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作者:白胜雪 更新:2021-12-07 12:22
萧统此举不消说,乃是听从张芷嫣的建议,效仿燕昭王千金市马骨故事,说白了,就是作秀,反正演戏嘛,也不是真的多欣赏你,因此也没怎么上心,没想到就是那么一做,这老头子居然还真感到的稀里哗啦的,让萧统心中居然隐隐有些愧疚,这不是玩弄他们的感情麽?这古人这方面未免也太好骗了吧。
殊不知,正是因为古人有廉价的感动和忠贞,却也造成后世的感动和忠贞是那么的珍贵,全社会之间,只有冷漠,隔膜,猜忌和防范,一支没有凝聚力和共同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注定会被淘汰。
人一哭,萧统作为皇帝,自然得大大安抚一番,其他臣子也不能站着不管,纷纷上来劝阻,好容易,终于把几个哭的快昏过去的老头子安慰好。
接下来,自然是封官许愿,设宴款待,这些当然不会有含糊,陈明文直接就给了吏部侍郎,其他几个也都给了四五品的官,虽然极少数人稍有疑议,不过鉴于情势特殊,很快就被通过。
至于他们的家族,也特准他们在台湾随意选地,萧统亲自賜金银,題门匾,可谓无上荣光,也让几位家主们谢恩不已。此外,这些家族的年轻子侄,萧统也特许他们可以进军中或者朝中锻炼,并许以官职,看得出,萧统是在刻意拉拉他们。
恩典给完,当然不能白养着他们,酒过三巡,自然得提出要求了。
陆秀夫再次举起酒杯,亲自给陈明文敬酒,那陈明文自然受宠若惊,连连道不敢,却依然扬起脖子,一饮而尽,当朝宰相敬酒,多有面子啊。
“普华啊,如今你我也算同朝为官了,以后还得多多照应才是啊。”陆秀夫轻抿一口,似笑非笑说道。
“啊,陆相说笑了,倒是陈家上下还多赖陆相照拂呢,呵呵。”陈明文哪里敢跟陆秀夫“照应”,客气话永远只是客气话,可千万别当真,当真了就是傻逼。
“呵呵。”陆秀夫笑笑,道:“普华不必过谦,如今普华也算一夕得志,何不趁此延揽亲族旁支入朝为官,也算给宗族亲戚一个门路,君实虽然不才,却也可以指点一二,岂不美哉?”
陈明文能率领几个宗族做出跨海来投这般大事,自然也不是凡人,陆秀夫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让他以自己的身份来招揽其他的大陆宗族来台湾了。仔细一想,既然受了官职领了赏赐,也就得为人家做事。因此,陈明文一拍胸脯,道:“陆相且宽心,普华回去就连夜修书,告彼等陛下之贤,台湾之兴,臣子之贤,百姓之富,并示之以君臣大义,华夷大防,必使其跨海来投,沐浴王道。”
陆秀夫大笑,见陈明文识趣,忍不住与陈明文再干了一杯,便去找方家家主去了。
第三十三章 豪强的隐患
中秋月圆喝酒夜,团圆思念推倒天,大家好好玩耍,想念亲人,过好中秋,小白有礼了!
.............................................................................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萧统厚待来投者消息传出后,很快在三闽两广之地造成了轰动,此时蒙古人的兵锋已经开始荡涤各个山村家寨,大规模的抢掠烧杀,却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禁止,因此广大的百姓虽然不敢明着造反,却也一直愤愤不平,淤积于胸。
如今突然得知,原本当地的名门望族陈,林,黄,方,蔡,郑等大族,自前些日子迁往台湾后,如今终于有信传了回来。
他们都被皇帝封了大官,给了大片田地种子,且五年不征收赋税,如今他们说那台湾之地,气候温暖,且地广人稀,去了就有大片田地,官家还给予赏赐,读过书的还都能授予官职,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去?
