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章 鄂岳,危;荆南,慌
作者:云霄野 更新:2021-10-31 18:16
高季昌与倪可福、梁震等一众文武近臣还没到兵临城下,才不得不降的份上,而是尚在据几州之地的情况下选择归从,李天衢待他的确更为善待。待他们一行人来到汴京皇城觐见,便也吩咐光禄寺安排席宴款待。
以后要归从效力的皇帝面前,高季昌虽然恭谨,可是李天衢看他言行举止,也会流露出几分狡猾巧诈。
人性本来复杂,这高季昌若是做割据一方的国王,与宗主、邻邦相处都有几分无赖习气,在强大势力的夹缝间生存时,还有些行事风格,按后来的话说就是这人特别苟。而他的确又能礼贤下士、任用贤明,注重民生、善待百姓,也足以胜任治理一方的能臣身份。
比起不少割据政权的国主,高季昌对外名声不好,对内大概也可以称得上是个明君,所以他才有能力做得史载中延续几代的开国君主。李天衢心说高季昌如果有自知之明,不会再有割据自立的野心,那么赏以他高官厚禄,治理民生也能一展所长。
毕竟高季昌这种人怎么用,还是要看他所效力的君主能力。当初被朱温提拔,这高季昌能从他义子府中的家奴身份,打拼争取到如今这般成就,也足以说明他的确有能力。
可是被外派权掌一方,随着时局演变,朱温年迈、朱友珪弑父篡权、梁国国力衰退,高季昌便会趁机扯旗自立;后唐庄宗、明宗两代皇帝都因兵变而亡,高季昌当然也会游离于中央政权之外猥琐发育势力。当时如果有个镇得住他的君主,恩威并施,在节制其自治的权力同时,也能予以其荣华富贵,高季昌应该也能接受现在身份的转变。
毕竟这厮狡猾,便也是个聪明人,他有野心,可是野心还没大到宁可自取灭亡也要称王称霸。该提防也固然要提防,但是高季昌若无背反的迹象,此人还是要厚待。
而比起高季昌,让李天衢更为注意的,还有另一个人。
“草民梁震,本无德行,却得陛下召见,有幸参拜圣颜,诚惶诚恐甚矣。又蒙陛下提携任用,草民亦是登高履危,然为报圣上洪恩,也唯有鞠躬尽瘁,效死竭力而已。”
高季昌的首席智囊梁震也一并来到汴京,李天衢点名召见,也是顺理成章的要赐封他官位。而梁震入宫觐见,也立刻表态愿意接受魏朝的任命,李天衢自也安抚他道:
“先生不必过谦,当初你于先朝官居工部侍郎,亦被赞说有大器之才。只是朱温祸乱唐廷朝纲,先生不愿同流合污,故而还纳官诰,离朝出走。朕知先生贤名,又怎会错失屈沉良才?也自当重用先生,而让你才尽其用。”
李天衢和颜悦色的说着,心中则嘀咕着高季昌与梁震之间的关系也着实有趣。他本来看不起家奴出身的高季昌,更排斥朱温梁国,然而高季昌却偏偏好似个对清高的姑娘家死缠烂打的流氓小伙,嘴还挺甜,又会来事。
而梁震嘴上不说,其实应该也被高季昌的诚意打动,便很傲娇的表示我就是不接受你的官职,始终以前朝进士自居,可还照样给就高季昌出谋划策......
如果他们两个再以君臣的关系相处下去,梁震也会愈发的为高季昌的处境着想。后唐灭梁,高季昌遂避李存勖祖父李国昌名讳,而改名季兴,又在司空薰等谋臣的建议下打算入朝觐见,梁震便立刻站出身来反对,直言“唐有并呑天下之志,严兵守险,犹恐不自保,况数千里入觐乎?且大王梁室故将,安知彼不以仇敌相遇,行当为掳尔”...而后高季昌差点被扣押在洛阳,侥幸逃脱,也正如梁震所料;
后唐又灭了前蜀,高季昌也意识到自己也将成为下一个要被兼吞的势力,又是梁震出言“唐主得蜀益骄,亡无日矣,安知不为我福”...不但准确的预测到李存勖有大难临头,他也已完全是站在南平国的立场上设想筹谋。
身为高季昌麾下的首席智囊,梁震为南平国政权制定国策,治理内外事宜上居功至伟。而高季昌与高从诲父子两代南平国国君,又是被周边诸国骂作“高赖子”、“高无赖”的两代流氓国王,待梁震尽是格外信任,他也无疑是顶级水准的谋臣。
出自如今时局的考量,也是为高季昌的处境打算,梁震力谏降从于李天衢。眼下已然事成,他也就不必再端着架子只在高季昌府中做个布衣宾客,而干脆的接受李天衢予以他黄门侍郎的官职。
然而赐封为济西观察使,划出原天平军治下曹、郓、濮三州主管民政而不掌兵权,管辖州府又与京畿十分临近的高季昌得知之后,也不免碎碎念的埋怨道:
这梁震,当年老子上杆子供着他许以高官厚禄,可他死活就是不肯,怎的魏帝赐封官爵,怎么答应的就如此痛快?这人比人,气死人呐......
