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作者:白胜雪 更新:2021-12-07 12:23
接下来,就算项羽能躲过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甚至厚着脸皮回了江东,也改变不了什么了。
咳咳,说下,昨天激愤之下,写下了“岛民”的字眼,这是我的不是,给受到伤害的人说个对不起了。本人绝无偏执狭隘的大陆意识,也对那个事件中得利的人没有偏见。小白愤懑,是因为他破坏了程序正义,而不是他的统独倾向。事实上,作为草根阶层,某人不仅仅是台湾梦,台湾之子,甚至是华人圈里一个奋斗的典范。当然,其贪腐是另外一码事情。
总之,台湾是大中华的灯塔,大陆人民是爱台湾的,台湾要做的,就是厚植民主,落实人权,改善民生,相信09,海峡两岸都能振衰起弊。
第一百二十三章 变徵(1)
如果从历史的经验教训来说,汉初娄敬、张良、田肯等人,皆可视为国士,他们对于天下山川格局形势的判断和关中地位的认识,就算是到了今天,也对宋廷的决策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昔日刘邦初定天下,在选择都城时,娄敬建议入都关中,并且慷慨陈词,说出了那段注定将要载入史册的话:“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立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今陛下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背也。”
在刘邦还在迷糊时,另一个人站了出来,这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他旗帜鲜明的支持娄敬的意见,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田肯说:“秦,形胜之国也,带河阻山,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在张良都说话的情况下,刘邦不再犹豫,马上下定决心。虽然说刘邦个人的水准很一般,可是他最大的优势知人善任,最要害的是善于决断,这也是他能战胜霸王的根本缘故。
如果是古人,自然会把张良等人的说法用“神机妙算”来形容。可是萧统不一样,他可以很明白的知道,娄张二人在考虑时,取得战略主动上的考虑是主要的。将东方潜在地反叛视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因此,“力制天下”、“东制诸侯”的思路在后来汉朝的政策中有着相当的烙印。汉文帝时,贾谊上书,念念不忘“山东之忧”,苦心积虑防备东方“大诸侯之有异心者”;汉武帝时,还在武关、蒲津关设关官以讥行旅;汉成帝阳朔二年。关东地区发大水,成帝下诏“流民欲入函谷、天井、壶口、五阮关者,勿苛留。”这说明,这些关卡平时还起着限制东西部人口流动的作用。西汉时,已是“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对于东西部之间的人口流动尚有一定地盘查和限制,在秦代就更不用说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显示出秦、汉的统一中还包含着相当的脆弱性。东、西方之间的隔阂并未完全消弭,一有机会便显现出来。西汉前期的异姓诸侯王叛乱、中期的同姓诸侯王叛乱便是这种隔阂的显现。秦、西汉的统一主要是*武力完成的。至于历史更深刻的整合,则是在后世地历史中不断完成的。那么,在这种整合最终完成之前,对于天下的统治,仍有藉武力加以控制的必要,也仍需凭借关中的地理条件。
在以关中为政治重心的时代。在战略上居枢纽地位地是一个以关中为重心、向两翼展开地弯月形地带。这个弯月的内侧。北起燕山山脉与渤海的交汇处,向南循燕山山脉南麓、太行山、嵩山、方城山、大别山,接长江,直至东南的京口,弯月的外侧,循燕山山脉北麓、沿山西北部、接关中西北外围高地、陇山、岷山、经四川盆地、转过巫山、再沿长江南面的低山丘陵而抵京口。从目前宋廷的情况看,这个弯月的大部分已经进入掌握之中,而剩下的部分,除了幽云一代是目前元廷地统治中心外。基本已经触手可及,进入了宋军的计划之中。