且不说蒙古鞑子的残暴让百姓们深恶痛绝,但是这台湾的政策,便让很多人动心,那三闽之地,土地本就不多,也不甚肥沃,百姓以下海为生者甚多,民悍而不畏死,猛而不畏艰,加上多年战乱,让很多家户早已一贫如洗。既然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自然也不在乎去赌一把。
这样一来,盛夏时节,并不宽阔的台湾海峡上舟楫无数,无数的百姓拖家带口,为了一个希望,为了一个信念,毅然决然,不顾一切的奔向宝岛,而此时小朝廷也精锐尽出,全力护航,力保渡海百姓的安全。
萧统深知,如今台湾最需要的,是人口,鼓励人口大力生产自不必多说,萧统已经连下三道诏书,要求男十七,女十五不婚者,全家有罪,老夫不可娶少妻,生下儿子,朝廷负责一半的开销的同时,还给予良田五顷,免三年税,生下女儿则给予良田三顷,多生多养。
络绎不绝的迁民,自然立即让台南港一片繁忙的景象,陆秀夫亲自驻营台南,负责接待往来之民,并宣读皇帝诏书,授予路引文牒,安排居所土地。虽然屋子只有木屋,土地只有粗垦,可是这对于很多漂海而来的无产者,已经是很好的待遇了,自然他们甚是满意。
当然,这一波来的,大都是平民百姓,流民固然不少,却也有成乡成村迁徙而来的,而同乡同村的,很多就是一个宗族的人,这样一来,宗族势力,必然也会在台湾生根发芽,这对于萧统来说,也是一个亟待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虽然萧统来自后世,除了对父母以外,基本上对于宗法家族这些没什么感觉,亲戚之间甚至可以说感情很是淡漠,可是古人就不一样了。
姓氏这东西,在中华文化之中可是重中之重的,可是说这是中国宗法文化和基层社会体系的基础。秦始皇之前,华夏只有天子,卿和大夫三个阶层有姓氏这个说法,平民百姓可没有,更遑论族长族规家谱啥的,只有姓氏的出现,才给世族的存在创造了可能。毕竟,同一个姓氏,本就有莫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自从秦始皇剥夺了贵族们不可置疑的统领权后,姓氏才逐渐走入平民之中。汉代举贤良方正为官,那么必然就造成所荐者大多是官员亲属子弟,于是代代相护,世世相传,乃形成世家门阀,不过汉武帝以前的历代皇帝都很是清醒,深知君权和世族是不可调和的,因此均大力抑制高门大户的发展,也造成西汉时世家势力尚不明显,汉法严酷,贵族世家动辄犯罪族诛,像颍川的灌夫以及外戚窦婴被灭,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只是,事情后来却起了变化,刘秀乃是大族出身,依仗者也是豪强部曲,自汉光武厚待豪强,允许世家豪强拥有大量的土地部曲,门阀世家乃成为左右东汉政治的最大力量。汉末三国之乱,诸路豪强大多是拥有大量私兵部曲的地方豪门,无论曹、孙本人,还是其属下,皆以宗族为最得力臂助。至东晋南北朝,家族亲疏关系愈加重要,血缘近者高官厚碌,疏者虽贤才不得进用。
后来前唐北宋时虽打压门阀势力,能在朝堂影响皇权的大家族固然是消失无踪,但家族为大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中国之人无论是婚丧嫁娶,田土财产,皆与家族共有。寡妇再嫁,官不问而族长问,祠堂私刑皇权亦不得干涉,财产分割,也是请族中长老公议,一族族长往往比当地县官更能控制地方。到明朝皇权虽前所未有的加强,士大夫代表的儒家文化早已成皇权附庸,宗族势力便成为民间唯一能与皇权相抗者。
萧统现在需要什么?民主自由?不,不是,萧统现在需要的,是绝对的权力!甚至可以说,他需要独裁,必须用铁一般的手腕来压制所有不必要的内耗,集中精力迅速积蓄自己的力量,而摆在他面前的,第一是军方势力,目前张世杰可以说大权在握。第二就是文官集团,陆秀夫虽然忠心耿耿,可是其他人怎样就不好说了。
而潜在威胁,就是这群迁台的百姓了,现在也许他们没有力量,可是在自己政策的倾斜和他们的危机感作用下,他们的迅速强大是必然的,而在一定的时间内,萧统也需要他们迅速强大,成为自己的支持者。可是,他们如今有土地有血亲,虽然初来乍到必然会依附在自己身边,可是等到他们收了粮食搞了贸易,手上有了钱粮有了军队,那时候,他们会不会还是这么恭敬和老实呢?到那时候,在地方上他们是豪强,在中枢他们有自己的代言人,在军队里也会有他们的支持者,自己能不能应付的来呢?
第三十四章 迁界禁海
昨个被几个兄弟一顿围攻,八两白酒就这么下肚了……因此就更了一章,大家原谅则个,今儿一准补回来。
...................................................................................
