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作者:墨妖    更新:2021-12-07 03:09
  至于原先的佃户渔民们,佟霞将他们全部召集到河堤边训话。
  火红的凤伞罗帐,金丝银闪的凤冠霞帔,彰显出皇后的高贵身份,亦更加突显了这位明氏女子的威严,略去前面关于建坝买地的事不再重复后,佟霞着重说明的是后面的两点:“如今城东城北的二十顷稻田全部已为本后所有,渔民的船只房屋被大水所毁,按理与本后无关,你们如果想迁离他乡,尽可自便。但如果愿意留在此间,本后保证你们以后将过上比以前富裕十辈的生活,而且为期不超过半年。至于此间的生活问题,亦有法可解。建堤需要大量的民工,本宫愿意将你们五千人尽数招为民工,每日三餐顿顿吃饱,另每月有一两银子的薪俸可拿。至于老弱家眷,不能上工者一律呆在早为你们买下的两处庄院里负责家居洒扫。女子若想赚钱可以到伙房帮忙,管吃管住另加每月半两的俸银。现银现领,绝不拖欠!中途若想走人,也绝不阻拦,但要事先说好一件事:只有从头到尾效忠本后的人,最后才可以真正得到本宫所承诺的待遇生活。”
  一个月有一两银子的俸银,而且管吃还管住。这种好事哪里有?当下五千余农户中的三千壮丁、三百农妇在会后就签下了契约,并提前领取了一月的俸银。原先的房屋大多损毁,无损的将家中细软收罗好,全部搬进了佟霞事先准备好的两处庄院里,另有不足便挤到了附近的两座寺庙里,和尚们的所缺由明后负责补给。
  五天之后,工程正式开始。经过半月的补给,前道河堤几处缺口已经全部补好,现在所建的则是二道深渠与三道高坝。原先易西楠计划在两者间相距为五十米,可佟霞却将距离加到了一百五十米。先建三道高坝,二百的高坝若在平日非两个月才能初成,可现在三千河工的努力下,一月余日便大功造成。三十米高的高坝,再大的海潮也是根本不需担忧了。
  三道高坝建成后,佟霞便将三千民工一分为二,一半去挖渠,另一半则将开始翻土。三堤建成后,离城不过十二三里了。佟霞所买下的田地为离城五里外的农田,当然翻田也只翻到这里。只不过与原先大家预想的都不太一样。这位皇后娘娘居然只让翻地翻五里左右,剩下距城三里的地方全部开始建居宅。
  经过仔细的清点计算,签下契约的人家共有八百多户,人口最多的二十余口,最少的只有三五之数。按五百户为一庄园计算,城东城北一共建下了十处庄院。新建的居所与原先的房屋十分不同,每家的房子居住的面积很大,但院落却几乎没有,一排一列很是整齐,外大内小,庄院中央则是圆形的空地。家家院中有花有树,庄院中的道路更是全部被碎石子所铺,干净又整洁。
  房屋建成后,已是三月以后的事情了,当所有的农户各挨各家的住进干净又整洁的新居里时,简直激动得热泪赢眶。
  当然,在房屋建成前,一月的时间已经将工渠挖成。一堤的高度为正十五米,而二渠的深度却只有负五米。底部分由青石砌成,整洁光滑,既可以保证海水进来的清洁性,又可以有效的防止泛碱。
  渠成之日,明后娘娘却又是下了一道极古怪的命令。将二百里工渠分隔为二十个水槽,渠底垫上整整一米的河沙与海沙的混沙。这到底是要干什么啊?想不通!
  虽然想不通,但是人家皇后娘娘要做什么就跟着做呗。半月后,分隔区域完结,混沙垫成后,佟霞又命令大家将堤外海水引入渠中,水深三米。这个事情最是简单,但是所有的人却是越来越不明白这位皇后娘娘到底要干什么了。
  水成之日后三天,一项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三艘明珠阁的海船抵达了海边,里面运来的全部都是南江省根本见不到的珍奇鱼种贝类,以及二十位年高却孤寡的老渔户。
  佟霞命令这二十位老渔户,按鱼贝的不同习性分别将这些种鱼发放到二十个水槽之内,根本不同的习性研究出不同的饲料加以喂养,鱼是卵生动物,没有天敌的情况下繁衍最是快捷,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各塘内已经是鱼翻水跃,肥鱼满池了。
  也在这个时候,所有的人才都明白,为什么明后会说这是一项赚钱的买卖了!只不过,单单这一顶鱼业真的可以收回原先投资的二百万银子吗?
  当然不会!
