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作者:白胜雪    更新:2021-12-07 12:23
  随着一声“起锚”的号子,萧统知道,中华民族通向海洋的阀门,已经被自己渐渐打开了。只是如今,很多事情毕竟还是假手他人,萧统不可能亲历亲为,可是开疆殖民之事,说不得还得自己出手,才能获取最大成效,萧统只恨,自己实在长得太慢了!
  而大陆上,等到忽必烈接到各地急报时,中原大地点起的星星之火,已有燎原之势。白衣军所到之处,汉人秋毫不犯,蒙古人斩尽杀绝,农田一律毁坏,牛羊一律带走,至于马匹,更是毫不客气的笑纳。
  当然,对于汉家百姓,自然不能白白征用人家的东西,反正先前的各县几乎被洗劫一空,各路白衣军手上,还是有不少金银纸钞的,而头领们也不小气,特别是征用马匹的出手简直有些浪费。
  可是,河南关中三晋之地,养马民众着实不少,虽然这与蒙古铁骑的矮种马比,差的自然不是一点半点,可是,随着白衣军马匹越来越多,就意味着他们行军的速度越来越快,开始时只因为马匹不多,因此主要用来驼物,可是随着三晋大量村庄被洗,白普的军队马匹迅速增多,终于,当白普军迅速洗劫了临汾的高家庄时,他们的马匹已经足以让所有人都骑上马了,虽然有的是两人一骑。
  自此,赤旗军行动如飞,开始横扫中原大地。
  第一百零八章 民间声音
  等到各路白衣军早已四散而开,燎原天下时,元廷终于做出了决策。
  忽必烈的诏书蔑称民变为“疥癣之疾”,并且赦免中原其他胁从百姓之罪,保证绝不追究,对于首恶数人,则海捕天下,悬赏数十万钞以缉拿之。
  同时,忽必烈令阿里海牙兼山东河南行省平章,总领各地兵马,负责平乱,务必“肃清匪患,确保春耕。”
  应该说,精锐的蒙古铁骑战斗力是可靠的,阿里海牙打仗是靠谱的,四月二十四,于巩县一代,阿里海牙与绿旗军会战三日,大获全胜,绿旗军留下数千死尸,八五八书房头领马守宋仅率数百骑仓皇逃走。
  五月初八,阿里海牙急行军六百里,突然出现在临沂一代,逼迫蓝旗军在此与己决战,数万铁骑冲杀之下,蓝旗军败绩,首领一只眼败死,副手混江龙率残部躲入深山之中,阿里海牙留下千人搜寻,主力再次消失。
  五月二十,阿里海牙部将阔端,在仅以两千人坚守潼关二十余日而不出后,突然亲率千余骑兵出关迎敌,最近连战皆捷,缴获军资无数,部众近十万,号称十五万的黄旗军与阔端血战一日,不相上下,突然,背后杀声震天,大地颤抖,有人高呼“鞑子来了”,黄旗军头领黄子明怯懦之下宣布撤军,黄旗军遂一败涂地,枕尸数十里。黄子明部不知去向。
  不足两月,曾在中原大地掀起燎原大火的白衣军,七旗已折其三,虽然这些早在天机阁方面的预料中,可是蒙古铁骑来去如风,箭矢如雨,平地野战不可挡的气势,还是让原本因年来无比顺利,而心中不屑的各色人等终于冷静了下来。
  当然,大陆发生的一切,自然会报告台湾。不过,萧统得知陈留等地民变时,已经是四月了。
  看着奏章上写明的日期,萧统心中颇为不悦,虽然他知道这个年代他不可能搞出无线电来,他也不指望能搞出超限战,可是,像这样一份军情能晚来一个月,可以想见是多么误食。君王干涉前军则敌情不明,多有瞎指挥的嫌疑,可是,作为这个时代的独裁者,又有谁能真正放心让前线将军们自由发挥?
