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大白脸和金柱
作者:鸳鸯腿 更新:2021-12-10 07:16
兰花花本来以为大冬天的,砖窑场又地处偏僻,不会出幺蛾子,但她错了。
开会回来的第二天,是个好晴天,马大庆闲不住,招呼大丑,三驴子,老油条牵着两条大黄狗,带着土铳进了山。
这正是撵兔子捉山鸡的最好时机,那些野物儿又饥又渴,只是厚厚的积雪,像柔软的棉花。
野物儿一跑,常陷在雪地里动弹不得。
兰花花正在家里烙煎饼,就见三驴子上气不接下气的跑进来,
“姑姑,快,快,窑场里出幺蛾子了。”
兰花花吓了一跳,“甚哩?”
“是个大幺蛾子,刚才我和俺姑父路过芦苇荡,看见一群人围着老德顺,他被人逮住了。”
三驴子说着,也不客气,拿起一张煎饼就“咔咔”地吃起来。
“因为甚?谁逮的?这孩子,办事毛毛躁躁的,说话也说不囫囵。”
“姑啊,你去看看就知道了,俺姑父上山去了,我还要追他呢。”三驴子又拿了一张煎饼,走了。
兰花花一听,连忙熄了火,披上大棉袄就朝芦苇荡跑。
这事和大白脸有关。
大白脸何需人也?具体名字无从得知,只知她是芦苇荡对面的老鸹坡人,他的丈夫叫万斤油。
大白脸长的美,还比万斤油小了二十几岁,这是个报恩的组合。
在那个饥饿的岁月,大白脸才十七八岁,她的父母亲都饿死了,临死时给她留了一把棉籽,让她出去寻个好人家,找一条活路。
大姑娘脸皮薄,她走到了老鸹坡,別说自己寻个婆家,就是讨饭她也张不开口。
反正,那时的人都没吃的,有时走着走着,就一头栽倒在地,再也爬不起来。
人在饥饿的时候,对食物的味道特别敏感,不知不觉的,她来到了一个小小的食堂。
透过窗户看过去,几个人正在喝饭,不过她不敢进,那时虽然挂着一个食堂的名号,但里面也是稀的照出人影的野菜粥,就这,每人小半碗。
大白脸不敢要,就在房子后面默默的守着,不料一阵眩晕,她倒了下去。
三年大旱,饿不死大师傅,在饥饿的岁月,厨师这可是个好职业。
虽然万斤油只是个半路厨师。
这儿以前有个正儿八经的厨师,姓郑,怎料,这郑厨师虽说姓郑,但并不正经,老是私自把厨房里的东西朝家里带。
郑厨师也有苦衷,他爹妈都饿死了,他不想饿死老婆和娃儿。
头头见他屡教不改,一怒之下,让他卷铺盖滚犊子了,这次,头头放出话来,要找一个毫无牵无挂的人来干。
万斤油符合条件,一人穿暖全家不冷,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光棍汉一个。
就这样,光棍汉万斤油得到了这个肥差。
也许,人不该死总有人救,一切皆在幂幂之中,万斤油正刷着锅,一阵尿意袭来,他连忙去屋外小便。
拐过屋角,他发现了倒在地上的女子,万斤油一看,就知道是饿的。
这在当时太平常了。
万斤油急忙弯下腰,试了试,幸好,她还有微弱的鼻息。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万斤油一时善性大发,急忙跑到了屋里,舀了半碗刷锅水端了出来,一点一点地滴进她的嘴里。
就这样,这女孩从鬼门关里又走了回来,捡了一条命。
天黑了,万斤油锁上门朝家里走,沒想到,那姑娘跟了上去。
“姑娘,你咋不回家啊?是不是路远?吃了它,好有力气回家。”
万斤油边说边从怀里掏出一块拇指大的山竽。
那女子接过了山竽,一口吞了下去,噎的直翻白眼珠儿。
万斤油又朝前走,那女子又跟了上来。
“回家吧,我没吃的了!”万斤油说。
“我没有家。”
“那,你的父母呢?”
“死了!”
