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擅离
作者:张德坤 更新:2021-12-07 10:39
雍正的这句话说得轻描淡写,殿里却遽然多了一种雷霆万钧的气势,分外的给人以深刻而明晰的压力。
徐达默然了半响,涩声道:
“臣无话可说,请皇上降罪。”
有的时候,无话可说反而就是最好的说话,一切尽在不言中。他跟随雍正多年,岂会分辨不出什么时候当说话,什么时候该保持沉默?
宝玉也为雍正这一句问话而感到了那种被压迫着的微微窒息。这就是一国之君的龙威?可是宝玉的反应也是奇速之人,立即下跪在徐达身旁道:
“皇上圣明!徐老将军乃是为了宝玉才甘冒圣令的,求皇上开恩,将一切帐都算在我的头上吧。”
“或者,”宝玉偷眼看了看雍正的脸色。“用小将的些须微功来弥补可好?”
见宝玉露出无赖本色,雍正知道此时绝对不能给他以颜色,否则打蛇随棍上,接下来的事情就越发难办了。立即板起脸喝道:
“你这家伙还敢给我提什么功劳?朕信任你委你首战主将,你给朕吃了个大败仗回来!带去的一千人,死得只有二十来人灰溜溜的跑回来!你还有脸提微功二字?”
宝玉心中暗道鸡蛋里挑骨头哪里都能寻出些错处来,面上还是苦着脸道:
“臣本是败军之将,辜负了圣上的信任,不过徐老将军的苦心,却并非要泄露我大清的机密,而是要借着尚不能大规模使用的神机弩,来偃息住铁木真南犯的熊熊野心,眼下情势,实在是我大清多一日修养生息的时间,便在未来多一分击溃元军的胜算!”
雍正从鼻孔中哼了一声,心中倒也暗自赞同宝玉的说法,但他表面上倒也绝不肯露出半点许可之意,淡淡地说:
“你这张嘴端的了得,天大的罪过你这家伙也是一笔抹杀了。”
宝玉见事有转机,忙岔开话题道:
“臣方自城外归来,之所以敢深夜来惊扰皇上,实在是从术赤口中探听到了要紧机密情报,不得不连夜向皇上禀报。”
宝玉抛出的这个重磅炸弹实在非同小可,雍正心中一惊,也就不再于那事上为难徐达和宝玉……事实他方才也只是造作……清朝的皇帝一个个都是精通御臣之道,深得欲扬先抑制的精髓,便是想要表彰某个臣子,也定然先疾言厉色的批驳一番再说。
于是宝玉就将与术赤的交谈一五一十的道了来……当然略去了自己的牢骚。雍正越听面色越是凝重,诚然,宝玉带回来的情报有很多都是这位大清皇帝第一次了解到的。
“这么说,明日出阵的一定是拖雷?”雍正皱眉道。
宝玉恭敬道:“很可能是地。”
在一旁的徐达凝重反问道:
“这会不会是元人特意借术赤来摆下的陷阱?”
“从我们平日里一手掌握的资料来看,元人内部的纷争也甚烈,术赤想借我等之手来令这个对他威胁最大的弟弟受挫,那也并不是不可能的。”
“但是你怎么知道他就是术赤?”徐达不温不火的话语里,透出一股少年人不曾有也不会有的老辣之意。“战场上的术赤浑身都被包裹在盔甲之内,只露出一双眼睛,你凭什么说方才你见的就是术赤?再说,他一介王子,弟弟刚刚死在你手上,真的就肯以身犯险来会你这个著名的危险人物?”
徐达提出的这一系列疑点可谓不无道理。而雍正在听了宝玉的话之后,双眉紧蹙,显然被他那句“元人内部纷争也甚烈”勾起了自己的伤心事,毕竟他的几个儿子也正为皇帝这个宝座争得你死我活。
宝玉听了徐达的话,沉思了半晌道:
“应该不会。”
徐达皱眉道:
“为什么?”
“因为气度。”
宝玉一字一句地道:
“每个人的气度都不一样的,同我会面的术赤具有着那种普通人绝对不会具备的王侯将相的高贵气度。何况他显然是有备而来,他身边的那女人看似娇弱,其实深藏不露,在烤羊身上刷酱料时候,运使刷子间手法行云流水,若如使剑一般。”
“最重要的是,他来会我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想从我们这里得到什么。”
宝玉说话的时候,眼睛中闪现着一种知己知彼的智慧光芒。
“他是想要证明自身的勇气,证明他优秀于自己的几个兄弟!以他的表现换取在军中士兵心中的地位!”
