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作者:王刚    更新:2021-12-07 17:41
  “内讧”只能使每个人的利益都受到损失。这样,善于说一些和势语言便愈发显得重要。
  无论同任何一位同事谈话时,都该记住这样一句话“人人都非同寻常!”即使再烦、再累、再情绪不佳,也要把对方作为一个重要人物来看待。凡有可能要对对方讲几句恭维话时,哪怕仅仅是一句简短的评价,比如“你看上去特别有精神”、“这个发型最适合你”、“你的孩子可真争气,将来肯定有出息”之类的话时,一定要双眼正视对方、全神贯注,切不可因任何别的事情而走神,否则很容易让对方认为你是在小瞧他,说了还不如不说。
  如果有一天,一位平时与你关系并不很密切的同事对你说:“我最近日子不好过,妻子下岗了,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小孩”,并提出请你帮忙,这个忙又是你认为不便帮或者帮不了的,千万不可立即生硬地推托或拒绝,而应首先富有同情心地悉心倾听对方的想法,然后和对方一起共同分析问题,让他知道,你的确明白了他的处境,然后再明白地做出适当的解释,让他知道你为什么不能满足他要求的原因。接下来,就该直截了当地说“不”字了,绝不要含糊其词或拐弯抹角。
  这一点对于你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尊重的关系极为重要。因为让同事去揣度猜测你心中的真实用意,对他来说是件倍感不快的事情。最后,也许你该这样说:“老王,我真的为你妻子的遭遇感到难过,可是你也应该换个角度想,这样不是正好可以逼她趁这个机会开始干一份全新的事业,你也可以趁此机会帮助她发现她自己真正的特长,人有时候只有被逼无奈才能成大器的。你不如今天晚上就坐下来与你妻子好好聊聊,看她下一步最喜欢干点什么?不知我能否帮上忙。”
  这样,通过一番巧妙的言谈,不仅使同事心头一松,豁然开朗,冲淡了被你拒绝的尴尬和不快,同时也为自己以最好的方式解了围,从此这位同事不仅不会怪怨你,相反还会更信任、赞美你。
  最后还要提醒你注意的是,使用和势语言的时候,最忌过多的使用“我”字。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从来不说“我想”,而说“你看呢?”要知道一个独霸谈话,张口闭口都是“我”的人是多么令人讨厌。
  二、攻势语言
  在日常工作中,虽然同事们总的愿望和动机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把工作搞得尽善尽美,但大至思想、观念、为人行事之道;小至对某人某事的看法与评判,有时往往会有所不同,而这些程度不同的差异都会发展成为同事间的争执与论辩。而将极有可能引起不愉快的争执,转变成一种愉快、平和的思想交换,也就是积极的争辩,显然是离不开巧妙的攻势语言。
  万一你不得不与同事进行言辞交锋,那么就要运用一些攻势语言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感情攻势在同事间的交流中是决定性的,所以讲话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居高临下的不屑眼神,尖刻申斥的口气,嘲讽甚至侮辱的词句,这些貌似汹汹,其实正反映了说话人的毫无修养。这时即便你非常占理,却也争不回哪怕一点点心悦诚服,相反还会引起在场的其它同事的反感,往往会出现“胜者犹败,败者犹胜”的局面。所以,在与同事交流过程中,要克制自己的不文明表现;在出现分歧时,要以情理取胜对方。
  第二,既然是同事间平和的思想沟通和交流,那么就要抑扬有节,不要急于求成。对方滔滔不绝或多有冲撞冒犯之时,尽管任其发泄,自己在旁心平气和,处之泰然,尽量以柔和礼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所谓“不打不相识”,同事与同事间往往正是在这种貌似攻势的激烈争执中达到了心灵的沟流和思想观念的交流,反倒越吵越了解,越争越痛快,比起以前的“和平共处”阶段还要互相尊重和信任。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机智灵活地运用攻势语言与同事在争执中进行交流,在辩论中得以沟通实在不失为一种树立威信、结交知己的好办法。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创造与保持友善信任的说话氛围都会易于交流思想,对事物的看法就易于达成一致,行为也容易协调。比如通过先抑后扬,先肯定优点,再谈出现的问题的说话顺序,就有助于减少对方同事的抵触与反感。当他感受到你的善意,气氛出现和谐时,他就易于冷静地接受你的建议了。
  三、守势语言
  每个人工作谋生的集体都是一个大家庭,作为家庭成员的同事之间难免产生磕磕碰碰、误会、牢骚,也自然免不了时常遭到一些同事的挑剔与非议。而当你听到同事的那些令你委屈不已、愤愤不平,|奇^_^书-_-网|甚至还怒从心来的言论时,回敬之最明智的办法就是用好守势语言。因为在这个时候谁是谁非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的,要有耐心,不要逞一时口舌之快,伤了与同事的和气。大家同在一个屋檐下共事,抬头不见低头见,一旦撕破脸皮,以后要再进行交谈、沟通,虽非不可能,但也要颇费周折,好事多磨了!
