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立身之道
作者:傅佩荣 更新:2021-10-31 21:21
1、化解执着
老子思想跟儒家的最大差别在于儒家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一种标准的人文主义,总是要为人找到一条出路,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途径。道家不以人为中心,认为以人为中心未免太狭隘、太主观。譬如我问你,苹果为什么是红色的?因为它想让我引起食欲;猪为什么肥呢?它想提供我营养品。这是标准的以人为中心的回答。事实上,苹果绝对不会是为了吸引你吃它,所以长成红色;猪也不是希望被你吃,所以长得很肥。宇宙万物都有其内在的价值,它能存在,就是得到了的“道”的支持。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老子是完全反对的。他主张顺其自然,尽量避免人为的造作,因为人为造作越多,麻烦也越多。对于人本身而言,老子反对自我中心主义,主张“知常曰明”“自知者明”,提醒我们觉悟智慧的重要。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二十二章》)
不局限于自己所见,所以看得明白;不以自己为对,所以真相彰显;不夸耀自己,所以才有功劳;不仗恃自己,所以才能领导;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相争。
老子连续四个“不”都是反对自我中心,要把自我执着化解。第一句“不自见,故明”,如果任何事情你都以自己所见到的为标准,那你就看不明白。西方哲学为什么从《柏拉图对话录》才开始高xdx潮迭起?因为是“对话录”,我跟你意见不一样,我们来对话;对话之后,你把你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东西告诉我,使我看到了事物的这一面,也看到事物的那一面,这样才全面。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看到的东西不一样,两边对照之后,才能够发现真相。所以在希腊时代,“真相”这个字就是发现的意思,人平常总是被自己的主观见解所遮蔽,只有不总认为自己所见到的就是对的,才能发现真相。
第二句话“不自是,故彰”意思类似。“不自是”,不要老认为自己是对的,老认为自己对,就不能够彰显出来真实的情况。“明”和“彰”都代表能够看得清楚,让真相彰显出来。我们常常说,你不要那么主观,你要跳开自己的立场,才能够客观;但事实上,你再怎么客观,还是会有一定的立场,一定的观点。老子只是提醒我们说,你不要走得太极端了,太局限于自己的所思所见。老子很喜欢用“明”这个字,“自知者明”,我把“明”常常翻成“启明”,心灵之眼张开,才能启明。从庄子的话来说,从“道”来看万物,万物没有贵贱之分,这叫做启明。我看任何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这个贵,那个贱;这个如何,那个如何;从万物本身来看,它都值得你欣赏。了不了解比你喜不喜欢更重要,你连真相都没弄清楚,你说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只是一种主观的一厢情愿而已。
接下来,老子说一个人要“不自伐”,别到处去夸耀自己。这让人想起孔子的学生颜渊,孔子曾经问他,你有什么志向?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我希望做到: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把劳苦的事推给别人。“无伐善”就是不夸耀自己的优点。这说明儒家和道家在修养上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你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你才有功劳;明明是你做的事,但你要知道,没有一个人可以做成所有的事情,或者说即使你做成一件事,也不是靠你一个人的功劳,你需要各种条件的配合,需要别人来帮你;譬如现代社会的民主选举,你选胜了,可是背后有多少人在帮你,怎么可能靠你一个人完成呢?
第四句,不仗恃自己,才能领导别人。如果你说这个团体都靠我一人,只要我在,就没有问题;但你真的去做时,别人不会服从你的领导,认为你太骄傲自大,你既然有本事,一个人做好了。今天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见,如果你不能够以服务代替领导,以谦虚来领导别人,别人只要稍微动动手脚,或是不愿意配合,后果就不堪设想。
所以这四句话虽然简单,却不容易做到。孔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君子有四件事是必须破除的,就是不任意猜测,不坚持己见,不顽固拘泥,不自我膨胀。也要设法把“自我执着”化解,懂得尊重和理解别人。道家更为开阔,不仅对别人要尊重,对于宇宙万物都要加以尊重。
最后一句话很有意思,“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代表什么?代表我没有必要在每一点上胜过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是在某一点上各有优点,各有专长,所以不用去争。我如果有某一方面的专长,到时候轮到我上台,轮到我做一件事,我就自自然然去做。如果我每一样都去争的话,争到最后恐怕两败俱伤,别人看了你的优点,也不见得愿意承认。譬如我有时候开玩笑说,我下围棋没有输过,为什么?因为我从来不下围棋。你听到觉得很好笑,有点阿Q的想法嘛,但是在老子思想里,这种想法是无可厚非的。你一个人有多少本事呢?你参加奥运会,得到金牌,但不要忘记,奥运有几百种项目,你只是在这一方面胜过别人罢了。而且即便你能够胜过别人,也要不争,以“不争”作为处世原则,等到你非争不可的时候,别人自然会尊重你的专长。
2、自己做主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是一句中国人都很熟悉的话。这句话出自《老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三十三章》)
了解别人的是聪明,了解自己的是启明;胜过别人的是有力,胜过自己的是坚强;知道满足的是富有,坚持力行的是有志;不离开根据地的才会持久;死了而不消失的才算长寿。
“知人”是指懂得人情世故,与人来往时了解别人。一个人了解别人说明他很聪明,但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做内省的功夫,才能从整体上去观察“人我”,打破遮蔽。否则光了解别人,不了解自己,反而本末倒置。“明”在这里指“启明”而言,它不是一般的聪明才智,而是化解自我执着之后,走向悟“道”境界的启明。人一旦启明,眼界、心胸就完全不同了。如何了解自己?你必须静下来,“致虚极,守静笃”,虚静之后才能了解自己,这是老子修养的明确方法。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胜过别人说明你力量很大,但只有胜过自己才是坚强。因为真正的强者是可以自我做主的人。人如果不能胜过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只能胜过别人,那只是表面而已。王阳明说“去山中之贼易,去心中之贼难。”要把山上的盗贼赶走很容易,为什么?给我军队,好好训练,就可以把山贼赶走;但要把心中的贼去掉就不容易了,因为心中的贼牵涉到人的欲望、想法、成见,很难去掉。怎样胜过自己?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倒过来,我想做什么偏偏不做,代表自我控制力掌握得很好,这样才能胜过自己。否则,只顺着自己的欲望走,很容易变成自己欲望的奴隶。
“知足者富”,西方有类似的说法:“致富的最佳途径是减少欲望”。富有与贫穷是相对的。譬如你现在问我有钱吗?我说要看跟谁比,跟天下首富比,我这点钱算什么,简直穷的不得了。但是我自己并不觉得有所匮乏,反而很满足,因为别人再有钱跟我有什么关系。这就像庄子说的“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一只鸟在森林里做巢,只需要一根树枝就够了;土拨鼠到河边喝水,所需的不过是装满一个肚子。人只要懂得满足,那就是富有了。
