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岸的消息
作者:倔强的小蘑菇    更新:2022-01-19 15:51
  就在刘文昊为玻璃制品感到兴奋之时,李岸突然给他来了一封信。而看到信上的内容,刘文昊则是更加的开心起来。
  前些时日为粮饷发愁的阴霾,到现在顿时一扫而光!因为李岸手中现在要钱有钱,要粮有粮!一看到这里,刘文昊岂能不兴奋?
  不过他还是有些不明白,那老油条现在怎么就这般阔气了呢?
  原来,自打李纲力排众议,升李岸任仓司判官的这小半年的时间,那老油条在太原府真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别说在整个太原,哪怕现在大半个河东,甚至在汾河北岸,李岸都有着响亮的大名。不过他的名号可不是什么威名,而是其赚钱的能力。
  这里面一大半的原因是李岸自己的本事,另外则是和一个传言有关。
  自从李岸被升官了以后,整个河东都传着,说是他背后的势力,也就是蔡家即将有人调入河东。
  虽然自打钦宗登基,蔡家便一蹶不振,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蔡氏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那可不是浪得虚名。
  说蔡家被调入河东的,很有可能就是蔡京的四子蔡訾。
  提起这个蔡訾那可不得了,这么说吧,在宣和六年的时候,凭借朱勔的势力,宋徽宗赵佶再度起用蔡京为相。
  这个时候的蔡京是第四次掌权,可是由于老眼昏花不能办事,政事都由蔡訾处理。凡是蔡京所批,都是蔡眥所做,并替蔡京上奏。
  据说蔡眥每次上朝,侍从以下的官员碍于其权势都会拱手相迎,低声耳语,堂吏数十人,怀抱案卷跟在后面。
  但这种情形并未持续多久,这小子和他老爹蔡京一样,都是恣意为奸,窃弄威权的主。在有了一定的权势以后,蔡訾立即升任他的大舅哥韩木吕为户部侍郎。
  此后,两人一起密谋,挑拨是非,陷害和驱逐朝士,建宣和库式贡司,各地的金帛及库藏,都被搜刮来充实它,作为徽宗的个人小金库,供其挥霍。
  做为天子,赵佶还是很喜欢蔡訾,觉得这小子有他老子的风范。然而,这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特别是金人南下,赵桓登基以后,蔡家一门才糟了厄运。
  当然,钦宗的根基不稳,他也不好再拿蔡家开刀,毕竟相门的势力可没有那么简单。要不然,现在河东怎么会有这么一个传闻?
  是啊,如果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那李岸为什么会在太原府这么大肆的做生意呢?
  历朝历代之中,只有大宋对于官员经商采取的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正如宋太祖赵匡胤所说的那句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什么叫士大夫?坐而论道,躬身行之。从此无论寒门士子,还是农桑人家,学而优者,均可以出入庙堂。庙堂之上,君臣争论不已;江湖之中,书生指点江山。试问哪朝哪代,文人有这等身份和地位?
  但是话说回来,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是那所谓的士大夫在大宋末年却没怎么给赵家天子长脸,反而给本就不算太平的大宋换来了更加严重的后果。
  就拿李岸现在收粮来说,他凭什么在太原府赚的盆满钵满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李岸的个人能力,另外就是因为有着蔡家的背景。
  官员经商,自古以来就不是什么好事。可是在大宋来讲,这好像还不算什么。毕竟很多时候,赵家天子根本就管不了这样的事情。
  也或许是说,赵家天子就喜欢干这样的事,只要能给他们带来绝对的利益,那么谁赚不赚钱,和他没有什么关系。
  就比如说汆场买卖粮食,汆场的汆,这个字很有意思,上面是入,下面是米,合起来其实就是买进米。
  在大宋年间,米可借代粮食,因此籴泛指买进粮食,如籴米、籴麦子。跟籴相对的粜,意思则是卖出粮食。
  如今在河东,特别是太原府,外地粮商贩运粮食到籴场后,如遇官府收购款用尽,很多情况下是进退两难的。特别是还经常会遇到本地粮商压价收购,等待籴场价高时抛售。
  这么一来,外地客商吃亏,官费数倍,但是本地奸商坐收暴利。本地奸商,很大一部分都是本地的官员在背后作祟,也可以说,这些生意就是他们的。
  不过自从有了李岸以后,这种汆场的现象就几乎没有了。咱们都知道,李岸当初手里并没有多少现银,不过他却用蜂窝煤等物来换粮食,从而在短时间之内,他就收购了大量的粮草。
  众所周知,今年天气异常寒冷,粮食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甚至在很多地方都翻了好几倍!可对于李岸来讲,这就是他发迹的机会!
  这还不算,咱们不得不说李岸绝对是一个商业奇才。先别管他做的那些事到底合不合规矩,正儿八经来讲,如今太原府一大半的粮食产业都算是被李岸牢牢的抓在了手中。
  首先,李岸的确是钻了大宋政策的空子,高价出卖粮草。特别是朝廷收购军需粮草这一方面,因为在这个时候,朝廷购买军粮主要用钱与物支付价钱,此外还有官告、度牒等。
  实物主要是茶、盐、布帛、矾、香药、象牙等。而朝廷支付价钱,有时专用现钱,有时专用实物,有时钱物搭配兼用。
  一般说来,用现钱支付,一目了然,买卖双方都比较容易看清价格高低,也有利于中小商人入中粮草。
  而专用实物或钱物搭配,买卖双方都不易确切掌握价格高低,这个时候就存在许多漏洞,李岸就觉得有机可乘,也正是这样的原因使得他在短时间内大获厚利。
  但仅仅只是这么一点还不足以描述李岸今天的成就,他不仅在收购粮草的问题上,还有蜂窝煤等物也是一样。
  完全可以说,李岸的商业嗅觉真不是刘文昊能比的,要不怎么会有那么一句话呢?说是有人天生就是这块料,这一方面是刘文昊根本就没有想过的。
  但是李岸却并不知道,他所接触的这些,其实基本都在李纲的掌控之下。先别管李纲到底是为了什么,反正他绝对是为了大宋朝廷。
  可现在别说李岸不知道,就连刘文昊也看不明白,当然,在李岸的这封信到来之时,他还是一阵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