  取借语言之衣,实取人情之利,何乐而不为?会说话的人不仅能在谈笑间使樯橹灰飞烟灭,达到自己的最初愿望,而且能创造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以柔克刚。
  会说话的人都少不了这样一种既简单又困难的风度——幽默。任何一个成功运用守势语言达到与同事和解、回敬同事指责、批评的成功范例或多或少都少不了幽默的功劳。
  一位厂长在年初的职工代表大会上遭到了一位女工的不断质问,因为她认为自己在上年所报销的医药费实在太少。
  她厉声问道:“去年一年中,厂里在这方面到底为职工花了多少钱?”
  这位厂长说出了一个几十万元的数字。
  “我想我快要晕倒了。”女工说。
  这位厂长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解下了自己的手表和领带,放在桌上说:“在你晕倒之前,请接受这笔投资。”
  于是在场的大多数职工都会心地笑起来。
  这位厂长的幽默表达了一个重要信息,即企业很重视职工的需要,他本人也确实关心。如果有必要的话,他可以牺牲自己,但厂里资金有限也是事实。
  那位女工当然并不会晕倒,她只是做作。厂长的这个小小的幽默不仅没有让她感到更加气愤和不平,相反倒是使其顿然沉思,进而猛醒,把对厂里和领导的抱怨和不满都化做了理解和同情,后来成了厂里的骨干。一句幽默的戏剧性语句和一个幽默的戏剧性行为,其效果远超过了一份长篇大论的反驳和纠正。幽默可以说是生活中最自然的品味,它不仅产生笑料,更是一种修养,一门知识,一门功力很深的素养。
  难以想象一个不懂幽默的人会是一个会说话的人。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机智灵活地运用攻势语言与同事在争执中进行交流,在辩论中得以沟通实在不失为一种在办公室中树立威信、结交“知己”的好办法。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创造与保持友善信任的说话氛围都会易于交流思想,对事物的看法就易于达成一致,行为也容易协调。比如通过先抑后扬,先肯定优点,再谈出现的问题的说话顺序,就有助于减少对方同事的抵触与反感。使其感受到你的善意,气氛和谐,就易于冷静地接受你的建议了。
  记住,在同事间的交流与沟通过程中,舌头一定要多绕几个弯,切忌妄自尊大,出语伤人。美国一位著名的女士玛丽?凯有句话:“要把人当人看。”所以,她成功了。同时我们也要记住大师海德格尔的名言:“语言是人类的栖居之地,做个会说话的人”。
  第五章:怎样抓住同事的心
  关键四十三:处处为人着想
  同事之间有竞争、有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但作为一个高明的办公室人士,应当懂得如何把这种摩擦降到最低限度,应当学会如何把这种竞争导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这就需要以诚相待。
  你可曾遇到这样的情形:来到新的工作岗位上,你感到战战兢兢,对很多事情都感到很新鲜,可是,却有一些资深的职员,对你并不搭理,在很多事情上,故意跟你作对,你觉得无所适从,可是别无选择,他们是你的同事,你必须跟他们好好合作,面对这种情况,你应该怎样?
  不要再寄希望对方向你伸出援手,宁愿要求自己严格一点,延长工作时间,也不需要想尽办法要求对方的帮忙,否则往往弄巧成拙,徒令自己更生气。
  如果你曾三番五次跟对方争论,他都没有理会你,依然是我行我素,令你更觉烦乱,你这时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不必再自寻烦恼。想与对方据理力争,不如学习如何把工作独自完成。
  在未断定对方是“老油条”,或是一个“无可求药”的人以前,尝试了解对方的难言之隐,大家化敌为友,你或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美国历史上,恐怕再没有谁受到的责难、怨恨和陷害比林肯多了。但是根据传记中记载,林肯却“从来不以他自己的好恶来批判别人。如果有什么任务待做,他也会想到他的敌人可以做得像别人一样好。如果一个以前曾经羞辱过他的人,或者是对他个人有不敬的人,但他却是某个位置的最佳人选,林肯还是会让他去担任那个职务,就像他会派他的朋友去做这件事一样……而且,他也从来没有因为某人是他的敌人,或者因为他不喜欢某个人,而解除那个人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