“那…………。”万斤油一阵语塞。
“大叔啊,你救救我吧,你要有老婆,我给你当女儿,如果没老婆,我给你当老婆。”
“我,这么大的岁数,一个妥妥的光棍汉……。”万斤油十分犹豫。
“大叔啊,只要能活下来,我不嫌弃。”就这样,无以为报,以身相许,女孩和万斤油回了家。
至于这女孩叫什么名字?一切都无关紧要,不过,厨师的职业确实养人。
有了食物的滋润,这女孩慢慢地恢复了过来,一张长脸又白又大,村民们懒的问她的名字,干脆就叫她个大白脸。
这大白脸十分贤惠能干,给万斤油生了一女一儿,女儿叫金枝,儿子叫金柱。
兰花花从小的时候,经常见到大白脸,那时厨师万斤油早已卷铺盖回了家,又年老力弱,还吭哧吭哧地咳嗽。
说实话,这个家全靠大白脸撑着,而且,兰花花第一次看到她,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大白脸人打扮的干干净净,十分利索,头上还挽了一个小小的发鬓,就这样一个标致的农村妇女,却扛着铁锹,铁锹上挑着一个箩筐,满村满庄地去捡粪。
那时捡粪的人也有,一般都是老头子,早上起来溜达,捎带着捡粪回家,那是搂草打兔子,纯粹是顺手捎带的活儿。
年轻的妇女捡大粪,绝无仅有。
很多村民把她当成了神经病,也许,她确实是个神经病,喝了半碗刷锅水,就以身相许,这不是有病吗?
村里的传说越来越厉害,后来,大人常常吓唬不听话的小孩子,
“再不听话,就让大白脸把你带走。”
后来,万斤油死了,女儿又出了嫁,大白脸受不了村里人的议论,她见芦苇荡旁有个废弃的养鱼塘,塘边有两间守鱼人的小屋,就带领儿子搬了进去。
自从大白脸搬到芦苇荡去住以后,钓鱼的人多了起来,特别是那几个老光棍,白天钓了夜里钓。
这大慨是旮旯村夜钓的鼻祖!
这之后,大白脸似乎真的疯了,每天又蹦又跳的,常常胡言乱语。
而老德顺,常常在芦苇荡里捉鱼摸虾,自然认识大白脸。
后来,不知为什么?那天老德顺喝了半斤老苞谷烧刀子,就又去了芦苇荡里垂钓。
用老兰头的话说,“他钓的是寂寞。”
也许,老德顺真的寂寞了,他在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里,确确实实地钓到了一条大鱼。
这是一条疯癫的老美人鱼!
老德顺在芦苇荡里搭建了一个临时的卧铺,有时候他钓鱼累了,或者下雨了,就在里面休息一下。
开会回来的第二天,是个好晴天,马大庆闲不住,招呼大丑,三驴子,老油条牵着两条大黄狗,带着土铳进了山。
这正是撵兔子捉山鸡的最好时机,那些野物儿又饥又渴,只是厚厚的积雪,像柔软的棉花。
野物儿一跑,常陷在雪地里动弹不得。
兰花花正在家里烙煎饼,就见三驴子上气不接下气的跑进来,
“姑姑,快,快,窑场里出幺蛾子了。”
兰花花吓了一跳,“甚哩?”
“是个大幺蛾子,刚才我和俺姑父路过芦苇荡,看见一群人围着老德顺,他被人逮住了。”
三驴子说着,也不客气,拿起一张煎饼就“咔咔”地吃起来。
“因为甚?谁逮的?这孩子,办事毛毛躁躁的,说话也说不囫囵。”
“姑啊,你去看看就知道了,俺姑父上山去了,我还要追他呢。”三驴子又拿了一张煎饼,走了。
兰花花一听,连忙熄了火,披上大棉袄就朝芦苇荡跑。
这事和大白脸有关。
大白脸何需人也?具体名字无从得知,只知她是芦苇荡对面的老鸹坡人,他的丈夫叫万斤油。
大白脸长的美,还比万斤油小了二十几岁,这是个报恩的组合。
在那个饥饿的岁月,大白脸才十七八岁,她的父母亲都饿死了,临死时给她留了一把棉籽,让她出去寻个好人家,找一条活路。
大姑娘脸皮薄,她走到了老鸹坡,別说自己寻个婆家,就是讨饭她也张不开口。
反正,那时的人都没吃的,有时走着走着,就一头栽倒在地,再也爬不起来。
人在饥饿的时候,对食物的味道特别敏感,不知不觉的,她来到了一个小小的食堂。
透过窗户看过去,几个人正在喝饭,不过她不敢进,那时虽然挂着一个食堂的名号,但里面也是稀的照出人影的野菜粥,就这,每人小半碗。
大白脸不敢要,就在房子后面默默的守着,不料一阵眩晕,她倒了下去。
三年大旱,饿不死大师傅,在饥饿的岁月,厨师这可是个好职业。
