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作者:李卫东 更新:2021-12-07 10:40
报载:我国包头师专一位年轻的地理学副教授,以其《古陆环球,赤道变迁》为题的一项科研成果,震惊了国际地理学术界。
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印证着神话中地轴曾经偏移的传说。
埃及古籍中讲到钟表的制造,是按照一年中最长的白天与最短的白天之比制造的,其比率为 14:12 。按照这一比率,所表现的地理时区应该在赤道及南北纬线 15 度范围内。而上古埃及文明最发达的尼罗河三角州,大致也在北纬 30 度线上。
雅利安人古籍《赞德·阿维斯塔》记载,雅利安人很久以前生活在温暖的地方,但后来这个地方变成太阳、月亮一年只出现一次,于是他们迁徙了。说明那个地方后来成了 " 极地 " 。
月球曾悬浮于地球地拍北方靠近中国附近。地月分离,巨大的吸附力使地轴向现在的方向移动,北半球许多星辰向西北方向落下去,好象西北方地势越来越高,所以神话说: " 天领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 。
地月分离引发了大洪水,地轴变化并且吸附力消失后,东南方向夜晚有了新的星辰,洪水也开始向东南方低洼处退潮,所以神话说: " 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 。
每一条成语的产生大多都伴有一则故事。 " 沧海桑田 " 语出《神仙传》,试想,如果不是亲身所见,谁能想象得出用这样形象的四个字形容历史的变迁。
正是地月分离造成了一系列地理物理变化,山海移位、火山活动、造山运动、地震……
复活节岛的发现,引发了人们对古希腊圣贤柏拉图关于 " 大西洲 " 论述的联想。这位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圣贤说过:远古时代曾有阿特兰蒂斯王国,存在于大西洲,后来在强烈的地震与大洪水中沉入海中。
开天辟地作为成语,是指开创新纪元的意思。我们问:人们最初是怎样想到用这四个字表达这样一层意思的?应该说,这绝不是单凭想象就能 " 创作 " 出来的。并且单从字面上理解, " 开天辟地 " 指的也是 " 开 " 字的原始本意 " 离开 " ,而不是引申义 " 开辟 " 。关于这一点,中国神话 " 共工怒触不周山 " 中说得非常明确: " 天柱折 " ,自然 " 天 " 就离开了。 " 开天辟地 " 是 " 离开天之后地的独立 " ,这是我们确信的 " 开天辟地 " 的本意。
" 开天 " 之说,自然也就承认了 " 天 " 曾经与 " 地 " 相连,也就承认了 " 天 " 是一个实体,对此我们前文已有明确论定, " 天 " 即是月亮。接下来我们在本节将要探讨的,就是地月相连时的形态以及地月分离对地球造成的诸多影响(其中大洪水惟其重大,列入另篇单独论述),也就是论据。
论证地月相连的形态,借助天体物理学或者工程力学的理论显然是不适宜的,首先人类现今的科学技术绝对不可能影响月亮的轨道,因此对地月相连的 " 理论设计 " 无从假设。其次就古人而言,更不能期望他们有较为 " 科学 " 的理解能力。但是如果给不出相应的任何哪怕是细微的迹象,诺大一个月球与地球靠在一起同步运行,这种天文奇观令人难以理解。
再就地月分离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我们特别指出了地轴的偏移和消失了的大西洲。对于地轴偏移,这在地质地理学界是已成定论的,但对偏移的原因向无定论,各执一词。此前较多的猜测是外星撞击,这一猜测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也联系到了地球可能引发的其它诸多变化,如核冬天、恐龙灭绝、洪水、地震等等,因此也较为 " 系统 " 。但这样剧烈的撞击,外星陨石及砸在地球上的陨石坑应当不会因岁月悠久而消失殆尽,然而找不出这进一步的痕迹。对于大西洲的消失,历史上多把其仅仅视为一种传说,认为大西洲更是类似 " 阿里巴巴 " 那样的一则故事。自 200 多年前 " 复活节岛 " 被发现以来,人们旧话重提,才开始较为严谨地探索大西洲的奥秘。
天、地为什么分离?
