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作者:白胜雪 更新:2021-12-07 12:22
忽必烈用力的挥了挥手,只要我们的儿郎们真正去杀,没有人可以阻止我们。”
真金汉学养之深厚,纵使是整个蒙古皇族之中,能与之相比的,也没有几个,听了父汗主动提起汉家诗文,自然甚是高兴,不料此时,忽必烈却问道:“对了真金,那文天祥可是还在大都?”
“父汗,那文丞相确实还在大都会同馆。”真金小心的说道,毕竟他对汉家有这样的忠臣,还是很钦佩的。
“可曾降了?”
真金面有难色,道:“父汗,那文天祥甚是忠贞,对宋朝死忠到底,对于高官厚禄美女财帛也无甚兴趣,只怕……”
“真金。”忽必烈自信的挥挥手,止住了爱子的话,“那文天祥之忠贞,父汗当然知道,可正是因为他忠诚,我们才更要好生养着他,宋朝养士三百年,能出这么一个人来,也是不容易,我们蒙古……不,我们大元,难道不要这样的读书人吗?”忽必烈神采奕奕的说道,“真金,你可以以你的名义写信给文丞相,他算是给宋朝尽忠了,朕可以昭告天下,如今,他追随了朕,不算贰臣,依然算是大元的忠臣,昔日李世民能当汉胡的天可汗,朕为什么不可以?”
真金惊喜的发现,忽必烈居然一直用汉称汉话对他说这些,而这正是汉化派苦求多年而不可得的,且对于文天祥居然能如此开明,还要以李世民自居,这不正是汉化派首领的他多年来苦心孤诣要看到的局面么,正要再说,却见到一个他最讨厌的人,正笑吟吟的出现,而忽必烈,他英明伟大的父汗,居然也像见到了老朋友似的,亲自起身,走到牙帐门口,一把攥住了来人的手。
第三十八章 鞑子的金融学家阿合马
进来的,是阿哈马。
阿合马可以说是当代奇人,本是色目人出身,由于忽必烈夺位之初财政困难,阿合马因为在忽必烈面前拍着胸脯保证,两年内迅速让财政好转,而被忽必烈任命为中书左右部,兼任诸路都转运使,专门委任他处理财政赋税方面的事。
这阿合马果然有穆斯林善于敛财的传统,虽然他的法子在萧统看来并不高明,无非是对所有的百姓一律登记在册,只是目的却不是为了便于管理,而是征税!
阿合马并非政治家,并不懂什么有效管理之类的,他只有想,所有能交税的,一个都不能少!
只是另一项政策,就让人恨得牙痒了,对于很多重要物资,如生铁,他不仅搞国家专卖,而且居然还出售配额,滚滚财源的同时,阿合马也趁机大肆索贿,由于专营的缘故,自然意味着无穷的利润,而这也让那些商人们趁机抢占市场,获取高额利润,阿合马居然也不心慌,索贿简直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当然,不得不说,这些政策都只是别人也能想到的,可是阿合马居然在这个年代,还能干出更彪悍的事情,他居然还懂金融!
