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迁都
作者:君子寡言 更新:2021-12-11 14:02
“不能对他们产生崇敬?”周志成疑惑不解。
李承乾道:“举一个例子,他这么做了,你给他嘉奖了,那么普通百姓会不会羡慕他们?”
周志成老实回答:“会羡慕。”
李承乾:“以后会出现各种奢侈品,百姓还会羡慕他们,那么伤人就等于得到了实际的财富又得到了实际的地位,他们的地位慢慢就要超过普通百姓,逐渐就会衍化成金钱崇拜。你一定要记住一点,商人不会创造财富,创造财富的是工匠。”
“同时,你也一定要清楚一点,他们能获得这么多财富是朕给他们机会,所以你应该考虑的是几点,第一,朕设立一成商税是否合理,第二如果你调整商税需要调整到多少,既能保证他们的积极性,又不能让他们和其他百姓的贫富差距太大,不患寡而患不均,工匠创造财富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商人不是。第三,商税和个人所得税稽查要加强,贪腐的事情你知道朕也知道。第四,要注意防止财富外流,比如他移民成其他国家子民,那里也许商税个人所得税以后不变呢。”
周志成明白了,不需要你捐赠,而是我合情合理的将该拿回来的东西拿回来。
马周这段时间抓贪腐可是抓了不少大案,其中涉及到许多商人,同时包括商税个人所得税等等违律事情都伴随贪腐一起发生,只要严查贪腐,说不定能收回来多少钱。
李承乾不得不如此,后世的经验教训太深刻了,资本的肆虐将所有道德标准一再突破底线,价值观的扭曲让无数科学精英不得不远走他乡,而在故乡还要背负骂名。
所以,金钱和商人的作用,李承乾一直在压制着,而并不像是其他人所想那样对商业大力支持。
这是一个度的问题。
连续三道诏书的颁布,让大唐的建设顺畅的进行,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都是移民的身影。
而果不其然,渊盖苏文按照军部猜测的那样,彻底占据了倭国。只不过倭国可移民人口却只有一百三十万,而且女子占据绝大多数。
倭国两百万人口,其中六十万被渊盖苏文所杀,十万留在倭国进行建设耕种以及开采黄金白银,这是褚遂良在之前就给渊盖苏文的决定,我们需要一百三十万人口,以及十万在倭国建设的人口,渊盖苏文自然清楚他们需要做什么。
对于发生在倭国的事情,在倭国使节的哭诉下,大唐皇帝李承乾对渊盖苏文所作所为做出措辞极为强烈的谴责,并且表示大唐现在无力再战,但可以抢救回来一些灾民,并且等到大唐积攒一些力量后,一定会将渊盖苏文赶出倭国。
大唐也确实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开始从倭国接受大量难民,每天都有数不清的难民来到大唐作为劳务工赚取生活所需。
而同时,倭国也开始大量向大唐运来金银,换取大唐的工匠和水泥,开始在渊盖苏文的领导下进行大建设。
时光匆匆,随着高唐国的建设,大量移民进入高唐境内,而在高唐的运作下,足足十万人在葱岭进行秘密训练。
时间转眼到了开元十三年,这一年对于大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迁都岳阳。
迁都意味着唐朝皇帝皇宫以及各部官员办公场所都将迁移,从四月初开始,长安到岳北的御道上就开始络绎不绝,马车行人一眼望不到边,各个权贵家庭已经开始逐步转移。
四月底,李承乾乘坐銮驾带领皇宫人员开始向岳阳进发。
銮驾上,一名六岁的小女孩像模像样的端着一杯茶水送到李承乾面前:“阿爷请用茶。”
“小九真乖。”
这是大唐的九公主,是苏氏所出。苏氏怀里还抱着一个一岁多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的来历可不简单。
那一天苏氏带人到皇城外看到百姓们所送的各种物品分外感动,当晚就梦到百姓们向她恭贺,还有无数金光入怀,一个多月后检查出怀有身孕,去年年初就降生了大唐第十六皇子李意。
“坐不住了就跟着其他人去玩吧。”李承乾笑着让銮驾停车,自己将李意抱在怀里。
苏氏有些不情不愿:“不如在长安再待两年,意儿大一点妾身再去岳阳。”
李承乾笑着说:“你不是还得照顾我这个夫君吗?”