至于“强行者有志”,这是我年轻时的座右铭。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有志向,志向是指尚未做到的事情,要全力以赴。“强”有两个意思,其一是勤,就是很努力地去做;其二是勉强,勉强自己去做。譬如放假了,想要休息了,我再勉强自己多念两天书;今天晚上累了,想睡了,我还是勉强自己多念十分钟书。只有这样不断地勉强自己去做,坚持力行,你读书才会比别人更多一点心得。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或收获,不是经过自我勉强而得来的。像美国的乔丹打篮球,年轻时每天练习投篮,规定自己一定要投五百个才能停下来休息。如果没有自我勉强,人就会显示惰性,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真正的志向,除了强行别无捷径。
最后两句,“不失其所者久”,“所”是指本性与禀赋而言,亦即只有守住“德”才可能持久。我们知道四处奔波很辛苦,譬如经常换工作或经常迁移,或者出去开会东奔西跑。所以,不要轻易离开自己的位置,做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行,不要造成不安定的感觉。“死而不亡者寿”有两个意思,第一是人死了,但他的精神和风范留下来,供后人景仰效法,这样的人才是真的长寿,否则就算活到一百多岁,死了还是什么都没有了。第二是回归“道”体,亦即永不消失。人若未能悟“道”,则“身死如灯灭”,因为真正恒存的只有“道”,我们的生命再怎么长存也只是个名字,名字有什么用呢?人没有不死的,但是要知道人的那一部分是不亡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死而不亡,因为有道作为归宿,这是道家的基本原则。我们常会在意身体有什么变化,但是如果经由有形的生命回归最后的根源“道”,即可化解不必要的执著,因为我们的精神会随着“道”而不断成长。譬如自知、自强,然后知足、强行、不失其所。这一路下来最后就“死而不亡”了,因为生命回到了原来的基础。
3、消除烦恼
道家对人的欲望与烦恼观察得非常细腻、深刻。老子主张对于人生的许多事情都要“保持距离”,才能够保全自己。“保持距离”是为了减少外界的干扰,尤其是耳目的干扰。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十二章》)
五种颜色让人眼花缭乱;五种音调让人听觉失灵;五种滋味让人口不辨味;纵情于狩猎作乐,让人内心狂乱;稀有的货品,让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只求饱腹而不求目眩,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重视内在的满足。
古代所讲的“五色”依序是:青、红、黄、白、黑。这也是五行的顺序:青属木,红属火,黄属土,白属金,黑属水。看多了这些颜色,人就会眼花缭乱。譬如现代人早就习惯了七彩综艺,看电影、看电视、上网……花花绿绿很好看,到最后眼睛受不了,幼稚园的小朋友都开始戴眼镜。说明什么?你放纵你感官的欲望,就会带来后遗症,眼睛是为了看清楚,结果你反而看不清楚。
“五音”指宫、商、角、征、羽五种音调。“五音令人耳聋”,当然不是指耳朵真的聋掉,而是说如果经常在噪音影响之下,到最后就无法听清楚,产生听觉失灵的现象。就像现在立体声影院制造出来的电影音效,有时真叫人头疼。有时候反而愈单纯的声音,愈能让人感到深刻的含意。
“五味”也是按照五行的顺序来的:酸、苦、甘、辛、咸;酸属木,树上结的果子是酸的;苦属火,东西烧焦了是苦的;甘甜属土,土里长出来的庄稼是甜的;辛辣属金,冶炼金属时闻起来有一股辛辣的味道;咸属水,海水是咸的。有时候吃东西味道太多,反而不辨滋味,譬如吃满汉全席,几十样菜,到最后每样菜的味道也许就不记得了。
五色、五音、五味代表人的感官欲望,如果对这些欲望不知加以约束,恣意放纵,最后超过了限度,就会变成“求乐反苦”。至于狩猎作乐,虽说原野可以让人的生命尽量奔放,但是沉溺于此,不知收敛,时间一长,就会让人内心狂乱。譬如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放假的时候玩得太过头了,刚开学反而收不了心,心思很乱,不能安定下来。至于稀有的货品让人行为不轨,很容易理解。你不会听说有人去抢什么拖鞋、皮箱、卫生纸,要抢就抢钻石、黄金、珠宝,为什么?稀有货品,容易让盗贼有非分之想,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最后受到社会制裁。
圣人在面对这些感官欲望时,怎么办呢?为腹不为目。“目”指五色、五音、五味这些感官欲望。圣人让你吃饱喝足,生活得不错,但是不要有太多诱惑。为什么呢?因为人免不了受到诱惑的困扰,诱惑一多,人往往把持不住;如果总是随着外物奔驰,到最后人心都会发狂。圣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为腹不为目”“去彼取此”,摒弃物质的诱惑,让我们回到内心,取得内在的满足。
这种想法,现代人不见得可以立刻接受。社会的发展让人眼花缭乱,产生各种欲望。有些人认为,如果没有欲望,没有消费,商业社会怎么办?经济不流通也不行。况且,叫我们回到颜色少、声音单纯的古代已经不可能了。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是不能够回头的,那你怎么办?只有设法收敛和约束自己的欲望,学会自我控制,不在这个充满欲望和诱惑的社会中迷失自己。譬如现在有些人每天看电视、上网,到最后会觉得心烦意乱,因为你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会很羡慕,自己又得不到,就产生烦恼。这时候如果稍微约束一下自己,少看一点,少听一点,或是看到别人拥有的各种值得羡慕的条件也不动心,想到我自己有的别人其实也未必有,心理才会平衡。就好像小孩子有时候羡慕别人的玩具,忘了自己家里也有很多玩具;我们小时候住在乡下,羡慕住在都市里的人,但都市里的小孩反而羡慕乡下孩子,因为可以跟大自然亲密接触。所以,每一个人其实都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东西,重要是你要安于自己的生命条件,珍惜这些,了解自己的限制,划定自己的努力范围,不随波逐流,这样就少了许多无谓的困扰。
4、以德报怨
人这一生用十六字就可以描述了: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恩、怨、情、仇;悲、欢、离、合。怨,是其中之一。人跟人在一起相处,有时难免会有抱怨。你对我不好,我抱怨你,或者我对你不好,你抱怨我。双方互相抱怨,总觉得自己受委屈,这是人生常有的情况。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你认为如何?孔子说,这样不行,应该“以直报怨”;否则,“以德报怨”的话,何以报德呢?别人对你好,你对他好,叫做以德报德;别人对你不好,你还对他好,那对于对你好的人不就不公平了吗?所以他主张“以直报怨”。“直”在儒家来讲包含两个意思,一是真诚;二是正直,不扭曲心中的情感,按照正义的原则对待他人,让他人受到公平的待遇,就是以直报怨。但老子不这么认为,他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七十九章》)
重大的仇怨经过调解,一定还有遗留的怨恨;这样怎能算是妥善的办法呢?因此,圣人好像保存着借据的存根,而不向人索取偿还。有德行的人像掌管借据那样宽裕;无德行的人像掌管税收那样计较。自然的规律没有任何偏爱,总是与善人同行。
“和大怨,必有余怨”,这句话说得很深刻。与别人发生了重大的仇怨,就算和解了,也会留有一些小的怨恨,至少心中会觉得不平、受委屈,或者没有面子。从前的社会,甚至有代代相传的怨恨,子孙有时未必搞得清楚是怎么回事,虽经过调解,怨恨仍难以化解。如果这时候还说“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就不太合适了。所以,化解怨恨最理想的办法是从根本上就不要与人结怨。
圣人跟别人来往,给人金钱却不向人要债,自然无怨可生。“司契”总是借钱给人,所以宽裕和乐,受人欢迎;“司彻”负责收取租税,难免斤斤计较,受人厌恶。两者都是比喻,代表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我们要让自己不受怨,跟别人来往的时候,就要给别人留有余地。老子认为人活在世界上,有什么仇怨和解都来不及,何况还要以直报怨,更不要说以怨报怨了。“冤家宜解不宜结”就是这个道理。
《老子·六十三章》直接说到“报怨以德”四个字。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所作为的,是无所作为;所从事的,是无所事事;所品味的,是淡而无味。大小多少不必计较,以德行来回应怨恨。