赵昺他爹即位那年,忽必烈曾想仿效宋朝以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但是就在这时,已经靠敛财让元朝国库大幅充盈,从而获取了忽必烈极大信任的阿合马劝阻道:“铜钱乃华夏阳明政权之用,我们起于北方草原地区,属于幽阴之地,不能和华夏阳明之区相比,我国适用纸币。”忽必烈认为有理,便决定用纸钞而不用铜钱了。
当然,和宋朝一样,元朝使用纸币,也遭到了包括太子真金在内的多数反对,不过忽必烈却以对阿合马无比的信任,强制推动纸币的流通,由于蒙古铁骑的压力,由于纸币本身轻便,携之可“北逾阳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由于种种其他原因,很快,纸币就成了元朝统治区域的主要货币。
当然,宋廷对此自然一直是嗤之以鼻,后来萧统提到币值改革时,陆秀夫等人之所以疑虑,除了因为自身知识所限外,担心和鞑子“同流合污”,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可是,阿合马的纸币政策,搞得却是风风火火,没有人料到,这阿合马居然懂全流通的概念,他发行的纸币,可以买卖任何东西。同样可以持纸币换取金条,阿合马甚至还懂让纸币不断的贬值,这样,很快百姓和贵族们手中的金银,就被迅速套取,大量的金银源源不断的进入府库,当看到情报的萧统得知这一条时,急得两天没怎么吃饭,他怕啊,他就怕这牛逼哄哄的阿合马要也是穿越者,那不就完了?至于那些金银有多少进入阿合马的腰包,就无人知道了。
如果仅仅是这些,那阿合马就也不过如此了,可是,这阿合马居然还懂汇率这东西。
在元军打下临安后,那阿合马居然还操纵金银和纸币间的汇率,还时不时的让这比价四处乱蹦,而当时的百姓哪里懂这些?就是贵族王公,如果不是圈内人,也会被阿合马黑的干干净净,就这样,阿合马很快就聚敛起不可想象的巨额财富。
只是,有了财富,有忽必烈的信任,阿合马周围很快就聚集了大量的宵小,由于阿合马很快由同知开平府事升为中书平章政事,进官阶为荣禄大夫,旋即为平章尚书省事,阿合马此时已经是权倾朝野,而这一切,最最恐惧的,莫过于太子真金。
话说那头,忽必烈见到了阿合马就直接和他拥抱,然后叽哩咕噜用蒙古话大赞阿合马是如何的忠诚能干,而那阿合马在忽必烈面前也只是勉强行行臣礼,对于太子真金更是俯俯身,接着,二人便自顾自的开始说起来,阿合马又开始吹嘘那些圈钱的手段,而不消说,忽必烈是听的津津有味。
真金虽然是蒙古人,却一直对汉语情有独钟,虽然早就和父汗达成了共识,要逐步汉化,可是不消说那些老顽固的反对,就是阿合马,成天就给那些想汉化的人扣上背弃祖宗,居心叵测的帽子,让很多人噤若寒蝉。
“父汗。”真金忍不住,出言打断了忽必烈与阿合马的谈话。
“真金。”忽必烈显得有些不满,用蒙古语说道:“父汗正和阿合马大人商量生铁的事情,这件事情就像高山的冰雪一样因即将融化而迫在眉睫,又像土河上的浪花那样因可以给我们带来牧草的牛羊而重要不已,所以真金,你应该去做自己的事情。”
“可是南方……”
“都是张弘范这些汉人们的错,我伟大而仁慈的可汗自然会发兵解决这些丑类。”阿合马的声音很阴沉,言语却很不客气。
“你……”真金大气,虽然自己和阿合马一直早已龃龉,没想到这阿合马居然还敢当面顶撞他,而忽必烈听了,只是淡淡挥挥手,道:“真金,出去吧,雄鹰只有在草原上才能展翅飞翔,骏马只有在沙漠里才能放蹄驰奔,父汗要和阿合马大人说的事情,你暂时听不懂。”
说罢,竟然不给这已经二十五岁的太子的面子,,就把他赶了出去。
此时,不为人所注意的是,三个当事人居然都在笑,忽必烈是微笑,笑得高深莫测,阿合马是轻笑,笑得很是诡异,而真金则是大笑,笑声里的怨毒,谁都能听出来。
第三十九章 文明之争(1)
阿合马和忽必烈一番密议的结果,就是宋朝小朝廷乃是疥癣之疾,而海都等人则是心腹之患,忽必烈断然决定,真金即刻返回大都,监国,而忽必烈亲自率师北上,迎战海都的联军。
并且忽必烈明言敢谏者杀无赦,因此就是真金,也不得不闭嘴了。
话说那头,萧统这次的行动,成功的带回十余万百姓,这样的话,台湾岛上已经有三十余万众,而且元廷的迁界禁海进行的并不顺利,每日还是有大量的百姓渡海来投,岛上人口正不断增加中。
而由于这次行动,宋军也趁机和粤东闽北几个不受蒲家控制的中小型家族达成了默契,由他们向台湾走私物资,而台湾则给予他们岛上的物产,当然,支付必须用金银,不过萧统心中有数,如果一切顺利,按照现在的模式下去,很快台湾就能完全自给。
岛上人多了,事情也就自然多起来,这么多人拖家带口的上岛,小朝廷自然得给予安置,没有家眷的还好点,直接朝军营里一扔就完事,也没什么争议,可是那些拖家带口的就麻烦了。
嘴里早就淡出鸟的各地县令们,这次可一下子活泛起来,毕竟当官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管人麽,长期以来自己手底下都没几个人,让这些县令们深深觉得脸面无光,如今岛上呼啦啦涌入了这么多百姓,把抢来让自己官,没事收收税审审案的,多威风?
