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晋城大整军,何处安宋民?空城。
作者:老酒里的熊 更新:2021-12-07 12:40
一秒记住【.la】,为您提供精彩阅读。
第一百三十五章 晋城大整军,何处安宋民?空城。
此番大会诸寨,一则是为梁兴建议,二则是众寨主投奔的实在太多,晋城中已经出现了各路太行兵马数千,侠义社军兵训练时,在一旁指指点点的就不下千人。
梁兴终于还是无法与王湛所遣将官共处下去,特别是参与了晋城之战的策划以后,忠义社中将官不晓得从哪里嗅到气味,不仅与梁兴大吵大闹,甚至强行要求梁兴到晋城,劝杨再兴弃城返回太行。梁兴哭笑不得,遂报与高林,高林得杨再兴指示,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率侠义社众人,以千余兵马“强攻”忠义社。那狗官见寨里寨外一片喊杀声,吓得胆丧心裂,强烈要求梁兴保护他出山,太行雄定关终于还是落入侠义社之手,忠义社从此消失。王湛得报时,梁兴已经下山,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安排梁兴返回鄂州御前军中。
梁兴走时就对杨再兴道:“太行诸寨,良莠不齐,兄弟如今威震南北,宋、金二帝俱无可奈何,正可为河北图,然久滞于山寨间,则非良策,不如早早一统诸寨,屯田积储,整治兵甲,训练士卒,以为长久之计,倘若事不谐,则勿与诸寨纠缠,早早自立旗号,免遗后日之忧!”
言中对诸寨的老大们似颇有不满,料来也是这两年多时间里,在太行与诸寨间处得并不很和谐,才有侠义社崛起之事,否则凭梁兴在太行威望,哪里轮得到高林当老大!杨再兴当时听了,惟惟而已,过后细细想来,却不无道理,特别是眼下城中态势,便充分证明了梁兴的远见。
五月中旬起。太行诸寨得到晋城克复的消息,纷纷率部下山,进城投靠。不过高林仔细打听,却发现诸寨各率精兵前来,家小却稳居寨中,哪像侠义社诸人,已经将家小俱已搬至城中。更让人恼火的是,这些家伙所带兵卒。一律不伏高林、王兰等人号令,甚至在城中屡有犯禁之事,持刀相向也不只一起,甚至有搅扰侠义社家眷者,高、王二人火冒三丈,若非杨再兴劝说,早已经斩几个做样子了。
所以眼下城中兵马虽众,却比此前防御郦琼时还动荡得多。城中宋人渐有微词,道是太行义军还不如金军纪律,城中还不如山上平安。杨再兴知道,梁兴非是要自己硬去做“太行王”,而是长此以往。太行义军终将自己毁掉,不待金军大举进攻,便已尽失民心,义旗哪里还举得起来?
何况这些家伙到城中时。身上除了刀枪,别无长物,动辄就要吃要住,稍有不满,便大呼小叫:“爷爷在山上过得好好地,便为了帮晋城杀金贼,才不远数百里来此间,竟然拿这等猪食来糊弄爷爷。当真不怕死么?”
杨再兴虽愿顾全大局,也终于知道,是该整治城中秩序的时候了,于是下令大集寨主。
府衙大堂上,案几已经撤去,主位上一溜摆开三把椅子,左右则是两排数十张木骑。众寨主在两排木椅上早等得焦燥,才见主位上的人出现。杨再兴居中坐了。左边是高林,右边是岳雷。
王兰是召集人。在堂中一个罗圈揖,清咳数声,堂上才寂然无声,王兰伸手指着杨再兴:“众位英雄,这位便是晋城之主,大宋枪神,,大宋殿前司右军都统,汾州节度使杨大人!”
堂上一时肃然,杨再兴面色冷峻,也不言语,众寨主面面相觑,老成者慢慢起身:“杨大人,久仰!久仰!”神经大条点的慢条斯理,却也早晚起身见礼,方才敢安座。便不是看在晋城新主身份上,“大宋枪神”几个字拿出去,往太行山上一砸,还是听得到响声地!