前三句“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是标准的老子思想。王弼的注解说:“以无为为居(居者住也,就是以”无为“作为基本原则;处于无为的状态中);以不言为教(不说什么话,以此去教导别人);以恬淡为味(饮食恬淡对身体比较好);治之极也(这是政治领袖治理百姓的最高境界)。”而“大小多少”,获得多获得少,居于大位还是安于小位,都不要去计较。如果别人对你有怨恨,你要“报怨以德”,用德行来回应怨恨。这是老子的处世态度。
老子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因为道家的思想是一个整体观。人活在世界上,要从整个一生来看,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成败。跟别人来往,这人也许现在亏欠了你,将来说不定别人又来回报你。别人如果得罪你,你把它当成一种磨炼和考验,想到别人恐怕也有痛苦和烦恼。事实上,我们活在世界上,很多人给了我们恩惠。小时候,有父母老师照顾;进入社会,有长官同事照顾。我们照顾别人的时候,就不要老想着回报;你在这里得不到回报,说不定在那里的收获更多。我记得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用英文写论文不太有把握,请了一位在台大念过硕士的美国人帮我修改。改完之后我要付他费用,他拒绝了。他说当年他在台大念书的时候,也有同学义务帮他修改论文,所以他要回报,结果我运气好,回报到我身上来了。我当时就想,将来如果有机会帮助外国学生,就尽力而为,等于也把他对我的恩德回报在其他人身上。
如果每个人都能以这样的心态来处世,好像一颗石头丢到水里,它的涟漪慢慢向外扩张,到最后整个社会都会充满一种信赖和谐的气氛。所以“以德报怨”是一个高超的社会理想,并不是单纯的德行修养而已,里面包含着深沉的智慧。它从万物一体的整体观看待个人生命、人类世界和社会历史。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有恩于人,也可能有怨于人,唯有抱着“以德报怨”的态度处世,至少在老子看来是非常适当的。
5、和光同尘
“和光同尘”语出《老子》,一听就觉得是要采取一种比较委婉、低调的方式跟人相处。先看原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老子·五十六章》)
了解的不去谈论;谈论的并不了解;塞住出口,关上门径,收敛锐气,排除纷杂,调和光芒,混同尘垢,这就是神奇的同化境界。对于这样的人,人们无从与他亲近,也无从与他疏远;人们不能让他得利,也不能让他受害;无法使他高贵,也无法使他卑贱;因此他受到天下人重视。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我们小时候念书念到这里,开玩笑说教道家的老师最好不要说话,因为一说话就代表他不知道,他如果知道就不说话了;所以教道家很容易,进入教室什么话都不用说,跟学生笑一笑,就下课了。这当然是玩笑,事实上道家是把说话当成一种方便法门,说的时候尽量用比喻,因为很难直接去说清楚到底什么是“道”。
“塞其兑,闭其门”,塞住和关上的是感官的欲望,意思是你眼睛不要看太多,耳朵也不要听太多;因为看太多听太多,心就乱掉了,欲望就增加了。《庄子·应帝王》里有一个关于浑沌之死的寓言,说浑沌对别人特别和善,别人看他可怜,没有七窍,想报答他,就帮他开窍。结果“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为什么?欲望多了。“塞其兑,闭其门”是同样的道理。
然后,收敛锐气,排除纷杂,“和光同尘”。我们都知道要调和光芒,不要太明亮,一个有才华的人太亮眼了,别人看了会刺眼,会对付你。当领导也是这样,要知道有人上台,就会有人下台;上台是机缘凑巧,条件成熟,一旦任务完成,要懂得下台,让别人上来。至于“同尘”,混同尘垢,一般人都爱干净,不喜欢尘垢,但有时候在社会上做事,不能太清高;要知道别人有一些小毛病,你同样也有,只要无伤大雅,就不要太计较。《孟子》里有个故事,说齐国有一个叫陈仲子的人,非常有节操,他认为哥哥收了别人的好处,不跟哥哥来往,自己搬到外头去住。有一天他回家探望母亲,正好有人给哥哥送了一只鹅。过了几天,母亲把鹅杀了,做饭给他吃。正吃着,哥哥从外面回来了,说你不是说收别人的鹅不好吗,干吗吃呢?他听了立刻跑到门外,把鹅肉吐出来。孟子就批评他“若仲子者,蚓而后充其操也”,只有变成蚯蚓才能做到他这种操守。所以不管儒家道家,都认为人在这世界上生存,必须尊重世俗的一般规范,和光同尘。这不是虚伪,而是一种谦卑,一种愿意体谅别人难处的处事态度。
接着,老子说了六个词:亲、疏、利、害、贵、贱。这六个词刚好两两相对:有亲就有疏,有利就有害,有贵就有贱。什么意思呢?不受外界的操控和影响。孟子说:“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如果别人很容易就影响你,让你觉得自己很不错,那别人也很容易让你觉得自己不行;因为你价值观的来源在外不在内。而亲疏、利害、贵贱如果都操之于自己,你自己心中有谱,知道自己为什么活在这个世界上,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如何,跟别人关系如何,对自己有基本的了解和信心,就不会随便受别人操纵。
这里所说的“别人”一般指大众或媒体,说你几句好话,你就开心;倒过来批评你几句,你就难过。这怎么能行呢?应该像庄子说的“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天下人都称赞我,也不会使我更加振奋;相反,天下人都批评我,也不会使我更加沮丧。能够做到不让天下人的想法来影响你,这样的人就有一定水平了;但是还不够,最高境界是从“重外轻内”到“重内轻外”,最后到“有内无外”。“内”是一种智慧的启发,是经过某些生命修炼而了解了“道”。从“道”的角度看待宇宙人生,就会发现人生其实根本没有所谓的得失、成败、来去这些问题,更没有什么亲疏、利害、贵贱之分。
这种觉悟的境界,老子称做“玄同”,玄妙的同化境界。你觉悟了“道”,不再生起“分别心”和“比较心”,也不再觉得自己缺乏什么,你本身圆满具足,与“道”同在。庄子说“上与造物者游”,“道”是万物的来源,同它一起游玩,生命怎么会落空呢?“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能够让我好好有这么一个生命的,也可以好好让我的生命结束。这样一来,就把人生的悲情转化为喜悦之情,这正是道家高明的地方。
6、老子三宝
说到“三宝”,我记得小时候吃过一种广东餐点,叫“三宝饭”。后来读书,知道明朝有个“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上大学念了哲学,才知道“三宝”二字出自《老子》: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六十七章》)
我有三种法宝,一直掌握和保存着。第一是慈爱;第二是俭约;第三是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因为慈爱,所以能够勇敢;因为俭约,所以能够推扩;因为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够成为众人的领袖。
先说“慈”,“慈”是母性的特质,代表人的心态要慈爱。老子认为道生万物,道是万物的母亲,母亲的特色就是慈爱。西方有一句谚语,上帝不能照顾每一个人,就给每一个人一个母亲。莎士比亚说:“女子虽弱,为母则强。”女人做了母亲之后,因为对孩子的这份慈爱,会变得非常勇敢坚强,碰到任何困难都要设法解决。有一个故事,美国一位母亲带女儿到超市买东西,出来的时候,女儿跑在前面,忽然一辆卡车急驶而来,把她压在车轮之下。千钧一发之际,母亲立刻奔上前去把卡车车头抬起来。如果是平常的情况,一个女人怎么可能抬起卡车车头呢?但是这位母亲真的做到了。看到女儿被旁人从车轮底下拉出来的那一刻,母亲也倒下了,在医院里躺了好几个月。这说明在一刹那间,慈爱所带来的勇气实在是难以想象的强大。孔子说:“仁者必有勇。”有仁德的人一定会有勇气去做他该做的事。老子也说:“慈故能勇。”一个慈爱的人,一定能够勇敢地去帮助别人。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老子·二十七章》)
因此,圣人总是善于帮助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总是善于使用物,所有没有被丢弃的物。这叫做保持启明状态。因此,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是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老师,不珍惜借鉴,即使再聪明也免不了陷于困惑。这是精微奥妙的道理。