因此,这一次各县居然都在台南港设了点,专门等着接人呢。
不消说,各县都大显神通,台北来人最多,基隆阵势最大,台东说的最好听,总而言之,这年头能想到的法子,像吹吹打打许愿给钱,基本他们都想到了,什么安家费生孩子钱,一点不少,而得知消息的萧统,干脆付之一笑,反正人来了就好,剩下的怎么折腾,萧统决定放手让他们去操作。
如今台湾岛上的局势已经大概稳定,而大陆上,由于海都等人的缘故,结合忽必烈第一次攻打倭国的事实,三五年之内,台湾基本是安全的,而这三五年的时间,也就是萧统事业能否成功的关键。
台湾的事情,说实话已经花样不大,无非种田练兵生孩子,然后隔三岔五对剩下的官员们进行先进性教育,以保持他们的战斗力的进取心,而萧统深知,单单靠台湾一岛的人力物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和大陆相抗衡,唯一的法子,只有向外发展。
历史上的郑经,利用台湾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力发展远洋贸易,台湾的商船遍布四海,台湾之富庶,天下罕有,就是这样,在施琅背叛民族投入鞑子后,依然不堪一击,而萧统面临的敌人,凶残不比鞑子差,汉奸不比鞑子少,他必须做的更大,更强,才能取得胜利。
真金汉学养之深厚,纵使是整个蒙古皇族之中,能与之相比的,也没有几个,听了父汗主动提起汉家诗文,自然甚是高兴,不料此时,忽必烈却问道:“对了真金,那文天祥可是还在大都?”
“父汗,那文丞相确实还在大都会同馆。”真金小心的说道,毕竟他对汉家有这样的忠臣,还是很钦佩的。
“可曾降了?”
真金面有难色,道:“父汗,那文天祥甚是忠贞,对宋朝死忠到底,对于高官厚禄美女财帛也无甚兴趣,只怕……”
“真金。”忽必烈自信的挥挥手,止住了爱子的话,“那文天祥之忠贞,父汗当然知道,可正是因为他忠诚,我们才更要好生养着他,宋朝养士三百年,能出这么一个人来,也是不容易,我们蒙古……不,我们大元,难道不要这样的读书人吗?”忽必烈神采奕奕的说道,“真金,你可以以你的名义写信给文丞相,他算是给宋朝尽忠了,朕可以昭告天下,如今,他追随了朕,不算贰臣,依然算是大元的忠臣,昔日李世民能当汉胡的天可汗,朕为什么不可以?”
真金惊喜的发现,忽必烈居然一直用汉称汉话对他说这些,而这正是汉化派苦求多年而不可得的,且对于文天祥居然能如此开明,还要以李世民自居,这不正是汉化派首领的他多年来苦心孤诣要看到的局面么,正要再说,却见到一个他最讨厌的人,正笑吟吟的出现,而忽必烈,他英明伟大的父汗,居然也像见到了老朋友似的,亲自起身,走到牙帐门口,一把攥住了来人的手。
第三十八章 鞑子的金融学家阿合马
进来的,是阿哈马。
阿合马可以说是当代奇人,本是色目人出身,由于忽必烈夺位之初财政困难,阿合马因为在忽必烈面前拍着胸脯保证,两年内迅速让财政好转,而被忽必烈任命为中书左右部,兼任诸路都转运使,专门委任他处理财政赋税方面的事。
这阿合马果然有穆斯林善于敛财的传统,虽然他的法子在萧统看来并不高明,无非是对所有的百姓一律登记在册,只是目的却不是为了便于管理,而是征税!
