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汉中经略
作者:山药泥饭 更新:2021-12-10 06:55
,最快更新三国幼麟传 !
诸葛亮领着姜维来到书房安坐。
落座间隙,姜维放眼打量,但见书房内干干净净,并无名贵的字画装饰,唯有案几侧首置这一只造型古朴的花瓶,瓶内插着的几株横斜清浅的桃枝。但即便是如此随意的搭配,也自成点缀;和口着鼻间那一缕似有若无的檀香味,已足够令人生出素雅淡然、心旷神怡之感。
等童子重新奉茶后,姜维抱拳道:“休沐之日叨扰先生,当真不该。”
诸葛亮笑道:“你我日后须常常见面,实在不必拘礼。只是,伯约此来,不会只是为了引荐德衡这个大才吧?“
姜维颔首道:“不错,还有一事正要向先生讨教。”
稍微顿了顿,继续道:
“如此,请恕在下直言了。尚书令去世前夕,在下一直随侍在侧。尚书令临终遗言,荆州不可再图,他唯一的遗愿,便是希望先生能够劝服主公,放弃东顾,一心北伐,以图后效。”
诸葛亮闻罢,叹道:“事已至此,吾如何不知荆州归属已成定局?吾亦定当尽心竭力,稳住同僚,扶保大业。至于北伐一事,伯约尽可放心,关云长命丧曹操之手,主公心中恨极曹魏,定会压服朝中其他意见,矢志北伐的。“
姜维道:“军师深明大义,在下当真佩服。此外,关于荆州百姓的安置,不知朝中是否已有定论?“
诸葛亮奇道:“哦?伯约对于民生也有涉猎?若有什么想法,还请直抒己见。”
姜维坐直了身子,抱拳道:
“在下以为,主公与军师所欲者,乃是编户齐民,朝廷借此获取赋税、徭役和兵役。只是若要安置十万百姓,少不得要在蜀郡开垦新田五十万顷。且不提其间人力物力之损耗,单单就时间而言,没有三五年的淤土肥田,荆州百姓根本做不到自力更生。倘若朝廷亦无法妥善接济,这些百姓为求果腹,只得投靠世家豪族以为佃户。如此一来,岂非平白便宜了世家豪族,而与朝廷之初衷背道而驰了么?”
他不知道这么说话会不会太过于直接了一些,甫一说完,便抬头觑向诸葛亮。
诸葛亮先是面露讶色,随后微微一笑后,问道:“那依伯约之见,如何安置才是正途呢?“
姜维知道他这句话半是咨询,半是考教,当下振奋精神,继续道:
“维以为安置荆州百姓最佳的地点,莫过于汉中!”
“汉中辖南郑、褒中、沔阳、成固、蒲池、南乡、西乡七县,其地山环水绕,气候温润,土地肥饶,多有利于农业垦殖的河川平原和丘陵平坝,与关中、蜀中并称富饶,可养甲十万,安置区区十万百姓自然不在话下。”
“昔日五斗米张鲁治汉中,实行善政,闭关垦殖,由是汉川之民,户出十万,财富土沃。此前曹操于汉中之战战败,虽尽迁汉中百姓,而沃土尚存,足以安置十万荆州百姓。如今已是三月,若百姓及时迁徙,尚来得及赶种今年的春粮。如此一来,朝廷只需花费一季之资,便可尽获十万编户齐民!”
“再者,大军若要行北伐之举,粮草供应乃是生死攸关之事。虽然蜀中沃野千里,盛产粮粟,可惜路途遥远,关隘险阻,粮草转运着实困难。不过,荆州百姓若在汉中练兵积谷数年,不仅能够就地解决部分给养,还可以减少朝廷巨额运转之耗费,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此,岂非一举两得乎?”
