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作者:闲野斋主    更新:2021-12-07 08:23
  我们常说的孔孟之道,孔是孔子,孟是孟子,都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历史伟人。”
  “哦!是这么回事,十二个字就有这么长一个故事。那你的意思是?……”大和尚若有所思地问。
  “我要告诉你的是,在你这样的环境中孩子的学习可完蛋了。末来的时代可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知识。”
  “卖花圈也要知识?”
  “难道你想让你的儿子孙子都卖花圈,祖祖辈辈一代一代传下去?”
  “不可以吗?干什么不都是为了赚钱,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赚死人的钱也罢,赚活人的钱也罢,能赚钱就是本事。”
  “不可以!今后的殡葬一定会改革的,人们一定会用更科学、更环保、更方便的形式来祭奠亡故的先人;像你这样干的人不改变自己,就会失业。你那个蓬萊仙境集团公司的梦是做不成的!”
  大和尚有些沮丧不再言语,他无意地拿过孩子的作业本一看,百分之八十写的竟都是“钱”字。周星也看到了,不禁笑了起来。大和尚不滿地一瞪眼说:
  “笑什么,没见过钱字吗!宝娃没错,世上什么都不重要,赚钱最重要,有钱就有一切。”
  周星接上开玩笑说:“我再给你加上一句,世上什么字都不用学,学会写钱数钱就行了。”
  “我儿子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蠢!宝娃,你再写‘爸妈’两个字给周大伯看看。”
  宝娃十分自信地回答:“这还不容易!爸,写好了你奖我多少钱?”
  “一个字奖一元,共奖二元钱。”
  “老爸,你也太小气了吧!我们小孩子赚钱不容易,写字好辛苦好辛苦的!我要二十元,少一分不写。”
  “行啊!老子英雄儿好汉,狮子大张口,宝娃赚钱一点不比老子差。今天你就写它一百个爸字,赚你老爸一千元,让他心疼得流鼻涕。”周星嘲讽道。
  大和尚鼻子一哼说:“门缝里看人,你也太小看我家的人了!儿子,就这样,奖金二十元,好好给老子争口气!”
  宝娃煞有介事地拿起了笔却没有动手,大和尚催促道:“快写呀!”
  宝娃反问:“爸,你钱还没拿出来,我能动手写吗?你不是常说,做生意的人不见棺材不掉泪吗。”
  大和尚刚想夸奖儿子有商业头脑,周星却给宝娃纠正:“是不见真佛不烧香。你老爸今天不把钱先掏出来,你就不动手,对吗?”
  “对了,我就这意思。还是周大伯说得对,可老爸老是说不见棺材不掉泪,我也就跟着学错了。”宝娃说。
  儿子揭了老子的短处,大和尚有些生气地掏出二十元钱丢在宝娃面前说:“废话少说,开始写吧。”可宝娃还是不动手,直直地望着他爸。大和尚只得问:“又怎么了?还不快写!”
  “你们别死盯着我,站远点,有大人站在旁边,我就写不出来了。”
  周星打趣道:“大和尚,我们还是先走开吧,宝娃想给你一个惊喜呢!”
  两人走开不久,宝娃就欢快地叫道:“字写好了!”
  大和尚抢先一步拿过本子看,上面哪见“爸妈”二字,白纸上写着大大的“八马”二字。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满地问道:“爸妈两个字写在哪儿?”
  “你看的就是呀,这么大的字都没看到?”宝娃一边骄傲地回答,一边伸手去拿奖金。
  一旁的周星早巳看清了“八马”二字,嘲讽道:“恭喜你呀!大和尚,二十元钱买了八匹马,太合算了!只是八匹马把宝娃的爸爸妈妈换走了。宝娃也真会做生意,爸妈哪有八匹马值钱,对吗?”
  大和尚是第一次关心儿子的学业,想不到竟是如此状况,荒唐之极,这气便不打一处来。他生气地给了儿子一记重重地耳光,又一把抢过那二十元奖金,滿面通红气呼呼地骂道:“小兔崽子!你还想要钱?老子八辈子的脸都给你丢光了!”说完,他还要打儿子出气。
  周星挡在了哭哭啼啼惊恐的宝娃面前说:“大和尚,你真行啊!‘养不教,父子过,教不严,师之惰’,孩子没教好是你的责任,你倒是打起儿子来了,该打的是你!宝娃才多大,七岁的孩子,挨得起你那大巴掌吗?鼻血都打出来了!”
  宝娃一边哭一边争辫;“我写了好多钱字,都写对了,你为什么不给我奖金?”
  “光会写钱字就行了?”大和尚余怒未息地吼道。
  “是你说的,什么都不重要,钱最重要。”宝娃申辯。
  正在这时,梁喜妹来了。她一见儿子在哭,鼻子还流着血,便心疼地拥着儿子,一边让孩子仰躺在自己怀中一边说:“宝宝,宝宝,别哭,妈妈来了。”她又仰起头问大和尚:“这是怎么回事?”