阿合马并非政治家,并不懂什么有效管理之类的,他只有想,所有能交税的,一个都不能少!
只是另一项政策,就让人恨得牙痒了,对于很多重要物资,如生铁,他不仅搞国家专卖,而且居然还出售配额,滚滚财源的同时,阿合马也趁机大肆索贿,由于专营的缘故,自然意味着无穷的利润,而这也让那些商人们趁机抢占市场,获取高额利润,阿合马居然也不心慌,索贿简直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当然,不得不说,这些政策都只是别人也能想到的,可是阿合马居然在这个年代,还能干出更彪悍的事情,他居然还懂金融!
赵昺他爹即位那年,忽必烈曾想仿效宋朝以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但是就在这时,已经靠敛财让元朝国库大幅充盈,从而获取了忽必烈极大信任的阿合马劝阻道:“铜钱乃华夏阳明政权之用,我们起于北方草原地区,属于幽阴之地,不能和华夏阳明之区相比,我国适用纸币。”忽必烈认为有理,便决定用纸钞而不用铜钱了。
当然,和宋朝一样,元朝使用纸币,也遭到了包括太子真金在内的多数反对,不过忽必烈却以对阿合马无比的信任,强制推动纸币的流通,由于蒙古铁骑的压力,由于纸币本身轻便,携之可“北逾阳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由于种种其他原因,很快,纸币就成了元朝统治区域的主要货币。
当然,宋廷对此自然一直是嗤之以鼻,后来萧统提到币值改革时,陆秀夫等人之所以疑虑,除了因为自身知识所限外,担心和鞑子“同流合污”,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可是,阿合马的纸币政策,搞得却是风风火火,没有人料到,这阿合马居然懂全流通的概念,他发行的纸币,可以买卖任何东西。同样可以持纸币换取金条,阿合马甚至还懂让纸币不断的贬值,这样,很快百姓和贵族们手中的金银,就被迅速套取,大量的金银源源不断的进入府库,当看到情报的萧统得知这一条时,急得两天没怎么吃饭,他怕啊,他就怕这牛逼哄哄的阿合马要也是穿越者,那不就完了?至于那些金银有多少进入阿合马的腰包,就无人知道了。
如果仅仅是这些,那阿合马就也不过如此了,可是,这阿合马居然还懂汇率这东西。
在元军打下临安后,那阿合马居然还操纵金银和纸币间的汇率,还时不时的让这比价四处乱蹦,而当时的百姓哪里懂这些?就是贵族王公,如果不是圈内人,也会被阿合马黑的干干净净,就这样,阿合马很快就聚敛起不可想象的巨额财富。
只是,有了财富,有忽必烈的信任,阿合马周围很快就聚集了大量的宵小,由于阿合马很快由同知开平府事升为中书平章政事,进官阶为荣禄大夫,旋即为平章尚书省事,阿合马此时已经是权倾朝野,而这一切,最最恐惧的,莫过于太子真金。
话说那头,忽必烈见到了阿合马就直接和他拥抱,然后叽哩咕噜用蒙古话大赞阿合马是如何的忠诚能干,而那阿合马在忽必烈面前也只是勉强行行臣礼,对于太子真金更是俯俯身,接着,二人便自顾自的开始说起来,阿合马又开始吹嘘那些圈钱的手段,而不消说,忽必烈是听的津津有味。
真金虽然是蒙古人,却一直对汉语情有独钟,虽然早就和父汗达成了共识,要逐步汉化,可是不消说那些老顽固的反对,就是阿合马,成天就给那些想汉化的人扣上背弃祖宗,居心叵测的帽子,让很多人噤若寒蝉。
“父汗。”真金忍不住,出言打断了忽必烈与阿合马的谈话。
“真金。”忽必烈显得有些不满,用蒙古语说道:“父汗正和阿合马大人商量生铁的事情,这件事情就像高山的冰雪一样因即将融化而迫在眉睫,又像土河上的浪花那样因可以给我们带来牧草的牛羊而重要不已,所以真金,你应该去做自己的事情。”