圣人为什么善于帮助人,善于使用物,而使人不被遗弃,使物不被丢弃呢?因为圣人有慈爱,圣人领悟了“道”。从“道”的角度看,每一个人每一样物都源于“道”,“道”让这些人和物出现,一定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所谓的“弃人”与“弃物”。“弃”与“不弃”是由人的眼光来判断的,喜欢这个或者讨厌那个,但人的眼光常常是片面和短浅的。所以要“袭明”,保持启明的状态,以一种慈悲的胸怀,宽容的心态,对每一个人每一样物都能尊重和珍惜。
接着,“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我们现在常说的“师资”二字就出于此。“善人”是先了解道理的人,走在前面;“不善人”像学生一样,跟在后面。学生向老师学习,老师向学生借鉴,等于双方要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因为每个人都可能因为某一方面的长处在此为师,又因为另一方面的不足在彼为资。所以对两者都要接纳,这样一来,就不会陷于迷惑了。这种强调相辅相成、相对相重的观念,是老子思想的特色。
总之,我们对“道”的学习,首先要在心态上学习“道”的慈爱,学会用慈母的心对待天下所有的人,不分善、恶、美、丑都要照顾和关怀,由此形成一种普遍的、平等的同情。这是老子的第一宝“慈”的深意。
老子的第二宝是“俭”,针对物质。很多人把道家跟环保联系起来,就因为这个字。“俭”是要人收敛和约束欲望。譬如一个人如果节俭,固定的钱可以多用一阵,固定的食物可以多吃几餐。大家都节俭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就不会这么快了。其实,这个世界的问题并不在于财富不够用,而是财富不平均,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贫富差距太大,天下很难太平。老子对于“俭”的观点和他本身的哲学思想相呼应。“慈”从“道”而来,因为“道”是万物的母亲,所以“慈”是一种普遍的关怀和同情;“俭”则是我们对待世界的态度。人在消耗这个世界的能量和资源时要尽量节俭和珍惜,因为每样东西都来自“道”,怎么可以浪费?而且也只有“俭”,才能使每个人都普遍地使用到世界的资源,所以老子说:“俭故能广”。
“俭”也代表节制欲望,如果一个人的欲望层出不穷,是不可能接近道家的。道家的基本原则是“少私寡欲”,一个人多私多欲,不可能快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的欲望,然后更痛苦,这是很简单的逻辑。况且,即使所有欲望都能满足,人就能快乐吗?会不会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呢?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
名声与身体,哪一个更亲近?身体与钱财,哪一个更贵重?获得与丧失,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爱惜必定造成极大的耗费;储存丰富必定招致惨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知道停止,就不会碰上危险;这样可以保持长久。
为了追求“名”“货”而劳累或伤害身体,可谓得不偿失。名声和财富是身外之物,身体对于人而言却是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为了追求名利,把健康搞坏了,到最后生病进了医院,这时候谁能来帮你呢?只好自己忍受病痛的折磨了。有的人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恨不得拿自己的一切所有来换回多活几天,有什么用呢?如果早知道身体比名利贵重,为什么平时不多留意一下呢?至于“得与亡孰病”,“得”兼指名、货而言。出名得利,常常带来后遗症;无名无利,反而可以清净生活。这不只是“钟鼎山林,各有天性”的问题,并且还考虑到人生长远的苦与乐。
“甚爱必大费”,因为人一旦执着于所爱,就会不顾一切的付出,对人如此,对物亦然。汉武帝有“金屋藏娇”的故事,你过分喜欢一个人,要什么给什么,会耗费很大。父母对子女也是一样,过分溺爱,让他予取予求,对孩子的成长不见得好。“多藏必厚亡”,天灾人祸将使储存财物越多的人陷入更大的危机。譬如一个仓库着火,如果里面只放了些简单家具,损失还不太大,但如果里面堆满了古董字画、金银珠宝,那损失就不得了了。我有一个朋友,喜欢收藏玻璃杯,他家里有个大柜子摆满了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漂亮玻璃杯,结果碰上地震,整个柜子倒下来,几十年的收藏毁于一旦。我跟他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他听了很惊奇,想不到老子居然两千多年前就知道会有这种情况发生。老子最后说,一个人如果能区分内外,进而重内轻外,做到“知足”与“知止”,自然可以安全自在。要知道,做人做事,能够把握分寸,做到“适可而止”是最难的。而适可而止的秘诀就在于一个“俭”字,懂得收敛自己的欲望,你活在这个世界上才不会觉得匮乏。
老子的第三宝叫“不敢为天下先”,因为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够成为众人的领袖。也就是说,在一个社会或一个团体里,你要做到谦退礼让,不与人争,能够居于人之后,才能成为真正的领袖。有人说,那会不会是故意摆姿态啊,我先让别人,最后目的仍是居于人之先?不是的。老子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老子·六十八章》)
善于担任将帅的人,不崇尚武力;善于作战的人,不轻易发怒;善于克敌制胜的人,不直接交战。善于用人的人,对人态度谦下。这叫做不与人争的操守,这叫做运用别人的力量,这叫做符合天道的规则,这是自古已有的最高理想。
前三句话和战争有关。老子说,善于担任将帅的人,不崇尚武力。崇尚武力等于是靠有多少军队、多少武器来打仗,不见得有制胜的把握。优秀的将帅带兵时要带“心”,用慈爱的心来对待部下,作战的时候别人才愿意为你效命。然后,善于作战的人也不轻易发怒。两军交战,你还没有准备好,别人知道你的弱点,故意激怒你,你去应战,结果陷于劣势。历史上很多战役都是因为自己稳不住阵脚,不到关键时刻就轻易出兵,最后造成惨败。最后,善于克敌制胜的人,根本不直接交战。《孙子兵法》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用武力,而是用谋略、外交去赢得胜利。因为两军作战就算打赢了,死伤也很惨重,杀敌一千,自己损失五百,到最后还是两败俱伤。
老子用了三个“不”:不武、不怒、不与。等于什么呢?收敛。不要仗着人多势众、兵强马壮,就急着跟人作战,而是要用一些间接、柔和的方法克敌制胜。接着,老子提到“用人”,一个领导人要使唤别人,自己先要言语谦虚,态度卑下;否则,你态度傲慢,高高在上,别人就算不得不听命于你,心里恐怕也不会服气,等到具体做事的时候,不见得照你的意思来做,反而误事。接着老子连说三个“是谓”,这叫做不与人争的操守,运用别人的力量,符合天道的规则。“无为而治”就是这么来的。你如果能善用每一个人的才华,让他们自由发挥,没有什么压力,在适当的岗位做适合的事,再权责划分,分层负责,那么你自己几乎不用做什么事,说不定只要说几句话,甚至什么都不用说,你任用的人就自然而然把事情做好了。这是自古已有的最高理想。
西方中世纪以后,基督教有“七大死罪”(thesevendeadlysins)之说。第一宗死罪就是“骄傲”(pride)。为什么骄傲这么可怕,居然成为七大死罪之首呢?因为人一旦起了骄傲的念头,就会忘了自己是谁,最后会以为自己是神。神代表什么?神在此不是指上帝,而是一种完美的境界,以为自己抵达完美了,到了圆满之境了,但是不要忘记生、老、病、死,谁能避开呢?你一骄傲的时候,一觉得自己完美,当下就是一个堕落。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了解,没有谁是不可或缺的,不是非有你不可,也不是非有我不可;任何事情,你不做,自有别人来做,绝不会说少了哪个人,地球就不转了。所谓“斯人不出,如苍生何”,只是一种说法罢了。在现实世界中,这个人出来,对天下就好吗?不一定;这个人离开,天下就乱了吗?也不一定。所以西方宗教把骄傲称为最大的死罪,是一种非常深刻的观念。老子也说“不敢为天下先”,你跟别人相处时,要能够退让,居于别人之后。一个愈是有能力的人,愈要懂得谦卑。这样的观念,对我们来说非常具有启发性。我们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的斗志,反而更能够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特质。