诸葛亮闻罢,大笑道:“伯约与吾之所见,可谓不谋而合矣。”
他边说,便从案上取出一册竹简,朝姜维招了招手,示意来看。
姜维上前接过一看,但见竹简上首标题为《置荆州军民于汉中表》,他旋即翻开竹简,仔仔细细阅览了一遍。
表做所载的内容正是诸葛亮建议刘备将荆州军民安置到汉中一事,理由与他方才所言差不多,但字里行间依据之充分,数据之详实,却是远远超过姜维所知了。
譬如,表中对汉中有多少旧田,张鲁开垦了多少新田,有多少铁矿,有多少可供利用的水利设施,这等数据亦一览无余,十分详实。
表中还表具吕乂为督农,行农事辅导之职,并建议派遣司金中郎将张裔至汉中重新经营汉武帝时期设置、却一度中断的沔阳铁官。
姜维越看下去,越觉佩服。
他知道汉中之战后,曹操尽迁汉中军民于关中,蜀汉得汉中之地,失汉中之民。如今的汉中可谓民生凋敝,百废待兴。
而诸葛亮的这份奏表,与其说是请求刘备将百姓安置到汉中一地,倒不如说是一份以安置百姓一事为契机,进而全面开发经营汉中的方略,其间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容不得身为主公着不心动。
姜维看罢,恭恭敬敬将表奉还给诸葛亮,叹道:“军师高瞻远瞩,深思熟虑,维实在是班门弄斧了。”
诸葛亮轻摇羽扇,摇头笑道:
“无他,未雨绸缪耳。其实早在荆州百姓入蜀之前,吾便已经派遣益州治中从事杨洪、尚书郎蒋琬先行赶赴汉中,勘探调查勘察境内‘露田’、‘草田’,并堪舆可供利用的水道和水利设施。方略大致筹备完毕,只是关于安置百姓之田亩之策,诸位同僚之间倒是存了不同意见,故而主公迟迟未能决断。”
“田亩之策?”
“不错,眼下正停顿于此处,大部分同僚倾向于实行屯田,但吾心中却以为不妥。”
姜维知道,屯田之法,自古既就有。实行此法最有名者莫过于曹操,他为了保证用于征战的大量粮草,在起兵之处就开始屯田,并将之发扬过大。
屯田分民屯和军屯,民屯按是否用官牛,收成老百姓和官府按比例分成,大抵用官牛的,民四官五;不用官牛的,则以五五开。军屯之粮则全部归朝廷所有,多用于军事。
黄巾起义、董卓为乱、诸侯并起之后,天下战乱纷争,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荒芜,粮食短缺,可谓民不聊生,中原大地到处都是因为战乱而无家可归的流民。
面对这种情况,曹操竖起“屯田安民”大旗,收拢流民,将无主和荒芜的土地借于他们耕作。虽然大部分收获是属于官府的,但流民借此勉强能够果腹,还得到官府大军的庇护,人身安全转为安定,比起之前漂泊无定、随时可能倒毙的日子来,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流民与官府都从此举中受益匪浅,曹操也借此在各路诸侯中迅速脱颖而出。
历史上,曹操于许都屯田一年,当年就得谷一百万斛,借此“积谷以征四方“,成为其成就霸业的基础;此后夏侯敦,以及再后来的邓艾等都多次行屯,对曹魏乃至晋的征战皆起了巨大的作用。
但姜维亦深知,一项制度能够应运而生,顺势而起,主要还是因为时代背景之需求产生变化,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既是人,也是制。
为上位者不可盲目推崇一项制度,必须视具体情况情理性选择。
譬如,对于安置荆州军民而言,他并不建议采用屯田之法。
略一沉吟,便道:“在下以为,屯田之策恐怕不适合荆州百姓。屯田制再好,归根到底只是一种土地官有,将土地和耕牛、种子等物件租于百姓,并且收取高昂赋税之制。换言之,屯田的军民不过是官府的佃户罢了。而荆州百姓在家乡时皆是有屋有田的自耕农,小地主,若千里迢迢到了蜀中,不仅一无所获,自身反倒成了朝廷的佃户,其心中必有极大落差,亦必将转为怨恨,终究于国不利。”
诸葛亮闻罢,隐隐有些惊喜,心道,此子能够从百姓角度考虑朝廷施政得失,并非是一般的武夫啊。
他来了兴趣,有心考教一二,便问道:“那依伯约之见?”
