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李承乾的后手
作者:君子寡言 更新:2021-12-11 14:01
“兵者国之大事,兵祸胜水火,且十万火急。兹成立大唐将军院,皇帝为兵马大元帅,一言而决。将军院现有成员太尉侯君集、卢国公程咬金、鄂国公尉迟敬德、勋国公张亮、卫国公李靖、樊国公李安俨、英国公李勣。国与国之战唯朕有权决定。朕不便之时,疆域内叛乱,七人可权宜决定。七人集体通过,用兵规模限定三万以内。五人通过,限定两万以内。四人通过限定一万以内。以上用兵范围不针对长安城。”
“将军院不在三省六部九寺五监范围内,为独立机构,皇帝直属。其他诸般事项事后再议,此敕旨临时权宜为兵部用兵之背书。”
李靖将文书递给李勣,想拿起茶杯喝一口水,手却抖的厉害。
这,就是兵权!
李靖手抖,其他人身体都颤抖了。
程咬金颤抖着:“我就说嘛,我就说嘛,他是个心大的。”
太特么心大了!
这不同于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而是坐镇中央可以调动大唐任何地方的任何军队。
自春秋战国出现虎符以来,最大的,最自由的兵权。
李靖放下茶杯缓口气:“还有。”
从箱子里拿出一个信封,打开,里面是一份敕旨和三个虎符。
李靖看一眼,又是一颤:“命武安郡公薛万彻为左卫大将军,同领太子左右卫率,关内道行军大总管,评定关内道叛乱!”
李勣点点头:“嗯,陛下说了,他们叛乱的时间由陛下决定,显然陛下是做了准备。”
几个人愣了一下,李勣连忙将事情经过再次诉说,所有人都微微点头,心头莫名轻松许多。
你们叛乱的时间是陛下定的,还玩什么啊!
李勣愣了一下:“快去请武安郡公到卫国公府。”
“是。”有亲卫立即躬身出发。
李靖又取出另一个信封。
里面同样是一份敕旨五个虎符。
“命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同领太子左右司御率太子左右清道率,河南道行军大总管,出武关经山南道入河南道平叛。”
几人对视一眼,李靖一挥手:“请苏定方过来。”
随后又拿出来一个信封。
“还有?”程咬金瞪大眼睛。
这一次里面是一份敕旨一个虎符又多了一张纸。
“命太尉,陈国公侯君集为左武卫大将军,淮南道行军大总管,江南道行军大总管,兵出武关经山南道入淮南道江南道平叛,代朕巡视岭南道。”
侯君集兴奋的一握拳。
终于又掌兵权了,又做大将军了。
李靖打开信扫一眼,递给侯君集。
侯君集一看,顿时心中兴奋。信中内容主要是李承乾表达对江南地区的重视,尤其是沿海地区,并陈明江南沿海必将是以后的重中之重,让他先去看看。最好能代朕和江左士族沟通一下,江左士族的官员还是少了点。
相比于带兵平叛,后面这个任务就更显器重了。
从箱子里取出一信封,是一份诏书,征兆关内道府兵二十万平乱。这一点大家早有准备。
李靖又从箱子里拿出一封信,信是写给大家的,意思是大家的二儿子朕要带着立大功了,包括柴绍的儿子柴哲威在内诸位国公的嫡长子也要历练一下,山南道会有叛乱,让大家走一走,关内道更安全,也可以去看一看。并且在信中言明将军院可以临时任命朗将。
这是给大家一个出路。
另外说的是茅津渡那里的地形,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都可以守住,粮食带够了一个月的,一月内河东道以及潼关洛阳武牢关出什么事都不用管。
最后说的是战争时期信息为首要,命令封锁河东道以及潼关一线武关一线所有消息。
几人对视一眼。
张亮有些迟疑的说:“屈突寿那里……”
房玄龄叹息一声:“屈突寿殷元这两月来未曾拜见陛下,陛下可能是觉得他们有想法吧。但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让大家别管,算是给他们一个机会。卫国公,茅津渡能防住吗?”
李靖嗯了一声:“茅津渡那里的地形太特殊,进入茅津渡只有三条路,一条是仅供七八人同行的盐道,一条是黄河古栈道,四五人都难以并肩走,另外就是茅津渡,宽度也就是百十丈。牛进达率领五千人就能挡住十万。”
众人松一口气,陛下没有危险。
李靖拿出最后一封信:“这是最后一封了。”
程咬金还伸着脖子望一眼。
“讨逆诏书。”
程咬金:“快念快念。”
李靖无语,递给房玄龄。
房玄龄扫一眼也是无语的嘴角抽搐一下,喝口茶润润嗓子:“朕本想写一封天下绝响的讨逆诏书,揭穿这天下许多人所做的人神所共嫉天理所不容之事,让天下所有人,试看这天下是以朕为首的大唐所有子民的天下,还是一些满嘴仁义道德实则无恶不作之人的天下。后慎思之,觉得写的太雅,也是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人来解说朕的讨逆诏书,就写一个白话文的,朕和朕的所有子民唠唠嗑。”
“大家都知道朕的左脚残废了,走路一瘸一拐。许多人更是将心比心的认为朕这几年荒谬是因为残疾而心态不稳。朕没有做荒谬的事情,但朕解释没用。先说朕残疾的事情,当时朕是大唐太子,也确实受伤了,并且留下了残疾。但几月前朕无意中遇到一名乡野间的医者,那医者给朕看了看,说如果朕受伤的时候找他或者比较好的医者,当时就能治愈。而当时给朕看过的四名御医四名东宫侍医的水平赶不上乡野间一般的医者吗?那么,事后一年内四名御医四名侍医八个人辞去官位,并最终消失,即使是朕现在也找不到他们,此事到底为何天下子民自知。朕那时是太子都这样,现在所谓的讨伐檄文呢?内中到底有何故事?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啊。朕也不想再追查了,只希望有子民看到这八名医者,代朕问一句‘医者仁心,他们的仁心呢?’医术是救人的,不是害人的。”
“将军院不在三省六部九寺五监范围内,为独立机构,皇帝直属。其他诸般事项事后再议,此敕旨临时权宜为兵部用兵之背书。”
李靖将文书递给李勣,想拿起茶杯喝一口水,手却抖的厉害。
这,就是兵权!
