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大地风云 四百三十八 大明的沈阳
作者:西方蜘蛛    更新:2021-12-07 06:48
  明军始终都对盛京采取围困炮击的战术,一枚枚的炮弹一点一点消磨着守城士兵的信心。尽管阿克顿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依然无法挽回恶劣的局面。伤亡正在一天天增大,城防正在一寸寸被毁。面对着这一切,阿克顿已经束手无策!
  每时每刻都在增加的尸体,已经无法得到有效地处理。虽然才是四月的天气,但是层层叠叠聚集在一起的尸体,长时间的浸泡在血水中,很快就开始糜烂,血腥气和尸臭交织在一起,稍稍靠近的人都会忍不住大口大口呕吐,吐得连五脏六腑都恨不得吐出来。
  一批一批的士兵、平民,被驱赶上了城楼,去充当炮灰,去面临可怕的死亡,去承受生理和心理上无穷无尽的折磨。甚至连具体的伤亡数字,那些满清的将领们也不愿意继续统计了。经常会才做好一次统计,接着明军新一轮的炮击又开始了……
  城墙早就已经被轰得不成样子,有的地方已经实在来不及修补了,只能勉强以木栏围着。只要随便一个冲锋,这些近乎于纸扎的攻势,根本就无法抵挡住明军入城的步伐。
  现在那些盛京城中的士兵,更希望的是明军尽早进来,尽快结束这种无休止的折磨。这是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事情,痛苦、煎熬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们。
  有地士兵已经实在无法忍受。经常能够看到,城楼上有的满清士兵,呆呆地面对着炮火,没有任何躲避的意思,然后大叫一声,就这么直直地从城楼上坠落下来……
  “当年在济南的时候。我听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姓周的大明参将,为了守卫住济南,全家男女老少全都牺牲在了济南城楼上,而周参将地妻子。在丈夫殉国后,毅然从城楼上跳下,以身殉夫,壮烈身死。”看着这一切的朱斌淡淡地说道:
  “现在鞑子也在跳楼,也许这那位奇女人的阴魂,正在冥冥中为自己报仇。惩罚着这些杀了她的丈夫,杀了她的全家地鞑子吧,善恶到头总有报。等到拿下了盛京,我要在盛京城里为周参将全家立一块碑,一块大大的碑。让我汉人的英勇事迹万古不朽!”
  “王爷,督军大将军郑天瑞部,对莫卧儿国的攻势以于七日前开始。”黄溪悄悄地走了上来,说道:“其先锋部队接连在坦桑莫克、及萨及亚取得胜利。目前正在大踏步前进。”
  朱斌点了点头。心中还是有些不满。七天前开始的战斗,直到现在才传到自己这里。通讯还是过于落后了。要是现在能发明无线电之类的东西就好了。
  不过说来也奇怪了。在三线作战开始之后,自己已经在各线战场安排了几千个联络站,每天都是快马飞奔报告军情,以郑天瑞稳健地性格来说,怎么会把情报现在才送来?
  这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眼前朱斌更加注意的是盛京的战局。也没有深想下去。眼看着新的补给物资又运了上来,意气风发的武英王爷。指着盛京城楼笑道:
  “再给我加大炮击力度,彻底摧毁满人抵抗的决心。告诉各部,三天内完成进城准备。李天齐部为先锋部队,黄飙二队。务必不使一个满人漏
  随着武英王的一声令下,炮击更加疯狂凶猛了起来。铺天盖地的炮弹呼啸着砸进城内,盛京到处都能看到冲天地火光,哀号奔跑的人群。根本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地火炮部队,在魏重义的指挥下,炮兵阵地一再前移,其火炮的打击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城楼一带。
  下午,盛京皇宫第一次遭受到了火炮的直接攻击。一发炮弹无巧不成书的落在了笃政殿中,当场就造成了七死两伤。这里本是满清皇帝举行大典地地方,现在居然也遭受到了炮击,顿时使满人官员心丧若死。在明军地攻击下,难道祖宗们也不再保佑自己了吗?
