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作者:亦舒    更新:2021-12-07 17:07
  我说:“打扰你们。”
  剑华轻轻说:“他们很喜欢你。”
  我问:“什么时候说的?”
  “他们说你功课上佳,相貌清秀,打扮朴素,不可多得。”
  我微笑,“我是比较呆。”
  “一起到加国读书可好?我答应照顾你。”
  “你会做什么?”
  “我能驾车,我会做叉烧饭,我擅长清洁。”
  啊了不起,我肃然起敬。
  “我不能阻止天气变坏,可是我会撑一把伞保护你,我还没有能力置公寓给你住,但我会守卫你的门口。”
  真没想到他会讲得那样动人。
  我喜出望外,“我同家母商量。”
  两个星期之后,我接到来信,已获得滑铁卢录取。
  妈妈说:“你决定去加国?”
  我点头,“那处悠闲与世无争的气氛适合我。”
  妈妈笑,“来自五湖四海的留学生还不是照样会和同你争个你死我活。”
  我叹气,“我早知世上无安乐土。”
  我没有告诉她,同学邓剑华会与我同校。
  “十六岁升读大学,可算天才?”
  我笑,“妈妈,十二岁大学毕业,才算天才。”
  母亲怅惘,“说得也是,你自小老师就发觉你怪,送分给学生的题目你不会回答:一磅约有几只萍果,你竟答一百只,大象约重多少,你说十磅。“
  妈妈从不放弃取笑我。
  隔半晌我问:“妈妈,小琪怎么了?”
  “小琪,呵,她很好?”
  “怎么个好法?”
  “我也不清楚,她父亲自有分数。”
  “妈,我听说小琪在本市,她与歌星叶子威同居。”
  母亲一怔,缓缓说:“或许是,不过,我们不讲别人闲话。”
  “她是别人吗?”我吃惊。
  “当然是,”妈妈答:“世上除出你与我母女俩,其余都是外人。”
  “李叔叔在内?”
  “他只可以说是我生活道路上的伴侣。”
  经历那么多,母亲已经大彻大悟,这倒也是好处。
  “况且,你我可能觉得十七八岁出外与人同居是大事,别人另有一套标准,认为男欢女爱天经地义,有啥稀奇,我们不可论断别人。”
  “明白。”以后我不会再在母亲面前提到小琪。
  说了那么多,只是叫我少管闲事。
  我与李圣琪失去联络。
  暑假一开始,母亲便陪我到大学区找房子。
  她十分阔绰,一出手便买下一间两房公寓让我做宿舍,又添置简单家具。
  客厅里有一张三乘六单人床那么大的工作枱,原先是张乒乓桌,此外,就是书架子。
  她对我说:“不用省,参考书大可统统买下,将来有用,还有,不要与人同居,也不要让人上来同居。”
  我笑起来。
  她看着我考到驾驶执照,挑了一辆四驱路华车给我,才回家工作。
  在飞机场她说:“我很骄傲,一个单亲母亲,把女儿照顾得这么好。”
  又说:“我为你骄傲,一个破碎家庭出身的女孩,如此上进努力。”
  我不出声,我必须那样争气。
  她回家去了,继续忙碌的工作,就因为老妈勤力,所以我才可以专心读书。
  剑华跟着抵步,到处辛苦找住宿地方,宿舍太贵,且无空缺,合作社太挤,设备简陋,民宿较远,交通不便。
  我实在不忍心,几次三番想邀请他同住,但想起母亲叮嘱,终于没出声。
  剑华最后租了一家人的地库,地方十分阴暗,胜在独立门户进出。
  那年冬天大冷,下雪,两尺深,我穿得像爱斯基摩人,开着车子去接剑华上学。
  是,我接他,不是他接我。
  功课艰深,要求奇同,我疲于应付。
  剑华更加气馁,他想转读商科。
  那季电费是八百加元,我写支票时手颤,邻居笑着同我说:夏季开冷气更贵。
  全来说好由剑华照顾我,现在,反而由我鼓励他。
  剑华:“我想家,我挂念祖母。”
  我:“你才离家两个月。”
  “在飞机上我已想哭出来。”
  “男儿志在四方,你需努力,功课做了没有,设计商场或度假小屋,你做哪一样?”
