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作者:李约    更新:2021-12-07 06:59
  “这些人其中有以装神弄鬼欺骗朕的,也有以古非今诽谤朕的,不严加惩治,如何警告天下!"始皇气愤地说。
  扶苏本来想另外找时间详细禀奏民间疾苦,但情急之下,顾不得始皇情绪的好坏,他侃侃直言,将所见的严法峻刑所产生的流弊全都全盘托出。
  始皇脸色铁青,不发一言地静静听着,额头中间直通发际的青筋激烈跳动,这是他即将狂怒的前兆。
  但扶苏决心不顾一切将话讲完,最后他泪流满面地哭谏说:
  “父皇日夜为天下黔首操劳,但经过层层扭曲以后,造成的却是这样恶劣的后果!”
  “我儿,很多事情现在你还不懂,"始皇尽量压住怒气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百个人有一百个意见,你到底听谁的?而且声音叫得越大的,往往是越没有痛苦的人,所以统治者应该有自己的主见!”
  始皇习惯性的站起来在室内走动,一边向扶苏说话,也像是自言自语:
  “愚儒以古非今,认为应该分封,却不想这是战祸的根源,他们根本是闭着眼睛在瞎吵。黔首怪朕不该动用这么多人力,但尧舜以来,闹了多少次饥荒,饿死了多少人,他们计算了没有?朕修道路,兴水利有什么不对?”
  始皇走到跪着仰视他的扶苏面前,注视着他怒声地说:
  “天下都拿修筑长城和移民实边的事来指责朕,他们应该到北边去看看,那里的黔首过的是什么日子!天天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下,几年辛苦所得的一点成果,一天就可以全部为匈奴所拿走,不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匈奴之祸就会逐渐蔓延到内地来,他们不懂,你是朕的长子,你应该懂!”
  始皇越说越气愤,但突然停住,声音变得出奇的柔和:
  “扶苏,朕命你去上郡监蒙恬军,看看真正的民间疾苦,还有,学习一点军事,对你将来会有好处!”
  始皇终于还是照丞相和廷尉所议——坑杀了那四百六十名儒生。
  第二十五章 争立太子
  1
  秦始皇帝三十六年。
  自始皇在咸阳公开坑杀了四百六十余名儒生后,不再有人敢公开或私下聚集批评时政,但越聚越多的民怨,却利用别的途径发泄出来。
  全国各地纷纷出现各种异兆和谶言。
  有人梦见神人吟诗,说始皇活不过三年;有人白天在山顶看见异象,解答出来,预警天下五年之内就会大乱。
  有渔人在德水捕鱼,在鱼腹中起出尺长白绢,上书"亡秦必胡",这和卢生在渤海所得图谶不谋而合,前后相映。
  卢生和石生,如今不知藏居何处,始皇费尽心思想追捕他们,却始终缉拿不到。
  开始时,始皇也怀疑是他们在中间捣鬼,但追查之下,又不太可能,因为异兆、谶言和预言,东自辽东,西至临洮,北由燕代,南到南海,全都有发现,他们两个人不会有这么大的能力。
  那年暮春,东郡太守茕惑上奏,有陨星坠地变成大石头,而有黔首在上面刻字:“始皇死后地分。”
  多日来,始皇已经被这些异兆传言弄得心浮气躁,如今得到真其实据。既然有了具体的证物,他决定严厉追查个水落石出。
  他派了廷尉左尉吴石为御史,到心城陨石附近调查实情。
  吴石来到地头后,将陨石周圆二十里地方的民众都逮捕来,再留下会写字的成人,然后一一审讯对照笔迹。然而写字刻竹和石上刻石相差太远,追查不出所以然,而且无论怎样用刑,这些黔首就是不承认。
  吴石审讯不出线索,自觉丢脸,老羞成怒之下,奏准始皇后,全部加以坑杀。他的用意有二:一个是宁愿错杀,绝不错放,第二个也是立威,要以后不会有人再敢用这些来烦始皇,因为始皇整天心神不宁,最倒楣的还是他们这些伺候在左右的大臣。
  他这一杀就杀了两百余人,这些人在当地都算得上是舆论和精神领袖的知识分子。
  另外,为了冲淡这股异兆谶言逆流,始皇也主动发起攻势,命博士为他作〈仙真人诗〉,传令天下乐工及民间习唱,诗曰——-
  仙真人兮始皇帝,
  自泰清兮玄洲戏,
  奉天命兮下牧民,
  四海一兮庆太平。
  仙真人兮始皇帝,
  天诏兮吾之骄子,
  君宇内兮永怀德,
  秦万世兮不更替!