而宋廷的另一个优势,是宋军乃是重新登陆然后略取各地的政权,基本不存在东西冲突,只有南北矛盾,因此向心力和控制力甚至还要好于秦汉,从格局上来讲。天下重要关塞基本上都位于这个弯月的内外两侧的边线上。如燕山一线的山海关、居庸关。太行一线地,紫荆、倒马。井陉、滏口、天井诸关塞。嵩山一带地虎牢、伊阙、广成、辕诸关隘,大别山上的武胜、平靖、黄岘等义阳三关,均处在这个弯月地内侧边缘线上;陇山北端的萧关、南端的阴平关,四川盆地北部的阳平关、剑门关,巫山丛中的江关等,均处在这个弯月的外侧边缘线上。
-(奇)-如果综合从全局来考量,西汉以关中为基础统一天下,又以关中为基础统治天下,其实值得每一个王朝参考,而这一次,让张世杰镇守关中,萧统也是有考量的,目前虽然宋军也算是人才济济,可是真正有能力独当一面的,也只有久经考验的张世杰了,这一次,襄阳方向的大获全胜和成功的在邱寻的配合下夺取了关中,更让萧统坚定了信心,加上张世杰毕竟和自己关系还非同一般,张芷嫣毕竟是早就定下了的人嘛,因此萧统将会让张世杰独立负责整个战略方向。
-(书)-这样一来,邱寻将率军直趋汉中,确保关中和荆襄的侧翼,下一步自然会是夺取蜀中天府之国,然后进一步南下,夺回大理,消灭元军在南方的最后一个重兵集团,控制整个西南。
-(网)-这样一来,考量到和蒲寿庚之间的沟通也见了成效,宋军有望在重挫鞑子的基础上彻底统一南方,将双方的战线重新推到渭水,桐柏山,苏北一线,从而为江淮防线获得了极大的战略纵深。甚至一度,萧统有了舍江南而迁都长安的考虑,毕竟在这个年代,江南的经济地位还不能决定性的改变地缘政治,以关中为统治中枢还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正当萧统正在推演下一步的计划时,台湾方面却送来了急疏,居然是马南宝的奏章。
打开奏章,萧统只是粗略的一看,脸色当即就变了。
原来,在马南宝的奏章里,开宗明义就写道:“当天下将定,大局初安,鞑奴将要远遁,吾皇英明神武之际,臣斗胆进言,我朝当定国本,迁都长安!”
萧统固然恼恨如此激烈嚣张的措辞,不过,成大事者一般不能喜怒形于色,萧统真正感到不对的,是他们的目标也几乎是直指腹心,迁都!
第一百二十四章 变徵(2)
迁都,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动摇国本的大事,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能动的。原因很简单,一个国家的核心力量,自然都在都城附近,而将统治机构迁到其他地方,则等于很大程度的放弃了原有的积累,而选择了新的地方,在新的地方,旧有的势力,关系,山川,民风将完全不同,可以说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历朝历代,迁都多半是因为军事威胁之下万不得已之举,可以说,一个王朝一旦迈出了迁都之举,恐怕大多数人都认为国祚将尽了。
和宋朝有血海深仇的金国就是这样,原本蒙古人南下,虽然势如破竹野战不可挡,可是,汉化很深的金国死守燕京,铁木真多次猛攻皆不能下,而由于蒙古人烧杀淫掠,让燕云一代的汉人暂时放下了和女真人的矛盾,团结起来共御外侮,而守城军民也是士气高涨,加上燕京城高池深,粮草充裕,形式并非不可挽救。
可是,完颜永济却被吓破了胆,居然不顾众人反对迁往汴京,此议一出,众人心气顿丧,不到二十年,金国灭亡。
当然,迁都也有成为善治的,比如远有盘庚,萧统还知道后来有朱棣,可是归根到底,此时迁都,并不符合宋廷的根本利益。毕竟宋廷海上力量强而陆上稍弱,主要经济来源是海外贸易而不是地租,统治力量核心在江南而不是关中,就是任用官员也是主要以淮泗和苏杭人为主,可以说前往关中,宋廷没有任何基础。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明知不可行的动议,一向乖巧。善于揣摩上意的马南宝,不但提了,还不是一个人,奏章的后面。是密密麻麻的名字,陈明文,苏起,王炳辉,等等,不单马南宝主台湾府时的班底,基本上萧统大量擢拔地原住民官僚,也全部在册。可以说,马南宝及他周边的大小官员。这一次都联署了。
更让萧统感到很震惊的,是司徒不群的大名也赫然在列!