  “小亮,我尚未开始。”
  “啊,死期将届,所有功课不准补考,你要加油。”
  “我想转科,我不是那块料子。”
  “这样吧,周末你到我家,我们一起研究。”
  我去接他,他的地库又冷又湿,的确不是做功课的好地方,但是,我有些同学在室内戴帽子手套,只开一盏枱灯取暖,也考到前三名内。
  剑华比较不能吃苦。
  我把自己的功课已完成部分给他参考,他赞叹不绝,我努力帮他开窍,他吃饱后却在我沙发上熟睡。
  我既好气又好笑,索性帮他起草图。
  从前,一般人走进建筑事务所,总见一张张斜面的特别设计绘图桌,以及一叠叠蓝图……现在不同了,工作全部在电脑上做,方便到极点。
  熬到深夜,我斟杯热可可,走到露台边看雪景,只见鹅毛大雪空降半个城市,洁白无瑕,像圣诞卡上风景。
  我想家吗?
  一个人,先得有家,才能想家,这间温暖小公寓已经是我的家,我还想什么家。
  凌晨,剑华醒了,“哎呀,我在什么地方?”
  我回答:“北方邪恶女巫之家,你已变成一只驴子。”
  他微笑,“我肚子又饿了。”
  “我做早餐给你。”
  “不,我来做。”他跳起来。
  “你先看看桌上的设计。”
  他过去翻阅,“啊,家视,你救了我的贱命。”
  “下次可轮到你救我。”
  他雀跃,“我开了窍,我明白了|奇^_^书-_-网|,原来如此。”
  我很安慰,“一起上学去吧。”
  他抱怨:“都没有其他生活。”
  我揶揄他:“你想逛哪些酒吧哪些红灯区?”
  我们穿上大衣,往学校出发。
  在课室门口,他忽然说:“余家亮我爱你。”
  我是他,我也爱我,这叫感激,不叫爱。
  过两天,他问我:“小亮,做不做兼职?”
  我讶异,“赶劳作还来不及,哪来时间?”
  “最近工资高,一小时可达十五元,还有小费。”
  我摇头,“要钱何用?”
  他气结,“这句话比玛丽安东奈的Qu‘ilsmangentdelabrioche还能难听。”
  “玛丽安东奈其实没说过那样的话。”“我想储一笔旅费春假与你结伴到意大利看建筑。”
  这到是个好主意,我心动。
  我说:“我请你吧。”
  “那怎么可以。”他不以为然。
  “没有问题。”
  “你家好似十分富裕,父母又疼惜你。”
  “家母长袖善舞,又处处为我着想。”
  剑华说:“我没有怨言,我知道有汽水小贩的儿子终于凭奖学金在剑桥法律系毕业。”
  “那你知道就好。”
  那天晚上,母亲与我通电话,我一时口快,说我大雪中接送同学,真是日行一善。
  她静了一会,“是男还是女?”
  我即时回答:“男女都有。”
  “小亮,别家的女儿一旦结交男朋友,立刻叫人管接管送,我不是叫你学她们,可是,你也小心一点。”
  “明白。”她真厉害,似有千里眼。
  “学校里一定有好些雪找饭票的女生,目光犀利,手段高超,擒获猎物,便自他第一份薪水用至他退休,你不必学她们,可是,也别太笨。”
  “是,是。”我忙不迭答应。
  “生活好吗,功课如何?”她声调比较缓和。
  “都过得去,我不大出城,专心读书。”
  “假期可有兴趣与我到纽约——”
  我脱口:“我打算去欧洲。”
  妈妈仿佛有点失望,“随得你。”
  我问她:“李叔可听话?”
  母亲笑了,“过得去,算是那样了,凡事有个伴。”
  “我爸呢,许久没他音讯。”
  “他没有与你联络?”
  我黯然,大抵他忙不过来,他自己的事多。
  母亲感慨,“太不像话了,厚此薄彼。”
  “妈,几时来看我?”我连忙改变话题。
  “圣诞节如何,春假你又说没空。”
  “记得别穿貂皮大衣,会遭环保仔淋红漆。”
  “他们还那么紧张?”
  “老妈,为虚荣身上穿别人的皮总不大好。”
  “咄,你不吃鸡不吃蛋?”
  “为了生存又比较好些,妈,实不相瞒,我想吃素。”
  “你当心不够体力。”
  母女闲谈一开口就是三十分钟,与妈妈始终有说不尽话题,我算得幸运。
  电话单子上有许多号码由剑华所拔,他借用我的电话,可是从不归还长途电话费用,几个仙一分钟他一样省下。
  十二月,雪越下越大,学校放假,我孵在家里做模型,剑华把他的工作也搬到我家做,深夜才由我送他回去。
  一天晚上,路上像西伯利亚,几乎没有车辆,我把性能超卓的路华车奋力压过一尺深积雪送他到门口。
  好心的房东开门出来,见司机是女生,不胜讶异,“小姐你要当心,你身上可有电话,万一抛锚,立刻报警,车上备毯子否?不如在此过夜,明早才走。“
  我笑答:“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