“可是南方……”
“都是张弘范这些汉人们的错,我伟大而仁慈的可汗自然会发兵解决这些丑类。”阿合马的声音很阴沉,言语却很不客气。
“你……”真金大气,虽然自己和阿合马一直早已龃龉,没想到这阿合马居然还敢当面顶撞他,而忽必烈听了,只是淡淡挥挥手,道:“真金,出去吧,雄鹰只有在草原上才能展翅飞翔,骏马只有在沙漠里才能放蹄驰奔,父汗要和阿合马大人说的事情,你暂时听不懂。”
说罢,竟然不给这已经二十五岁的太子的面子,,就把他赶了出去。
此时,不为人所注意的是,三个当事人居然都在笑,忽必烈是微笑,笑得高深莫测,阿合马是轻笑,笑得很是诡异,而真金则是大笑,笑声里的怨毒,谁都能听出来。
第三十九章 文明之争(1)
阿合马和忽必烈一番密议的结果,就是宋朝小朝廷乃是疥癣之疾,而海都等人则是心腹之患,忽必烈断然决定,真金即刻返回大都,监国,而忽必烈亲自率师北上,迎战海都的联军。
并且忽必烈明言敢谏者杀无赦,因此就是真金,也不得不闭嘴了。
话说那头,萧统这次的行动,成功的带回十余万百姓,这样的话,台湾岛上已经有三十余万众,而且元廷的迁界禁海进行的并不顺利,每日还是有大量的百姓渡海来投,岛上人口正不断增加中。
而由于这次行动,宋军也趁机和粤东闽北几个不受蒲家控制的中小型家族达成了默契,由他们向台湾走私物资,而台湾则给予他们岛上的物产,当然,支付必须用金银,不过萧统心中有数,如果一切顺利,按照现在的模式下去,很快台湾就能完全自给。
岛上人多了,事情也就自然多起来,这么多人拖家带口的上岛,小朝廷自然得给予安置,没有家眷的还好点,直接朝军营里一扔就完事,也没什么争议,可是那些拖家带口的就麻烦了。
嘴里早就淡出鸟的各地县令们,这次可一下子活泛起来,毕竟当官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管人麽,长期以来自己手底下都没几个人,让这些县令们深深觉得脸面无光,如今岛上呼啦啦涌入了这么多百姓,把抢来让自己官,没事收收税审审案的,多威风?
因此,这一次各县居然都在台南港设了点,专门等着接人呢。
不消说,各县都大显神通,台北来人最多,基隆阵势最大,台东说的最好听,总而言之,这年头能想到的法子,像吹吹打打许愿给钱,基本他们都想到了,什么安家费生孩子钱,一点不少,而得知消息的萧统,干脆付之一笑,反正人来了就好,剩下的怎么折腾,萧统决定放手让他们去操作。
如今台湾岛上的局势已经大概稳定,而大陆上,由于海都等人的缘故,结合忽必烈第一次攻打倭国的事实,三五年之内,台湾基本是安全的,而这三五年的时间,也就是萧统事业能否成功的关键。
台湾的事情,说实话已经花样不大,无非种田练兵生孩子,然后隔三岔五对剩下的官员们进行先进性教育,以保持他们的战斗力的进取心,而萧统深知,单单靠台湾一岛的人力物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和大陆相抗衡,唯一的法子,只有向外发展。
历史上的郑经,利用台湾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力发展远洋贸易,台湾的商船遍布四海,台湾之富庶,天下罕有,就是这样,在施琅背叛民族投入鞑子后,依然不堪一击,而萧统面临的敌人,凶残不比鞑子差,汉奸不比鞑子少,他必须做的更大,更强,才能取得胜利。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