我们又回到了开天辟地的话题上。
人类历史上究竟有几次开天辟地?许多人都认为有两次:一次是由混沌开辟出天地;一次是由共工撞倒不周山,使天地发生了分离。有的人把两次开天辟地作为人类多次被毁灭的证据。
我们不同意上述看法。所谓的混沌开天,其重点在说生命的诞生,而且是讲述宇宙形成的模式。人类开始被创造出来,只有肉体而没有精神意识,此时的人处在混混沌沌的状态下,什么东西都是灰朦朦,暗乎乎的。突然,外太空人给人类注入了意识,人一下子从无意识的黑暗世界,来到了有意识的光明世界,第一次清晰感觉到了天和地的存在,所以形成了从混沌中开辟出天地的神话。
我们认为,天地开辟只有一次,就是共工撞倒不周山那次。这次的重点在讲述天地分离的原因及过程。如果仔细对比两次开天辟地的神话内容。我们发现第二次开天(共工开天)已经没有相伴随的造物主的出现。使人只感到天地分离时那种恢宏的气势,而缺少了万物出现时那种奇异、神秘、惊喜、细腻的感觉。这也说明混沌开天和共工开天,表达的是两个不同的中心内容。
根据以前我们的一系列假设,我们认为,共工开天的神话是一次突然发生的天文事变,巨大的月球离开了近地轨道,两颗星球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覆盖在人们头顶上被称之为天的物体升高了,不见了,新的天空产生了。广奥的宇宙一下子豁然开朗,仿佛天和地都获得了新生。
中国关于第二次开天辟地的神话有以下几则:《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曰: " 当其(女娲)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以刑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占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 " 这则记载主要讲述天地分离的原因。《淮南子·天文训》载: " 昔共工怒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 这则记载主要讲述天地分离的过程,其中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天文现象,即 " 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 " ,我们在后面将详细解说。《淮南子·览冥训》称: "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糮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 它说到天地分离的后果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还有两条记载说得比较模糊,《尚书·吕刑》说: " 蚩尤唯始作乱,延及平民,目不寇贼鸱羲,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杀戮无辜。民兴,胥渐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虐威庶戮,方告无辜于上;上帝监民,罔有馨香只,德刑发闻惟腥。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德,遏绝苗民,无世在下。乃命重、黎绝地天通,同有降格。 " 这则记载后人添加的成分过多,象仁德、兼爱等思想,而且把黄帝和颛顼等三个人的神话溶为一体, " 绝天地通 " 的是颛顼而不是黄帝。《国语·楚语》中有一条旁证: " 颛顼受之,乃令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 "
通观这几则神话,线条是相当清楚的,一场战争后天地发生了分离。在上一章里,我们认为,这场战争是外太空人之间的内部冲突,他们进行的战争,类似人类的热核战争,我们在地球上已经找到了许多这方面的证据。有趣的是中国纳西族《创世纪》史诗正好可以印证我们的以上假设,它讲的也是第二次开天辟地:
野牛大喘气,
气喘震山岗。
野牛眨眼睛,
好像电闪光。
野牛伸舌头,
好像长虹吸大江。
天又在摇晃,
地又在震荡。
不重新开天不行了,
不重新辟地不行了。
松树遭雷轰,
轰成千段;
栗树被地震,
震成万片。
细读这首史诗,给我们的感觉是,它不是在说一条野牛,简直就是在描述一场战争:巨大的闪电,火红的光芒,炸开了地上的石头和树木,天在爆炸中摇晃,地在爆炸中震荡,在剧烈的震荡和摇晃之中,天地被开辟,地、月发生了分离。