老子思想跟儒家的最大差别在于儒家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一种标准的人文主义,总是要为人找到一条出路,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途径。道家不以人为中心,认为以人为中心未免太狭隘、太主观。譬如我问你,苹果为什么是红色的?因为它想让我引起食欲;猪为什么肥呢?它想提供我营养品。这是标准的以人为中心的回答。事实上,苹果绝对不会是为了吸引你吃它,所以长成红色;猪也不是希望被你吃,所以长得很肥。宇宙万物都有其内在的价值,它能存在,就是得到了的“道”的支持。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老子是完全反对的。他主张顺其自然,尽量避免人为的造作,因为人为造作越多,麻烦也越多。对于人本身而言,老子反对自我中心主义,主张“知常曰明”“自知者明”,提醒我们觉悟智慧的重要。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二十二章》)
不局限于自己所见,所以看得明白;不以自己为对,所以真相彰显;不夸耀自己,所以才有功劳;不仗恃自己,所以才能领导;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相争。
老子连续四个“不”都是反对自我中心,要把自我执着化解。第一句“不自见,故明”,如果任何事情你都以自己所见到的为标准,那你就看不明白。西方哲学为什么从《柏拉图对话录》才开始高xdx潮迭起?因为是“对话录”,我跟你意见不一样,我们来对话;对话之后,你把你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东西告诉我,使我看到了事物的这一面,也看到事物的那一面,这样才全面。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看到的东西不一样,两边对照之后,才能够发现真相。所以在希腊时代,“真相”这个字就是发现的意思,人平常总是被自己的主观见解所遮蔽,只有不总认为自己所见到的就是对的,才能发现真相。
第二句话“不自是,故彰”意思类似。“不自是”,不要老认为自己是对的,老认为自己对,就不能够彰显出来真实的情况。“明”和“彰”都代表能够看得清楚,让真相彰显出来。我们常常说,你不要那么主观,你要跳开自己的立场,才能够客观;但事实上,你再怎么客观,还是会有一定的立场,一定的观点。老子只是提醒我们说,你不要走得太极端了,太局限于自己的所思所见。老子很喜欢用“明”这个字,“自知者明”,我把“明”常常翻成“启明”,心灵之眼张开,才能启明。从庄子的话来说,从“道”来看万物,万物没有贵贱之分,这叫做启明。我看任何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这个贵,那个贱;这个如何,那个如何;从万物本身来看,它都值得你欣赏。了不了解比你喜不喜欢更重要,你连真相都没弄清楚,你说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只是一种主观的一厢情愿而已。
接下来,老子说一个人要“不自伐”,别到处去夸耀自己。这让人想起孔子的学生颜渊,孔子曾经问他,你有什么志向?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我希望做到: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把劳苦的事推给别人。“无伐善”就是不夸耀自己的优点。这说明儒家和道家在修养上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你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你才有功劳;明明是你做的事,但你要知道,没有一个人可以做成所有的事情,或者说即使你做成一件事,也不是靠你一个人的功劳,你需要各种条件的配合,需要别人来帮你;譬如现代社会的民主选举,你选胜了,可是背后有多少人在帮你,怎么可能靠你一个人完成呢?
第四句,不仗恃自己,才能领导别人。如果你说这个团体都靠我一人,只要我在,就没有问题;但你真的去做时,别人不会服从你的领导,认为你太骄傲自大,你既然有本事,一个人做好了。今天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见,如果你不能够以服务代替领导,以谦虚来领导别人,别人只要稍微动动手脚,或是不愿意配合,后果就不堪设想。
所以这四句话虽然简单,却不容易做到。孔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君子有四件事是必须破除的,就是不任意猜测,不坚持己见,不顽固拘泥,不自我膨胀。也要设法把“自我执着”化解,懂得尊重和理解别人。道家更为开阔,不仅对别人要尊重,对于宇宙万物都要加以尊重。
最后一句话很有意思,“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代表什么?代表我没有必要在每一点上胜过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是在某一点上各有优点,各有专长,所以不用去争。我如果有某一方面的专长,到时候轮到我上台,轮到我做一件事,我就自自然然去做。如果我每一样都去争的话,争到最后恐怕两败俱伤,别人看了你的优点,也不见得愿意承认。譬如我有时候开玩笑说,我下围棋没有输过,为什么?因为我从来不下围棋。你听到觉得很好笑,有点阿Q的想法嘛,但是在老子思想里,这种想法是无可厚非的。你一个人有多少本事呢?你参加奥运会,得到金牌,但不要忘记,奥运有几百种项目,你只是在这一方面胜过别人罢了。而且即便你能够胜过别人,也要不争,以“不争”作为处世原则,等到你非争不可的时候,别人自然会尊重你的专长。
2、自己做主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是一句中国人都很熟悉的话。这句话出自《老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三十三章》)
了解别人的是聪明,了解自己的是启明;胜过别人的是有力,胜过自己的是坚强;知道满足的是富有,坚持力行的是有志;不离开根据地的才会持久;死了而不消失的才算长寿。
“知人”是指懂得人情世故,与人来往时了解别人。一个人了解别人说明他很聪明,但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做内省的功夫,才能从整体上去观察“人我”,打破遮蔽。否则光了解别人,不了解自己,反而本末倒置。“明”在这里指“启明”而言,它不是一般的聪明才智,而是化解自我执着之后,走向悟“道”境界的启明。人一旦启明,眼界、心胸就完全不同了。如何了解自己?你必须静下来,“致虚极,守静笃”,虚静之后才能了解自己,这是老子修养的明确方法。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胜过别人说明你力量很大,但只有胜过自己才是坚强。因为真正的强者是可以自我做主的人。人如果不能胜过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只能胜过别人,那只是表面而已。王阳明说“去山中之贼易,去心中之贼难。”要把山上的盗贼赶走很容易,为什么?给我军队,好好训练,就可以把山贼赶走;但要把心中的贼去掉就不容易了,因为心中的贼牵涉到人的欲望、想法、成见,很难去掉。怎样胜过自己?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倒过来,我想做什么偏偏不做,代表自我控制力掌握得很好,这样才能胜过自己。否则,只顺着自己的欲望走,很容易变成自己欲望的奴隶。
“知足者富”,西方有类似的说法:“致富的最佳途径是减少欲望”。富有与贫穷是相对的。譬如你现在问我有钱吗?我说要看跟谁比,跟天下首富比,我这点钱算什么,简直穷的不得了。但是我自己并不觉得有所匮乏,反而很满足,因为别人再有钱跟我有什么关系。这就像庄子说的“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一只鸟在森林里做巢,只需要一根树枝就够了;土拨鼠到河边喝水,所需的不过是装满一个肚子。人只要懂得满足,那就是富有了。