杨再兴看在眼里,先不发作,而是随意拱手:“客气,客气,虚名而已!”
随后王兰才指着岳雷:“这位是大宋枢密副使,岳爷爷的二公子,岳雷!”
此言一出,再无人敢安坐岳飞之名,天下耸动,其冤之重,亦轰动南北,太行山上,只要是大宋子民,无不祭拜。众寨主对于“人”或者可以不敬,但岳飞眼下已经实实在在地晋升到了“神”的境界。即使是杨再兴这个“枪神”,相对岳飞而言,声望还是差了不只一个等级,若不是看在晋城大败金军的份上,诸寨主更加不会理会,毕竟当初的颖昌之战,小商河之战,离这些寨主们太远了些。
岳雷见众寨主纷纷起身致意,也客气地起身逊让:“岳雷年幼,只怕坠了父相令名,还请叔伯们多多入指点!”
高林不必介绍了,即使从北太行来的寨主,也多有所知。
杨再兴等王兰归座,才起身站到堂中。
“众位英雄,自靖康以来,番贼铁蹄所过之处,城池俱废,万户无犬吠,千里无鸡鸣,大宋子民或者南逃,或者依山建寨以避兵锋,实在避不过的,身坠胡尘之中,剃发易服,为奴为婢,为番贼随意生死之,岂不可怜!”
众寨主闻言虽点头称是,腹中却同时冒出两字:“废话!”
杨再兴腹中冷笑,口中却道:“侠义社自创立以来,除了建寨招纳宋人,便矢志恢复旧河山,扫荡燕云,直捣黄龙,以遂岳相‘笑谈渴饮匈奴血’之志,故岳相身殁之后,侠义社无以为祭,遂整治兵马,不惜生死,杀尽晋城中千骑番贼为祭,后继之以败金军万五千兵马,稍慰岳相英灵。虽然如此,仍不足以塞河北宋人之望,如今不过暂治晋城以练兵,他日必出太行,兵戈直指上京!”
这番话一出,众寨主稍稍动容,一则为此前大败金军之战绩,二则为侠义社之大志,与诸寨苟且自保大是不同,也颇壮太行山诸寨之气。
杨再兴话锋一转,面色便不好看起来:“昔年杨某在岳相军中,亲见岳家军所战无不胜,所攻无不克,诸位以为,为何有如此战绩?实不相瞒,岳家军一出动,如臂使指,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遇强敌,不论成千过万,皆不动如山,不曾奔溃过,如此哪得不胜?!但如此精兵,非一日可练就,晋城中八千兵马,自进城以来,未尝有一日歇息,王兰兄弟、罗彦兄弟、高寨主皆为昔年岳相麾下将领,某家自不必说,岳二爷也在此间,若练出来的兵不成话,哪里对得起岳相?如何可以与番贼争锋,安能败郦琼所部兵马?”
这话一出,堂上诸人开始感觉地些威压了,刚才还有一些窃窃私语者,也顿时住口。
杨再兴见诸人凛然,满意地继续道:“所以晋城之中,所缺的不是兵,而是强兵、精兵,此等兵马须号令一统,言出法随,令行禁止,皆如岳家军模样!故此,城中练兵之法,与鄂州军中并无二致,诸位若实实在在要入晋城来,便编入晋城军中为将校,寨中兵马编入军中一同训练,某家必选贤能之辈,共图大事,若不然,三日内可率部离去,杨某绝不留难!只是丑话说在前头:自今日起,有违岳家军法者,晋城军中必不稍有宽贷,此话自一个时辰之后算数,诸位自去约束所部兵马,莫谓杨某不教而诛!”