虽然万斤油只是个半路厨师。
这儿以前有个正儿八经的厨师,姓郑,怎料,这郑厨师虽说姓郑,但并不正经,老是私自把厨房里的东西朝家里带。
郑厨师也有苦衷,他爹妈都饿死了,他不想饿死老婆和娃儿。
头头见他屡教不改,一怒之下,让他卷铺盖滚犊子了,这次,头头放出话来,要找一个毫无牵无挂的人来干。
万斤油符合条件,一人穿暖全家不冷,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光棍汉一个。
就这样,光棍汉万斤油得到了这个肥差。
也许,人不该死总有人救,一切皆在幂幂之中,万斤油正刷着锅,一阵尿意袭来,他连忙去屋外小便。
拐过屋角,他发现了倒在地上的女子,万斤油一看,就知道是饿的。
这在当时太平常了。
万斤油急忙弯下腰,试了试,幸好,她还有微弱的鼻息。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万斤油一时善性大发,急忙跑到了屋里,舀了半碗刷锅水端了出来,一点一点地滴进她的嘴里。
就这样,这女孩从鬼门关里又走了回来,捡了一条命。
天黑了,万斤油锁上门朝家里走,沒想到,那姑娘跟了上去。
“姑娘,你咋不回家啊?是不是路远?吃了它,好有力气回家。”
万斤油边说边从怀里掏出一块拇指大的山竽。
那女子接过了山竽,一口吞了下去,噎的直翻白眼珠儿。
万斤油又朝前走,那女子又跟了上来。
“回家吧,我没吃的了!”万斤油说。
“我没有家。”
“那,你的父母呢?”
“死了!”
“那…………。”万斤油一阵语塞。
“大叔啊,你救救我吧,你要有老婆,我给你当女儿,如果没老婆,我给你当老婆。”
“我,这么大的岁数,一个妥妥的光棍汉……。”万斤油十分犹豫。
“大叔啊,只要能活下来,我不嫌弃。”就这样,无以为报,以身相许,女孩和万斤油回了家。
至于这女孩叫什么名字?一切都无关紧要,不过,厨师的职业确实养人。
有了食物的滋润,这女孩慢慢地恢复了过来,一张长脸又白又大,村民们懒的问她的名字,干脆就叫她个大白脸。
这大白脸十分贤惠能干,给万斤油生了一女一儿,女儿叫金枝,儿子叫金柱。
兰花花从小的时候,经常见到大白脸,那时厨师万斤油早已卷铺盖回了家,又年老力弱,还吭哧吭哧地咳嗽。
说实话,这个家全靠大白脸撑着,而且,兰花花第一次看到她,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大白脸人打扮的干干净净,十分利索,头上还挽了一个小小的发鬓,就这样一个标致的农村妇女,却扛着铁锹,铁锹上挑着一个箩筐,满村满庄地去捡粪。
那时捡粪的人也有,一般都是老头子,早上起来溜达,捎带着捡粪回家,那是搂草打兔子,纯粹是顺手捎带的活儿。
年轻的妇女捡大粪,绝无仅有。
很多村民把她当成了神经病,也许,她确实是个神经病,喝了半碗刷锅水,就以身相许,这不是有病吗?
村里的传说越来越厉害,后来,大人常常吓唬不听话的小孩子,
“再不听话,就让大白脸把你带走。”
后来,万斤油死了,女儿又出了嫁,大白脸受不了村里人的议论,她见芦苇荡旁有个废弃的养鱼塘,塘边有两间守鱼人的小屋,就带领儿子搬了进去。
自从大白脸搬到芦苇荡去住以后,钓鱼的人多了起来,特别是那几个老光棍,白天钓了夜里钓。
这大慨是旮旯村夜钓的鼻祖!
这之后,大白脸似乎真的疯了,每天又蹦又跳的,常常胡言乱语。
而老德顺,常常在芦苇荡里捉鱼摸虾,自然认识大白脸。
后来,不知为什么?那天老德顺喝了半斤老苞谷烧刀子,就又去了芦苇荡里垂钓。
用老兰头的话说,“他钓的是寂寞。”
也许,老德顺真的寂寞了,他在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里,确确实实地钓到了一条大鱼。
这是一条疯癫的老美人鱼!
老德顺在芦苇荡里搭建了一个临时的卧铺,有时候他钓鱼累了,或者下雨了,就在里面休息一下。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