高季昌一众人既然赴汴京接受任命,山南东道余部军旅也尽被收编接受重整。襄州、随州、房州、郢州等地也开始着手调官分职,安抚黎民,整顿吏治,以推行魏国法令。
然而高季昌已献地降服于李天衢,武昌军杜洪闻讯之后,顿时勃然大怒,咒骂其十八辈祖宗先人,痛斥那高赖子无耻可恨。是你被李天衢攻打,形势险急,而向我请求救兵支援,本着唇亡齿寒的道理,我出兵驰援,也已与李天衢麾下军旅正面厮杀过了...结果你他娘的直接降了?
杜洪再是恶言咒骂也全然无用,王彦章、符存审、高思继、张归霸等南征大将经过休歇整顿,并安排暂时接管山南东道治下各州防务的部曲之后。磨刀霍霍,便已准备朝着杜洪所统掌的武昌军藩镇进军而去。毕竟高季昌降得早,我等奉旨南征的军旅,可还有大把的力气没使出来呢......
兵锋直向武昌军,接下来的仗又当如何打,李天衢也不再过问。也全由王彦章、符存审、张归霸几路统军主将自行定夺便是。
毕竟武昌军藩镇眼下的实力甚至还不及高季昌,按说过几年应该是南吴杨行密挥军前来兴师问罪,杜洪屡屡求援,还是在梁国掌控中原的情况下,杨行密麾下嫡系大将刘存打退梁军援兵,转手便灭了他武昌军,杜洪也被生擒活拿,再被送到杨行密面前砍了脑袋,就连朱温都带不动他。
所以按南征的将领军队配置,要攻取外无援手的武昌军藩镇治下诸处军州,应该也会是十拿九稳。虽然有些不能理解,不过那杜洪这一方割据势力既然是朱温的铁杆拥簇,李天衢也遣使嘱咐王彦章等人,攻打杜洪的武昌军藩镇,不必似与高季昌那般一边打仗,一边尝试招降,除非他大开各处州府城门,武昌军将兵悉数卸甲弃械,若是派使者来要求谈判拖延时间,也不必理会,直接灭了便是。
而高季昌这一降,山南东道全境也被划入李天衢治下领土,除了武昌军杜洪,还有另一方势力也与魏国直接相邻。数日后,便有内侍官来向李天衢禀告:
“启禀陛下,荆南成汭,特遣掌书记李珽前来,拜请觐见。”
以后要归从效力的皇帝面前,高季昌虽然恭谨,可是李天衢看他言行举止,也会流露出几分狡猾巧诈。
人性本来复杂,这高季昌若是做割据一方的国王,与宗主、邻邦相处都有几分无赖习气,在强大势力的夹缝间生存时,还有些行事风格,按后来的话说就是这人特别苟。而他的确又能礼贤下士、任用贤明,注重民生、善待百姓,也足以胜任治理一方的能臣身份。
比起不少割据政权的国主,高季昌对外名声不好,对内大概也可以称得上是个明君,所以他才有能力做得史载中延续几代的开国君主。李天衢心说高季昌如果有自知之明,不会再有割据自立的野心,那么赏以他高官厚禄,治理民生也能一展所长。
毕竟高季昌这种人怎么用,还是要看他所效力的君主能力。当初被朱温提拔,这高季昌能从他义子府中的家奴身份,打拼争取到如今这般成就,也足以说明他的确有能力。
可是被外派权掌一方,随着时局演变,朱温年迈、朱友珪弑父篡权、梁国国力衰退,高季昌便会趁机扯旗自立;后唐庄宗、明宗两代皇帝都因兵变而亡,高季昌当然也会游离于中央政权之外猥琐发育势力。当时如果有个镇得住他的君主,恩威并施,在节制其自治的权力同时,也能予以其荣华富贵,高季昌应该也能接受现在身份的转变。
毕竟这厮狡猾,便也是个聪明人,他有野心,可是野心还没大到宁可自取灭亡也要称王称霸。该提防也固然要提防,但是高季昌若无背反的迹象,此人还是要厚待。
而比起高季昌,让李天衢更为注意的,还有另一个人。
“草民梁震,本无德行,却得陛下召见,有幸参拜圣颜,诚惶诚恐甚矣。又蒙陛下提携任用,草民亦是登高履危,然为报圣上洪恩,也唯有鞠躬尽瘁,效死竭力而已。”
高季昌的首席智囊梁震也一并来到汴京,李天衢点名召见,也是顺理成章的要赐封他官位。而梁震入宫觐见,也立刻表态愿意接受魏朝的任命,李天衢自也安抚他道:
“先生不必过谦,当初你于先朝官居工部侍郎,亦被赞说有大器之才。只是朱温祸乱唐廷朝纲,先生不愿同流合污,故而还纳官诰,离朝出走。朕知先生贤名,又怎会错失屈沉良才?也自当重用先生,而让你才尽其用。”
李天衢和颜悦色的说着,心中则嘀咕着高季昌与梁震之间的关系也着实有趣。他本来看不起家奴出身的高季昌,更排斥朱温梁国,然而高季昌却偏偏好似个对清高的姑娘家死缠烂打的流氓小伙,嘴还挺甜,又会来事。
而梁震嘴上不说,其实应该也被高季昌的诚意打动,便很傲娇的表示我就是不接受你的官职,始终以前朝进士自居,可还照样给就高季昌出谋划策......