“没羞。”苏氏脸色微红的白了他一眼。
李承乾:“现在天气又不冷,孩子没必要窝在屋子里,现在风景又这么好,正适合出行。”
而且宽敞的御道保证着车辆颠簸很小,恰好就像是摇篮一样,有助于睡眠。况且御道两侧景色不错,让人看着心旷神怡。
一行七八万人进山南道,一路向南经襄阳荆州岳北。
岳北城不像是城池,更像是一座军营。
首先它扼守通往岳阳最近的长江大桥,驻扎了一万神武卫。
其次这里是扩张靖安卫后靖安卫三千水师的所在地。而这座小城就是为了这一万三千常驻军准备的。
通过岳北长江大桥来到华容,这座县城是新城,县城是商业区和住宅区并不大,但是在县城四周有着许多工厂,而更多的工厂正在建立。
从华容向东是完全由青石水泥构筑的一丈高三丈厚的长江大堤,大堤后方每个五十里就是一座三千人的村庄,村庄南侧是宽敞的御道。
李承乾的銮驾在此停驻,直接进入一座村庄,华容县令等人在村庄入口早已等待多时。
李承乾摆手阻止众人行礼说辞,他知道,既然县令已经在此,那么说明他们早已猜到自己将在这里视察,他们的说辞已经找来的所谓村民并不见得能让他看到真实的农村。
村子入口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龙门村三个大字,入口处还有一个六尺高的木栅栏门,两侧是六尺高的青砖的三七墙。
大唐地大物博,虽然有几千万人,但人口密度依旧相对较低,各处都有野兽出没,所以村子建围墙是标配。
【作者题外话】:求银票
李承乾道:“举一个例子,他这么做了,你给他嘉奖了,那么普通百姓会不会羡慕他们?”
周志成老实回答:“会羡慕。”
李承乾:“以后会出现各种奢侈品,百姓还会羡慕他们,那么伤人就等于得到了实际的财富又得到了实际的地位,他们的地位慢慢就要超过普通百姓,逐渐就会衍化成金钱崇拜。你一定要记住一点,商人不会创造财富,创造财富的是工匠。”
“同时,你也一定要清楚一点,他们能获得这么多财富是朕给他们机会,所以你应该考虑的是几点,第一,朕设立一成商税是否合理,第二如果你调整商税需要调整到多少,既能保证他们的积极性,又不能让他们和其他百姓的贫富差距太大,不患寡而患不均,工匠创造财富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商人不是。第三,商税和个人所得税稽查要加强,贪腐的事情你知道朕也知道。第四,要注意防止财富外流,比如他移民成其他国家子民,那里也许商税个人所得税以后不变呢。”
周志成明白了,不需要你捐赠,而是我合情合理的将该拿回来的东西拿回来。
马周这段时间抓贪腐可是抓了不少大案,其中涉及到许多商人,同时包括商税个人所得税等等违律事情都伴随贪腐一起发生,只要严查贪腐,说不定能收回来多少钱。
李承乾不得不如此,后世的经验教训太深刻了,资本的肆虐将所有道德标准一再突破底线,价值观的扭曲让无数科学精英不得不远走他乡,而在故乡还要背负骂名。
所以,金钱和商人的作用,李承乾一直在压制着,而并不像是其他人所想那样对商业大力支持。
这是一个度的问题。
连续三道诏书的颁布,让大唐的建设顺畅的进行,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都是移民的身影。
而果不其然,渊盖苏文按照军部猜测的那样,彻底占据了倭国。只不过倭国可移民人口却只有一百三十万,而且女子占据绝大多数。
倭国两百万人口,其中六十万被渊盖苏文所杀,十万留在倭国进行建设耕种以及开采黄金白银,这是褚遂良在之前就给渊盖苏文的决定,我们需要一百三十万人口,以及十万在倭国建设的人口,渊盖苏文自然清楚他们需要做什么。