姜维理了理思路,缓缓道:“而今地有遗利,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当此之际,当将田地赋于百姓,如此百姓必定安居乐业,不复思乡也。”
诸葛亮露出一丝笑来:
“莫不是秦朝汉初之‘授田制’?确实也有不少同僚支持实行此制,譬如马良马季常便曾修书朝廷,建议实行此制。”
姜维又摇了摇头。
诸葛亮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的少年,双目微微绽出一丝光芒。
大抵这个时代的田制,要么是以屯田制为代表的土地官有制,要么是以授田制、名田制等为核心的土地私有制,而姜维居然一连将这两种田制都否认了。
这让他产生一丝疑惑,便追问道:“既非屯田,又非授田,那伯约认为以何种田制为佳?“
但见姜维朗声道:“朝廷授田,应不分男女,按丁口授其田,认丁不认田,按丁征收赋役。譬如,凡年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每人授给种植谷物的露田四十亩,女子二十亩,如一家五口,三丁二女,则可授田一百六十亩。”
诸葛亮笑了笑,心道,这不就是“计口授田“么,也算是汉初授田制度的一种,也无没什么了不起的。
汉初行授田制,田地私有,不禁卖卖,由是承平百年之后,兼并之风日盛,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终酿成黄巾起义恶果。
“计口授田”虽然能够迅速使荆州百姓归附,但从长远看来,未来还是存在兼并的可能,倒不如土地公有的屯田制更能长治久安。
不过从姜维的谈吐表现可见,此子腹中所藏丰富,可谓文武兼修。这已然令他刮目相看,正要点评上两句。
但见姜维语气不减,继续道:
“朝廷固然应当将无主荒地授于百姓,但怎么授,谁来受,授田之期限几许,其中大有文章可做。在下以为,朝廷授于百姓之田地,可分永业田,口分田两类!”
“这两个倒是新鲜词汇。“诸葛亮微微皱眉,追问道:“何为永业田,何为口分田?”
“永业田者,朝廷授于百姓,为百姓私人之产业,可世代传于子孙后代,故谓之‘永业’,经得官府同意,亦可进行私下买卖;口分田者,乃朝廷暂租于百姓,保障其温饱,但此田仍为朝廷所有,百姓不得私下买卖,且一俟该口丁身死,则此田重又朝廷分配于新生人口。”
姜维顿了顿,见诸葛亮投来期许鼓励的目光,又道:
“实行此田制,好处至少有三。”
“其一,授田百姓手握永业、口分二田,只消勤加耕作,定能温饱无虞,免于沦为豪族佃户、奴婢之噩运;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
“其二,流民、野人,异民族,甚至豪族之佃户为求分得田地,当自愿献籍纳册,置于朝廷管辖,有利于化外之民转变为朝廷编户,使朝廷控制的自耕小农人数大大增多,进而保证赋役来源……”
就在姜维滔滔不觉,长篇大论的时候,诸葛亮双目炯炯,心中满是震惊。
他善于政道,旋即能够领会出来姜维所述新授田制与旧授田制的差异。
大抵屯田制度和授田制度,要么土地公有,要么土地私有,泾渭分明,判若天渊,两种制度各有各的优点,但缺点亦十分明显。
土地私有的授田制度,从好处讲,能够极大增强百姓的耕作热情,是朝廷赋役的稳定来源;但从缺陷上讲,一旦遇上灾荒战乱,百姓为求活下去,会低价贱卖手中田亩,平白便宜世家豪族,由是兼并之风始盛。
而若实行土地公有的屯田制,从好处看,可以有效抑制兼并——敢问哪个豪族世家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兼并朝廷的地?;但缺点亦十分明显,因为所获甚微,故而农民的耕作积极性其实并不高。