如果他们两个再以君臣的关系相处下去,梁震也会愈发的为高季昌的处境着想。后唐灭梁,高季昌遂避李存勖祖父李国昌名讳,而改名季兴,又在司空薰等谋臣的建议下打算入朝觐见,梁震便立刻站出身来反对,直言“唐有并呑天下之志,严兵守险,犹恐不自保,况数千里入觐乎?且大王梁室故将,安知彼不以仇敌相遇,行当为掳尔”...而后高季昌差点被扣押在洛阳,侥幸逃脱,也正如梁震所料;
后唐又灭了前蜀,高季昌也意识到自己也将成为下一个要被兼吞的势力,又是梁震出言“唐主得蜀益骄,亡无日矣,安知不为我福”...不但准确的预测到李存勖有大难临头,他也已完全是站在南平国的立场上设想筹谋。
身为高季昌麾下的首席智囊,梁震为南平国政权制定国策,治理内外事宜上居功至伟。而高季昌与高从诲父子两代南平国国君,又是被周边诸国骂作“高赖子”、“高无赖”的两代流氓国王,待梁震尽是格外信任,他也无疑是顶级水准的谋臣。
出自如今时局的考量,也是为高季昌的处境打算,梁震力谏降从于李天衢。眼下已然事成,他也就不必再端着架子只在高季昌府中做个布衣宾客,而干脆的接受李天衢予以他黄门侍郎的官职。
然而赐封为济西观察使,划出原天平军治下曹、郓、濮三州主管民政而不掌兵权,管辖州府又与京畿十分临近的高季昌得知之后,也不免碎碎念的埋怨道:
这梁震,当年老子上杆子供着他许以高官厚禄,可他死活就是不肯,怎的魏帝赐封官爵,怎么答应的就如此痛快?这人比人,气死人呐......
高季昌一众人既然赴汴京接受任命,山南东道余部军旅也尽被收编接受重整。襄州、随州、房州、郢州等地也开始着手调官分职,安抚黎民,整顿吏治,以推行魏国法令。
然而高季昌已献地降服于李天衢,武昌军杜洪闻讯之后,顿时勃然大怒,咒骂其十八辈祖宗先人,痛斥那高赖子无耻可恨。是你被李天衢攻打,形势险急,而向我请求救兵支援,本着唇亡齿寒的道理,我出兵驰援,也已与李天衢麾下军旅正面厮杀过了...结果你他娘的直接降了?
杜洪再是恶言咒骂也全然无用,王彦章、符存审、高思继、张归霸等南征大将经过休歇整顿,并安排暂时接管山南东道治下各州防务的部曲之后。磨刀霍霍,便已准备朝着杜洪所统掌的武昌军藩镇进军而去。毕竟高季昌降得早,我等奉旨南征的军旅,可还有大把的力气没使出来呢......
兵锋直向武昌军,接下来的仗又当如何打,李天衢也不再过问。也全由王彦章、符存审、张归霸几路统军主将自行定夺便是。
毕竟武昌军藩镇眼下的实力甚至还不及高季昌,按说过几年应该是南吴杨行密挥军前来兴师问罪,杜洪屡屡求援,还是在梁国掌控中原的情况下,杨行密麾下嫡系大将刘存打退梁军援兵,转手便灭了他武昌军,杜洪也被生擒活拿,再被送到杨行密面前砍了脑袋,就连朱温都带不动他。
所以按南征的将领军队配置,要攻取外无援手的武昌军藩镇治下诸处军州,应该也会是十拿九稳。虽然有些不能理解,不过那杜洪这一方割据势力既然是朱温的铁杆拥簇,李天衢也遣使嘱咐王彦章等人,攻打杜洪的武昌军藩镇,不必似与高季昌那般一边打仗,一边尝试招降,除非他大开各处州府城门,武昌军将兵悉数卸甲弃械,若是派使者来要求谈判拖延时间,也不必理会,直接灭了便是。
而高季昌这一降,山南东道全境也被划入李天衢治下领土,除了武昌军杜洪,还有另一方势力也与魏国直接相邻。数日后,便有内侍官来向李天衢禀告:
“启禀陛下,荆南成汭,特遣掌书记李珽前来,拜请觐见。”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