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作者:白胜雪    更新:2021-12-07 12:23
  如今鞑子困军十余万于大理,成都,正可将其锁于川峡之中,又何必此时与之争锋呢?”
  陆英看着萧统桌上的大沙盘,瞪着四处插着的小旗,有些不解的问道。
  端坐榻上,正在看奏章的萧统眼皮一翻,冷冷说道:“后宫不得干政!”
  陆英一听,脸色马上一白,嘴唇有些颤抖的动了动,然后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下情绪,缓缓说:“贱妾知晓了。”
  “噗哧”,萧统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结果嘴里的茶水还没有咽下去,自然是被呛着了。
  “贱妾该死!”陆英大急,忙上前给萧统捶背顺气,好一会,萧统才缓了过来,笑道:“你这妮子,又犯急了不是?”
  萧统笑笑,然后正色道:“后宫固然不能干政,不过……你貌似还没有成为朕的妃子,不是么?”
  陆英一听,双眼闪过一丝明悟,原来又被这时而威严无比,时而淘气无双的少年天子给耍了!
  可是,妃子……迎着皇帝那灼热的眼神,陆英的心里就像闯进了一个鹿群一样,上下翻动不已,他说要我当他的妃子,连询问都没有,就那么霸道的开口了,他的话可是金口玉言那,喔……
  陆英正在双颊通红的瞎想呢,却听萧统正色道:“英姐姐,你知道,南北对峙之时。***譬如蒙元对我朝,无疑我朝重心自然是在东南财赋之地。而蜀中地区据长江上游。荆襄地区据其次。观前朝诸代,常藉四川以屏护上游,更进步说,四川和荆襄在江南都居上游之势。而汉中则对四川和荆襄同时拥有上游之势。汉中对四川的上游之势缘于地势,汉中对荆襄的上游之势则缘于汉水。汉水连贯汉中与湖北,汉中居其上游。战国时的苏代在策划合纵时,曾谈到秦自汉中下汉水击楚郢鄢之地地便利:汉中之甲,乘船出于巴,乘夏水而下汉。四日而至五渚。,因此可以说,东南政权无论是恃四川还是恃荆襄作为上游屏障,都须藉汉中以作进一步的巩固。=所以说南方真正地上游是在汉中地区。因此,朕不惜一切,一定要拿下汉中,宁可不要长安!长安丢了。有汉中朕就能拿回来。汉中如果等到鞑子反应过来,朕想拿下来就难度太大了。”
  见皇帝说起了正事。陆英心里轻叹一声,正色道:“就算如此,陛下既然给了邱寻密诏,配以大兵,想必已经足够了吧,陛下又何必再派兵呢原来,萧统先前和陆英商议地,便是要再秘密派遣一支一万人地全火器部队,溯江而上,在邱寻取得汉中后,趁胜两路夹击,直趋成都,一举夺取蜀中。
  “你说的固然有道理”,萧统赞许的点点头,道:“可是,你还是轻看了汉中的地位,鞑子就算再大意,就算我们地情报准确无误,朕也敢断言,鞑子在汉中的军队,绝对不是他们看见的三万人!”
  “哦?陛下从何说起呢?”陆英有些疑惑的问道。
  “朕相信他们的忠贞,也相信他们递给朕的情报,都是他们九死一生才获取地,都是他们亲眼看见的,可是,亲眼看见的,不一定为真,单从常理来说,汉中重地,绝不可能留如此少的人,朕估计,最少有五万人,不然不足以守住如此咽喉之地。”
  见陆英瞪大眼睛,很专注的听着,萧统心中闪过一丝得意,谁不喜欢美女注视聆听的感觉呢?整理了下思路,萧统接着说道:“还是按照我们刚才的思路,你知道,在南北对峙地形势下,我朝就有一个前辈,知晓汉中之重,并且力排众议,从全局地角度认识到汉中的地位并加以经营,这人就是张浚。”
  有些伤感地叹口气,萧统幽然说道:“百余年前,正是靖康之耻,山河破碎之时,一个迫切的问题,是高宗皇帝巡幸之所的选择。当时,金兵攻势实在太盛。女真人南下,常起三路:东越山东而趋江淮,西越山西而攻关中,中路越中原而趋荆襄。汉中、陇西尚处二线,而四川则是大后方。”
  顿了一下,萧统接着说道:“而彼时,我朝国穷兵弱,士卒震恐,百信四散,君臣上下所要做的,是既能暂避金兵之锋锐,又能保持一种不失时机地进行反攻的态势。高宗皇帝广开言路,要求天下士民上书呈议,一时间,大臣们建议巡幸建康、武昌、四川、关中的都有。而唯独张浚却建议巡幸汉中。他的奏章,至今朕都还背的,里面说汉中形胜之地,前控六路之师,后据两川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号令中原,必基于此。谨积粟理财,以待巡幸。每每虑及此处,朕未尝不心中有感,有憾,有忧,而如今之势,虽然我朝如今已有进取之势,于当日不可同日而语,然根本态势,又有何区别呢?”