但姜维此时提出的含“永业田”、“口分田”的新田制,赫然便将两者好处合二为一——即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兴趣,稳定赋役的来源,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豪强。
这种新田制并非完全脱离开原有的两种田制,而是取长补短,最终成为一道拯救时局的良方。
“治大国如烹小鲜,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平日只道姜维擅长治军,没料到今日尽然能够讲出这般切中时弊的新田制来。”
诸葛亮念及此处,心中不免万分感慨。
此时姜维刚刚说到一半,正对上诸葛亮复杂的眼神,一愣之下顿时打住,满怀歉意道:“在下口不择言,还请先生见谅。”
诸葛亮轻轻叹了口气,换上一丝笑容:“还有第三桩好处呢,还请伯约一并说完。”
诸葛亮领着姜维来到书房安坐。
落座间隙,姜维放眼打量,但见书房内干干净净,并无名贵的字画装饰,唯有案几侧首置这一只造型古朴的花瓶,瓶内插着的几株横斜清浅的桃枝。但即便是如此随意的搭配,也自成点缀;和口着鼻间那一缕似有若无的檀香味,已足够令人生出素雅淡然、心旷神怡之感。
等童子重新奉茶后,姜维抱拳道:“休沐之日叨扰先生,当真不该。”
诸葛亮笑道:“你我日后须常常见面,实在不必拘礼。只是,伯约此来,不会只是为了引荐德衡这个大才吧?“
姜维颔首道:“不错,还有一事正要向先生讨教。”
稍微顿了顿,继续道:
“如此,请恕在下直言了。尚书令去世前夕,在下一直随侍在侧。尚书令临终遗言,荆州不可再图,他唯一的遗愿,便是希望先生能够劝服主公,放弃东顾,一心北伐,以图后效。”
诸葛亮闻罢,叹道:“事已至此,吾如何不知荆州归属已成定局?吾亦定当尽心竭力,稳住同僚,扶保大业。至于北伐一事,伯约尽可放心,关云长命丧曹操之手,主公心中恨极曹魏,定会压服朝中其他意见,矢志北伐的。“
姜维道:“军师深明大义,在下当真佩服。此外,关于荆州百姓的安置,不知朝中是否已有定论?“
诸葛亮奇道:“哦?伯约对于民生也有涉猎?若有什么想法,还请直抒己见。”
姜维坐直了身子,抱拳道:
“在下以为,主公与军师所欲者,乃是编户齐民,朝廷借此获取赋税、徭役和兵役。只是若要安置十万百姓,少不得要在蜀郡开垦新田五十万顷。且不提其间人力物力之损耗,单单就时间而言,没有三五年的淤土肥田,荆州百姓根本做不到自力更生。倘若朝廷亦无法妥善接济,这些百姓为求果腹,只得投靠世家豪族以为佃户。如此一来,岂非平白便宜了世家豪族,而与朝廷之初衷背道而驰了么?”
他不知道这么说话会不会太过于直接了一些,甫一说完,便抬头觑向诸葛亮。
诸葛亮先是面露讶色,随后微微一笑后,问道:“那依伯约之见,如何安置才是正途呢?“
姜维知道他这句话半是咨询,半是考教,当下振奋精神,继续道:
“维以为安置荆州百姓最佳的地点,莫过于汉中!”
“汉中辖南郑、褒中、沔阳、成固、蒲池、南乡、西乡七县,其地山环水绕,气候温润,土地肥饶,多有利于农业垦殖的河川平原和丘陵平坝,与关中、蜀中并称富饶,可养甲十万,安置区区十万百姓自然不在话下。”
“昔日五斗米张鲁治汉中,实行善政,闭关垦殖,由是汉川之民,户出十万,财富土沃。此前曹操于汉中之战战败,虽尽迁汉中百姓,而沃土尚存,足以安置十万荆州百姓。如今已是三月,若百姓及时迁徙,尚来得及赶种今年的春粮。如此一来,朝廷只需花费一季之资,便可尽获十万编户齐民!”
“再者,大军若要行北伐之举,粮草供应乃是生死攸关之事。虽然蜀中沃野千里,盛产粮粟,可惜路途遥远,关隘险阻,粮草转运着实困难。不过,荆州百姓若在汉中练兵积谷数年,不仅能够就地解决部分给养,还可以减少朝廷巨额运转之耗费,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此,岂非一举两得乎?”
