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花大阵
作者:家家哥 更新:2022-02-17 21:53
“泡桐树吧,花期最长,花香浓郁,树干高大笔挺。”
“这也容易,附近应该有泡桐的苗圃,采买一些,几万棵还是有的。一会我安排下去联系。”
这种小事自然用不到晁盖亲自跑腿,不过半天时间掌柜的就回来了。
“有一家泡桐苗圃,两年的苗子,地径小孩手臂粗细,苗子三文钱一棵,运输他们不管。”
“哦,这挺好,大约有多少?”
“不多,两万多棵。不过徐州那边有大量的石榴树苗,能有几十万棵,就是苗子比较小,小手指粗细,不堪大用。但是白蜡树、国槐树有专业的苗圃,量也比较大。”
“行,等候我安排再行订货起苗。”
泡桐树属于乔木,树干高大,用材林。
石榴树果树,灌木,树干矮小,能开花,能结果,做行道树也是可以的。
由于最近董平搞事情,晁盖没敢久留,当天下午就返回了东平府。
刚到兵营杨林就过来汇报:“哥哥,闻师爷请您过去一趟府衙。”
“好,我立刻过去。”
晁盖洗漱换了衣服,还得赶奔府衙,一天天的这事真多。
来到府衙的时候程知府没在,闻师爷接待的晁盖。
闻师爷一招手,让衙役端过来一个托盘,上面是二百两银子。
“这事给晁团练的奖励,挖出了三炮宝局这个毒瘤,还了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这,算了吧。我也算是职责所在,维持治安也是我的本分工作。”
“拿着吧,这是走账目的,一直没给你。”
晁盖一听这话还真没客气,拿包袱就装了起来。
“这次请晁团练过来是有一些事情的,今年春天的时候种了几十万的桑树,成活率不咋高。要不趁着现在秋天容易种,再补补苗。”
晁盖差点拍大腿,真是想啥来啥。
“这,今年天气干旱,百姓又有些携带。看这样子后年也回不了本,养蚕是个精细活,不是所有农户都适合干的。”
“我在南方呆过,南方有专门种桑的农户,并不养蚕,他们卖桑叶给养蚕户,商品化比较厉害。东平府也有这个条件,这边山区多,种桑多了也能发展这种模式,桑农采摘桑叶卖给养殖户。”
晁盖点点头:“程大人、闻师爷一心为民,让人感动。那我就自掏腰包,再买一百万棵补发给桑农,希望大家尽快把桑种起来,也好多多生产蚕茧。”
“哈哈,晁团练大仁大义,好样的。”
“让闻师爷夸的我都不好意思了,那我再捐三万棵泡桐,作为官道的行道树。”
“那实在是太好了。”
“不过我要直接安排乡兵种上,有的人种树糊弄人,成活不了。”
“那更好啊,人工费还节省了。秋种一场梦,那就尽快开始吧。明天我发文书协调各县,种到哪个县,哪个县出粮草,不会让你乡兵营亏本钱的。”
“别,免了。好事做到底,吃粮食吃多少。你让各县出粮草,还是要落在老百姓头上,好事也变坏事了。我让士卒拉着大车,走到哪里就在哪做饭,用不了多少钱,当兵吃粮用不到下饭店。”
“那太好了,明天让衙门里的人协调一下如何种,具体实施就由晁团练的乡兵营来负责了。”
晁盖派了杨林,跟着农林衙门的人沿着官道用石灰画线。
晁盖当即安排起苗,泡桐树苗非比寻常,两年苗高了都比马车长,而且这种树根系还很大。一马车不过装数百棵,数量不多。
乡兵的主体是都是晁家庄周边的百姓,都是农户出身,种树还是很清楚的,就是个别的地方路基两侧土地太过坚硬了,很难挖动,需要用镐来对付。如果是实在不能种的地方,那就只能放弃了,毕竟这种地方就算勉强种了也长不好。