至于“强行者有志”,这是我年轻时的座右铭。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有志向,志向是指尚未做到的事情,要全力以赴。“强”有两个意思,其一是勤,就是很努力地去做;其二是勉强,勉强自己去做。譬如放假了,想要休息了,我再勉强自己多念两天书;今天晚上累了,想睡了,我还是勉强自己多念十分钟书。只有这样不断地勉强自己去做,坚持力行,你读书才会比别人更多一点心得。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或收获,不是经过自我勉强而得来的。像美国的乔丹打篮球,年轻时每天练习投篮,规定自己一定要投五百个才能停下来休息。如果没有自我勉强,人就会显示惰性,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真正的志向,除了强行别无捷径。
最后两句,“不失其所者久”,“所”是指本性与禀赋而言,亦即只有守住“德”才可能持久。我们知道四处奔波很辛苦,譬如经常换工作或经常迁移,或者出去开会东奔西跑。所以,不要轻易离开自己的位置,做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行,不要造成不安定的感觉。“死而不亡者寿”有两个意思,第一是人死了,但他的精神和风范留下来,供后人景仰效法,这样的人才是真的长寿,否则就算活到一百多岁,死了还是什么都没有了。第二是回归“道”体,亦即永不消失。人若未能悟“道”,则“身死如灯灭”,因为真正恒存的只有“道”,我们的生命再怎么长存也只是个名字,名字有什么用呢?人没有不死的,但是要知道人的那一部分是不亡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死而不亡,因为有道作为归宿,这是道家的基本原则。我们常会在意身体有什么变化,但是如果经由有形的生命回归最后的根源“道”,即可化解不必要的执著,因为我们的精神会随着“道”而不断成长。譬如自知、自强,然后知足、强行、不失其所。这一路下来最后就“死而不亡”了,因为生命回到了原来的基础。
3、消除烦恼
道家对人的欲望与烦恼观察得非常细腻、深刻。老子主张对于人生的许多事情都要“保持距离”,才能够保全自己。“保持距离”是为了减少外界的干扰,尤其是耳目的干扰。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十二章》)
五种颜色让人眼花缭乱;五种音调让人听觉失灵;五种滋味让人口不辨味;纵情于狩猎作乐,让人内心狂乱;稀有的货品,让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只求饱腹而不求目眩,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重视内在的满足。
古代所讲的“五色”依序是:青、红、黄、白、黑。这也是五行的顺序:青属木,红属火,黄属土,白属金,黑属水。看多了这些颜色,人就会眼花缭乱。譬如现代人早就习惯了七彩综艺,看电影、看电视、上网……花花绿绿很好看,到最后眼睛受不了,幼稚园的小朋友都开始戴眼镜。说明什么?你放纵你感官的欲望,就会带来后遗症,眼睛是为了看清楚,结果你反而看不清楚。
“五音”指宫、商、角、征、羽五种音调。“五音令人耳聋”,当然不是指耳朵真的聋掉,而是说如果经常在噪音影响之下,到最后就无法听清楚,产生听觉失灵的现象。就像现在立体声影院制造出来的电影音效,有时真叫人头疼。有时候反而愈单纯的声音,愈能让人感到深刻的含意。
“五味”也是按照五行的顺序来的:酸、苦、甘、辛、咸;酸属木,树上结的果子是酸的;苦属火,东西烧焦了是苦的;甘甜属土,土里长出来的庄稼是甜的;辛辣属金,冶炼金属时闻起来有一股辛辣的味道;咸属水,海水是咸的。有时候吃东西味道太多,反而不辨滋味,譬如吃满汉全席,几十样菜,到最后每样菜的味道也许就不记得了。
五色、五音、五味代表人的感官欲望,如果对这些欲望不知加以约束,恣意放纵,最后超过了限度,就会变成“求乐反苦”。至于狩猎作乐,虽说原野可以让人的生命尽量奔放,但是沉溺于此,不知收敛,时间一长,就会让人内心狂乱。譬如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放假的时候玩得太过头了,刚开学反而收不了心,心思很乱,不能安定下来。至于稀有的货品让人行为不轨,很容易理解。你不会听说有人去抢什么拖鞋、皮箱、卫生纸,要抢就抢钻石、黄金、珠宝,为什么?稀有货品,容易让盗贼有非分之想,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最后受到社会制裁。
圣人在面对这些感官欲望时,怎么办呢?为腹不为目。“目”指五色、五音、五味这些感官欲望。圣人让你吃饱喝足,生活得不错,但是不要有太多诱惑。为什么呢?因为人免不了受到诱惑的困扰,诱惑一多,人往往把持不住;如果总是随着外物奔驰,到最后人心都会发狂。圣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为腹不为目”“去彼取此”,摒弃物质的诱惑,让我们回到内心,取得内在的满足。
这种想法,现代人不见得可以立刻接受。社会的发展让人眼花缭乱,产生各种欲望。有些人认为,如果没有欲望,没有消费,商业社会怎么办?经济不流通也不行。况且,叫我们回到颜色少、声音单纯的古代已经不可能了。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是不能够回头的,那你怎么办?只有设法收敛和约束自己的欲望,学会自我控制,不在这个充满欲望和诱惑的社会中迷失自己。譬如现在有些人每天看电视、上网,到最后会觉得心烦意乱,因为你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会很羡慕,自己又得不到,就产生烦恼。这时候如果稍微约束一下自己,少看一点,少听一点,或是看到别人拥有的各种值得羡慕的条件也不动心,想到我自己有的别人其实也未必有,心理才会平衡。就好像小孩子有时候羡慕别人的玩具,忘了自己家里也有很多玩具;我们小时候住在乡下,羡慕住在都市里的人,但都市里的小孩反而羡慕乡下孩子,因为可以跟大自然亲密接触。所以,每一个人其实都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东西,重要是你要安于自己的生命条件,珍惜这些,了解自己的限制,划定自己的努力范围,不随波逐流,这样就少了许多无谓的困扰。
4、以德报怨
人这一生用十六字就可以描述了: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恩、怨、情、仇;悲、欢、离、合。怨,是其中之一。人跟人在一起相处,有时难免会有抱怨。你对我不好,我抱怨你,或者我对你不好,你抱怨我。双方互相抱怨,总觉得自己受委屈,这是人生常有的情况。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你认为如何?孔子说,这样不行,应该“以直报怨”;否则,“以德报怨”的话,何以报德呢?别人对你好,你对他好,叫做以德报德;别人对你不好,你还对他好,那对于对你好的人不就不公平了吗?所以他主张“以直报怨”。“直”在儒家来讲包含两个意思,一是真诚;二是正直,不扭曲心中的情感,按照正义的原则对待他人,让他人受到公平的待遇,就是以直报怨。但老子不这么认为,他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七十九章》)
重大的仇怨经过调解,一定还有遗留的怨恨;这样怎能算是妥善的办法呢?因此,圣人好像保存着借据的存根,而不向人索取偿还。有德行的人像掌管借据那样宽裕;无德行的人像掌管税收那样计较。自然的规律没有任何偏爱,总是与善人同行。
“和大怨,必有余怨”,这句话说得很深刻。与别人发生了重大的仇怨,就算和解了,也会留有一些小的怨恨,至少心中会觉得不平、受委屈,或者没有面子。从前的社会,甚至有代代相传的怨恨,子孙有时未必搞得清楚是怎么回事,虽经过调解,怨恨仍难以化解。如果这时候还说“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就不太合适了。所以,化解怨恨最理想的办法是从根本上就不要与人结怨。
圣人跟别人来往,给人金钱却不向人要债,自然无怨可生。“司契”总是借钱给人,所以宽裕和乐,受人欢迎;“司彻”负责收取租税,难免斤斤计较,受人厌恶。两者都是比喻,代表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我们要让自己不受怨,跟别人来往的时候,就要给别人留有余地。老子认为人活在世界上,有什么仇怨和解都来不及,何况还要以直报怨,更不要说以怨报怨了。“冤家宜解不宜结”就是这个道理。
《老子·六十三章》直接说到“报怨以德”四个字。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所作为的,是无所作为;所从事的,是无所事事;所品味的,是淡而无味。大小多少不必计较,以德行来回应怨恨。