诸葛亮闻罢,大笑道:“伯约与吾之所见,可谓不谋而合矣。”
他边说,便从案上取出一册竹简,朝姜维招了招手,示意来看。
姜维上前接过一看,但见竹简上首标题为《置荆州军民于汉中表》,他旋即翻开竹简,仔仔细细阅览了一遍。
表做所载的内容正是诸葛亮建议刘备将荆州军民安置到汉中一事,理由与他方才所言差不多,但字里行间依据之充分,数据之详实,却是远远超过姜维所知了。
譬如,表中对汉中有多少旧田,张鲁开垦了多少新田,有多少铁矿,有多少可供利用的水利设施,这等数据亦一览无余,十分详实。
表中还表具吕乂为督农,行农事辅导之职,并建议派遣司金中郎将张裔至汉中重新经营汉武帝时期设置、却一度中断的沔阳铁官。
姜维越看下去,越觉佩服。
他知道汉中之战后,曹操尽迁汉中军民于关中,蜀汉得汉中之地,失汉中之民。如今的汉中可谓民生凋敝,百废待兴。
而诸葛亮的这份奏表,与其说是请求刘备将百姓安置到汉中一地,倒不如说是一份以安置百姓一事为契机,进而全面开发经营汉中的方略,其间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容不得身为主公着不心动。
姜维看罢,恭恭敬敬将表奉还给诸葛亮,叹道:“军师高瞻远瞩,深思熟虑,维实在是班门弄斧了。”
诸葛亮轻摇羽扇,摇头笑道:
“无他,未雨绸缪耳。其实早在荆州百姓入蜀之前,吾便已经派遣益州治中从事杨洪、尚书郎蒋琬先行赶赴汉中,勘探调查勘察境内‘露田’、‘草田’,并堪舆可供利用的水道和水利设施。方略大致筹备完毕,只是关于安置百姓之田亩之策,诸位同僚之间倒是存了不同意见,故而主公迟迟未能决断。”
“田亩之策?”
“不错,眼下正停顿于此处,大部分同僚倾向于实行屯田,但吾心中却以为不妥。”
姜维知道,屯田之法,自古既就有。实行此法最有名者莫过于曹操,他为了保证用于征战的大量粮草,在起兵之处就开始屯田,并将之发扬过大。
屯田分民屯和军屯,民屯按是否用官牛,收成老百姓和官府按比例分成,大抵用官牛的,民四官五;不用官牛的,则以五五开。军屯之粮则全部归朝廷所有,多用于军事。
黄巾起义、董卓为乱、诸侯并起之后,天下战乱纷争,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荒芜,粮食短缺,可谓民不聊生,中原大地到处都是因为战乱而无家可归的流民。
面对这种情况,曹操竖起“屯田安民”大旗,收拢流民,将无主和荒芜的土地借于他们耕作。虽然大部分收获是属于官府的,但流民借此勉强能够果腹,还得到官府大军的庇护,人身安全转为安定,比起之前漂泊无定、随时可能倒毙的日子来,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流民与官府都从此举中受益匪浅,曹操也借此在各路诸侯中迅速脱颖而出。
历史上,曹操于许都屯田一年,当年就得谷一百万斛,借此“积谷以征四方“,成为其成就霸业的基础;此后夏侯敦,以及再后来的邓艾等都多次行屯,对曹魏乃至晋的征战皆起了巨大的作用。
但姜维亦深知,一项制度能够应运而生,顺势而起,主要还是因为时代背景之需求产生变化,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既是人,也是制。
为上位者不可盲目推崇一项制度,必须视具体情况情理性选择。
譬如,对于安置荆州军民而言,他并不建议采用屯田之法。
略一沉吟,便道:“在下以为,屯田之策恐怕不适合荆州百姓。屯田制再好,归根到底只是一种土地官有,将土地和耕牛、种子等物件租于百姓,并且收取高昂赋税之制。换言之,屯田的军民不过是官府的佃户罢了。而荆州百姓在家乡时皆是有屋有田的自耕农,小地主,若千里迢迢到了蜀中,不仅一无所获,自身反倒成了朝廷的佃户,其心中必有极大落差,亦必将转为怨恨,终究于国不利。”
诸葛亮闻罢,隐隐有些惊喜,心道,此子能够从百姓角度考虑朝廷施政得失,并非是一般的武夫啊。
他来了兴趣,有心考教一二,便问道:“那依伯约之见?”