盛夏时节,万民泊海,这样大规模的举动,自然会引起元廷的注意,而西北与后王们的争夺,毕竟是自家人的问题,而南方宋朝小朝廷居然还敢这么闹腾,就非同一般了。
忽必烈虽然坐山江山有十几年了,可是蒙哥后裔一直都对他心存不满,更别说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的子孙们了。
前往上都避暑的忽必烈,得知这一消息时,已经有大量的百姓渡海到达台湾,身子刚刚恢复的忽必烈自然震怒不已,想到这一切都是张弘范作战不力,放走了宋朝小朝廷,忽必烈就一肚子火,要不是真金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恐怕张弘范等人当即就要被夷了全族。
殊不知,正是因为古人有廉价的感动和忠贞,却也造成后世的感动和忠贞是那么的珍贵,全社会之间,只有冷漠,隔膜,猜忌和防范,一支没有凝聚力和共同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注定会被淘汰。
人一哭,萧统作为皇帝,自然得大大安抚一番,其他臣子也不能站着不管,纷纷上来劝阻,好容易,终于把几个哭的快昏过去的老头子安慰好。
接下来,自然是封官许愿,设宴款待,这些当然不会有含糊,陈明文直接就给了吏部侍郎,其他几个也都给了四五品的官,虽然极少数人稍有疑议,不过鉴于情势特殊,很快就被通过。
至于他们的家族,也特准他们在台湾随意选地,萧统亲自賜金银,題门匾,可谓无上荣光,也让几位家主们谢恩不已。此外,这些家族的年轻子侄,萧统也特许他们可以进军中或者朝中锻炼,并许以官职,看得出,萧统是在刻意拉拉他们。
恩典给完,当然不能白养着他们,酒过三巡,自然得提出要求了。
陆秀夫再次举起酒杯,亲自给陈明文敬酒,那陈明文自然受宠若惊,连连道不敢,却依然扬起脖子,一饮而尽,当朝宰相敬酒,多有面子啊。
“普华啊,如今你我也算同朝为官了,以后还得多多照应才是啊。”陆秀夫轻抿一口,似笑非笑说道。
“啊,陆相说笑了,倒是陈家上下还多赖陆相照拂呢,呵呵。”陈明文哪里敢跟陆秀夫“照应”,客气话永远只是客气话,可千万别当真,当真了就是傻逼。
“呵呵。”陆秀夫笑笑,道:“普华不必过谦,如今普华也算一夕得志,何不趁此延揽亲族旁支入朝为官,也算给宗族亲戚一个门路,君实虽然不才,却也可以指点一二,岂不美哉?”
陈明文能率领几个宗族做出跨海来投这般大事,自然也不是凡人,陆秀夫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让他以自己的身份来招揽其他的大陆宗族来台湾了。仔细一想,既然受了官职领了赏赐,也就得为人家做事。因此,陈明文一拍胸脯,道:“陆相且宽心,普华回去就连夜修书,告彼等陛下之贤,台湾之兴,臣子之贤,百姓之富,并示之以君臣大义,华夷大防,必使其跨海来投,沐浴王道。”
陆秀夫大笑,见陈明文识趣,忍不住与陈明文再干了一杯,便去找方家家主去了。
第三十三章 豪强的隐患
中秋月圆喝酒夜,团圆思念推倒天,大家好好玩耍,想念亲人,过好中秋,小白有礼了!
.............................................................................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萧统厚待来投者消息传出后,很快在三闽两广之地造成了轰动,此时蒙古人的兵锋已经开始荡涤各个山村家寨,大规模的抢掠烧杀,却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禁止,因此广大的百姓虽然不敢明着造反,却也一直愤愤不平,淤积于胸。
如今突然得知,原本当地的名门望族陈,林,黄,方,蔡,郑等大族,自前些日子迁往台湾后,如今终于有信传了回来。
他们都被皇帝封了大官,给了大片田地种子,且五年不征收赋税,如今他们说那台湾之地,气候温暖,且地广人稀,去了就有大片田地,官家还给予赏赐,读过书的还都能授予官职,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去?
