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作者:李约    更新:2021-12-07 06:59
  另外以财货及恐吓双管齐下的方式,说动阳泉君在秦王夫妇面前说异人的好话,因为太子立嫡,还得征求父王的核备。
  第三步也是目前最紧急的一步——有鉴于秦赵两国的紧张情势,狡兔三窟,异人不能不有应变的准备。虽然因为他要发动交际攻势,必须留在邯郸,但同时也要在邻近乡间营造一处紧急避难所,一旦秦赵发生战争,赵国想杀质子时,可以到那里隐匿。
  一番深谈后,异人对吕不韦可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设想周到,处处进逼,却步步都留有退路。他侃侃而论的时候,不像一个卑躬屈膝、唯利是图的商人,却像一个气吞山岳的天下宰割者。
  假若他能就秦王位,吕不韦将是他的贤相能将,辅助他称霸天下,达成他维护天下和气的愿望。
  不过现在,这些定国立君、治国旗天下的事,对他似乎那样飘渺遥远,微不足道,他眼中只有那一双让人心跳的手,以及偶尔相遇使他醉上加醉的妩媚眼波。
  他忘掉了王孙应有的矜持,不知哪来的勇气,他站起来,蹒跚的走到吕不韦席位前,他举杯干了说:
  “吕先生,这杯敬你!”
  吕不韦赶快站起举杯回敬。
  异人自己将酒斟满,又举杯说:
  “这杯对先生有所求,答应后我再干!”
  “公子尽管说,不韦已将身家性命交托给公子,还有什么不能答应的!"吕不韦微笑地说。
  “请将先生弱妹赐给异人!"他很困难地挣扎出这句话。
  “这件事在下不能完全作主,还得看玉姬本人的意思。"吕不韦装出拂然不悦的神色,看了玉姬一眼。
  “铿"的一声,琴声突然停止,琴弦断了两、三根。玉姬怒冲冲的走向屏风后门外。
  异人震惊得酒醒了大半,僵立在原处,不知该如何是好,口里不断喃喃说:
  “她生气了,真的生气了!”
  吕不韦反过来安慰他说:
  “她虽然只是一名歌伎,但自小我就将她宠坏了,公子请先回座,我去看看她生的什么气。”
  “都是我不好,失态失言。"异人懊恼地说。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不是件坏事,我去问问。"吕不韦将异人扶回席位上,他走出门外。
  很久,他才带着微笑回来,在异人身旁坐下说:
  “没事了,玉姬刚才气的是公子不尊重她。”
  “不尊重她?我怎么敢!我一直将她视如夫人。"异人嗫嚅地说。
  “她说她对公子自始就有好感,但公子应尊重也,不应有今晚这样轻率表示。”
  “不错,不错,应该明媒正娶,按照规矩来,可是……"异人想到正娶需待父亲批准,这要等到何年何月,而且要是知道她只是商人家中的一名歌伎,那更绝无希望。
  “玉姬说,她也知道以公子的身份,明媒正娶困难重重,但她也不愿对自己委屈,她平生志愿就是嫁一个平民,过着一夫一妻白首到老的生活,而绝不委身为妾,所以算是和公子没有缘份,从此不要再见面了。”
  “吕先生,你说没事了,竟是这样的没事了?"异人急得站了起来。
  “公子别慌,还有下文,经过我一番劝说,她同意为了助公子图大业,不要因这件事感到挫折,她答应对外你以纳姬的名义接她过去,但对内要行正娶之礼,而且一生儿子,就要将她扶正,在此以前不得更娶正夫人。”
  “当然,当然,只要她生了儿子,理所当然的能扶正。"异人只要能得到她,此刻什么都会答应。
  “那好,现在我们是一家人了,玉姬自小孤苦,但我早就看出她与众不同,却未想到她将来要母仪天下,哈哈!"吕不韦得意的笑出惯有的爽朗笑声:“在下将以长兄为父的身份,陪一副丰富的嫁妆。”
  “长兄为父,请上坐受妹婿一拜。"异人将吕不韦推坐在席位,真的纳头要拜。
  “公子,这个玩笑开不得,虽然是一家人,君臣之礼不可失。"吕不韦说着拦住异人,自己反而纳头拜了下去:“今后玉姬还需公子多照顾,生长在商人家,不识大体,公子得海涵并加以教育。”
  异人连忙扶其他来,只见他真的脸上挂满了眼泪,这使得他无限感动,暗暗发誓,他绝不负玉姬,更要善待吕不韦。
  第二章 立嗣之争
  1
  一切按照计划进行。
  吕不韦以嫁妹的名义,广撒喜贴,商人女能作王孙妾,乃是一件高攀光荣的事,何况是唯一的姬妾,终有一天会扶正,所以接到喜贴的人也视同明媒正娶一样隆重,只是少了一些文定迎娶等繁文缛节。
  赵国大臣宗室、各国使节,以及邯郸富绅大商全都到齐。
  最尊贵的客人群,当然还是以赵太子为首的公子团,他并且带来一份赵王的贺书,算是所有礼物中最贵重的。