前三句“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是标准的老子思想。王弼的注解说:“以无为为居(居者住也,就是以”无为“作为基本原则;处于无为的状态中);以不言为教(不说什么话,以此去教导别人);以恬淡为味(饮食恬淡对身体比较好);治之极也(这是政治领袖治理百姓的最高境界)。”而“大小多少”,获得多获得少,居于大位还是安于小位,都不要去计较。如果别人对你有怨恨,你要“报怨以德”,用德行来回应怨恨。这是老子的处世态度。
老子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因为道家的思想是一个整体观。人活在世界上,要从整个一生来看,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成败。跟别人来往,这人也许现在亏欠了你,将来说不定别人又来回报你。别人如果得罪你,你把它当成一种磨炼和考验,想到别人恐怕也有痛苦和烦恼。事实上,我们活在世界上,很多人给了我们恩惠。小时候,有父母老师照顾;进入社会,有长官同事照顾。我们照顾别人的时候,就不要老想着回报;你在这里得不到回报,说不定在那里的收获更多。我记得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用英文写论文不太有把握,请了一位在台大念过硕士的美国人帮我修改。改完之后我要付他费用,他拒绝了。他说当年他在台大念书的时候,也有同学义务帮他修改论文,所以他要回报,结果我运气好,回报到我身上来了。我当时就想,将来如果有机会帮助外国学生,就尽力而为,等于也把他对我的恩德回报在其他人身上。
如果每个人都能以这样的心态来处世,好像一颗石头丢到水里,它的涟漪慢慢向外扩张,到最后整个社会都会充满一种信赖和谐的气氛。所以“以德报怨”是一个高超的社会理想,并不是单纯的德行修养而已,里面包含着深沉的智慧。它从万物一体的整体观看待个人生命、人类世界和社会历史。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有恩于人,也可能有怨于人,唯有抱着“以德报怨”的态度处世,至少在老子看来是非常适当的。
5、和光同尘
“和光同尘”语出《老子》,一听就觉得是要采取一种比较委婉、低调的方式跟人相处。先看原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老子·五十六章》)
了解的不去谈论;谈论的并不了解;塞住出口,关上门径,收敛锐气,排除纷杂,调和光芒,混同尘垢,这就是神奇的同化境界。对于这样的人,人们无从与他亲近,也无从与他疏远;人们不能让他得利,也不能让他受害;无法使他高贵,也无法使他卑贱;因此他受到天下人重视。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我们小时候念书念到这里,开玩笑说教道家的老师最好不要说话,因为一说话就代表他不知道,他如果知道就不说话了;所以教道家很容易,进入教室什么话都不用说,跟学生笑一笑,就下课了。这当然是玩笑,事实上道家是把说话当成一种方便法门,说的时候尽量用比喻,因为很难直接去说清楚到底什么是“道”。
“塞其兑,闭其门”,塞住和关上的是感官的欲望,意思是你眼睛不要看太多,耳朵也不要听太多;因为看太多听太多,心就乱掉了,欲望就增加了。《庄子·应帝王》里有一个关于浑沌之死的寓言,说浑沌对别人特别和善,别人看他可怜,没有七窍,想报答他,就帮他开窍。结果“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为什么?欲望多了。“塞其兑,闭其门”是同样的道理。
然后,收敛锐气,排除纷杂,“和光同尘”。我们都知道要调和光芒,不要太明亮,一个有才华的人太亮眼了,别人看了会刺眼,会对付你。当领导也是这样,要知道有人上台,就会有人下台;上台是机缘凑巧,条件成熟,一旦任务完成,要懂得下台,让别人上来。至于“同尘”,混同尘垢,一般人都爱干净,不喜欢尘垢,但有时候在社会上做事,不能太清高;要知道别人有一些小毛病,你同样也有,只要无伤大雅,就不要太计较。《孟子》里有个故事,说齐国有一个叫陈仲子的人,非常有节操,他认为哥哥收了别人的好处,不跟哥哥来往,自己搬到外头去住。有一天他回家探望母亲,正好有人给哥哥送了一只鹅。过了几天,母亲把鹅杀了,做饭给他吃。正吃着,哥哥从外面回来了,说你不是说收别人的鹅不好吗,干吗吃呢?他听了立刻跑到门外,把鹅肉吐出来。孟子就批评他“若仲子者,蚓而后充其操也”,只有变成蚯蚓才能做到他这种操守。所以不管儒家道家,都认为人在这世界上生存,必须尊重世俗的一般规范,和光同尘。这不是虚伪,而是一种谦卑,一种愿意体谅别人难处的处事态度。
接着,老子说了六个词:亲、疏、利、害、贵、贱。这六个词刚好两两相对:有亲就有疏,有利就有害,有贵就有贱。什么意思呢?不受外界的操控和影响。孟子说:“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如果别人很容易就影响你,让你觉得自己很不错,那别人也很容易让你觉得自己不行;因为你价值观的来源在外不在内。而亲疏、利害、贵贱如果都操之于自己,你自己心中有谱,知道自己为什么活在这个世界上,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如何,跟别人关系如何,对自己有基本的了解和信心,就不会随便受别人操纵。
这里所说的“别人”一般指大众或媒体,说你几句好话,你就开心;倒过来批评你几句,你就难过。这怎么能行呢?应该像庄子说的“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天下人都称赞我,也不会使我更加振奋;相反,天下人都批评我,也不会使我更加沮丧。能够做到不让天下人的想法来影响你,这样的人就有一定水平了;但是还不够,最高境界是从“重外轻内”到“重内轻外”,最后到“有内无外”。“内”是一种智慧的启发,是经过某些生命修炼而了解了“道”。从“道”的角度看待宇宙人生,就会发现人生其实根本没有所谓的得失、成败、来去这些问题,更没有什么亲疏、利害、贵贱之分。
这种觉悟的境界,老子称做“玄同”,玄妙的同化境界。你觉悟了“道”,不再生起“分别心”和“比较心”,也不再觉得自己缺乏什么,你本身圆满具足,与“道”同在。庄子说“上与造物者游”,“道”是万物的来源,同它一起游玩,生命怎么会落空呢?“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能够让我好好有这么一个生命的,也可以好好让我的生命结束。这样一来,就把人生的悲情转化为喜悦之情,这正是道家高明的地方。
6、老子三宝
说到“三宝”,我记得小时候吃过一种广东餐点,叫“三宝饭”。后来读书,知道明朝有个“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上大学念了哲学,才知道“三宝”二字出自《老子》: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六十七章》)
我有三种法宝,一直掌握和保存着。第一是慈爱;第二是俭约;第三是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因为慈爱,所以能够勇敢;因为俭约,所以能够推扩;因为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够成为众人的领袖。
先说“慈”,“慈”是母性的特质,代表人的心态要慈爱。老子认为道生万物,道是万物的母亲,母亲的特色就是慈爱。西方有一句谚语,上帝不能照顾每一个人,就给每一个人一个母亲。莎士比亚说:“女子虽弱,为母则强。”女人做了母亲之后,因为对孩子的这份慈爱,会变得非常勇敢坚强,碰到任何困难都要设法解决。有一个故事,美国一位母亲带女儿到超市买东西,出来的时候,女儿跑在前面,忽然一辆卡车急驶而来,把她压在车轮之下。千钧一发之际,母亲立刻奔上前去把卡车车头抬起来。如果是平常的情况,一个女人怎么可能抬起卡车车头呢?但是这位母亲真的做到了。看到女儿被旁人从车轮底下拉出来的那一刻,母亲也倒下了,在医院里躺了好几个月。这说明在一刹那间,慈爱所带来的勇气实在是难以想象的强大。孔子说:“仁者必有勇。”有仁德的人一定会有勇气去做他该做的事。老子也说:“慈故能勇。”一个慈爱的人,一定能够勇敢地去帮助别人。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老子·二十七章》)
因此,圣人总是善于帮助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总是善于使用物,所有没有被丢弃的物。这叫做保持启明状态。因此,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是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老师,不珍惜借鉴,即使再聪明也免不了陷于困惑。这是精微奥妙的道理。
