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作者:张天桥 侯全生 李朝晖 更新:2021-12-07 12:39
毕竟,每年的统计数字都值得玩味,每个统计数字都年年刷新,"就业寒流"语境下,"就业形势严峻"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规表达--
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2004年,全国大学毕业生280余万人,比2003年增加68万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自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政策后,大学生就业遭遇最强"寒流",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413万,比2005年增加75万人,增幅20%左右。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约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如果说2005年大学生就业遭遇最强寒流,2007年的就业形势也未必乐观: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同比增幅19.9%,加上2006年120多万人无法当期就业的往届毕业生,2007年涌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总量在600万人以上。另外,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需求仅占新增岗位的22%,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却降低22%。社会有效需求不能满足毕业生规模增长速度的现实问题更加突显,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空前严重,就业形势进一步严峻。
较之冷冰冰的统计数字,一些事实更加真切地刺激了大学生们敏感的神经--
2006年,广州市市容环卫局下属事业单位首次向社会公开招聘13名环卫工,286名本科生、研究生踊跃报名。其中一个终日与病死畜禽打交道的职位,居然引来19名本科生和7名研究生激烈角逐。最终,应聘者中的1名博士、4名硕士和6名本科生获得录用。
2007年,南京市六城区拟招聘460多个中小学、幼儿园教师,4 500余人报名参加竞争,其中研究生1000余名,大部分竞聘中小学教师岗位。按照报名人数来计算,录取比例将达到1︰10。
2007年3月的一场校园招聘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家打着大学生创业园旗号的足疗健康公司向大学生伸出了橄榄枝,吸引许多学生驻足,该公司开具的工资单上,普通员工如文秘、收银等月薪1300元起,足疗、刮痧等技师、学徒月薪2 000元起,招聘当天公司就收到了不同专业大学生投递的简历300余份。
2007年4月,北京权金城集团旗下13家企业面向北京在校大学生招聘百余工种、千余个跨行业岗位,招聘搓澡工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招聘信息发出不久便收到5000多名大学生的应聘材料,其中四成左右即2 000名大学生应聘搓澡工。
……
抛开"大学生竞聘搓澡工是理所应当,还是大学精神衰落"以及"工作有无高低贵贱之分"之类的"口水之争",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还是如此突兀地让很多人遭遇尴尬处境,原本平坦的就业之路一发变得泥泞曲折、险象环生。
但生活总会有多种可能,无业可就的时候创业也会成为另一种接近梦想的途径。
不是说"勇者创造机会,智者把握机会,愚者才放弃机会"吗?
20世纪80年代初,摆个地摊就能成为百万富翁,可很多人不敢;90年代初,涉足房地产就能成为千万富翁,可很多人不信;20世纪末,开家网站就能成为亿万富翁,可很多人不试。于是在一个个创业的黄金时代,他们一次次与财富擦肩,带着沉重的"脚镣"营营役役,注定平庸。
当然也有例外。
上虞崧厦"金鼎伞业"的创始人吕信苗,20世纪80年代从睡马路、当街修雨伞起家,投入最早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到了90年代,"金鼎"已经率先建造了崧厦伞业的第一家标准厂房,家庭作坊式生产向工业化生产成功转型。如今,一种完善的伞业块状经济初步形成,先行者"金鼎伞业"海内外知名。
作为中国房地产的风云人物,冯仑在业界一直享有"地产思想家"与"地产革命家"的美誉。然而1991年,冯仑和王功权南下海南创业的时候,兜里总共才有3万元钱。3万元做房地产在别人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但是冯仑却最终化腐朽为神奇,以近乎"空手套白狼"的方式融资1800万买了8幢别墅,略作包装转手赚了300万元,创业第一桶金由此而来。
"中国网络之父"马云的创业史可圈可点:1995年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后成功加盟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网站,第一次融资就获得了高盛等世界著名风险投资机构的500万美元投资,一个没有一分收入而今每日品牌增值100万元人民币的网站奇迹由此诞生。
梳理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一条大致的发展脉络或可隐现:20世纪80年代,个体工商户春风得意;90年代,股民和房地产商大行其道;20世纪末至21世纪头几年,电脑和互联网"玩家"炙手可热;进入21世纪,新的创业时代已经悄然临近。《全球创业观察2006中国报告》透露,目前每百名18岁至64岁的中国成年人中,有16.2人参与到了创办时间不超过三年半的创业企业中去。在"全球创业观察"项目的42个成员中,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位居全球第六。另有调查显示,25岁至44岁是参与创业活动最集中的年龄阶段,其中18岁至24岁的年轻人在我国创业者中的比例已经达到了将近20%。
融入一个时代的人是最幸运的,那么在新的创业时代,谁将掌控下一个十年、数十年?
