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夺门】第十九章 人心
作者:宁馨儿1919    更新:2021-12-07 11:38
  于谦赶到的时候正好挡在了石亨与朱祈镇的当中。
  他急匆匆地领兵而来身上还穿着便服青灰色的长袍花白的须在灯火的映照下格外的显眼。而他的身后被两个侍卫推绑着的正是秦风。
  石亨长叹一声不用说秦风这个家伙还是没转过心眼来想要去说服于谦却被绑到此处来了今日之事只怕真的要败在此处了。
  他收起了长刀以刀拄地方才觉得浑身上下的伤口无一处不痛痛得几乎连再拿起刀的力气都没了随手拔掉肩头还带着的几支羽箭冲着于谦说道:“于大人来得真是时候石某甘拜下风!”
  于谦神色冷肃冲着他轻叹一声却回头转向了刚从南宫缓缓走出来的朱祈镇躬身行了一礼沉声说道:“微臣于谦见过太上皇还望上皇退回南宫等候皇上落。”
  朱祈镇微微一笑看着如此剑拔弩张的场面非但没有后退一步反而向前走了几步直视着于谦说道:“于大人可否知道皇上将我妻儿已经带走莫说眼下石将军他们势单力薄就算他们占了上风我也只能束手就擒随你去见皇上任凭他处置了。只不过让我留在南宫不知他们死活怕是万万不能……在此众人均是被我牵累若是要杀要砍请先杀我。”
  他如此轻描淡写地说来全然不在意自己的生死一步步走过去就算跟着于谦而来的禁卫军和锦衣卫竟也不由自主地后退看着他走到石亨身边与他站在一起。都无一人敢去阻拦。
  “陛下!——”
  石亨一行人等原本杀到此处已是疲累之极但见他如此从容恬淡毫不犹豫地站在他们前面与他们同生共死无不热泪盈眶感动得长呼拜倒只觉得跟着他这样的君主。就算是今日粉身碎骨死于此地。也值得了。
  于谦凝望着朱祈镇一时几乎无语。
  这几年来朱祁钰因为易储复立之事在朝中大肆廷杖众臣在后宫成日沉迷女色全然没了当初北京保卫战时的勤奋。虽然一直对他信任有加。凡是他的进言无不听从但是他也明白若他一去朱祁钰还是要依靠他人他自己根本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
  更何况。如今他因酒色过度掏空了身子上次昏迷之时于谦私下问过御医就知道他已经拖不过这个冬天而朝中还为了立储之事争议不休。他忙于处理政务之时忽略了徐有贞等人若不是今日得到锦衣卫快报只怕真地被秦风困住无法赶来平息这场叛乱。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朱祈镇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公然站出来。
  就算他想要复辟夺位。也该由臣子们出面自古以来。不论成败有哪个君王会主动将这反叛篡位之事全然揽在自己身上。就算当初陈桥兵变的宋太祖也搞得是黄袍加身被迫而上的闹剧。
  可他这么一做莫说是那些叛军就算是于谦带来的禁卫军也无不动容。
  这几年来挨板子打板子的人多可真正看到皇帝的人越来越少更不用说跟他们并肩站在一起更不用说从这牢狱似的南宫里走出来还有如此从容潇洒地气度。
  单单是这份担当和傲视刀兵的勇气就足以让人心折。
  于谦望着他许久终于长叹一声说道:“微臣虽不知皇上请沂王和太后娘娘过去是何用意但不论如何这造反谋逆之事都是罪不可赦微臣只能得罪了。”
  朱祈镇微微一笑突然问道:“于大人当初北京被瓦剌人围攻地时候你们拥立王为的是荣华富贵还是天下百姓?”
  于谦一怔坦然答道:“于谦不敢居功但所作所为均是为天下百姓为大明社稷绝无私心。”
  朱祈镇点点头轻笑着说道:“在我为君之际你可以拥立王为的是天下百姓大明社稷既然如此说明你的忠心忠得是大明朝廷忠得是大明百姓而非一君一帝于大人我说得可对?”
  于谦越惊诧地望着他这话语听起来没错可是其中蕴含的意思却是连他都不敢深究的。这个曾经一败涂地地昔日天子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和囚禁困顿如今竟像是换了个人一般一言一行竟有种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
  见他不语朱祈镇微微抬起头来仰望星空长叹着说道:“既然你是对大明江山和百姓忠心就应该知道当今皇上病重不起又无子嗣继承大统若是有什么意外就算我和沂王都死了这天下也一样会大乱。”
  于谦浑身一震惊骇地望着他依旧说不出话来。
  朱祈镇的视线从天际回落到他们的身上眼神亦是亮若星辰眉宇之间威仪凛然。
  “所以于大人你若是真的一心为大明社稷和百姓就该明白不是我要复辟夺位而是天意如此。就如同当初王替我收拾战败的结果如今我也必须站出来替他收拾眼下地局面。”
  于冕带着人终于冲了过来看到的却是父亲带人呆站在那边朱祈镇站在当中竟无一人敢动。他没听到之前的话语也没管那么多只是恼恨石亨如此轻易击败自己让他在父亲面前如此丢脸一过来就挥剑朝石亨冲去跟着他的士兵也直奔石亨的亲兵杀去。
  不想他还刚冲到石亨面前就听得一声大喝“住手!——
  再抬眼时挡在石亨面前面对自己长剑地竟然是太上皇朱祈镇。
  于冕大吃一惊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手上已是不由自主地一软剑尖无力地从他肩头划过仍然带起了一串血珠朱祈镇身子微微一晃依然挡在石亨等人前面朗声说道:“此事因我而起于大人若是要杀请先杀我!”
  “陛下!——”石亨咬着牙站起来他没想到今日竟然会成如此局面既然凌若辰和沂王已经落入皇帝手中那么他们再怎么血拼也绝无翻盘的机会既然如此又怎能让他一人担当。
  “臣石亨愿与陛下同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