报了一下春城之行的经过。
车老板子也在场,队里的老三位算是凑齐了。
老三位,在他们这边,指的是支书、村长和会计。
在得知塑料大棚的材料都已经解决,而且曾经下放到这里的王教授还要亲自来指导,这老三位也心中大定。
张队长兴冲冲地直挽袖子:“那咱们就甩开膀子大干一场,青山,你说咋干吧!”
“队长叔,王教授叫咱们先弄木耳段,那就先领着大伙伐树吧。”
刘青山心里有数,山里原始的老林子,是万万不能动的。
包括次生林,都不能随便砍伐。
所谓的木耳段,就是把粗细合适的树木砍伐下来,去掉枝杈,捷成长短合适的木段。
然后在上面种植菌种,慢慢就可以长出黑木耳了。
这时候,老支书吧嗒着小烟袋说话了:“在林子的黑木耳,柞木和黑桦上边的,长得最好,咱们是不是尽量伐这两种?”
山里人对这些东西都是门清儿,啥树长啥东西,啥节气出啥东西,都是如数家珍。
这个说法一点没错,山里的这些资源,可不就相当于家里的珍宝吗?
刘青山也笑着点头,然后又补充道:
“咱们可不能光砍树,培植黑木耳这种生意,能一直做下去,要是咱们把树都砍光了,山都砍秃了,以后咋办?”
一根木耳段,顶多用三年,就得废弃,其中第二年是产出最旺盛的一年。
三年换一茬木耳段,就算林子再多,要是光砍不种的话,树木早晚也得被砍光。
以资源换发展,那是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许多地方都品尝到这种苦果,所以刘青山可不想再犯这种错误。
张队长听了,使劲一拍大腿:“青山你说的对呀,咱们光顾着砍得高兴,不想着子孙后代,那俺躺棺材里都不安生。”
老支书也一个劲点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栽树是大事,青山你拿出个章程,以后就照章办事。”
这个是肯定的,以后人工培植黑木耳这项技术,肯定还要推广和扩大,甚至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
刘青山想要做的,就是在夹皮沟树立一个样板,叫那些后来者有所参照,免得走上歪路。
斟酌一番,刘青山这才说道:“那就伐一种三吧,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车老板子听了,眼睛一亮:“可持续发展,这个提法好,青山啊,还是你这喝过墨水的,脑子里的道道多。”
老支书也笑呵呵的表示赞同:“青山,到时候把你的这些经验都写出来,好东西就要推广。”
他是过来人,见得多了,学习这个经验,学习那个精神的,多了去,以后万一要搞出个“夹皮沟经验”,那还不得美死。
“青山啊,这伐一种三,会不会太多了,栽树也是个累人活?”
张队长觉得,砍一棵补一棵,其实也就算行了。
栽树也确实不容易,刨坑,浇水,哪样都得用人,而且,树苗不要钱啊?
“队长叔,咱们栽树,主要是用作木耳段,不用等到树木成材就砍了,所以可以合理密植。”
“砍伐的时候,可以砍两棵留一棵,这样最后也不影响成林。”
刘青山就知道大伙肯定会有想法,所以必须做好思想工作,这样干活的时候,才会心甘情愿,没人偷奸耍滑说怪话。
想想也是这个理儿,老三位都点头表示同意,剩下的事情,就是一个字:干。
车老板子掐着村民名单,把其它几个劳动组的人都划出去,大致还能凑出来三十多人,便通知下去,准备家什,明天去山沟伐树。
而刘青山,则拉着老支书去公社,跟林业站拉拉关系,上面每年都有免费的树苗,看看能不能多争取一些。
他们这边栽树要晚一些,四月五月这俩月是最佳时间,剩下的就是秋天了。
没错,秋天也是他们这边植树的好季节,栽上树,灌足水,然后封冻,到来年春天,保准棵棵都活。
进了公社林业站,老支书就吆喝一声:“小林子,今年多给俺们夹皮沟发点树苗。”
林业站的站长叫林平,说是小林子,其实已经四十多,不过在老支书眼里,当然还是小林子。
刘青山有点忍不住想笑:这要是在名字后面,再加一个“之”字,就更符合小林子这个绰号喽。
“老张书记,还有青山也来了,快坐快坐。”
林平站长还是挺热情的,拉呱一阵,得知夹皮沟的计划之后,答应多向县里的林业局申请一些树苗。
事情办得很顺利,当然了,人情往份也少不了,刘青山车里就拉着一些鸡蛋和鸭蛋呢,直接送到林站长家里。
大队直接归公社管辖,和公社这些部门搞好关系,肯定没错。
回去的路上,刘青山还提出树苗另外还有一种来源:那就是去次生林里自己挖。
许多树种,都会自然繁殖的,幼苗破土而出,生长几年,然后大都会自然消亡。
林子里的树木,也存在竞争关系,会争夺阳光水分和营养。
进了林子,通常都会发现,树木大都长得笔直,那是因为它们要努力长高,才能接受更多的阳光雨露。
那些小树苗,争不过旁边的大树,营养不足,自然就会慢慢枯死。
这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林子里树木的密度,会自然调节。
刘青山的目标,就是这些注定没前途的小树苗,从林子里移栽出来,不用本钱,就是花点力气。
这年头,力气是最不值钱的。
这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只要季节合适,刨除冬夏两季,其他时候,随时都可以进行。
道理和愚公移山一样,几天栽几十棵,明天栽百十棵,日积月累,自然就能形成规模。
刘青山的计划就是:愚公栽树。
不过在栽树之前,还得先砍树。
第二天,他早早进山,跟着师父完成日常训练,早饭就在这里吃,吃完就等着大部队进山伐树。
早上七点刚过,远远就看到几辆大马车,顺着山路而上。
不过在距离木刻楞几里的地方,马车就无法通行,只能停在那里,车上的人全都下来,步行进山。
“这人好像来的有点多呀?”