  在这样的情况下,布木布泰已经知道盛京再也无法守住了,她开始做出了撤离地准备。她将挞木格乐从前线召了回来,让他与富可察一起,负责安排重要皇室成员和满清各亲王准备从秘道撤离盛京。
  撤退的名单被确定在一百二十七人,这些都是布木布泰亲自拟定出,将来重振大清的基石。为了能确保撤离成功,布木布泰又预先安排人手,趁夜由秘道出去,通知在盛京攻防战开始前,已经被她提前调离盛京的多铎,准备接应从盛京退出来的一众人等。
  而为了稳定住臣民的心,布木布泰又继续上演了一出好戏。她不光坚持每天上朝,而且还动员太监宫女等全部参战,并给他们分发武器。最让满清大臣们感动的,是他们的皇太后,竟然从这一天起穿上了全副戎装。皇太后,她已经决意和盛京共存亡了!
  只见汉八旗之镶黄旗总兵佟图赖上前一步,厉声说道:
  “皇太后决意与城共亡,我们这些做臣子的难道还有怕死的道理吗?明军纵然火炮犀利,但要想占领盛京,靠得还得是刀对刀的厮杀。城中尚有精兵数万,我等家中各有奴才。何不全都聚到一处,与明军决死一战,卫为大明万代!”
  “拼了!与汉人决一死战,决一死战!”
  朝廷里那些大臣顿时被激起了勇气,一个个眼中流露出凶光,振臂大声呼道。
  郑亲王济尔哈朗长长叹息了一声。佟家叔侄是先帝最为信任的汉人大臣。虽然他们名为汉人。可凭着佟养性对先祖爷地贡献,和满人早就一般无二。这佟图赖忠是够忠的了。可万一知道他们在浴血奋战的时候,皇太后已经抛弃了他们,又会是什么样的感想呢?
  这次的朝会只进行了短短的半个时辰,外面那连天地炮火仿佛在催促着这么满人一般。大臣们纷纷回到家中,聚集家奴武士。派发武器,有的向城楼方向进军,有的向皇宫方向涌去,他们决心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满人的尊严。
  佟图赖选择了最危险地地方:城楼。在那随时随地都会被猛烈的炮火击中。然后被撕裂成一块块的碎片。可是佟图赖却根本不管这些。在和叔叔的道别中,他说道:
  “侄儿这一去生死不知,请叔叔自己保重。若是侄儿死了,请叔叔不必为我收尸。我要让自己的尸体就横在城楼上,保卫我大清的朝廷!”
  佟养性拍着他地肩膀,笑道:“去吧。去吧,尽管放心的去吧。我佟家世受大清三代之恩,今日正是报答的时候。做叔叔的很快便一起随你前来!”
  佟家叔侄并不知道,在大明已经定好的“奸佞榜”中,他佟养性可是紧随范文程排在第二位的。他当年屡以资款助后金,为明朝所察觉,下狱。后潜逃归后金。努尔哈赤赐以宗室女。这样的人,在大明官员的眼里早就已经不再是汉人。
  那佟图赖雄赳赳地带着几百家丁来到城楼。却看到城楼上竟然空无一人。他顿时勃然大怒,找到了负责城防的阿克顿。还没有等阿克顿来得及说话。便破口大骂道:
  “太后将此等重任交付于你,你却如何不尽心尽力?城楼上除了尸体,更无一人防御。阿克顿,难道你想把盛京拱手让给明军吗?”
  阿克顿苦笑了一下:“佟将军,不是我不尽心守城。你且看。明军根本就没有立刻攻城地意思。他们只是在用火炮反复轰击着盛京。此刻去城楼之上只有送死!与其这样。还不如先把有生力量保存下来,等明军开始入城后。再和他们做殊死一搏!”