众寨主才悚然惕惧,正襟危坐,不敢作声。
当下杨再兴也不多言,挥手令众人散去,当晚城中喧嚣不已,四位寨主愤愤然率部离城,却有二十余位寨主愿意编入晋城军中效力,且限期将家小搬入城中。但仍有数起扰民事件,高林等人率几个小队城中巡逻,只要有敢犯军法者,一律当场拿下,次日天明时,衙门前广场上,斩了三名太行义军兵卒,数十位太行义军被按在地上,责打数鞭至数十鞭不等,一切依足岳飞治军规矩,晋城中一时肃然,再无敢扰民者,从太行山上下来的宋民这才心怀大畅。
三日之后,大事已定,城中再无第二家旗号,只有侠义社统领大局,较场上练兵的士兵却多了四千余人,总数达到一万二千左右。但可惜的是马匹太少,总数还不到2500匹,还有数百匹带伤,能够用来训练骑军的不到1800骑,罗彦对此颇有微辞,却被高林敲了一记:“知足罢,当日上太行时,连一千骑都凑合不出来日后自然会多起来。”
杨再兴却在此时召开会议,与已经变成晋城军将校的诸位寨主们商议大事。
“晋城之中,虽然可以装得十万宋人,可是眼下用兵之际,实不知兀术哪天会来攻打,若七八万人口还可安顿,只是挤了些,再多一二万,城中便无处安置了,眼下山上不断来人,城中已经有五六万人口,再迟些时,只怕误了大事,众位兄弟看,可有妙策?”杨再兴见晋城中宋人越来越多,一边高兴,一边也为这“人口负担”感到困扰,毕竟长期准备攻守的城池,城中居民太多也是不利,比如消耗粮草便多,或者开战时易烧起民宅,按他设计,晋城中最多五万人足矣。
众人犹豫之际,一名新加入地寨主道:“杨爷何必烦恼,泽州府尽在杨爷囊中,还有数城眼下空闲,哪里安不下十万宋民?”
杨再兴闻言大惑:“哪里来的空城?”
那人答道:“沁水、高平、陵川三县便是!”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一百三十五章 晋城大整军,何处安宋民?空城。)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第一百三十五章 晋城大整军,何处安宋民?空城。
此番大会诸寨,一则是为梁兴建议,二则是众寨主投奔的实在太多,晋城中已经出现了各路太行兵马数千,侠义社军兵训练时,在一旁指指点点的就不下千人。
梁兴终于还是无法与王湛所遣将官共处下去,特别是参与了晋城之战的策划以后,忠义社中将官不晓得从哪里嗅到气味,不仅与梁兴大吵大闹,甚至强行要求梁兴到晋城,劝杨再兴弃城返回太行。梁兴哭笑不得,遂报与高林,高林得杨再兴指示,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率侠义社众人,以千余兵马“强攻”忠义社。那狗官见寨里寨外一片喊杀声,吓得胆丧心裂,强烈要求梁兴保护他出山,太行雄定关终于还是落入侠义社之手,忠义社从此消失。王湛得报时,梁兴已经下山,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安排梁兴返回鄂州御前军中。
梁兴走时就对杨再兴道:“太行诸寨,良莠不齐,兄弟如今威震南北,宋、金二帝俱无可奈何,正可为河北图,然久滞于山寨间,则非良策,不如早早一统诸寨,屯田积储,整治兵甲,训练士卒,以为长久之计,倘若事不谐,则勿与诸寨纠缠,早早自立旗号,免遗后日之忧!”