时势造就英雄。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英雄们说:"给我一个时代,我就能创造奇迹。"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那么时代近了,成功还会难吗?
第二节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
上时-- 创业环境
"成功的90%取决于环境,个人努力只占10%,但这10%你错过了,给你90%的环境也没有用。机会不会等人,你在寻找它的同时要去培养自己的潜力。我的理想并不是做一名企业家,而是做一名医生,但环境不允许我成为医生,30岁的时候我还很压抑,33岁来到特区,给了我一个环境,我就成功了。"
以上是万科公司董事长王石的成功感言。虽然他对于环境的理解未必人人赞同,但我们也许不会否认,环境在个人创业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创业当然不可一蹴而就,但好的环境会让我们顺风顺水,而坏的环境也可能使我们事事皆空。
2005年央视《对话》节目现场,作为特邀嘉宾的张树新女士的一段话发人深省:"我觉得还是很高兴,就是说,今天中国的创业环境真的开始有一些人,不像十年、二十年前,其实他们真的具备海外硅谷一样的一些基本创业环境了。他们可以凭着技术、凭着理想、凭着一个想法,然后今天就可以做出些企业来,也许不会走那么多颠簸和波折的路,这是个(值得)高兴的事情。"
的确,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因为一个可以看到的事实是:虽然大学生的创业环境还不完全成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与就业相比,还是出现了许多较好的变化。
具体而言,大学生创业环境的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的创业法律环境不断改善
与我国的其他各种立法一样,有关创业的立法也经历了一个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法律对于大学生创业活动的保护作用日益彰显。
1999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出台,这是我国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之后所制定的第三部涉及规范私营企业市场主体的法律,至此,我国关于私营经济的3种主要形式--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的主体法律已经基本完备。《个人独资企业法》最引人注目之处,在第八条中明确规定,只要有必要的从业人员以及有出资、有合法的企业名称、有固定的生产场所等,就可以申请注册为个人独资企业。这就废除了原先不规范的按照雇佣工人数来划分个人独资企业(雇工8人以上)和个体工商户(雇工7人以下)的规定。此外,《个人独资企业法》还依据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依法保护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在第三章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个人独资企业提供财力、物力、人力;个人独资企业有依法申请贷款、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权利。这预示着中国的个人自主创业将有一个更为宽松的法律和政策环境。
二、国家各项优惠政策的出台使大学生创业的环境日益宽松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视,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无疑,国家政策的驱动仍是大学生创业环境不断改善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2002年,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人事部等出台了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政策,同时加大了户籍管理、人事管理、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以便与大学生创业机制相配套。
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2004年,全国大学毕业生280余万人,比2003年增加68万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自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政策后,大学生就业遭遇最强"寒流",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413万,比2005年增加75万人,增幅20%左右。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约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如果说2005年大学生就业遭遇最强寒流,2007年的就业形势也未必乐观: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同比增幅19.9%,加上2006年120多万人无法当期就业的往届毕业生,2007年涌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总量在600万人以上。另外,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需求仅占新增岗位的22%,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却降低22%。社会有效需求不能满足毕业生规模增长速度的现实问题更加突显,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空前严重,就业形势进一步严峻。
较之冷冰冰的统计数字,一些事实更加真切地刺激了大学生们敏感的神经--
2006年,广州市市容环卫局下属事业单位首次向社会公开招聘13名环卫工,286名本科生、研究生踊跃报名。其中一个终日与病死畜禽打交道的职位,居然引来19名本科生和7名研究生激烈角逐。最终,应聘者中的1名博士、4名硕士和6名本科生获得录用。
2007年,南京市六城区拟招聘460多个中小学、幼儿园教师,4 500余人报名参加竞争,其中研究生1000余名,大部分竞聘中小学教师岗位。按照报名人数来计算,录取比例将达到1︰10。
2007年3月的一场校园招聘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家打着大学生创业园旗号的足疗健康公司向大学生伸出了橄榄枝,吸引许多学生驻足,该公司开具的工资单上,普通员工如文秘、收银等月薪1300元起,足疗、刮痧等技师、学徒月薪2 000元起,招聘当天公司就收到了不同专业大学生投递的简历300余份。
2007年4月,北京权金城集团旗下13家企业面向北京在校大学生招聘百余工种、千余个跨行业岗位,招聘搓澡工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招聘信息发出不久便收到5000多名大学生的应聘材料,其中四成左右即2 000名大学生应聘搓澡工。
……
抛开"大学生竞聘搓澡工是理所应当,还是大学精神衰落"以及"工作有无高低贵贱之分"之类的"口水之争",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还是如此突兀地让很多人遭遇尴尬处境,原本平坦的就业之路一发变得泥泞曲折、险象环生。
但生活总会有多种可能,无业可就的时候创业也会成为另一种接近梦想的途径。
不是说"勇者创造机会,智者把握机会,愚者才放弃机会"吗?