说到这里,有一个现象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在世界上关于第二次开天辟地的神话中,唯独中国的神话讲得最为详细、具体;在世界所有民族中,也唯独中国有对天的奇异崇拜,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当时的月球就悬浮在北方地轴附近,而且靠近中国,我们的先民比世界其它民族感受得更为深切。这个推测的证据,就是中国关于 " 天梯 " 的各种传说。
在世界范围内, " 天梯 " 或 " 天柱 " 的看法几乎只存在于中国的神话中。 " 天梯 " 、 " 天柱 " 是联系天与地的中间桥梁,起着支撑天地的作用,同时还有天地间通道的功能。中国关于 " 天梯 " 的神话十分丰富,最早盘古开天的神话里就有天柱的影子,是他在天地中间一站就是一万八千年,实际上,盘古本身就是一根天柱。后来的神话,将天梯分为两类,一类是树木,一类是高山。
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有 " 建木 " 相连。
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印证着神话中地轴曾经偏移的传说。
埃及古籍中讲到钟表的制造,是按照一年中最长的白天与最短的白天之比制造的,其比率为 14:12 。按照这一比率,所表现的地理时区应该在赤道及南北纬线 15 度范围内。而上古埃及文明最发达的尼罗河三角州,大致也在北纬 30 度线上。
雅利安人古籍《赞德·阿维斯塔》记载,雅利安人很久以前生活在温暖的地方,但后来这个地方变成太阳、月亮一年只出现一次,于是他们迁徙了。说明那个地方后来成了 " 极地 " 。
月球曾悬浮于地球地拍北方靠近中国附近。地月分离,巨大的吸附力使地轴向现在的方向移动,北半球许多星辰向西北方向落下去,好象西北方地势越来越高,所以神话说: " 天领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 。
地月分离引发了大洪水,地轴变化并且吸附力消失后,东南方向夜晚有了新的星辰,洪水也开始向东南方低洼处退潮,所以神话说: " 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 。
每一条成语的产生大多都伴有一则故事。 " 沧海桑田 " 语出《神仙传》,试想,如果不是亲身所见,谁能想象得出用这样形象的四个字形容历史的变迁。
正是地月分离造成了一系列地理物理变化,山海移位、火山活动、造山运动、地震……
复活节岛的发现,引发了人们对古希腊圣贤柏拉图关于 " 大西洲 " 论述的联想。这位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圣贤说过:远古时代曾有阿特兰蒂斯王国,存在于大西洲,后来在强烈的地震与大洪水中沉入海中。
开天辟地作为成语,是指开创新纪元的意思。我们问:人们最初是怎样想到用这四个字表达这样一层意思的?应该说,这绝不是单凭想象就能 " 创作 " 出来的。并且单从字面上理解, " 开天辟地 " 指的也是 " 开 " 字的原始本意 " 离开 " ,而不是引申义 " 开辟 " 。关于这一点,中国神话 " 共工怒触不周山 " 中说得非常明确: " 天柱折 " ,自然 " 天 " 就离开了。 " 开天辟地 " 是 " 离开天之后地的独立 " ,这是我们确信的 " 开天辟地 " 的本意。
" 开天 " 之说,自然也就承认了 " 天 " 曾经与 " 地 " 相连,也就承认了 " 天 " 是一个实体,对此我们前文已有明确论定, " 天 " 即是月亮。接下来我们在本节将要探讨的,就是地月相连时的形态以及地月分离对地球造成的诸多影响(其中大洪水惟其重大,列入另篇单独论述),也就是论据。
论证地月相连的形态,借助天体物理学或者工程力学的理论显然是不适宜的,首先人类现今的科学技术绝对不可能影响月亮的轨道,因此对地月相连的 " 理论设计 " 无从假设。其次就古人而言,更不能期望他们有较为 " 科学 " 的理解能力。但是如果给不出相应的任何哪怕是细微的迹象,诺大一个月球与地球靠在一起同步运行,这种天文奇观令人难以理解。
再就地月分离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我们特别指出了地轴的偏移和消失了的大西洲。对于地轴偏移,这在地质地理学界是已成定论的,但对偏移的原因向无定论,各执一词。此前较多的猜测是外星撞击,这一猜测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也联系到了地球可能引发的其它诸多变化,如核冬天、恐龙灭绝、洪水、地震等等,因此也较为 " 系统 " 。但这样剧烈的撞击,外星陨石及砸在地球上的陨石坑应当不会因岁月悠久而消失殆尽,然而找不出这进一步的痕迹。对于大西洲的消失,历史上多把其仅仅视为一种传说,认为大西洲更是类似 " 阿里巴巴 " 那样的一则故事。自 200 多年前 " 复活节岛 " 被发现以来,人们旧话重提,才开始较为严谨地探索大西洲的奥秘。
天、地为什么分离?