言中对诸寨的老大们似颇有不满,料来也是这两年多时间里,在太行与诸寨间处得并不很和谐,才有侠义社崛起之事,否则凭梁兴在太行威望,哪里轮得到高林当老大!杨再兴当时听了,惟惟而已,过后细细想来,却不无道理,特别是眼下城中态势,便充分证明了梁兴的远见。
五月中旬起。太行诸寨得到晋城克复的消息,纷纷率部下山,进城投靠。不过高林仔细打听,却发现诸寨各率精兵前来,家小却稳居寨中,哪像侠义社诸人,已经将家小俱已搬至城中。更让人恼火的是,这些家伙所带兵卒。一律不伏高林、王兰等人号令,甚至在城中屡有犯禁之事,持刀相向也不只一起,甚至有搅扰侠义社家眷者,高、王二人火冒三丈,若非杨再兴劝说,早已经斩几个做样子了。
所以眼下城中兵马虽众,却比此前防御郦琼时还动荡得多。城中宋人渐有微词,道是太行义军还不如金军纪律,城中还不如山上平安。杨再兴知道,梁兴非是要自己硬去做“太行王”,而是长此以往。太行义军终将自己毁掉,不待金军大举进攻,便已尽失民心,义旗哪里还举得起来?
何况这些家伙到城中时。身上除了刀枪,别无长物,动辄就要吃要住,稍有不满,便大呼小叫:“爷爷在山上过得好好地,便为了帮晋城杀金贼,才不远数百里来此间,竟然拿这等猪食来糊弄爷爷。当真不怕死么?”
杨再兴虽愿顾全大局,也终于知道,是该整治城中秩序的时候了,于是下令大集寨主。
府衙大堂上,案几已经撤去,主位上一溜摆开三把椅子,左右则是两排数十张木骑。众寨主在两排木椅上早等得焦燥,才见主位上的人出现。杨再兴居中坐了。左边是高林,右边是岳雷。
王兰是召集人。在堂中一个罗圈揖,清咳数声,堂上才寂然无声,王兰伸手指着杨再兴:“众位英雄,这位便是晋城之主,大宋枪神,,大宋殿前司右军都统,汾州节度使杨大人!”
堂上一时肃然,杨再兴面色冷峻,也不言语,众寨主面面相觑,老成者慢慢起身:“杨大人,久仰!久仰!”神经大条点的慢条斯理,却也早晚起身见礼,方才敢安座。便不是看在晋城新主身份上,“大宋枪神”几个字拿出去,往太行山上一砸,还是听得到响声地!
杨再兴看在眼里,先不发作,而是随意拱手:“客气,客气,虚名而已!”
随后王兰才指着岳雷:“这位是大宋枢密副使,岳爷爷的二公子,岳雷!”
此言一出,再无人敢安坐岳飞之名,天下耸动,其冤之重,亦轰动南北,太行山上,只要是大宋子民,无不祭拜。众寨主对于“人”或者可以不敬,但岳飞眼下已经实实在在地晋升到了“神”的境界。即使是杨再兴这个“枪神”,相对岳飞而言,声望还是差了不只一个等级,若不是看在晋城大败金军的份上,诸寨主更加不会理会,毕竟当初的颖昌之战,小商河之战,离这些寨主们太远了些。
岳雷见众寨主纷纷起身致意,也客气地起身逊让:“岳雷年幼,只怕坠了父相令名,还请叔伯们多多入指点!”
高林不必介绍了,即使从北太行来的寨主,也多有所知。
杨再兴等王兰归座,才起身站到堂中。
“众位英雄,自靖康以来,番贼铁蹄所过之处,城池俱废,万户无犬吠,千里无鸡鸣,大宋子民或者南逃,或者依山建寨以避兵锋,实在避不过的,身坠胡尘之中,剃发易服,为奴为婢,为番贼随意生死之,岂不可怜!”
众寨主闻言虽点头称是,腹中却同时冒出两字:“废话!”
杨再兴腹中冷笑,口中却道:“侠义社自创立以来,除了建寨招纳宋人,便矢志恢复旧河山,扫荡燕云,直捣黄龙,以遂岳相‘笑谈渴饮匈奴血’之志,故岳相身殁之后,侠义社无以为祭,遂整治兵马,不惜生死,杀尽晋城中千骑番贼为祭,后继之以败金军万五千兵马,稍慰岳相英灵。虽然如此,仍不足以塞河北宋人之望,如今不过暂治晋城以练兵,他日必出太行,兵戈直指上京!”