对于发生在倭国的事情,在倭国使节的哭诉下,大唐皇帝李承乾对渊盖苏文所作所为做出措辞极为强烈的谴责,并且表示大唐现在无力再战,但可以抢救回来一些灾民,并且等到大唐积攒一些力量后,一定会将渊盖苏文赶出倭国。
大唐也确实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开始从倭国接受大量难民,每天都有数不清的难民来到大唐作为劳务工赚取生活所需。
而同时,倭国也开始大量向大唐运来金银,换取大唐的工匠和水泥,开始在渊盖苏文的领导下进行大建设。
时光匆匆,随着高唐国的建设,大量移民进入高唐境内,而在高唐的运作下,足足十万人在葱岭进行秘密训练。
时间转眼到了开元十三年,这一年对于大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迁都岳阳。
迁都意味着唐朝皇帝皇宫以及各部官员办公场所都将迁移,从四月初开始,长安到岳北的御道上就开始络绎不绝,马车行人一眼望不到边,各个权贵家庭已经开始逐步转移。
四月底,李承乾乘坐銮驾带领皇宫人员开始向岳阳进发。
銮驾上,一名六岁的小女孩像模像样的端着一杯茶水送到李承乾面前:“阿爷请用茶。”
“小九真乖。”
这是大唐的九公主,是苏氏所出。苏氏怀里还抱着一个一岁多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的来历可不简单。
那一天苏氏带人到皇城外看到百姓们所送的各种物品分外感动,当晚就梦到百姓们向她恭贺,还有无数金光入怀,一个多月后检查出怀有身孕,去年年初就降生了大唐第十六皇子李意。
“坐不住了就跟着其他人去玩吧。”李承乾笑着让銮驾停车,自己将李意抱在怀里。
苏氏有些不情不愿:“不如在长安再待两年,意儿大一点妾身再去岳阳。”
李承乾笑着说:“你不是还得照顾我这个夫君吗?”
“没羞。”苏氏脸色微红的白了他一眼。
李承乾:“现在天气又不冷,孩子没必要窝在屋子里,现在风景又这么好,正适合出行。”
而且宽敞的御道保证着车辆颠簸很小,恰好就像是摇篮一样,有助于睡眠。况且御道两侧景色不错,让人看着心旷神怡。
一行七八万人进山南道,一路向南经襄阳荆州岳北。
岳北城不像是城池,更像是一座军营。
首先它扼守通往岳阳最近的长江大桥,驻扎了一万神武卫。
其次这里是扩张靖安卫后靖安卫三千水师的所在地。而这座小城就是为了这一万三千常驻军准备的。
通过岳北长江大桥来到华容,这座县城是新城,县城是商业区和住宅区并不大,但是在县城四周有着许多工厂,而更多的工厂正在建立。
从华容向东是完全由青石水泥构筑的一丈高三丈厚的长江大堤,大堤后方每个五十里就是一座三千人的村庄,村庄南侧是宽敞的御道。
李承乾的銮驾在此停驻,直接进入一座村庄,华容县令等人在村庄入口早已等待多时。
李承乾摆手阻止众人行礼说辞,他知道,既然县令已经在此,那么说明他们早已猜到自己将在这里视察,他们的说辞已经找来的所谓村民并不见得能让他看到真实的农村。
村子入口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龙门村三个大字,入口处还有一个六尺高的木栅栏门,两侧是六尺高的青砖的三七墙。
大唐地大物博,虽然有几千万人,但人口密度依旧相对较低,各处都有野兽出没,所以村子建围墙是标配。
【作者题外话】:求银票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