  佟图赖面色稍稍缓和了一些,但却还是不甘心地大声道:“你怕死却偏偏要找出这样的借口,我佟家两代都是大清的忠臣。来人,把我的大旗插到城楼上去。我要告诉城外的那些明军,我佟图赖在此,大清就不会亡!”
  阿克顿再三相劝,佟图赖执意不许。在他看来,明军之所以能这么肆无忌惮地炮击盛京,完全都是阿克顿这种将领贪生怕死所致。只要为将地先不怕死了,当兵哪还有畏惧的心思?
  那面“佟”字地战旗很快在盛京城楼上飘扬起来。在佟图赖看来,这是自己勇猛无惧的象征。可是在城外的明军看来,这一面突然出现的战旗,可是送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从昨日的炮击开始,满人都龟缩到了城下,这让明军炮手心里为有些不爽。现在这面战旗,简直让他们心花怒放,这是在告诉他们又有鞑子的大官来当炮灰了!
  这些明军的炮手们在几天的炮击中早就杀出了瘾头来,“佟”字的战旗才一露头,顿时就有十几门火炮一齐对准了这个方向。
  城楼上的佟图赖意气风发,看着城外的明军正想说话,忽然身边连续响起巨响。还没有等这位“勇敢”的将军反应过来,他已经被巨大的气浪掀到了半空,然后重重地摔了下来。
  他浑身都是鲜血,左边半个身子几乎被炸平了,左腿和左胳膊不知飞到了什么地方。那面战旗就在他的身边,也被炸得面目全非。佟图赖张大了嘴,尽量地想呼吸些新鲜空气,可是他的神智却逐渐地离他远去。然后,他绝望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他就死在阿克顿不远的地方,看着佟图赖破碎的尸体,阿克顿苦笑了一下。何苦呢?何苦非要送死呢?当明军进城的时候,再和他们拼命不好吗?
  “挞木格乐将军呢?”阿克顿向周围看了看,却没有发现挞木格乐的身影。
  “回将军,挞木格乐将军昨日被皇太后召进宫中,就没有回来过。”
  阿克顿点了点头,但忽然表情凝固了在那。从昨日进宫就没有回来过吗?他心中隐隐想到什么,但却又无法确定。一丝不祥的阴影正在他的心里升起……
  炮击从景平三年四月初二开始,四月十二,整整十天的炮击渐渐开始停止!
  十天,几乎将大半个盛京夷为了平地。十天,天知道造成了城内多少人的伤亡。十天,已经足以使城内的满人崩溃。
  而随着炮击的停止,所有的明军将士都知道,他们即将进入盛京。
  大明景平三年四月十二日。
  战场上十天来第一次出现了安静。没有隆隆的炮声,没有士兵们的喧哗。三万明军将士,整整齐齐的列队于盛京城下,等待着那最后时刻的到来!
  大明的将军们骑着战马来了,他们穿着威武的军服,挎着足以决定一切敌人生死的战刀。当他们来到明军士兵们的面前,一起勒住了战马,在他们身后出现的是:
  大明义烈忠勇武英王朱斌!
  那把代表着杀伐决断,代表着大明王朝扬威天下的铁血宝刀,就握在朱斌的手里。当这把宝刀出鞘的时候,就是鞑子灭亡的一刻。朱斌指着盛京城楼对着他的将士们说道
  “盛京,那里就是盛京,整整带给汉人二十八年耻辱的地方。当年,满人强盛的时候,几次兵临我大明京师,威胁我大明安危,现在,是把这一切还给他们的时候了。
  任何犯我大明的人,终究会遭到大明最严厉的惩罚。大明将让我们的敌人,就算变成了鬼魂也无法忘记他们曾经遭到了什么。盛京,从今天起改名沈阳,大明版图上的沈阳。
  将士们,拔出你们的刺刀,拿出你们的勇气,进入盛京,让所有的鞑子在你们的面前颤抖,让大明的战旗,飘扬在沈阳的上空。大明将士,听我号令,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