雍正淡淡道:
“不要争了,那个人是不是术赤,以及他说的究竟是真是假,明日便能揭晓,我们不能因为可能有的猜疑而放弃了战机,我们也不能因为贪图一点便宜而误中陷阱。”
宝玉与徐达对望一眼:
“那圣上的意思是?”
“今天晚上你们两个要辛苦一下了,召集兵部的人做出两套方案来。徐达主持会议,贾宝玉你可以旁听一下,朕特许你有发言的权利,要将两套方案做得滴水不漏!做好之后,马上呈给朕审批。”
…… …… …… ……
计划很快的便被完善了出来,经历了前两战元军那锋芒毕露的锐气,自然而然的人人都把基调定成了防守,第三战已成了雍正乃至大清的面子,那是丢不得损不起的。
然而宝玉却没能赶上这一场代表着两大国家意气之争的大战。他参加会议的时候一直都在出人意料的沉默着一言不发,会议开到一半便自匆匆离去。而在天亮后,雍正收到了一张宝玉事先写好的折子,上面只有寥寥数言,却流露出一种强大的自信:
“食君之禄,分君之忧,臣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哪怕是深沉如雍正,读完这张折子不禁也有些动容,立即唤人去宣他……哪里还找得到?这时才有外围的一名随行的将官来报,贾宝玉昨夜蛊惑了一名千总发动兵变……此人正是他北征时候的旧部,竟从他的部下中挑选出了六百余名骑兵后连夜从离此地三十余里的大胜关北出长城而去!随同他一道的还有典韦,赵云等人。
雍正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便是:此人竟然叛变!但命人查检他们的随身行李具在后,转念一想又不大可能。这时城外元军已开始溺战,领军的正是铁木真的第四子,拖雷!情势不容雍正多想宝玉的事,便下旨按照军方拟订的第一套方案行事。
这一次领军的却是安明辉……事实上,清这三次会战都派出的是年轻将领,这并不是说他们的水平便超越了徐达,罗老虎这些老将,而是雍正的面子作祟……只因为元人也派出的是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雍正自然不肯服输派些老头子出来,两大君主于暗中也藏了较量锻炼新生代的意思。
安明辉吸取了海易的教训,索性排出了以战车为主的防守阵势,更以铁索将车连接成城。这样一来龟缩在里面静候战机,哪怕拖雷的部下精锐非常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徐达默然了半响,涩声道:
“臣无话可说,请皇上降罪。”
有的时候,无话可说反而就是最好的说话,一切尽在不言中。他跟随雍正多年,岂会分辨不出什么时候当说话,什么时候该保持沉默?
宝玉也为雍正这一句问话而感到了那种被压迫着的微微窒息。这就是一国之君的龙威?可是宝玉的反应也是奇速之人,立即下跪在徐达身旁道:
“皇上圣明!徐老将军乃是为了宝玉才甘冒圣令的,求皇上开恩,将一切帐都算在我的头上吧。”
“或者,”宝玉偷眼看了看雍正的脸色。“用小将的些须微功来弥补可好?”
见宝玉露出无赖本色,雍正知道此时绝对不能给他以颜色,否则打蛇随棍上,接下来的事情就越发难办了。立即板起脸喝道:
“你这家伙还敢给我提什么功劳?朕信任你委你首战主将,你给朕吃了个大败仗回来!带去的一千人,死得只有二十来人灰溜溜的跑回来!你还有脸提微功二字?”
宝玉心中暗道鸡蛋里挑骨头哪里都能寻出些错处来,面上还是苦着脸道:
“臣本是败军之将,辜负了圣上的信任,不过徐老将军的苦心,却并非要泄露我大清的机密,而是要借着尚不能大规模使用的神机弩,来偃息住铁木真南犯的熊熊野心,眼下情势,实在是我大清多一日修养生息的时间,便在未来多一分击溃元军的胜算!”
雍正从鼻孔中哼了一声,心中倒也暗自赞同宝玉的说法,但他表面上倒也绝不肯露出半点许可之意,淡淡地说:
“你这张嘴端的了得,天大的罪过你这家伙也是一笔抹杀了。”
宝玉见事有转机,忙岔开话题道:
“臣方自城外归来,之所以敢深夜来惊扰皇上,实在是从术赤口中探听到了要紧机密情报,不得不连夜向皇上禀报。”
宝玉抛出的这个重磅炸弹实在非同小可,雍正心中一惊,也就不再于那事上为难徐达和宝玉……事实他方才也只是造作……清朝的皇帝一个个都是精通御臣之道,深得欲扬先抑制的精髓,便是想要表彰某个臣子,也定然先疾言厉色的批驳一番再说。
于是宝玉就将与术赤的交谈一五一十的道了来……当然略去了自己的牢骚。雍正越听面色越是凝重,诚然,宝玉带回来的情报有很多都是这位大清皇帝第一次了解到的。
“这么说,明日出阵的一定是拖雷?”雍正皱眉道。
宝玉恭敬道:“很可能是地。”
在一旁的徐达凝重反问道:
“这会不会是元人特意借术赤来摆下的陷阱?”