20世纪80年代初,摆个地摊就能成为百万富翁,可很多人不敢;90年代初,涉足房地产就能成为千万富翁,可很多人不信;20世纪末,开家网站就能成为亿万富翁,可很多人不试。于是在一个个创业的黄金时代,他们一次次与财富擦肩,带着沉重的"脚镣"营营役役,注定平庸。
当然也有例外。
上虞崧厦"金鼎伞业"的创始人吕信苗,20世纪80年代从睡马路、当街修雨伞起家,投入最早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到了90年代,"金鼎"已经率先建造了崧厦伞业的第一家标准厂房,家庭作坊式生产向工业化生产成功转型。如今,一种完善的伞业块状经济初步形成,先行者"金鼎伞业"海内外知名。
作为中国房地产的风云人物,冯仑在业界一直享有"地产思想家"与"地产革命家"的美誉。然而1991年,冯仑和王功权南下海南创业的时候,兜里总共才有3万元钱。3万元做房地产在别人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但是冯仑却最终化腐朽为神奇,以近乎"空手套白狼"的方式融资1800万买了8幢别墅,略作包装转手赚了300万元,创业第一桶金由此而来。
"中国网络之父"马云的创业史可圈可点:1995年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后成功加盟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网站,第一次融资就获得了高盛等世界著名风险投资机构的500万美元投资,一个没有一分收入而今每日品牌增值100万元人民币的网站奇迹由此诞生。
梳理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一条大致的发展脉络或可隐现:20世纪80年代,个体工商户春风得意;90年代,股民和房地产商大行其道;20世纪末至21世纪头几年,电脑和互联网"玩家"炙手可热;进入21世纪,新的创业时代已经悄然临近。《全球创业观察2006中国报告》透露,目前每百名18岁至64岁的中国成年人中,有16.2人参与到了创办时间不超过三年半的创业企业中去。在"全球创业观察"项目的42个成员中,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位居全球第六。另有调查显示,25岁至44岁是参与创业活动最集中的年龄阶段,其中18岁至24岁的年轻人在我国创业者中的比例已经达到了将近20%。
融入一个时代的人是最幸运的,那么在新的创业时代,谁将掌控下一个十年、数十年?
时势造就英雄。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英雄们说:"给我一个时代,我就能创造奇迹。"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那么时代近了,成功还会难吗?
第二节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
上时-- 创业环境
"成功的90%取决于环境,个人努力只占10%,但这10%你错过了,给你90%的环境也没有用。机会不会等人,你在寻找它的同时要去培养自己的潜力。我的理想并不是做一名企业家,而是做一名医生,但环境不允许我成为医生,30岁的时候我还很压抑,33岁来到特区,给了我一个环境,我就成功了。"
以上是万科公司董事长王石的成功感言。虽然他对于环境的理解未必人人赞同,但我们也许不会否认,环境在个人创业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创业当然不可一蹴而就,但好的环境会让我们顺风顺水,而坏的环境也可能使我们事事皆空。
2005年央视《对话》节目现场,作为特邀嘉宾的张树新女士的一段话发人深省:"我觉得还是很高兴,就是说,今天中国的创业环境真的开始有一些人,不像十年、二十年前,其实他们真的具备海外硅谷一样的一些基本创业环境了。他们可以凭着技术、凭着理想、凭着一个想法,然后今天就可以做出些企业来,也许不会走那么多颠簸和波折的路,这是个(值得)高兴的事情。"
的确,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因为一个可以看到的事实是:虽然大学生的创业环境还不完全成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与就业相比,还是出现了许多较好的变化。
具体而言,大学生创业环境的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的创业法律环境不断改善
与我国的其他各种立法一样,有关创业的立法也经历了一个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法律对于大学生创业活动的保护作用日益彰显。
1999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出台,这是我国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之后所制定的第三部涉及规范私营企业市场主体的法律,至此,我国关于私营经济的3种主要形式--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的主体法律已经基本完备。《个人独资企业法》最引人注目之处,在第八条中明确规定,只要有必要的从业人员以及有出资、有合法的企业名称、有固定的生产场所等,就可以申请注册为个人独资企业。这就废除了原先不规范的按照雇佣工人数来划分个人独资企业(雇工8人以上)和个体工商户(雇工7人以下)的规定。此外,《个人独资企业法》还依据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依法保护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在第三章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个人独资企业提供财力、物力、人力;个人独资企业有依法申请贷款、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权利。这预示着中国的个人自主创业将有一个更为宽松的法律和政策环境。
二、国家各项优惠政策的出台使大学生创业的环境日益宽松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视,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无疑,国家政策的驱动仍是大学生创业环境不断改善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2002年,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人事部等出台了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政策,同时加大了户籍管理、人事管理、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以便与大学生创业机制相配套。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