这番话一出,众寨主稍稍动容,一则为此前大败金军之战绩,二则为侠义社之大志,与诸寨苟且自保大是不同,也颇壮太行山诸寨之气。
杨再兴话锋一转,面色便不好看起来:“昔年杨某在岳相军中,亲见岳家军所战无不胜,所攻无不克,诸位以为,为何有如此战绩?实不相瞒,岳家军一出动,如臂使指,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遇强敌,不论成千过万,皆不动如山,不曾奔溃过,如此哪得不胜?!但如此精兵,非一日可练就,晋城中八千兵马,自进城以来,未尝有一日歇息,王兰兄弟、罗彦兄弟、高寨主皆为昔年岳相麾下将领,某家自不必说,岳二爷也在此间,若练出来的兵不成话,哪里对得起岳相?如何可以与番贼争锋,安能败郦琼所部兵马?”
这话一出,堂上诸人开始感觉地些威压了,刚才还有一些窃窃私语者,也顿时住口。
杨再兴见诸人凛然,满意地继续道:“所以晋城之中,所缺的不是兵,而是强兵、精兵,此等兵马须号令一统,言出法随,令行禁止,皆如岳家军模样!故此,城中练兵之法,与鄂州军中并无二致,诸位若实实在在要入晋城来,便编入晋城军中为将校,寨中兵马编入军中一同训练,某家必选贤能之辈,共图大事,若不然,三日内可率部离去,杨某绝不留难!只是丑话说在前头:自今日起,有违岳家军法者,晋城军中必不稍有宽贷,此话自一个时辰之后算数,诸位自去约束所部兵马,莫谓杨某不教而诛!”
众寨主才悚然惕惧,正襟危坐,不敢作声。
当下杨再兴也不多言,挥手令众人散去,当晚城中喧嚣不已,四位寨主愤愤然率部离城,却有二十余位寨主愿意编入晋城军中效力,且限期将家小搬入城中。但仍有数起扰民事件,高林等人率几个小队城中巡逻,只要有敢犯军法者,一律当场拿下,次日天明时,衙门前广场上,斩了三名太行义军兵卒,数十位太行义军被按在地上,责打数鞭至数十鞭不等,一切依足岳飞治军规矩,晋城中一时肃然,再无敢扰民者,从太行山上下来的宋民这才心怀大畅。
三日之后,大事已定,城中再无第二家旗号,只有侠义社统领大局,较场上练兵的士兵却多了四千余人,总数达到一万二千左右。但可惜的是马匹太少,总数还不到2500匹,还有数百匹带伤,能够用来训练骑军的不到1800骑,罗彦对此颇有微辞,却被高林敲了一记:“知足罢,当日上太行时,连一千骑都凑合不出来日后自然会多起来。”
杨再兴却在此时召开会议,与已经变成晋城军将校的诸位寨主们商议大事。
“晋城之中,虽然可以装得十万宋人,可是眼下用兵之际,实不知兀术哪天会来攻打,若七八万人口还可安顿,只是挤了些,再多一二万,城中便无处安置了,眼下山上不断来人,城中已经有五六万人口,再迟些时,只怕误了大事,众位兄弟看,可有妙策?”杨再兴见晋城中宋人越来越多,一边高兴,一边也为这“人口负担”感到困扰,毕竟长期准备攻守的城池,城中居民太多也是不利,比如消耗粮草便多,或者开战时易烧起民宅,按他设计,晋城中最多五万人足矣。
众人犹豫之际,一名新加入地寨主道:“杨爷何必烦恼,泽州府尽在杨爷囊中,还有数城眼下空闲,哪里安不下十万宋民?”
杨再兴闻言大惑:“哪里来的空城?”
那人答道:“沁水、高平、陵川三县便是!”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一百三十五章 晋城大整军,何处安宋民?空城。)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