  不管怎么样,一定得琢磨出能加快军情传递的法子,只可惜如今朝廷驻烨台岛,不能在大陆有公开的机构和人员活动,如今元廷的消息从江南到大都,往往八九天就够了,需要时候还能更快,可是,如果大都的消息一路传来,等到台湾,一个月是最经常的。
  倒不是萧统没想过开车马行这类的东西来建立情报快速渠道,可是,单是经费和人脉两样,就足够让他头疼了。
  在朝会上,当群臣得知大陆已经发生民变后,可以说是一片欢腾,尤其是以司徒不群为首的一群清流们,和新晋的举人们,更是日夜置酒高会,畅谈时政,一时间颇有声势。
  顺便说句,四月初八举行的乡试,可以说沸腾了整个台湾,各个县的考场可以说是爆满,而且由于皇帝亲自视察考场,勉励众考生好好答题,争取进入殿试,更是让众考生摩拳擦掌,无比兴奋。鉴于这一次乃是恩科,加上取消了会试,过了乡试就是殿试,也就是当了举人就可以直接考进士了,这等好事哪里找去?因此很多人更视为是难得的机会,因此上至白胡子老头,下至总角童子,都跑来考试,没法子,皇帝说过“不拘一格降人才”嘛,谁来都行。
  至于初试的试题,萧统就把权力下放,自己并不干预,本来乡试这东西考的就是基本功,若是连乡试都通过不了却还想当文官,那就是扯淡。所谓低分高能,纯属弱智的自慰罢了。
  不过,萧统省略了程序,却发现报考人实在太多,加上三月八号很多人突击成为秀才,大陆迁来的各大家族更是老少齐上阵,很多家族里多人上榜,这样一来新进士的质量就值得考量,因此萧统决定,宽进严出,他叮嘱陆秀夫,务必严格把关,控制人数,以至于最后获得参加殿试资格的举人也就是一百零五人,基本上是三十选一,这个比例还算靠谱。加上大陆来台,经过考核确实合格的读书人也被特批,可以参加殿试,这样最后参加考试的有一白八十人,只录取五十个进士,可以说也比较严格了。
  不过,近来元廷迁界禁海,虽然名义上是严禁,可是事实上却并不严格,因此投台者还是大有其人,不过成乡成族的还是少了,可是就是这样,台岛上如今也有了一百二十余万人,只是男女比例却并不是很和谐,男人稍微多了一点。
  关于这个问题,萧统和陆秀夫等人也有些头疼,可是,一时间还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可是,虽然五十个进士还没出来,这一百多个候选人们可没闲着,纷纷拜师投门,而闲了好久的司徒不群等人更是兴奋,纷纷开诗社词坛,尤其是司徒不群在台南开了个同仁阁后,更是名家云集,士子蜂拥,一时间声势为之一盛。
  这些年轻人,和那些心还很年轻的清流们到了一起,除了吟风弄月外,自然要讨论时政,如今抨击朝政的事情虽然还没出来,可是当萧统下令对大陆发生民变的事情不必保密后,士子们的情绪也被迅速点燃了。
  不少人当即表示,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朝廷正该反攻大陆,挥师北伐,皇帝振臂一呼,必然天下云集而响应。尤其是在不少大陆来的士子们痛斥如今元廷如何鱼肉百姓,百姓如何民不聊生,民军如何威武雄壮后,这种呼声更加高涨。
  当然,也有人说如今元廷势大,暂不可与之争锋,可是在清流云集之地,这样的话很快被驳斥,被批倒批臭,乃至人生攻击,根本成不了气候。
  当萧统得知这些声音时也不意外,也没有理会某些人的看法,也就是让那些人少说点的话,在他看来,民间吵吵闹闹,也算不得什么。
  只是,有些话,还是得拿到朝廷上说,比较合适。
  第一百零九章 验收火器(1)
  朝会上,基本上都是自己人,萧统自然下令公布现有的大部分消息,只是因为滞后性的缘故,他收到的消息,却是中原民变四起,百姓忍无可忍,大都乱成一团。
  不消说,消息一出,欢声雷动,群臣们的情绪再次激昂起来,司徒不群等人甚至当即要求,立即挥师渡海,反攻大陆。
  而钱能熙等武将,则隐晦的表示了不同意见,他们说的很清楚,宋军目前的战斗力,海上御敌有余,陆上攻取不足,且岛上粮草,最多只能支持两年,且元廷以中原敌一隅,目前强自作战,凶多吉少。
  可是,这一次,也许是密报写的过于绘声绘色,也许是长时间淤积已久的情绪需要发泄,司徒不群等人居然不依不饶。
  “钱将军,你一力阻拦朝廷北伐,究竟是何居心?”
  “司徒大人,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敌强我弱,鞑子众而我寡,正是休养生息之时,不宜大动刀兵。”
  “那钱将军的意思就是,我堂堂大宋铁军,打不过鞑子了?”司徒不群却是不依不饶。
  “这……”钱能熙心中恼火,谁都知道当前的现实,确实是打不过鞑子,可是这话偏生还不好明说,不然这些刁毒的读书人马上就扣上一顶“别有用心”,“长鞑子志气灭自己威风”的帽子来,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内斗的本事,这些武将们虽然不一定学的会,那可是耳濡目染已久,早就心知肚明了。
  “诸位爱卿,此事不必纠缠,若是现在和鞑子开战,确实多有不妥。”萧统很怡然的看着臣子们吵了一会,又及时在激化前说话了,作为仲裁者的感觉,当然比参与者要爽许多。萧统如今也知道,这些朝廷上的口角之争,不单单是利益之争,也是臣子们争宠的手段,而很明显,臣子们吵得越欢,萧统的地位就越稳固。
  当然,前提是这些臣子没有精明到故意在皇帝面前吵架玩,来演戏,若是这群人真的精明到了这个地步,萧统也甘愿认栽!
  关于大陆现在发生的事情,台湾只是吵吵了半天,也就形成了共识,道义上高度赞扬,全力支持,不过事实上么,就不必太当真了,台湾要忙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