  大和尚还没回答,儿子倒先告状了:“妈妈,爸爸打我。”
  喜妹一听,火也上来了,冲着大和尚就骂:“你有好重的病啊!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还下这么重的手打!虎毒都不食子,你连畜生都不如。”
  大和尚也有些后悔了,但还嘴硬:“我叫他写爸妈两个字,他写成了八马,我俩都成了八匹马,这读书都读到书壳上去了,能不气人吗?”
  “八匹马怎么了,我喜欢,比你这一头畜生好!”喜妹叫道。
  大和尚还犟着嘴说:“好!这儿子我管不了啦,你就去喜欢八匹马吧。”说完,他就赶紧来了个三十六计走为上,逃唄。
  喜妹指着他的背影还在骂:“滚,滚得越远越好!这俩孩子你本来就从没有正正经经管过一天。少了你,太阳不会从西边出来!”
  大和尚逃走了,周星把事情的原委述说了一遍,并表示了自己的歉意。梁喜妹没有责怪周星,反而谦恭地说:
  “大哥,收我俩孩子做你的徒弟吧!我和大和尚都是粗人,教不好孩子,你就做他们的校外辅导老师吧。我不让你白教,要多少钱我给。人活在世不就是度下一代人吗,钱算什么。”
  周星赞许地点了点头说:“你是个明白人,徒弟我收了,钱我一分不要。你刚才不是说得很好,钱算什么,人活在世不就是一代人度下一代人吗。”
  早上十一点钟光景,周星的三A视觉形象策划中心走进来一位农民模样的老人。这年月农民自主开发农副产品需要搞包装设计印制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周星迎上前去问:
  “老人家,想设计印刷点什么,我这里有样本可供你参考。”
  “老板,我什么都不印,是来找人的。”
  “你找谁?”
  “找我儿子,大和尚。”
  “哦,原来你就是田福顺大伯,听他说起过。大和尚是在隔壁店。”
  “他不在店里,门也是关着的。”
  “是吗,他知道你来了吗?”
  “知道。”
  “那你就在我这里坐坐吧,一般他不会出去太久的。”
  周星请福顺大伯坐下,又给他泡上一杯浓茶。老人连声道谢,又感叹道:
  “真是好儿不用多,我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竟没有一个像你这么懂礼!”
  “老人家,乡下不是作兴多子多福吗。一个子女一份孝心,你八个子女就有八份孝心,你老还不是坐享清福颐养天年。”
  “坐享清福?下辈子吧!不是我骂自已,我现在只有坐着等死的份了。”
  “老人家,言重了,开玩笑吧?”
  “后生呀,我没开玩笑,说的全是真话。来世再为人,杀我一刀我也不会生这么多子女。子女多,苦了后人也苦了自己一辈子。好不容易熬大了子女,他们都成家立业了,我自己也老了;满以为该出头了,可一个个都巴不得我二老早点死,把我们当成包袱,怕我们连累他们。”说到这儿,老人竟情不自禁地抹起了眼泪,像有许多苦水要倒。
  周星见老人情绪有些激动,又从办公桌拿出待客用的香烟,一边替老人点上一边说:“老人家,有话慢慢说,别激动。”
  田福顺的话匣子慢慢打开了,他从解放前谈到解放后,从过去贫穷的苦日子谈到多子女带来的穷上加穷:“几个细伢子冬天共三套破棉衣棉裤,谁出去谁穿,平日只能钻在破棉被中躲冬。八个子女只有大和尚念过四年小学。子女长得老大都没见过冰糖是什么样子。”他又说到:“大和尚原本是个好孩子,从小就帮扶着家里,上山砍柴,下地干活,照顾弟妹,六月三伏、数九寒天都没日没夜地干活。他哪像个细伢子,是家中的小长工。在熬不住的日子里我曾想到过死,可一见大和尚为了这个家都能挺着,我就坚持下来了。”他又说到:“改革开放后,穷怕了的大和尚终于走出家门去城里打拚,而且混出点名堂了;可不知怎的,人也变坏了,有的事我都不好说出口,丢人啦。”他又说到:“七个儿子太没良心,每月每个几子只帮他五元钱,只有唯一的女儿每月帮助二老二十元钱。很多人说儿子比女儿好,养儿可防老,现在我这个女可当四个儿子,看来孝不孝顺不在男女,而在个人的本性。……”
  田福顺像找到了忘年之交的知己朋友滔滔不绝的倾诉起来。老人家似乎很久没有这样倾诉过了,他太需要倾诉减压了。那苦难的闸门和灵与肉的痛苦一旦释放,便一泻千里奔腾咆哮不息,让周星想起了母亲河,想起了红土地,想起了千百年来在苦难中挣扎、憧憬、期待的中国农民。周星在静静地倾听着思考着,又在田福顺的话语和脸上寻觅,寻觅一种熟悉的情感,寻觅那已故去的老父亲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