  鱼成之时,庄院也已经盖成,原先的渔民农户都是按照新登录的户籍住进了新家。这样的房子自然不会是白给他们的,根本投入时所用的材料费用折成了每平米的房价,然后又计算出各家各户要买下这座房屋的总价。二十两到八十两的不等,有钱的先交钱,没钱的则要签下契约,约定在多少年内还回房价。
  在这中间,佟霞没有赚一分钱,更不会因为要时间还价还收取利息。这样低成本却结实漂亮的房屋,实在是将所有住户的心思收了一个紧紧的。
  每座庄院分别可以拥有两只水渠,分别由正副庄长主管。年底的时候进行评比,谁带领的庄员养殖得好,谁就是下一任的庄长,次次相轮。当然如果中间发现有人动下流的手脚,任何人都可以将告密信投到行宫外的铜壶之内,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后务前程都安排好了,剩下的便是再次赚钱的问题了。
  堤外原本是稻田水乡,可如今却只剩下了碧草青青,经过大规模的翻土混肥后,原先积在表面的盐碱已经散落中和到了地表各个层面,再加上氮肥也就是人工肥料的混合后,原先的盐碱已经大部分消失,少许地片碱性虽然仍然存在,但较之从前已经是好了许多了。
  这样的地,空着实在可惜,可是如果只用来养水稻,收效又实在让人不满意。所以佟霞联系了远在京城的金霞和紫霞,取得她们的同意后,将这几十顷地中的所有平园空地全部作为了花园。
  南江省地理优越,如果没有海浪盐碱这两大难题,实在是天生的天堂!气候温暖,湿度宜人,这样的地方用来养花实在是太好了。成片的种植花朵,花成之际,七彩虹将负责全部收购。原本想是运回京城,可后来金霞觉得这样不太合算,一来路途遥远,花瓣两三天后色香味就全无了,二来,运费也实在不划算。所以便留下紫霞在京里看阵,自己亲自来到了南江省,在这片大姐名下的土地上建起了七彩虹的分厂,专制七色精油与眼影化妆之物。
  当然,有工厂自然也需要工人,所以这五千余名农户便有一部分细心手巧的加入到了七彩虹的队伍里。至于收入问题嘛,自然不在话下,金霞一向是个慷慨的老板娘,月薪三两到十两不等。当然高收入也代表着绝对的忠诚,虽然制造工艺被分为了数十道工序,专人专职,精油制作的工艺不会被太多人了解,但是也要严防有心人的打探。如果一经发现有人泄露了生产方法,那么下场绝对憾人。
  原本的五千农户,因为养殖海鱼用过了一千人的模样,又因为七彩虹种花收工,又分去了一千五百人的模样,剩下的三千人里大多为老弱了。壮丁当然还有不足八百人,有能力工作的主妇也有一千人的模样,这些人又要安排什么样的工作呢?
  思来想去,佟霞又有了妙招。
  “大姐,你瞧着那片山地干什么?”金霞是实在搞不懂这个大姐又在想什么,不成器的几座小山坡,因为紧靠着海口所以盐碱十分严重,那里根本种不出什么来的啊?一没矿、二不种、几乎算得上光秃秃的荒山,逛都不会逛去那里了,能用来赚钱吗?
  看金霞一脸的不赞同也不明白,佟霞忽然觉得心情大好。
  这么一样赚钱的好买卖,自己怎么会忘了呢?
  实在是太不应该、太不应该啊!
  当然,要办这件事,还得需要再找一个人帮忙才是,招手唤来了殿外侍侯的萍影,吩咐道:“马上派人去九金阁见连凯,让他立马试做这样图纸。记得说明白:物成之后,只许销售给七彩虹。噢,也许不用这样说,毕竟,就是给了他,他也不会用!”
  自信菲然。
  磨盐记
  前面已经介绍过,凤凰城靠近海口,佟霞所看中的那座长不出任何东西的荒山,便正在海角之尖。长年的海浪使其中涌进了太多的海盐,盐碱之症最是严重,荒草都无几许,就更不要说其它了。所以当明后以极低的价钱从某富户手中买下这座根本无利可图的荒山后,关于明后娘娘的消息一时之间更是无二了。
  经过了建堤、灌渠、养鱼、植花几项工程后,不只凤凰城整个南江省内精于商算之人无不是全力关注这位新上任的皇后娘娘。治水千百年来都是赔钱的买卖,可是她却可以由此赚出大笔的商机来。
  明珠阁原本只做远洋货物的生意,偶尔会稍回一些海外的新鲜鱼类,风味独特却因为价少外人几乎尝不到,全部供为明珠阁内部食用。如今有了明后这一招,不只南江省,全国上面只要有海岸,只要明珠阁的商船抵达之际,无不可以食用这种鲜类了。只此一项,明后娘娘每个月就有三万两银子的进帐。
  再者便是七彩虹的花海,七色精油因为货源紧张,所以只在京城北方流通,但它的大名却是广布各类豪门贵妇的耳中。南江多商,富婆自然不少,却奈何人家的货连本地都供应不到,更不要说外地了。偶尔拖人买回几瓶,都是价比黄金的绝对珍宝。不是没人想过仿造,却始终想不通怎么做出来的。都知道是从花中提炼而成,却无人知道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