挖坑,回填底土,放入树苗,填土踩踏结实,浇水,然后等水耗尽后再次培土。
秋天种树相对简单,这个季节树已经休眠了,浇水也不用太多,最主要一点,适当种深点,种植后踩踏结实。
晁盖、杨林、邓飞带队上阵种树,士卒认真操作,种植的那是相当好。
杨林不明白晁盖为什么突然想起种树来了,但是身为乡兵,对晁盖的安排那是绝对的服从。
晁盖介绍:“泡桐树树冠高大,生长快速,用不了几年就能官道遮阴了,咱们的安通镖局是长期做下去的,为了兄弟们夏天不挨晒,咱们辛苦点是值得的。”
杨林笑道:“这点活算什么辛苦,一天不过三个时辰,如果不是老是转移场地,今天一天也能种五六千棵啊。”
“今天种了三千八百多颗,不少了。东平城周边的官道都给种上,到时候方便乘凉。”
基本上在三丈一棵,一里地也不过一百五六十棵。
五百多人铺开了种植,进度还是相当快的。
东平府通往各县城的官道加起来也有五百里路,按照这么算最少也要八万棵树。
很显然泡桐树那是不够的,晁盖也不强求,种完周边拉倒,别的县各自发挥吧,爱种啥种啥。
工程进行的相当顺利,仅仅五天的时间,两万多棵泡桐树种完了。
结束不种了,没苗了。
这天一大早,晁盖自带一百名卫队,庞万春选了三十名弓骑兵,石宝选了三十名轻骑兵,一行人共计一百六十人浩浩荡荡的校场准备好,出发厢军营地。
萧让也提醒过,这次去肯定是鸿门宴。
但是晁盖不以为然,你董平三头六臂咋滴,双枪将名气再高,自己手下实力那可不弱。庞万春、石宝,这两员大将,武艺超群。
厢军大营和晁盖的乡兵营两回事,人家这是青砖红瓦的永久建筑。如同一个小城池一般,占地有上千亩之多。
不过比试较量的场地在厢军大营的外面有一片数上千亩的荒滩,这里是厢军骑兵天天训练的地方。
呜呜的牛角号,咚咚咚的牛皮大战鼓。
沙场早已经准备好了数十个箭靶子,数十个稻草人。
“这也容易,附近应该有泡桐的苗圃,采买一些,几万棵还是有的。一会我安排下去联系。”
这种小事自然用不到晁盖亲自跑腿,不过半天时间掌柜的就回来了。
“有一家泡桐苗圃,两年的苗子,地径小孩手臂粗细,苗子三文钱一棵,运输他们不管。”
“哦,这挺好,大约有多少?”
“不多,两万多棵。不过徐州那边有大量的石榴树苗,能有几十万棵,就是苗子比较小,小手指粗细,不堪大用。但是白蜡树、国槐树有专业的苗圃,量也比较大。”
“行,等候我安排再行订货起苗。”
泡桐树属于乔木,树干高大,用材林。
石榴树果树,灌木,树干矮小,能开花,能结果,做行道树也是可以的。
由于最近董平搞事情,晁盖没敢久留,当天下午就返回了东平府。
刚到兵营杨林就过来汇报:“哥哥,闻师爷请您过去一趟府衙。”
“好,我立刻过去。”
晁盖洗漱换了衣服,还得赶奔府衙,一天天的这事真多。
来到府衙的时候程知府没在,闻师爷接待的晁盖。
闻师爷一招手,让衙役端过来一个托盘,上面是二百两银子。
“这事给晁团练的奖励,挖出了三炮宝局这个毒瘤,还了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这,算了吧。我也算是职责所在,维持治安也是我的本分工作。”
“拿着吧,这是走账目的,一直没给你。”
晁盖一听这话还真没客气,拿包袱就装了起来。
“这次请晁团练过来是有一些事情的,今年春天的时候种了几十万的桑树,成活率不咋高。要不趁着现在秋天容易种,再补补苗。”
晁盖差点拍大腿,真是想啥来啥。
“这,今年天气干旱,百姓又有些携带。看这样子后年也回不了本,养蚕是个精细活,不是所有农户都适合干的。”
