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作者:李卫东    更新:2021-12-07 10:41
  大约在 3000 年前,金星与火星相撞后,便占据了现在的轨道。但这个观点在科学界始终受到冷落。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地球最早还有另外一颗卫星,它在环绕地球轨道运行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旋转轨道越来越低,当它不幸突破 " 希洛极限 " 时,地球巨大的引力将这颗卫星彻底肢解、摧毁。被摧毁卫星的碎片散落地球,在通过大气层时发生强烈燃烧,一些未燃尽的碎片成为陨石,带着极强的高温击向地球表面,造成了这场大灾难。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场大灾难大约发生在公元前 1500-1450 年间,那时,地中海的桑托林火山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喷发,它的规模比曾经毁灭庞培城的维苏威火山要大得多。火山将大量熔岩和火山灰喷向高空。火山灰遮天蔽日,造成古代太阳消失的记载,而大量熔岩落向地面,形成了这场灾难。我们认为,这一假说漏洞太多,不论多么大的火山喷发都没有可能将熔岩洒落到全世界,更主要的是,桑托林火山喷发的时间太晚,此时中国和印度等文明国家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不该没有更多的记载,比如,我们上引的《出埃及记》的成书年代就比桑托林火山喷发的时间要早,一些神话资料更是在此之前很久就形成了。所以关于这场浩劫至今还是一个谜。
  我们认为,这场浩劫来自于月球反叛者对月球的轰击。中国神话里,共工撞倒了不周山,导致天崩塌一个大洞。不周山的倒塌,与天的崩塌都隐含着碎石与尘土四处飞散的意思。在中国苗族居住的地区还有另外一个传说:有一个冒失鬼闯入了天宫,无意之中碰断了一根巨大的石柱,结果引来连天大雨。这个传说与共工撞倒不周山的神话隐含的意思是相同的。我们曾再三强调,上古的 " 天 " 指的就是近地轨道的月球,这在甲骨文中有明确的表示,那么, " 天 " 崩塌实际上就是月球的崩塌。让我们顺着这一思路设想一下:一些月球的反判者经过精心的组织与策划,发动了叛乱。叛乱者在地球上用一种高能武器攻击留停在近地轨道上的月球大本营。炸毁了月球——宇宙飞船部分外表防护层,顿时,月面岩石被炸得飞离月面,有一些飞舞的岩石被月球重新吸引回月面,但也有一些岩石受地球强大引力的作用落向地球,在穿过地球大气层时,这些月面岩石与空气发生摩燃烧,形成了一阵密集的陨石雨,就好像 " 天宇爆裂 " 了一般,燃烧的岩石和其它物质带着极高的温度击向地面,天空和河水都被火红的物质映得像血一样通红。
  那么,月球被击伤的部位在哪里呢?或者说, " 天穿一洞 " 具体在什么地方呢?如果仔细研究一下月面的地形构成,你肯定会毫不迟疑地说:在月海。 2 、月海之谜
  中国神话中的 " 天穿一洞 " ,在月亮的什么位置?在月海。
  总面积 1125 万平方公里的月海,其深度平得像台球桌一样!阿波罗采回的月岩分析认为,月海岩是由钛、铬、锆等耐高温、高强度、高防腐的金属凝固而成的!进一步分析认为,熔解以上合金需要 4000 ℃以上的高温。地球物理学家罗斯·迪勒惊呼:谁能将钛熔化并覆盖如得克萨斯州一般大的地域?
  月海中含有令人难以置信的铁和钛,而且它的纯铁颗粒不会生锈,说明曾经过人工的脱硫、脱磷工艺。
  人类对于月球的神秘感,反映在大量的神话传说中。这些神话传说给我们留下了对月亮的种种疑惑。本世纪 60 年代末,阿波罗探月成功给地球人类带回了大量的月球资料。在这些资料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也许称得上月海。月海之谜也就成了关于月球的谜中谜。
  我们在这里着重研究月海之谜着眼点主要在于:在我们看来,月海与神话传说中的 " 天穿一洞 " 相联系,其中隐藏着巨大的历史真实。神话中说,女娲 " 采七色丹石,以补苍天 " ,而探月证明,月海中的熔岩元素确有多种成分,熔化之时必定是 " 七彩 " 。女娲之 " 补 " ,月海之 " 洞 " ,这一 " 补 " 一 " 洞 " 之间,谜底就十分清晰了。
  自然,对于月海的种种假说,在科学界不止一端,我们也必须涉及,以求得比较、鉴别及合理的推论。
  首先,我们来看看月球的地形分布。月球的地形分布极不合理,这使许多科学家大为惊讶!在月球的背面,有众多的环形山密密麻麻,构成起伏很大的地貌,很难找到一片平坦的地区。而月球正面(对着地球这一面),环形山却相对少一些,并且有一个巨大的 " 月海 " ,它包括风暴洋、澄海、而海、静海等,总面积有 1125 万多平方公里,占了月球表面的 1/3 ,而且月海一般呈圆形。科学家在深入研究月海的过程中产生了两个疑问:月海是怎么形成的?月海为什么深度彼此相等,平得像台球桌一样?