姜维理了理思路,缓缓道:“而今地有遗利,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当此之际,当将田地赋于百姓,如此百姓必定安居乐业,不复思乡也。”
诸葛亮露出一丝笑来:
“莫不是秦朝汉初之‘授田制’?确实也有不少同僚支持实行此制,譬如马良马季常便曾修书朝廷,建议实行此制。”
姜维又摇了摇头。
诸葛亮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的少年,双目微微绽出一丝光芒。
大抵这个时代的田制,要么是以屯田制为代表的土地官有制,要么是以授田制、名田制等为核心的土地私有制,而姜维居然一连将这两种田制都否认了。
这让他产生一丝疑惑,便追问道:“既非屯田,又非授田,那伯约认为以何种田制为佳?“
但见姜维朗声道:“朝廷授田,应不分男女,按丁口授其田,认丁不认田,按丁征收赋役。譬如,凡年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每人授给种植谷物的露田四十亩,女子二十亩,如一家五口,三丁二女,则可授田一百六十亩。”
诸葛亮笑了笑,心道,这不就是“计口授田“么,也算是汉初授田制度的一种,也无没什么了不起的。
汉初行授田制,田地私有,不禁卖卖,由是承平百年之后,兼并之风日盛,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终酿成黄巾起义恶果。
“计口授田”虽然能够迅速使荆州百姓归附,但从长远看来,未来还是存在兼并的可能,倒不如土地公有的屯田制更能长治久安。
不过从姜维的谈吐表现可见,此子腹中所藏丰富,可谓文武兼修。这已然令他刮目相看,正要点评上两句。
但见姜维语气不减,继续道:
“朝廷固然应当将无主荒地授于百姓,但怎么授,谁来受,授田之期限几许,其中大有文章可做。在下以为,朝廷授于百姓之田地,可分永业田,口分田两类!”
“这两个倒是新鲜词汇。“诸葛亮微微皱眉,追问道:“何为永业田,何为口分田?”
“永业田者,朝廷授于百姓,为百姓私人之产业,可世代传于子孙后代,故谓之‘永业’,经得官府同意,亦可进行私下买卖;口分田者,乃朝廷暂租于百姓,保障其温饱,但此田仍为朝廷所有,百姓不得私下买卖,且一俟该口丁身死,则此田重又朝廷分配于新生人口。”
姜维顿了顿,见诸葛亮投来期许鼓励的目光,又道:
“实行此田制,好处至少有三。”
“其一,授田百姓手握永业、口分二田,只消勤加耕作,定能温饱无虞,免于沦为豪族佃户、奴婢之噩运;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
“其二,流民、野人,异民族,甚至豪族之佃户为求分得田地,当自愿献籍纳册,置于朝廷管辖,有利于化外之民转变为朝廷编户,使朝廷控制的自耕小农人数大大增多,进而保证赋役来源……”
就在姜维滔滔不觉,长篇大论的时候,诸葛亮双目炯炯,心中满是震惊。
他善于政道,旋即能够领会出来姜维所述新授田制与旧授田制的差异。
大抵屯田制度和授田制度,要么土地公有,要么土地私有,泾渭分明,判若天渊,两种制度各有各的优点,但缺点亦十分明显。
土地私有的授田制度,从好处讲,能够极大增强百姓的耕作热情,是朝廷赋役的稳定来源;但从缺陷上讲,一旦遇上灾荒战乱,百姓为求活下去,会低价贱卖手中田亩,平白便宜世家豪族,由是兼并之风始盛。
而若实行土地公有的屯田制,从好处看,可以有效抑制兼并——敢问哪个豪族世家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兼并朝廷的地?;但缺点亦十分明显,因为所获甚微,故而农民的耕作积极性其实并不高。
但姜维此时提出的含“永业田”、“口分田”的新田制,赫然便将两者好处合二为一——即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兴趣,稳定赋役的来源,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豪强。
这种新田制并非完全脱离开原有的两种田制,而是取长补短,最终成为一道拯救时局的良方。
“治大国如烹小鲜,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平日只道姜维擅长治军,没料到今日尽然能够讲出这般切中时弊的新田制来。”
诸葛亮念及此处,心中不免万分感慨。
此时姜维刚刚说到一半,正对上诸葛亮复杂的眼神,一愣之下顿时打住,满怀歉意道:“在下口不择言,还请先生见谅。”
诸葛亮轻轻叹了口气,换上一丝笑容:“还有第三桩好处呢,还请伯约一并说完。”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