在祥兴初年,刚刚迁台地那段日子,司徒不群一度很是活跃,对很多新政也多有不满。不过等到东印度公司把源源不断的金银运回来,又从各地运来了花鸟鱼虫字画典籍等等奢侈品以后,司徒不群也就闭嘴了,事实永远比道理更有说服力,因此嗣后的军制改革,土地重分等等措施,司徒不群也都没有唱反调。
不过,由于萧统重新开科取士,这下子也让司徒不群找到了新的着力点。毕竟他侄子司徒致远是昔日榜眼,如今已经官拜高雄令,乃是如今台湾政坛新一代中的佼佼者,而盐茶司如今则被昔日探花,台南大族黄家家主黄主文把持,可以说位卑利厚,加上萧统为了遴选人才。特地将科举考试次数加多而每次录取人数减小。因此目前台岛之上,是三年四次大比。当然每年只选十个人,从人数上来看其实没什么变化,不过由于次数多了,广大的士子们看见了机会,自然都是奋力读书,以求一逞,把持着礼部的司徒不群又多次被任命为主考,因此其影响力也不可小觑。
咳咳,说下,昨天激愤之下,写下了“岛民”的字眼,这是我的不是,给受到伤害的人说个对不起了。本人绝无偏执狭隘的大陆意识,也对那个事件中得利的人没有偏见。小白愤懑,是因为他破坏了程序正义,而不是他的统独倾向。事实上,作为草根阶层,某人不仅仅是台湾梦,台湾之子,甚至是华人圈里一个奋斗的典范。当然,其贪腐是另外一码事情。
总之,台湾是大中华的灯塔,大陆人民是爱台湾的,台湾要做的,就是厚植民主,落实人权,改善民生,相信09,海峡两岸都能振衰起弊。
第一百二十三章 变徵(1)
如果从历史的经验教训来说,汉初娄敬、张良、田肯等人,皆可视为国士,他们对于天下山川格局形势的判断和关中地位的认识,就算是到了今天,也对宋廷的决策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昔日刘邦初定天下,在选择都城时,娄敬建议入都关中,并且慷慨陈词,说出了那段注定将要载入史册的话:“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立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今陛下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背也。”
在刘邦还在迷糊时,另一个人站了出来,这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他旗帜鲜明的支持娄敬的意见,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田肯说:“秦,形胜之国也,带河阻山,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在张良都说话的情况下,刘邦不再犹豫,马上下定决心。虽然说刘邦个人的水准很一般,可是他最大的优势知人善任,最要害的是善于决断,这也是他能战胜霸王的根本缘故。
如果是古人,自然会把张良等人的说法用“神机妙算”来形容。可是萧统不一样,他可以很明白的知道,娄张二人在考虑时,取得战略主动上的考虑是主要的。将东方潜在地反叛视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因此,“力制天下”、“东制诸侯”的思路在后来汉朝的政策中有着相当的烙印。汉文帝时,贾谊上书,念念不忘“山东之忧”,苦心积虑防备东方“大诸侯之有异心者”;汉武帝时,还在武关、蒲津关设关官以讥行旅;汉成帝阳朔二年。关东地区发大水,成帝下诏“流民欲入函谷、天井、壶口、五阮关者,勿苛留。”这说明,这些关卡平时还起着限制东西部人口流动的作用。西汉时,已是“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对于东西部之间的人口流动尚有一定地盘查和限制,在秦代就更不用说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显示出秦、汉的统一中还包含着相当的脆弱性。东、西方之间的隔阂并未完全消弭,一有机会便显现出来。西汉前期的异姓诸侯王叛乱、中期的同姓诸侯王叛乱便是这种隔阂的显现。秦、西汉的统一主要是*武力完成的。至于历史更深刻的整合,则是在后世地历史中不断完成的。那么,在这种整合最终完成之前,对于天下的统治,仍有藉武力加以控制的必要,也仍需凭借关中的地理条件。
在以关中为政治重心的时代。在战略上居枢纽地位地是一个以关中为重心、向两翼展开地弯月形地带。这个弯月的内侧。北起燕山山脉与渤海的交汇处,向南循燕山山脉南麓、太行山、嵩山、方城山、大别山,接长江,直至东南的京口,弯月的外侧,循燕山山脉北麓、沿山西北部、接关中西北外围高地、陇山、岷山、经四川盆地、转过巫山、再沿长江南面的低山丘陵而抵京口。从目前宋廷的情况看,这个弯月的大部分已经进入掌握之中,而剩下的部分,除了幽云一代是目前元廷地统治中心外。基本已经触手可及,进入了宋军的计划之中。
而宋廷的另一个优势,是宋军乃是重新登陆然后略取各地的政权,基本不存在东西冲突,只有南北矛盾,因此向心力和控制力甚至还要好于秦汉,从格局上来讲。天下重要关塞基本上都位于这个弯月的内外两侧的边线上。如燕山一线的山海关、居庸关。太行一线地,紫荆、倒马。井陉、滏口、天井诸关塞。嵩山一带地虎牢、伊阙、广成、辕诸关隘,大别山上的武胜、平靖、黄岘等义阳三关,均处在这个弯月地内侧边缘线上;陇山北端的萧关、南端的阴平关,四川盆地北部的阳平关、剑门关,巫山丛中的江关等,均处在这个弯月的外侧边缘线上。
-(奇)-如果综合从全局来考量,西汉以关中为基础统一天下,又以关中为基础统治天下,其实值得每一个王朝参考,而这一次,让张世杰镇守关中,萧统也是有考量的,目前虽然宋军也算是人才济济,可是真正有能力独当一面的,也只有久经考验的张世杰了,这一次,襄阳方向的大获全胜和成功的在邱寻的配合下夺取了关中,更让萧统坚定了信心,加上张世杰毕竟和自己关系还非同一般,张芷嫣毕竟是早就定下了的人嘛,因此萧统将会让张世杰独立负责整个战略方向。
-(书)-这样一来,邱寻将率军直趋汉中,确保关中和荆襄的侧翼,下一步自然会是夺取蜀中天府之国,然后进一步南下,夺回大理,消灭元军在南方的最后一个重兵集团,控制整个西南。
-(网)-这样一来,考量到和蒲寿庚之间的沟通也见了成效,宋军有望在重挫鞑子的基础上彻底统一南方,将双方的战线重新推到渭水,桐柏山,苏北一线,从而为江淮防线获得了极大的战略纵深。甚至一度,萧统有了舍江南而迁都长安的考虑,毕竟在这个年代,江南的经济地位还不能决定性的改变地缘政治,以关中为统治中枢还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正当萧统正在推演下一步的计划时,台湾方面却送来了急疏,居然是马南宝的奏章。
打开奏章,萧统只是粗略的一看,脸色当即就变了。
原来,在马南宝的奏章里,开宗明义就写道:“当天下将定,大局初安,鞑奴将要远遁,吾皇英明神武之际,臣斗胆进言,我朝当定国本,迁都长安!”