  而在历史上,可以说张浚对汉中的经营规划充分利用了汉中与周围地区的关系。汉中的地理位置,既背*四川大后方,又能左右伸缩,联络陇西、荆襄,流通战争资源,呼应关中、中原等前线地区的战事。这样,汉中在南方的上游地区实居枢纽性的地位。只可惜,淮西系,南迁系,江南系却一致反对,出发点当然是出自自身利益的考量。张浚之议虽未被采纳,不过,由于张浚对汉中的经营,宋廷以川陕、荆襄、江淮呼应作战的一字长蛇之势却得以形成,这也根本性的改变了当时的战略形势。
  第一百一十七章 血仇(5)
  “所以,可以一言以蔽之,朕如欲进取中原,必先巩固南方,如欲确保江南,必须确保淮南和汉中,因此朕宁可暂时放弃关中一线,甚至……”萧统微微顿了一下,又道:“甚至朕愿意做出必要的牺牲。”
  说到牺牲时,萧统的神色很冷,让陆英忍不住打了个冷战。
  萧统见美人神色不对,心知吓到了她,忙道:“英儿你且宽心,朕虽冷血,然有所为有所不为,断不可能将多年来跟随朕,在危难时刻也对朕不离不弃的人舍弃,那是猪狗也干不出来的事情啊。”
  听了皇帝急切的表白,陆英心中稍安,可爱的拍了拍胸脯,可是,还没等她缓过来,萧统接下来的话,却又让她紧张起来。
  “如今岛上的局势怎么样?”萧统看似无意的一句话,却让陆英身上有些发冷。
  “回陛下,如今那些人照常办公,一切事务井井有条,没有出过乱子,马相的奏报也次次准时,没有谬误。”陆英低声说道。
  “哦?”萧统笑道,“你知不知道,这就叫欲盖弥彰?哼,哪怕是萧何重生,武侯再世,怕是也不能如此缜密吧,他们越是如此,恰恰说明他们心中有鬼!”
  这一次,陆英却没有其他意见,而是小心说道:“回陛下,上个月,马相在府上举行宴会庆生“朕知道啊,朕不是还让你替朕送了一串海东珠给他贺寿么?怎么了?”萧统有些诧异。
  “陛下,刚刚接到奏报,那次宴会出了一些事情……”陆英的神色有些犹豫。似乎欲言又止。这在以往几乎从没有发生过,不由让萧统有些奇怪。
  “马相举行的家宴上,有人……有人提出。说马相劳苦功高,却屡遭冷落,为马相鸣不平……”
  陆英结结巴巴的说道。
  “是谁呢?”萧统出乎意料地笑嘻嘻说道。
  “是镇西将军杨亮节。”陆英说完,便后退一步,低头不语。
  “是他啊……”萧统拉长了音,沉默片刻,然后正色问道:“那马南宝怎么做地?”
  “马相当众怒斥于他。还把酒杯扔到了他的脸上呢。”
  “那杨亮节呢?”
  “杨将军当即大怒,几乎将要撒野,后来被劝开,然后……然后就进宫去找太后哭诉了。”
  “太后啊……”萧统摸了摸下巴,不由想起了杨后那风华绝代的仪态和吴侬软语地靡音,一时间脸上居然似笑非笑。
  陆英俏脸微微一红,却见萧统马上恢复正色,接着问道:“那太后怎么说?”
  “太后没有见他,只是让他在外面等了半晌。然后……然后杨将军撂下狠话,就回金门了。”
  “他说什么?”
  “他说……他说,他会让某些人后悔终生!”
  “好啊!”萧统一拍巴掌,嘴角浮起一丝阴笑,“不错,不错。和朕想象的一样,嘿嘿,朕可以向你保证,有些人,一定会后悔终生的。”
  “陛下圣明。”
  “英儿,你去给朕拟诏。”萧统随意般的挥挥手。
  “陛下!”陆英当即跪下,“陛下。陆英惶恐。此乃违背祖制之僭越,陆英万万不敢。”
  “这次算是破格。下不为例。”萧统拽起陆英,“这次是明诏,没事的,你只管写,一切后果,朕担着。”
  “贱妾领命。””咳咳“,萧统清清嗓子,“前头的套话你自己写啊,朕只说关键的,其一,调金门经略张浦为吏部尚书,原尚书调往安南,任总督。其二,杨亮节署理金门,舟山,崇明一线所有军政,朕改日实授。其三,加封马南宝为太子太保,赏钞三万,赐宅,其四,调王铭章为征西将军,率部囤于汕头,无朕之手令,任何人不准调动一兵一卒,其五,调张贵之清远军来金陵,见朕诏书立即启程,敢延误者杀无赦。其六,调台南守军五千人往台北,由马南宝节制台南其他军士,全权负责台南防务,其七,敕令清远军余部,即日起登船来陆,于海津镇外海待命,最后,明诏天下,昔日投降鞑子地人,不论官职大小,所做何事,如果在今年端午之前宣布反正,来归于朕,朕将既往不咎。”
  说完,连萧统都有些口干,忙拿起茶杯大喝了几口,而陆英则奋笔疾书,萧统很确定她的字比自己好看许多,不由心中略微有些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