  大家知道,依据现在的天文理论,环形山是陨石撞击天体表面后留下的 " 星伤 " ,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在月面 1/3 的地区内几亿年来没有遭到这种撞击呢?这显然是说不通的。 1969 年 7 月,美国宇航员万里迢迢从月面上采集回 21 公斤月岩(第一次登月的着陆点就在静海边上),按理月海的成因应该一目了然,可情况恰恰相反,科学家通过对月岩的分析,不但没有解决月海成因的问题,而且还推翻了许多以前对月球的结论,科学分歧越来越大。
  分析的结果表明,月海岩石是由某种熔岩凝固而成的,而且这些熔岩是由钛、铬、锆等耐高温、高强度,并且具有极高防腐蚀性的金属构成的,而且含量比地球高出了十倍。现在科学家仅能知道的是:月海是由某种发出高温的 " 力 " ,在熔解了以上这些金属后构成的。据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估计,为了熔解以上各种成分的金属,并把它们制成合金至少需要 400O ℃,低于这个温度是不行的,怎样才能使月面达到这样高的温度呢?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地球物理学家罗斯·迪勒指出:谁能想象出,将钛加热到如此高温使其熔化,并覆盖了大小像得克萨斯州那么大的月海(月球静海)?而且谁能推测出月球曾经比地球的温度还要高?
  为了解释月海的成因,科学家从自然状态出发提出了 " 撞击熔化说 "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天文系的斯德纳克·柯帕尔认为,月海是由巨型陨石、小行星或慧星撞击月面时造成的极高温度形成的。但这一假说缺少有力的证据。诚然,巨型陨石撞击月面会造成足以熔化上述金属的温度,但撞击肯定会使这些物质向四处扩散,而决不会就地熔解,因此在撞击事件后应该形成一个巨大的陨石坑或环形山,而不该如此平坦。事实上,现在的月海根本看不出任何撞击后的痕迹。柯帕尔本人通过以后的研究也发现:月海的熔岩并不是撞击造成的高温熔化的,构成目前月海熔岩的金属物质明显是在陨石撞击月面之后很久才形成的。甚至可以说,月海是将以上金属成分熔解后填到巨型陨石坑里形成的。
  另一种解释是 " 火山活动说 "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们认为,月海熔岩是在火山活动中从月球内部流出来的,进而形成了月海。但是,另一位天文学家尤里博士否定了这种假说,他通过精密的计算证明,月亮火山不可能发生如此大的喷发,以至能形成占月面 1/3 的月海,因为月球的个头太小了,它担不起如此重任。再者,科学家至今没有找到把如此多的熔岩从月球内部输送到月面上来的通道。再一点,月海的密度极大,是由许多重金属极成的,即使我们承认月海是由月球火山喷发形成的,那么这些重金属又从何而来呢?因为在火山喷发的过程中,密度大的物质会在熔岩中下沉,决不会浮到表面上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一位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这样说: " 我们面临的难题是如此之多,只怕我们只能采纳 ' 特殊火山活动 ' 这种假设了。 " 他所说的特殊火山活动,就是通过人工控制的某种放射性能源在月面上造成火山活动。一句话,将月海的形成归结为某种智慧生物活动的结果。
  事实上,人们在对月岩分析中的确发现了某种智能活动的痕迹,因为人们在月岩中真正发现了纯金属颗粒,有纯铁颗料,也有一些近似纯钛的金属,这对科学家来说又是一个不解之谜。几乎所有的科学都证明,在星球自然演变的过程中是不可能形成纯金属状态的。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这些纯金属颗粒是由陨石带到月面上来的,但科学否定了这种看法。美国《纽约时报》的科学编辑约翰·诺布尔·维尔福德说: " 这种纯铁颗粒肯定不是陨石带来的物质,因为陨石中的铁成份应与镍等金属形成合金。 " 这一看法,也是科学界的普遍看法。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现在发现的纯的颗粒是不会生锈的铁颗粒,这说明它在形成时曾经过脱硫、脱磷的工艺,这在铁的自然形成过程中是办不到的。
  月海还有一个使人不解之处,那就是它们几乎都呈圆形。如果是巨型陨石或小行星等撞击,是会形成圆形的环形山或巨大的陨石坑,可月海平坦如镜,根本找不到环形山或巨大的陨石坑,可月海平埋如镜,根本找不到环形山或陨石坑的影子;如果月海是熔岩喷发形成的,那么外流的炽热熔岩也应该是个极不规则的形状,决不可能几处月海都是圆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