萧统固然恼恨如此激烈嚣张的措辞,不过,成大事者一般不能喜怒形于色,萧统真正感到不对的,是他们的目标也几乎是直指腹心,迁都!
第一百二十四章 变徵(2)
迁都,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动摇国本的大事,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能动的。原因很简单,一个国家的核心力量,自然都在都城附近,而将统治机构迁到其他地方,则等于很大程度的放弃了原有的积累,而选择了新的地方,在新的地方,旧有的势力,关系,山川,民风将完全不同,可以说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历朝历代,迁都多半是因为军事威胁之下万不得已之举,可以说,一个王朝一旦迈出了迁都之举,恐怕大多数人都认为国祚将尽了。
和宋朝有血海深仇的金国就是这样,原本蒙古人南下,虽然势如破竹野战不可挡,可是,汉化很深的金国死守燕京,铁木真多次猛攻皆不能下,而由于蒙古人烧杀淫掠,让燕云一代的汉人暂时放下了和女真人的矛盾,团结起来共御外侮,而守城军民也是士气高涨,加上燕京城高池深,粮草充裕,形式并非不可挽救。
可是,完颜永济却被吓破了胆,居然不顾众人反对迁往汴京,此议一出,众人心气顿丧,不到二十年,金国灭亡。
当然,迁都也有成为善治的,比如远有盘庚,萧统还知道后来有朱棣,可是归根到底,此时迁都,并不符合宋廷的根本利益。毕竟宋廷海上力量强而陆上稍弱,主要经济来源是海外贸易而不是地租,统治力量核心在江南而不是关中,就是任用官员也是主要以淮泗和苏杭人为主,可以说前往关中,宋廷没有任何基础。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明知不可行的动议,一向乖巧。善于揣摩上意的马南宝,不但提了,还不是一个人,奏章的后面。是密密麻麻的名字,陈明文,苏起,王炳辉,等等,不单马南宝主台湾府时的班底,基本上萧统大量擢拔地原住民官僚,也全部在册。可以说,马南宝及他周边的大小官员。这一次都联署了。
更让萧统感到很震惊的,是司徒不群的大名也赫然在列!
在祥兴初年,刚刚迁台地那段日子,司徒不群一度很是活跃,对很多新政也多有不满。不过等到东印度公司把源源不断的金银运回来,又从各地运来了花鸟鱼虫字画典籍等等奢侈品以后,司徒不群也就闭嘴了,事实永远比道理更有说服力,因此嗣后的军制改革,土地重分等等措施,司徒不群也都没有唱反调。
不过,由于萧统重新开科取士,这下子也让司徒不群找到了新的着力点。毕竟他侄子司徒致远是昔日榜眼,如今已经官拜高雄令,乃是如今台湾政坛新一代中的佼佼者,而盐茶司如今则被昔日探花,台南大族黄家家主黄主文把持,可以说位卑利厚,加上萧统为了遴选人才。特地将科举考试次数加多而每次录取人数减小。因此目前台岛之上,是三年四次大比。当然每年只选十个人,从人数上来看其实没什么变化,不过由于次数多了,广大的士子们看见了机会,自然都是奋力读书,以求一逞,把持着礼部的司徒不群又多次被任命为主考,因此其影响力也不可小觑。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