李靖手抖,其他人身体都颤抖了。
程咬金颤抖着:“我就说嘛,我就说嘛,他是个心大的。”
太特么心大了!
这不同于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而是坐镇中央可以调动大唐任何地方的任何军队。
自春秋战国出现虎符以来,最大的,最自由的兵权。
李靖放下茶杯缓口气:“还有。”
从箱子里拿出一个信封,打开,里面是一份敕旨和三个虎符。
李靖看一眼,又是一颤:“命武安郡公薛万彻为左卫大将军,同领太子左右卫率,关内道行军大总管,评定关内道叛乱!”
李勣点点头:“嗯,陛下说了,他们叛乱的时间由陛下决定,显然陛下是做了准备。”
几个人愣了一下,李勣连忙将事情经过再次诉说,所有人都微微点头,心头莫名轻松许多。
你们叛乱的时间是陛下定的,还玩什么啊!
李勣愣了一下:“快去请武安郡公到卫国公府。”
“是。”有亲卫立即躬身出发。
李靖又取出另一个信封。
里面同样是一份敕旨五个虎符。
“命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同领太子左右司御率太子左右清道率,河南道行军大总管,出武关经山南道入河南道平叛。”
几人对视一眼,李靖一挥手:“请苏定方过来。”
随后又拿出来一个信封。
“还有?”程咬金瞪大眼睛。
这一次里面是一份敕旨一个虎符又多了一张纸。
“命太尉,陈国公侯君集为左武卫大将军,淮南道行军大总管,江南道行军大总管,兵出武关经山南道入淮南道江南道平叛,代朕巡视岭南道。”
侯君集兴奋的一握拳。
终于又掌兵权了,又做大将军了。
李靖打开信扫一眼,递给侯君集。
侯君集一看,顿时心中兴奋。信中内容主要是李承乾表达对江南地区的重视,尤其是沿海地区,并陈明江南沿海必将是以后的重中之重,让他先去看看。最好能代朕和江左士族沟通一下,江左士族的官员还是少了点。
相比于带兵平叛,后面这个任务就更显器重了。
从箱子里取出一信封,是一份诏书,征兆关内道府兵二十万平乱。这一点大家早有准备。
李靖又从箱子里拿出一封信,信是写给大家的,意思是大家的二儿子朕要带着立大功了,包括柴绍的儿子柴哲威在内诸位国公的嫡长子也要历练一下,山南道会有叛乱,让大家走一走,关内道更安全,也可以去看一看。并且在信中言明将军院可以临时任命朗将。
这是给大家一个出路。
另外说的是茅津渡那里的地形,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都可以守住,粮食带够了一个月的,一月内河东道以及潼关洛阳武牢关出什么事都不用管。
最后说的是战争时期信息为首要,命令封锁河东道以及潼关一线武关一线所有消息。
几人对视一眼。
张亮有些迟疑的说:“屈突寿那里……”
房玄龄叹息一声:“屈突寿殷元这两月来未曾拜见陛下,陛下可能是觉得他们有想法吧。但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让大家别管,算是给他们一个机会。卫国公,茅津渡能防住吗?”
李靖嗯了一声:“茅津渡那里的地形太特殊,进入茅津渡只有三条路,一条是仅供七八人同行的盐道,一条是黄河古栈道,四五人都难以并肩走,另外就是茅津渡,宽度也就是百十丈。牛进达率领五千人就能挡住十万。”
众人松一口气,陛下没有危险。
李靖拿出最后一封信:“这是最后一封了。”
程咬金还伸着脖子望一眼。
“讨逆诏书。”
程咬金:“快念快念。”
李靖无语,递给房玄龄。
房玄龄扫一眼也是无语的嘴角抽搐一下,喝口茶润润嗓子:“朕本想写一封天下绝响的讨逆诏书,揭穿这天下许多人所做的人神所共嫉天理所不容之事,让天下所有人,试看这天下是以朕为首的大唐所有子民的天下,还是一些满嘴仁义道德实则无恶不作之人的天下。后慎思之,觉得写的太雅,也是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人来解说朕的讨逆诏书,就写一个白话文的,朕和朕的所有子民唠唠嗑。”
“大家都知道朕的左脚残废了,走路一瘸一拐。许多人更是将心比心的认为朕这几年荒谬是因为残疾而心态不稳。朕没有做荒谬的事情,但朕解释没用。先说朕残疾的事情,当时朕是大唐太子,也确实受伤了,并且留下了残疾。但几月前朕无意中遇到一名乡野间的医者,那医者给朕看了看,说如果朕受伤的时候找他或者比较好的医者,当时就能治愈。而当时给朕看过的四名御医四名东宫侍医的水平赶不上乡野间一般的医者吗?那么,事后一年内四名御医四名侍医八个人辞去官位,并最终消失,即使是朕现在也找不到他们,此事到底为何天下子民自知。朕那时是太子都这样,现在所谓的讨伐檄文呢?内中到底有何故事?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啊。朕也不想再追查了,只希望有子民看到这八名医者,代朕问一句‘医者仁心,他们的仁心呢?’医术是救人的,不是害人的。”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