圣人为什么善于帮助人,善于使用物,而使人不被遗弃,使物不被丢弃呢?因为圣人有慈爱,圣人领悟了“道”。从“道”的角度看,每一个人每一样物都源于“道”,“道”让这些人和物出现,一定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所谓的“弃人”与“弃物”。“弃”与“不弃”是由人的眼光来判断的,喜欢这个或者讨厌那个,但人的眼光常常是片面和短浅的。所以要“袭明”,保持启明的状态,以一种慈悲的胸怀,宽容的心态,对每一个人每一样物都能尊重和珍惜。
接着,“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我们现在常说的“师资”二字就出于此。“善人”是先了解道理的人,走在前面;“不善人”像学生一样,跟在后面。学生向老师学习,老师向学生借鉴,等于双方要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因为每个人都可能因为某一方面的长处在此为师,又因为另一方面的不足在彼为资。所以对两者都要接纳,这样一来,就不会陷于迷惑了。这种强调相辅相成、相对相重的观念,是老子思想的特色。
总之,我们对“道”的学习,首先要在心态上学习“道”的慈爱,学会用慈母的心对待天下所有的人,不分善、恶、美、丑都要照顾和关怀,由此形成一种普遍的、平等的同情。这是老子的第一宝“慈”的深意。
老子的第二宝是“俭”,针对物质。很多人把道家跟环保联系起来,就因为这个字。“俭”是要人收敛和约束欲望。譬如一个人如果节俭,固定的钱可以多用一阵,固定的食物可以多吃几餐。大家都节俭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就不会这么快了。其实,这个世界的问题并不在于财富不够用,而是财富不平均,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贫富差距太大,天下很难太平。老子对于“俭”的观点和他本身的哲学思想相呼应。“慈”从“道”而来,因为“道”是万物的母亲,所以“慈”是一种普遍的关怀和同情;“俭”则是我们对待世界的态度。人在消耗这个世界的能量和资源时要尽量节俭和珍惜,因为每样东西都来自“道”,怎么可以浪费?而且也只有“俭”,才能使每个人都普遍地使用到世界的资源,所以老子说:“俭故能广”。
“俭”也代表节制欲望,如果一个人的欲望层出不穷,是不可能接近道家的。道家的基本原则是“少私寡欲”,一个人多私多欲,不可能快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的欲望,然后更痛苦,这是很简单的逻辑。况且,即使所有欲望都能满足,人就能快乐吗?会不会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呢?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
名声与身体,哪一个更亲近?身体与钱财,哪一个更贵重?获得与丧失,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爱惜必定造成极大的耗费;储存丰富必定招致惨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知道停止,就不会碰上危险;这样可以保持长久。
为了追求“名”“货”而劳累或伤害身体,可谓得不偿失。名声和财富是身外之物,身体对于人而言却是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为了追求名利,把健康搞坏了,到最后生病进了医院,这时候谁能来帮你呢?只好自己忍受病痛的折磨了。有的人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恨不得拿自己的一切所有来换回多活几天,有什么用呢?如果早知道身体比名利贵重,为什么平时不多留意一下呢?至于“得与亡孰病”,“得”兼指名、货而言。出名得利,常常带来后遗症;无名无利,反而可以清净生活。这不只是“钟鼎山林,各有天性”的问题,并且还考虑到人生长远的苦与乐。
“甚爱必大费”,因为人一旦执着于所爱,就会不顾一切的付出,对人如此,对物亦然。汉武帝有“金屋藏娇”的故事,你过分喜欢一个人,要什么给什么,会耗费很大。父母对子女也是一样,过分溺爱,让他予取予求,对孩子的成长不见得好。“多藏必厚亡”,天灾人祸将使储存财物越多的人陷入更大的危机。譬如一个仓库着火,如果里面只放了些简单家具,损失还不太大,但如果里面堆满了古董字画、金银珠宝,那损失就不得了了。我有一个朋友,喜欢收藏玻璃杯,他家里有个大柜子摆满了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漂亮玻璃杯,结果碰上地震,整个柜子倒下来,几十年的收藏毁于一旦。我跟他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他听了很惊奇,想不到老子居然两千多年前就知道会有这种情况发生。老子最后说,一个人如果能区分内外,进而重内轻外,做到“知足”与“知止”,自然可以安全自在。要知道,做人做事,能够把握分寸,做到“适可而止”是最难的。而适可而止的秘诀就在于一个“俭”字,懂得收敛自己的欲望,你活在这个世界上才不会觉得匮乏。
老子的第三宝叫“不敢为天下先”,因为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够成为众人的领袖。也就是说,在一个社会或一个团体里,你要做到谦退礼让,不与人争,能够居于人之后,才能成为真正的领袖。有人说,那会不会是故意摆姿态啊,我先让别人,最后目的仍是居于人之先?不是的。老子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老子·六十八章》)
善于担任将帅的人,不崇尚武力;善于作战的人,不轻易发怒;善于克敌制胜的人,不直接交战。善于用人的人,对人态度谦下。这叫做不与人争的操守,这叫做运用别人的力量,这叫做符合天道的规则,这是自古已有的最高理想。
前三句话和战争有关。老子说,善于担任将帅的人,不崇尚武力。崇尚武力等于是靠有多少军队、多少武器来打仗,不见得有制胜的把握。优秀的将帅带兵时要带“心”,用慈爱的心来对待部下,作战的时候别人才愿意为你效命。然后,善于作战的人也不轻易发怒。两军交战,你还没有准备好,别人知道你的弱点,故意激怒你,你去应战,结果陷于劣势。历史上很多战役都是因为自己稳不住阵脚,不到关键时刻就轻易出兵,最后造成惨败。最后,善于克敌制胜的人,根本不直接交战。《孙子兵法》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用武力,而是用谋略、外交去赢得胜利。因为两军作战就算打赢了,死伤也很惨重,杀敌一千,自己损失五百,到最后还是两败俱伤。
老子用了三个“不”:不武、不怒、不与。等于什么呢?收敛。不要仗着人多势众、兵强马壮,就急着跟人作战,而是要用一些间接、柔和的方法克敌制胜。接着,老子提到“用人”,一个领导人要使唤别人,自己先要言语谦虚,态度卑下;否则,你态度傲慢,高高在上,别人就算不得不听命于你,心里恐怕也不会服气,等到具体做事的时候,不见得照你的意思来做,反而误事。接着老子连说三个“是谓”,这叫做不与人争的操守,运用别人的力量,符合天道的规则。“无为而治”就是这么来的。你如果能善用每一个人的才华,让他们自由发挥,没有什么压力,在适当的岗位做适合的事,再权责划分,分层负责,那么你自己几乎不用做什么事,说不定只要说几句话,甚至什么都不用说,你任用的人就自然而然把事情做好了。这是自古已有的最高理想。
西方中世纪以后,基督教有“七大死罪”(thesevendeadlysins)之说。第一宗死罪就是“骄傲”(pride)。为什么骄傲这么可怕,居然成为七大死罪之首呢?因为人一旦起了骄傲的念头,就会忘了自己是谁,最后会以为自己是神。神代表什么?神在此不是指上帝,而是一种完美的境界,以为自己抵达完美了,到了圆满之境了,但是不要忘记生、老、病、死,谁能避开呢?你一骄傲的时候,一觉得自己完美,当下就是一个堕落。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了解,没有谁是不可或缺的,不是非有你不可,也不是非有我不可;任何事情,你不做,自有别人来做,绝不会说少了哪个人,地球就不转了。所谓“斯人不出,如苍生何”,只是一种说法罢了。在现实世界中,这个人出来,对天下就好吗?不一定;这个人离开,天下就乱了吗?也不一定。所以西方宗教把骄傲称为最大的死罪,是一种非常深刻的观念。老子也说“不敢为天下先”,你跟别人相处时,要能够退让,居于别人之后。一个愈是有能力的人,愈要懂得谦卑。这样的观念,对我们来说非常具有启发性。我们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的斗志,反而更能够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特质。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