且不说蒙古鞑子的残暴让百姓们深恶痛绝,但是这台湾的政策,便让很多人动心,那三闽之地,土地本就不多,也不甚肥沃,百姓以下海为生者甚多,民悍而不畏死,猛而不畏艰,加上多年战乱,让很多家户早已一贫如洗。既然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自然也不在乎去赌一把。
这样一来,盛夏时节,并不宽阔的台湾海峡上舟楫无数,无数的百姓拖家带口,为了一个希望,为了一个信念,毅然决然,不顾一切的奔向宝岛,而此时小朝廷也精锐尽出,全力护航,力保渡海百姓的安全。
萧统深知,如今台湾最需要的,是人口,鼓励人口大力生产自不必多说,萧统已经连下三道诏书,要求男十七,女十五不婚者,全家有罪,老夫不可娶少妻,生下儿子,朝廷负责一半的开销的同时,还给予良田五顷,免三年税,生下女儿则给予良田三顷,多生多养。
络绎不绝的迁民,自然立即让台南港一片繁忙的景象,陆秀夫亲自驻营台南,负责接待往来之民,并宣读皇帝诏书,授予路引文牒,安排居所土地。虽然屋子只有木屋,土地只有粗垦,可是这对于很多漂海而来的无产者,已经是很好的待遇了,自然他们甚是满意。
当然,这一波来的,大都是平民百姓,流民固然不少,却也有成乡成村迁徙而来的,而同乡同村的,很多就是一个宗族的人,这样一来,宗族势力,必然也会在台湾生根发芽,这对于萧统来说,也是一个亟待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虽然萧统来自后世,除了对父母以外,基本上对于宗法家族这些没什么感觉,亲戚之间甚至可以说感情很是淡漠,可是古人就不一样了。
姓氏这东西,在中华文化之中可是重中之重的,可是说这是中国宗法文化和基层社会体系的基础。秦始皇之前,华夏只有天子,卿和大夫三个阶层有姓氏这个说法,平民百姓可没有,更遑论族长族规家谱啥的,只有姓氏的出现,才给世族的存在创造了可能。毕竟,同一个姓氏,本就有莫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自从秦始皇剥夺了贵族们不可置疑的统领权后,姓氏才逐渐走入平民之中。汉代举贤良方正为官,那么必然就造成所荐者大多是官员亲属子弟,于是代代相护,世世相传,乃形成世家门阀,不过汉武帝以前的历代皇帝都很是清醒,深知君权和世族是不可调和的,因此均大力抑制高门大户的发展,也造成西汉时世家势力尚不明显,汉法严酷,贵族世家动辄犯罪族诛,像颍川的灌夫以及外戚窦婴被灭,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只是,事情后来却起了变化,刘秀乃是大族出身,依仗者也是豪强部曲,自汉光武厚待豪强,允许世家豪强拥有大量的土地部曲,门阀世家乃成为左右东汉政治的最大力量。汉末三国之乱,诸路豪强大多是拥有大量私兵部曲的地方豪门,无论曹、孙本人,还是其属下,皆以宗族为最得力臂助。至东晋南北朝,家族亲疏关系愈加重要,血缘近者高官厚碌,疏者虽贤才不得进用。
后来前唐北宋时虽打压门阀势力,能在朝堂影响皇权的大家族固然是消失无踪,但家族为大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中国之人无论是婚丧嫁娶,田土财产,皆与家族共有。寡妇再嫁,官不问而族长问,祠堂私刑皇权亦不得干涉,财产分割,也是请族中长老公议,一族族长往往比当地县官更能控制地方。到明朝皇权虽前所未有的加强,士大夫代表的儒家文化早已成皇权附庸,宗族势力便成为民间唯一能与皇权相抗者。
萧统现在需要什么?民主自由?不,不是,萧统现在需要的,是绝对的权力!甚至可以说,他需要独裁,必须用铁一般的手腕来压制所有不必要的内耗,集中精力迅速积蓄自己的力量,而摆在他面前的,第一是军方势力,目前张世杰可以说大权在握。第二就是文官集团,陆秀夫虽然忠心耿耿,可是其他人怎样就不好说了。
而潜在威胁,就是这群迁台的百姓了,现在也许他们没有力量,可是在自己政策的倾斜和他们的危机感作用下,他们的迅速强大是必然的,而在一定的时间内,萧统也需要他们迅速强大,成为自己的支持者。可是,他们如今有土地有血亲,虽然初来乍到必然会依附在自己身边,可是等到他们收了粮食搞了贸易,手上有了钱粮有了军队,那时候,他们会不会还是这么恭敬和老实呢?到那时候,在地方上他们是豪强,在中枢他们有自己的代言人,在军队里也会有他们的支持者,自己能不能应付的来呢?
第三十四章 迁界禁海
昨个被几个兄弟一顿围攻,八两白酒就这么下肚了……因此就更了一章,大家原谅则个,今儿一准补回来。
...................................................................................
盛夏时节,万民泊海,这样大规模的举动,自然会引起元廷的注意,而西北与后王们的争夺,毕竟是自家人的问题,而南方宋朝小朝廷居然还敢这么闹腾,就非同一般了。
忽必烈虽然坐山江山有十几年了,可是蒙哥后裔一直都对他心存不满,更别说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的子孙们了。
前往上都避暑的忽必烈,得知这一消息时,已经有大量的百姓渡海到达台湾,身子刚刚恢复的忽必烈自然震怒不已,想到这一切都是张弘范作战不力,放走了宋朝小朝廷,忽必烈就一肚子火,要不是真金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恐怕张弘范等人当即就要被夷了全族。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