我们又回到了开天辟地的话题上。
人类历史上究竟有几次开天辟地?许多人都认为有两次:一次是由混沌开辟出天地;一次是由共工撞倒不周山,使天地发生了分离。有的人把两次开天辟地作为人类多次被毁灭的证据。
我们不同意上述看法。所谓的混沌开天,其重点在说生命的诞生,而且是讲述宇宙形成的模式。人类开始被创造出来,只有肉体而没有精神意识,此时的人处在混混沌沌的状态下,什么东西都是灰朦朦,暗乎乎的。突然,外太空人给人类注入了意识,人一下子从无意识的黑暗世界,来到了有意识的光明世界,第一次清晰感觉到了天和地的存在,所以形成了从混沌中开辟出天地的神话。
我们认为,天地开辟只有一次,就是共工撞倒不周山那次。这次的重点在讲述天地分离的原因及过程。如果仔细对比两次开天辟地的神话内容。我们发现第二次开天(共工开天)已经没有相伴随的造物主的出现。使人只感到天地分离时那种恢宏的气势,而缺少了万物出现时那种奇异、神秘、惊喜、细腻的感觉。这也说明混沌开天和共工开天,表达的是两个不同的中心内容。
根据以前我们的一系列假设,我们认为,共工开天的神话是一次突然发生的天文事变,巨大的月球离开了近地轨道,两颗星球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覆盖在人们头顶上被称之为天的物体升高了,不见了,新的天空产生了。广奥的宇宙一下子豁然开朗,仿佛天和地都获得了新生。
中国关于第二次开天辟地的神话有以下几则:《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曰: " 当其(女娲)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以刑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占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 " 这则记载主要讲述天地分离的原因。《淮南子·天文训》载: " 昔共工怒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 这则记载主要讲述天地分离的过程,其中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天文现象,即 " 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 " ,我们在后面将详细解说。《淮南子·览冥训》称: "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糮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 它说到天地分离的后果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还有两条记载说得比较模糊,《尚书·吕刑》说: " 蚩尤唯始作乱,延及平民,目不寇贼鸱羲,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杀戮无辜。民兴,胥渐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虐威庶戮,方告无辜于上;上帝监民,罔有馨香只,德刑发闻惟腥。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德,遏绝苗民,无世在下。乃命重、黎绝地天通,同有降格。 " 这则记载后人添加的成分过多,象仁德、兼爱等思想,而且把黄帝和颛顼等三个人的神话溶为一体, " 绝天地通 " 的是颛顼而不是黄帝。《国语·楚语》中有一条旁证: " 颛顼受之,乃令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 "
通观这几则神话,线条是相当清楚的,一场战争后天地发生了分离。在上一章里,我们认为,这场战争是外太空人之间的内部冲突,他们进行的战争,类似人类的热核战争,我们在地球上已经找到了许多这方面的证据。有趣的是中国纳西族《创世纪》史诗正好可以印证我们的以上假设,它讲的也是第二次开天辟地:
野牛大喘气,
气喘震山岗。
野牛眨眼睛,
好像电闪光。
野牛伸舌头,
好像长虹吸大江。
天又在摇晃,
地又在震荡。
不重新开天不行了,
不重新辟地不行了。
松树遭雷轰,
轰成千段;
栗树被地震,
震成万片。
细读这首史诗,给我们的感觉是,它不是在说一条野牛,简直就是在描述一场战争:巨大的闪电,火红的光芒,炸开了地上的石头和树木,天在爆炸中摇晃,地在爆炸中震荡,在剧烈的震荡和摇晃之中,天地被开辟,地、月发生了分离。
说到这里,有一个现象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在世界上关于第二次开天辟地的神话中,唯独中国的神话讲得最为详细、具体;在世界所有民族中,也唯独中国有对天的奇异崇拜,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当时的月球就悬浮在北方地轴附近,而且靠近中国,我们的先民比世界其它民族感受得更为深切。这个推测的证据,就是中国关于 " 天梯 " 的各种传说。
在世界范围内, " 天梯 " 或 " 天柱 " 的看法几乎只存在于中国的神话中。 " 天梯 " 、 " 天柱 " 是联系天与地的中间桥梁,起着支撑天地的作用,同时还有天地间通道的功能。中国关于 " 天梯 " 的神话十分丰富,最早盘古开天的神话里就有天柱的影子,是他在天地中间一站就是一万八千年,实际上,盘古本身就是一根天柱。后来的神话,将天梯分为两类,一类是树木,一类是高山。
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有 " 建木 " 相连。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