  2
  御史吴石办完心城陨石妖言案后,取道洛阳经函谷关回咸阳,前后随从护卫也有百余车骑。
  那天在华阴平舒道野外宿营,从人为他张好临时帐幕,他上床后,思索着该如何回奏始皇的事,兴奋得无法入睡。
  这时他忽然听到一阵箫声,凄恻低回,如泣如诉,他不自觉地倾耳而听。
  箫刚开始吹出的是他没听过的一些曲子,但由曲调风格,他听得出是楚地之歌。过了一会儿,箫又吹出了新曲,原来竟是新近传今天下通唱的〈仙真人诗〉。
  箫声顺风飘来,他听不出远近,但从人护卫中谁会吹箫,而且吹得如此之好,他一时想不起来。
  莫非是另有其人?但在这样的荒郊野外,怎会有人?刚才要宿营时,找营地的人员报告,二十里方圆内没有人烟,莫非是……?近来闹神出鬼的事太多,吴石虽不全然相信,但也不敢认为全无其事,尤其是坑杀这样多不知是否有罪的人之后。
  他越听越感到毛发悚然,正想起来叫侍从问时,忽然闻到一股异香,人就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他感觉脸上一阵清凉,人醒转过来,发现不是睡在帐幕里,而是跪伏在冰凉的青石板上。
  他摇摇头,擦擦眼睛,头仍然有点晕,就像宿醉刚醒一样,耳边听到有人大声吆喝:
  “吴石!你认得这是哪里吗?”
  吴石定神一看,只见自己似乎是置身一个庙里,但又像是一座朝殿,四周一漆黑黝黝,看不清楚,只有正中席案上点有两支蜡烛,一位穿红色锦绣官服,头戴高冠的人坐在中间,两旁站着十多名刑卒模样的人,全都手执长戟,腰带佩剑。
  那位官人浓眉深眼,满脸虬髯,相貌威猛,很像传说中的山神。旁立一位穿着绿袍的俊俏属官。
  “下官不知身在何地,还望贵官指点。”
  上首官人喝道:
  “吾乃华山山神是也,你奉诏审问陨石一案,为何残杀无辜?”
  “下官是奉诏行事,身不由己。"吴石有点不寒而栗。
  “推下去斩了!"山神大喝一声,有如雷鸣。
  “是!"左右兵卒一拥而上,将他五花大绑起来,就拖着往殿外走。
  吴石两腿发抖,全身都软了下来,一点都不听指挥,他根本就无法行走,一步步都要鬼卒往外拖,平日他判案杀人如麻,这时候才知道挨杀的滋味不好受。
  他一面挣扎抵抗,一面哀声高叫:
  “大神,冤枉!冤枉!你总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这样将下官杀了!”
  “好,拖他回来,听听他还有什么遗言!"山神喝道。
  鬼卒又将吴石拖回神案前,将他推跪在地。
  “吴石,你还有什么话说?”
  无论怎样,下官也是始皇帝钦命御史,不能让下官死得不明不白。"其实他心里想的是——凭你一个山神怎么敢随便杀钦命御史,不怕触犯天条?可是口里不敢说出来。
  “吴石,本神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山神哈哈大笑,声震四壁。
  “下官不敢胡思乱想。"吴石赶快压制住心中那股想法。
  “你认为本神只管山魈和飞禽走兽,管不到你这位钦命御史,对吧?”
  “下官不敢这样想。"吴石被道破心意,吓得魂飞天外。
  “本神此次也是奉天帝之命行事,"山神抚摸着脸上的虬髯说:“因你残杀无辜太多,天帝命我在你路过此地时拘捕你,得以便宜行事!明白了吗?”
  “下官明白,不,小人明白,还请大神开恩!"吴石磕头如捣蒜。
  “山丞,你看怎样?"山神转向穿绿袍的俊俏属官问。
  那位潇洒山丞从袖袋里取出一编竹简,打开查阅后说道:
  “据查卷,吴石残杀众多无辜,该受具五刑之刑!……”
  山丞的话未说完,吴石叩头流血,口中狂喊:
  “冤枉!大神,冤枉!小人只是奉命行事,罪不至此!”
  山丞没有理他,继续徐徐说道:
  “不过,据查,吴石多年前尚为廷尉推事时,曾审理一件孝子为父报仇杀人案,吴石不惜得罪权贵,判孝子义愤杀人,只罚三年鬼薪,这是他唯一的阴德,应该减刑。”
  吴石这生判罪人无数,连他自己对这件事都已模糊,因为那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要是他先前还有一点怀疑眼前这位山神是人扮的,现在这点怀疑也完全随着山丞这话散去。
  “求大神开恩!"吴石恳求。
  “不行具五刑之刑,腰斩可以吗?"山神又问山丞。
  “大神开恩!大神开恩!"吴石喊得声嘶力竭。
  “让他将功赎罪吧!"山丞恭敬地回答说。
  “如何赎法?"山神在烛光下炯炯发亮的环眼瞪得吴石心中发毛。
  “要他日后在廷尉多积功德,还有要他带样东西给镐池君。"山丞回答。
  “你不说,本神还忘记了,"山神向一位侍卫说:“将江神送来的那块璧拿来。”
  侍卫遵命从后面黑暗处拿出一个小锦箱,里面放的是一块上好的玉璧,晶莹润滑,一看就知价值不菲,吴石官居廷尉左尉,当然识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