“从我们平日里一手掌握的资料来看,元人内部的纷争也甚烈,术赤想借我等之手来令这个对他威胁最大的弟弟受挫,那也并不是不可能的。”
“但是你怎么知道他就是术赤?”徐达不温不火的话语里,透出一股少年人不曾有也不会有的老辣之意。“战场上的术赤浑身都被包裹在盔甲之内,只露出一双眼睛,你凭什么说方才你见的就是术赤?再说,他一介王子,弟弟刚刚死在你手上,真的就肯以身犯险来会你这个著名的危险人物?”
徐达提出的这一系列疑点可谓不无道理。而雍正在听了宝玉的话之后,双眉紧蹙,显然被他那句“元人内部纷争也甚烈”勾起了自己的伤心事,毕竟他的几个儿子也正为皇帝这个宝座争得你死我活。
宝玉听了徐达的话,沉思了半晌道:
“应该不会。”
徐达皱眉道:
“为什么?”
“因为气度。”
宝玉一字一句地道:
“每个人的气度都不一样的,同我会面的术赤具有着那种普通人绝对不会具备的王侯将相的高贵气度。何况他显然是有备而来,他身边的那女人看似娇弱,其实深藏不露,在烤羊身上刷酱料时候,运使刷子间手法行云流水,若如使剑一般。”
“最重要的是,他来会我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想从我们这里得到什么。”
宝玉说话的时候,眼睛中闪现着一种知己知彼的智慧光芒。
“他是想要证明自身的勇气,证明他优秀于自己的几个兄弟!以他的表现换取在军中士兵心中的地位!”
雍正淡淡道:
“不要争了,那个人是不是术赤,以及他说的究竟是真是假,明日便能揭晓,我们不能因为可能有的猜疑而放弃了战机,我们也不能因为贪图一点便宜而误中陷阱。”
宝玉与徐达对望一眼:
“那圣上的意思是?”
“今天晚上你们两个要辛苦一下了,召集兵部的人做出两套方案来。徐达主持会议,贾宝玉你可以旁听一下,朕特许你有发言的权利,要将两套方案做得滴水不漏!做好之后,马上呈给朕审批。”
…… …… …… ……
计划很快的便被完善了出来,经历了前两战元军那锋芒毕露的锐气,自然而然的人人都把基调定成了防守,第三战已成了雍正乃至大清的面子,那是丢不得损不起的。
然而宝玉却没能赶上这一场代表着两大国家意气之争的大战。他参加会议的时候一直都在出人意料的沉默着一言不发,会议开到一半便自匆匆离去。而在天亮后,雍正收到了一张宝玉事先写好的折子,上面只有寥寥数言,却流露出一种强大的自信:
“食君之禄,分君之忧,臣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哪怕是深沉如雍正,读完这张折子不禁也有些动容,立即唤人去宣他……哪里还找得到?这时才有外围的一名随行的将官来报,贾宝玉昨夜蛊惑了一名千总发动兵变……此人正是他北征时候的旧部,竟从他的部下中挑选出了六百余名骑兵后连夜从离此地三十余里的大胜关北出长城而去!随同他一道的还有典韦,赵云等人。
雍正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便是:此人竟然叛变!但命人查检他们的随身行李具在后,转念一想又不大可能。这时城外元军已开始溺战,领军的正是铁木真的第四子,拖雷!情势不容雍正多想宝玉的事,便下旨按照军方拟订的第一套方案行事。
这一次领军的却是安明辉……事实上,清这三次会战都派出的是年轻将领,这并不是说他们的水平便超越了徐达,罗老虎这些老将,而是雍正的面子作祟……只因为元人也派出的是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雍正自然不肯服输派些老头子出来,两大君主于暗中也藏了较量锻炼新生代的意思。
安明辉吸取了海易的教训,索性排出了以战车为主的防守阵势,更以铁索将车连接成城。这样一来龟缩在里面静候战机,哪怕拖雷的部下精锐非常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