  也许是由于秦赵两国百万大军正在长平对峙,赵王在贺书中还特别提及这次的秦赵联婚,应该是两国和气的象征,言下暗示异人应为这方面努力。
  吕不韦买下异人原来的住宅,加以装修一新,并送了童仆女婢数十名,作为玉姬的陪嫁。
  他并暗中在离城卅里的地方买下一处农庄,作为狡兔的第二窟。原来这处名为赵庄的地方,住着一位赵国地下势力领袖赵悦,他和吕不韦是生死之交。
  赵悦交游广阔,上至朝中显要,下至市井英雄,他都一律同等看待。他为人重然诺,轻钱财,急人之急,奋不顾己,受到赵国上上下下的尊敬。
  在吕不韦的安排要求下,他收了玉姬为义女,承诺异人和她有难时,他会全力帮助。
  同时,吕不韦以异人的名义到处送礼,结纳显贵、市井英雄和名流隐士。并且以大量钱财周老济贫,特别是各国因战祸逃到邯郸而生活无依的难民,他设粥厂,送棺木,请名医施诊送药,活人无数,可说惠及生死。
  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异人虽是暴秦王孙,本人却是仁德才智兼备、一诺千金的英雄,假若能由他在秦国执政,绝对会消弭战祸,天下太平。
  另外,吕不韦也为他招纳了一些门客谋士,养在宅邸之中,专为他出计策,作宣传。如此一来,异人变得交游广阔,每日宾客盈门,车水马龙,门庭若市,他不再是昔日的落魄王孙,俨然是住在赵地的秦国小孟尝君。
  传言没有翅膀,却飞得比有翅膀的更快。他的贤名逐渐传到各国,当然也传到了秦国,时间一久,辗转传到秦昭王和安国君的耳中。他们才猛然想起还有一个这样的孙子和儿子丢在赵国,而且是如此贤德,连敌国上下都尊敬。
  更可笑的是,秦昭王还下令查异人是哪个公子的儿子;而安国君才查到执事者所拨的用度根本不够质子基本开销,他能如此仗义疏财是因为新纳了一个姬妾,乃是巨贾吕不韦的弱妹和赵国地下领袖赵悦的义女。
  安国君想了很久,才想起十年前异人初次到楚国当质子的样子,瘦瘦小小的,上车的时候只敢偷泣,拉着他生母夏姬,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还是他叱喝才肯驱车而去。
  真想不到,这样一个孩子如今竟会变得贤名满天下,而且一切都靠自己的努力。
  安国君内心深处升起一种做父亲的特有的愧疚。
  另外,最使安国君和华阳夫人感动的一项传言是:异人每天都会在庭院中设立香案,向西哭泣,祈祷上天保祐秦王、王后、安国君、华阳夫人身体健康,而生母夏姬则排在最后。他并祈祷能早日结束质子生活,回到秦国承欢膝下qi书-奇书-齐书,尤其是感念华阳夫人无子,空虚寂寞,每一提及就泪下不止,恨不能飞回秦国侍奉。
  华阳夫人听到这个传言,更是欢喜得泪流满面地向安国君说:
  “夫君,难得这孩子这样真心,虽然他能干,全靠自己就创下如此贤名,但我们终要为他做点什么。”
  “不错,孤也作如此想法。”
  但在安国君还未来得及采取行动,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爆发了。
  2
  秦昭王四十七年,赵成王七年。
  秦赵军在长平对峙,秦军由长胜名将白起率领,赵军则由老将廉颇指挥,兵力共约百万以上。中间发生数次小规模接战,赵军连败,固守壁垒不出,无论秦军如何辱骂挑战,廉颇就是不应战。
  于是秦派间谍在邯郸散布谣言,说是廉颇已老,已不复当年英勇,秦军最希望他统率赵军,而最怕的是故赵名将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只要他一出,秦军一定会遭到歼灭。
  赵王听信了这项谣言,派赵括替代廉颇为将。
  赵括为名将之子,自幼研习兵法,谈论行军作战之道,连其父赵奢都辩不过他,因此他自以为用兵天下第一,初领大军,当然想表现一番。
  在他奉命领军后,因他父亲赵奢数次大破秦军的威望,赵国上下莫不欢欣鼓舞,认为必破秦军无疑。
  只有两个人持有异议,一个是名相蔺相如,当时他已重病在床,他说:“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会变也。”
  赵王没听这项批评。
  另一个是他的母亲,也就是赵奢的遗妾。在赵括要动身接替统帅职务前,她上书给赵王,力谏不可以赵括为将。赵王问理由,赵母说,先夫为将时,亲手端饭菜侍奉的贤者有十多个,而所交的益友更以百计,大王及宗室所赏赐的金银珠宝,他都拿来赏赐给属下。奉命出征之日,毫不担心及过问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