刘青山抓抓后脑勺,昨天定了三十多人,瞧着这架势,好像足有百八十人的样子,黑压压的一大片呢。
“哥,我们来啦!”
刘彩凤远远地就叫嚷起来,她旁边的山杏,也起劲地挥舞着小胳膊。
刘青山这才明白:今天是休息日,村子里大大小小的娃子,都在杨红缨的带领下,随队而来。
他们这些小娃子当然不是来伐树的,而是来栽树的。
想明白这些,刘青山也不由得嘴角上翘:老姐还真是说到做到,这是真准备领着童子军,植树造林啊。
栽树毕竟是好事,刘青山乐呵呵地迎上去,只见老四他们这些小娃子,冲在最前面。
肩膀上,扛着小铁锹,还蛮像那么回事。
这种小铁锹,是以前民兵训练的时候,埋地雷的那种,小巧锋利,十几岁的小娃娃,用着正合适。
刘青山的目光从这些小娃子脸上逐一扫去:二牤子,四虎子,更大一些的还有虎子、狗剩子这些。
女娃子也不少,就连张杆子的便宜闺女张小曼,也拎着水桶,跟在小老四她们中间,小脸笑得跟满山坡开放的冰凌花一样。
而英姿飒爽的杨红缨,也扛着一把大铁锹,望着刘青山微笑。
这一刻,刘青山觉得,老姐还真美啊!
可是没等刘青山迎上去呢,身边就连滚带爬地冲过去一道黑影,还伴着娃子们的一阵欢呼。
这么受孩子欢迎的,当然是小黑。
“小黑,给你带糖啦!”
小老四剥了一颗水果糖,塞进小黑熊嘴里,这家伙也不知道跟谁学的,啪啪啪地直拍巴掌。
因为又来了植树大军,所以三十多个村民就分出来十个人,专门负责帮着小娃子们挖树苗。
这活最耗费体力,叫小孩子们干,有点强人所难。
剩下的二十人,三人一组,涌进一片杂树林,开始伐树。
用作木耳段的树木,不必太粗,胸径在十公分到十五公分之间的,就完全够用。
油锯什么的,还真没有,都是那种一米多长的大钢锯,两端各有一个小木头把儿,两个人各拽一头,一拉一送。
用小孩子的歌谣来说,就是“拉大锯扯大锯”。
钢锯的锯齿都超过一公分,早就在家用锉磨得非常锋利,这个过程,专业术语也叫“伐”,只不过叫伐锯。
别说拳头粗细的小树,就算是合抱之树,钢锯搭上去,咔哧咔嚓,一会儿都能放倒。
刘青山也先跟着大伙伐树,主要是担心安全,毕竟伐木这种事,讲究还是很多的。
在以前,都要先拜山神老把头,因为山里就相当于老把头的家,你上人家里砍树,能不告诉主人一声吗?
伐树的时候,等到树要倒,开始发出咔咔的炸裂声,术语叫做“叫炸”的时候,就要赶紧吼一嗓子“顺山倒”
当然也不全是顺山倒的,根据树木倒下的方向和山势,还有什么“横山倒”、“迎山倒”之类的术语。
主要是是提醒周围的人注意安全,根据树木倒下的方向,采取不同的躲避方式。
最愁人的就是树木拉透而不倒,这个才是最恐怖的,因为你摸不准大树会什么时候倒,往哪个方向倒呀,怎么躲?