“我在南方呆过,南方有专门种桑的农户,并不养蚕,他们卖桑叶给养蚕户,商品化比较厉害。东平府也有这个条件,这边山区多,种桑多了也能发展这种模式,桑农采摘桑叶卖给养殖户。”
晁盖点点头:“程大人、闻师爷一心为民,让人感动。那我就自掏腰包,再买一百万棵补发给桑农,希望大家尽快把桑种起来,也好多多生产蚕茧。”
“哈哈,晁团练大仁大义,好样的。”
“让闻师爷夸的我都不好意思了,那我再捐三万棵泡桐,作为官道的行道树。”
“那实在是太好了。”
“不过我要直接安排乡兵种上,有的人种树糊弄人,成活不了。”
“那更好啊,人工费还节省了。秋种一场梦,那就尽快开始吧。明天我发文书协调各县,种到哪个县,哪个县出粮草,不会让你乡兵营亏本钱的。”
“别,免了。好事做到底,吃粮食吃多少。你让各县出粮草,还是要落在老百姓头上,好事也变坏事了。我让士卒拉着大车,走到哪里就在哪做饭,用不了多少钱,当兵吃粮用不到下饭店。”
“那太好了,明天让衙门里的人协调一下如何种,具体实施就由晁团练的乡兵营来负责了。”
晁盖派了杨林,跟着农林衙门的人沿着官道用石灰画线。
晁盖当即安排起苗,泡桐树苗非比寻常,两年苗高了都比马车长,而且这种树根系还很大。一马车不过装数百棵,数量不多。
乡兵的主体是都是晁家庄周边的百姓,都是农户出身,种树还是很清楚的,就是个别的地方路基两侧土地太过坚硬了,很难挖动,需要用镐来对付。如果是实在不能种的地方,那就只能放弃了,毕竟这种地方就算勉强种了也长不好。
挖坑,回填底土,放入树苗,填土踩踏结实,浇水,然后等水耗尽后再次培土。
秋天种树相对简单,这个季节树已经休眠了,浇水也不用太多,最主要一点,适当种深点,种植后踩踏结实。
晁盖、杨林、邓飞带队上阵种树,士卒认真操作,种植的那是相当好。
杨林不明白晁盖为什么突然想起种树来了,但是身为乡兵,对晁盖的安排那是绝对的服从。
晁盖介绍:“泡桐树树冠高大,生长快速,用不了几年就能官道遮阴了,咱们的安通镖局是长期做下去的,为了兄弟们夏天不挨晒,咱们辛苦点是值得的。”
杨林笑道:“这点活算什么辛苦,一天不过三个时辰,如果不是老是转移场地,今天一天也能种五六千棵啊。”
“今天种了三千八百多颗,不少了。东平城周边的官道都给种上,到时候方便乘凉。”
基本上在三丈一棵,一里地也不过一百五六十棵。
五百多人铺开了种植,进度还是相当快的。
东平府通往各县城的官道加起来也有五百里路,按照这么算最少也要八万棵树。
很显然泡桐树那是不够的,晁盖也不强求,种完周边拉倒,别的县各自发挥吧,爱种啥种啥。
工程进行的相当顺利,仅仅五天的时间,两万多棵泡桐树种完了。
结束不种了,没苗了。
这天一大早,晁盖自带一百名卫队,庞万春选了三十名弓骑兵,石宝选了三十名轻骑兵,一行人共计一百六十人浩浩荡荡的校场准备好,出发厢军营地。
萧让也提醒过,这次去肯定是鸿门宴。
但是晁盖不以为然,你董平三头六臂咋滴,双枪将名气再高,自己手下实力那可不弱。庞万春、石宝,这两员大将,武艺超群。
厢军大营和晁盖的乡兵营两回事,人家这是青砖红瓦的永久建筑。如同一个小城池一般,占地有上千亩之多。
不过比试较量的场地在厢军大营的外面有一片数上千亩的荒滩,这里是厢军骑兵天天训练的地方。
呜呜的牛角号,咚咚咚的牛皮大战鼓。
沙场早已经准备好了数十个箭靶子,数十个稻草人。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