这也专门有个称呼,叫做“坐殿”,一般都发生在几搂粗的老树上。
按照山里人的说法:老树也有灵性,不甘心生命就此终结啊。
万物有灵,少些伤害,多点关爱。
第二天,送走了鲁大师,刘青山就开始筹备培育黑木耳的事。
这件事他一个人可搞不了,找到张队长和老支书,跟他们汇报了一下春城之行的经过。
车老板子也在场,队里的老三位算是凑齐了。
老三位,在他们这边,指的是支书、村长和会计。
在得知塑料大棚的材料都已经解决,而且曾经下放到这里的王教授还要亲自来指导,这老三位也心中大定。
张队长兴冲冲地直挽袖子:“那咱们就甩开膀子大干一场,青山,你说咋干吧!”
“队长叔,王教授叫咱们先弄木耳段,那就先领着大伙伐树吧。”
刘青山心里有数,山里原始的老林子,是万万不能动的。
包括次生林,都不能随便砍伐。
所谓的木耳段,就是把粗细合适的树木砍伐下来,去掉枝杈,捷成长短合适的木段。
然后在上面种植菌种,慢慢就可以长出黑木耳了。
这时候,老支书吧嗒着小烟袋说话了:“在林子的黑木耳,柞木和黑桦上边的,长得最好,咱们是不是尽量伐这两种?”
山里人对这些东西都是门清儿,啥树长啥东西,啥节气出啥东西,都是如数家珍。
这个说法一点没错,山里的这些资源,可不就相当于家里的珍宝吗?
刘青山也笑着点头,然后又补充道:
“咱们可不能光砍树,培植黑木耳这种生意,能一直做下去,要是咱们把树都砍光了,山都砍秃了,以后咋办?”
一根木耳段,顶多用三年,就得废弃,其中第二年是产出最旺盛的一年。
三年换一茬木耳段,就算林子再多,要是光砍不种的话,树木早晚也得被砍光。
以资源换发展,那是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许多地方都品尝到这种苦果,所以刘青山可不想再犯这种错误。
张队长听了,使劲一拍大腿:“青山你说的对呀,咱们光顾着砍得高兴,不想着子孙后代,那俺躺棺材里都不安生。”
老支书也一个劲点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栽树是大事,青山你拿出个章程,以后就照章办事。”
这个是肯定的,以后人工培植黑木耳这项技术,肯定还要推广和扩大,甚至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
刘青山想要做的,就是在夹皮沟树立一个样板,叫那些后来者有所参照,免得走上歪路。
斟酌一番,刘青山这才说道:“那就伐一种三吧,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车老板子听了,眼睛一亮:“可持续发展,这个提法好,青山啊,还是你这喝过墨水的,脑子里的道道多。”
老支书也笑呵呵的表示赞同:“青山,到时候把你的这些经验都写出来,好东西就要推广。”
他是过来人,见得多了,学习这个经验,学习那个精神的,多了去,以后万一要搞出个“夹皮沟经验”,那还不得美死。
“青山啊,这伐一种三,会不会太多了,栽树也是个累人活?”
张队长觉得,砍一棵补一棵,其实也就算行了。
栽树也确实不容易,刨坑,浇水,哪样都得用人,而且,树苗不要钱啊?
“队长叔,咱们栽树,主要是用作木耳段,不用等到树木成材就砍了,所以可以合理密植。”
“砍伐的时候,可以砍两棵留一棵,这样最后也不影响成林。”
刘青山就知道大伙肯定会有想法,所以必须做好思想工作,这样干活的时候,才会心甘情愿,没人偷奸耍滑说怪话。
想想也是这个理儿,老三位都点头表示同意,剩下的事情,就是一个字:干。
车老板子掐着村民名单,把其它几个劳动组的人都划出去,大致还能凑出来三十多人,便通知下去,准备家什,明天去山沟伐树。
而刘青山,则拉着老支书去公社,跟林业站拉拉关系,上面每年都有免费的树苗,看看能不能多争取一些。
他们这边栽树要晚一些,四月五月这俩月是最佳时间,剩下的就是秋天了。
没错,秋天也是他们这边植树的好季节,栽上树,灌足水,然后封冻,到来年春天,保准棵棵都活。
进了公社林业站,老支书就吆喝一声:“小林子,今年多给俺们夹皮沟发点树苗。”
林业站的站长叫林平,说是小林子,其实已经四十多,不过在老支书眼里,当然还是小林子。
刘青山有点忍不住想笑:这要是在名字后面,再加一个“之”字,就更符合小林子这个绰号喽。
“老张书记,还有青山也来了,快坐快坐。”
林平站长还是挺热情的,拉呱一阵,得知夹皮沟的计划之后,答应多向县里的林业局申请一些树苗。
事情办得很顺利,当然了,人情往份也少不了,刘青山车里就拉着一些鸡蛋和鸭蛋呢,直接送到林站长家里。
大队直接归公社管辖,和公社这些部门搞好关系,肯定没错。
回去的路上,刘青山还提出树苗另外还有一种来源:那就是去次生林里自己挖。
许多树种,都会自然繁殖的,幼苗破土而出,生长几年,然后大都会自然消亡。
林子里的树木,也存在竞争关系,会争夺阳光水分和营养。
进了林子,通常都会发现,树木大都长得笔直,那是因为它们要努力长高,才能接受更多的阳光雨露。
那些小树苗,争不过旁边的大树,营养不足,自然就会慢慢枯死。
这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林子里树木的密度,会自然调节。
刘青山的目标,就是这些注定没前途的小树苗,从林子里移栽出来,不用本钱,就是花点力气。
这年头,力气是最不值钱的。
这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只要季节合适,刨除冬夏两季,其他时候,随时都可以进行。
道理和愚公移山一样,几天栽几十棵,明天栽百十棵,日积月累,自然就能形成规模。
刘青山的计划就是:愚公栽树。
不过在栽树之前,还得先砍树。
第二天,他早早进山,跟着师父完成日常训练,早饭就在这里吃,吃完就等着大部队进山伐树。
早上七点刚过,远远就看到几辆大马车,顺着山路而上。
不过在距离木刻楞几里的地方,马车就无法通行,只能停在那里,车上的人全都下来,步行进山。
“这人好像来的有点多呀?”
刘青山抓抓后脑勺,昨天定了三十多人,瞧着这架势,好像足有百八十人的样子,黑压压的一大片呢。
“哥,我们来啦!”
刘彩凤远远地就叫嚷起来,她旁边的山杏,也起劲地挥舞着小胳膊。
刘青山这才明白:今天是休息日,村子里大大小小的娃子,都在杨红缨的带领下,随队而来。
他们这些小娃子当然不是来伐树的,而是来栽树的。
想明白这些,刘青山也不由得嘴角上翘:老姐还真是说到做到,这是真准备领着童子军,植树造林啊。
栽树毕竟是好事,刘青山乐呵呵地迎上去,只见老四他们这些小娃子,冲在最前面。
肩膀上,扛着小铁锹,还蛮像那么回事。
这种小铁锹,是以前民兵训练的时候,埋地雷的那种,小巧锋利,十几岁的小娃娃,用着正合适。
刘青山的目光从这些小娃子脸上逐一扫去:二牤子,四虎子,更大一些的还有虎子、狗剩子这些。
女娃子也不少,就连张杆子的便宜闺女张小曼,也拎着水桶,跟在小老四她们中间,小脸笑得跟满山坡开放的冰凌花一样。
而英姿飒爽的杨红缨,也扛着一把大铁锹,望着刘青山微笑。
这一刻,刘青山觉得,老姐还真美啊!
可是没等刘青山迎上去呢,身边就连滚带爬地冲过去一道黑影,还伴着娃子们的一阵欢呼。
这么受孩子欢迎的,当然是小黑。
“小黑,给你带糖啦!”
小老四剥了一颗水果糖,塞进小黑熊嘴里,这家伙也不知道跟谁学的,啪啪啪地直拍巴掌。
因为又来了植树大军,所以三十多个村民就分出来十个人,专门负责帮着小娃子们挖树苗。
这活最耗费体力,叫小孩子们干,有点强人所难。
剩下的二十人,三人一组,涌进一片杂树林,开始伐树。
用作木耳段的树木,不必太粗,胸径在十公分到十五公分之间的,就完全够用。
油锯什么的,还真没有,都是那种一米多长的大钢锯,两端各有一个小木头把儿,两个人各拽一头,一拉一送。
用小孩子的歌谣来说,就是“拉大锯扯大锯”。
钢锯的锯齿都超过一公分,早就在家用锉磨得非常锋利,这个过程,专业术语也叫“伐”,只不过叫伐锯。
别说拳头粗细的小树,就算是合抱之树,钢锯搭上去,咔哧咔嚓,一会儿都能放倒。
刘青山也先跟着大伙伐树,主要是担心安全,毕竟伐木这种事,讲究还是很多的。
在以前,都要先拜山神老把头,因为山里就相当于老把头的家,你上人家里砍树,能不告诉主人一声吗?
伐树的时候,等到树要倒,开始发出咔咔的炸裂声,术语叫做“叫炸”的时候,就要赶紧吼一嗓子“顺山倒”
当然也不全是顺山倒的,根据树木倒下的方向和山势,还有什么“横山倒”、“迎山倒”之类的术语。
主要是是提醒周围的人注意安全,根据树木倒下的方向,采取不同的躲避方式。
最愁人的就是树木拉透而不倒,这个才是最恐怖的,因为你摸不准大树会什么时候倒,往哪个方向倒呀,怎么躲?
这也专门有个称呼,叫做“坐殿”,一般都发生在几搂粗的老树上。
按照山里人的说法:老树也有灵性,不甘心生命就此终结啊。
万物有灵,少些伤害,多点关爱。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