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作者:墨妖    更新:2021-12-07 03:09
  玉箫玉笛在服侍佟霞换好骑马装后,仍然一头雾水。而佟霞带着萍影、怡薰出得千荷馆后,一千御林军统领车成浩早已经点好五百兵将,整装待发。只是不知:“娘娘,请问路走何方?”
  佟霞搬鞍上马,一扬马鞭直指城东,冷笑道:“快马奔往东城门,前队一百军士人人手中马鞭开道,手下无情,不分贵贱。”
  一声令下,领头凤骑红鬃马是领先奔骑而来,萍影怡薰紧随其后,车成浩更是赶紧指挥五百军士,前队开道,后队拥围凤骑。五百号人一路狂奔,烟尘飞舞,步声雷动。车成浩训兵极有手段,即使在快步行进当中,步伐仍然一致,五百号人的飞踏之声还未行至东江大街,那雷鸣般的轰踏之声早已经掩过了千红阁前的靡靡之声,台前台后,街道左右楼宇内的人士无人讶异万分。正当所有的人都楞怔得反应不过神来时,五百御林军早已经在红鬃凤骑的带领下,冲进了东江大街。沿途观瞧的百姓士绅根本来不及躲闪,便已经是让一路铁骑,飞鞭马抽得七仰八歪了。
  徐靖元家养的十八名舞妓正在台上献舞,大军一来,柱倒台榻,舞妓们鬼哭狼嚎、神魂俱消时,五百御林早已经是一路横行而过,直达东城之门。
  守城备领听到风声,赶紧下来接驾,膝盖还未曾跪下,一道白光闪过,鲜红三尺,人头落地。如此让人理解不了的情况是吓得守城兵俑是扑通扑通跪了一地,这位皇后娘娘居然敢杀人呢?
  佟霞手持挂血宝剑,冷道:“开城门!”
  城外积荒百姓在关了三天不得入内后,早已经累饿到奄奄一息。城门突开,兴奋得赶紧是携家大小冲向城门,可黑压压的一队金铠铁士却是吓得这些难民在进门三米后,齐齐窝在门洞之内动也不敢动。
  领军之人,一匹红骑,金黄服色,九羽凤冠,手中长剑上鲜血淋漓,俊颜冷冽,威严万丈。
  看看眼前这帮无知难民,佟霞所说所作的只有一句话,一件事,那就是:“本后今日允许儿等进城,但事先说好约法三章。不入庙,不住街,不积巷。所住之地,早已为儿等想好,凡是门前灯笼上玄着金色穗带的地方,皆由儿等进入,所吃所用,皆取其内,不算犯法。但若伤人,定斩不饶,如同此头。”
  一指地下,双目尚睁的城监之头。
  恐怖之相,吓得难民们无不叩头如捣。一旗分令,兵俑散退,然后数千名难民如洪水般的冲进了城中寻找那个据说灯笼上挂着金色穗带的府弟,果然不一会儿城中就在七八处府邸门上看到了那样的穗带,不顾一切的冲入了其内,又吃又抢,狼籍乱纷一片。
  徐靖元调兵欲抗,却不料明后早已经转驾巡抚衙门。一见徐靖元入府,二话不说,左卫金甲武士按在当院,金穗御剑,锋起头落。
  这段历史最后被记载在了明光圣世史册之上,定名:“二首定城。”
  治水记
  那一天,被难民攻占的府地一共有八处。除却南江巡抚徐靖元家、河道陈之风家外,另有府尹莫涣景家、南江织造廉义家、盐道王南才家、御史林慕席家以及徐陈二人之泰山府弟。数千名难民拥挤入府后,自然是抢吃抢喝,夺财夺物,但却没有伤了一人一命。
  这种状况,这八家人自然是怨气冲天,但是徐靖元的当场被砍却是吓得其它几家人连个大气都不敢出一声,而三日后,从京城发下的圣旨内容更是吓死了凤凰城内所有的大小官员:“自明光圣世开世以来,祖制有定,后妃不得干政,但皇后却必以政权在身。此番遣后下江南,意图整治江南官场。可尔等却因牵系后宫,畏权俱政,实令朕失望之极。遂今日明旨相向。自旨到之后,江南六省军政之务皆交于明后统筹。如有再抗,先斩后奏!”
  另附旨:“刘昭仪纵亲抗后,骄奢后宫,打入冷宫,永不复出。”
  两道明旨后,传旨太监又在内室将一大一小两只密匣是奉于了佟霞面前。看其半晌不动,想来是要自己当时亲启吧?
  先开大匣,匣内乃是整整十二本密书,打开之后里面记载的全部都是江南各地官员的风评纪事,极尽详细。小匣精美,像是女子之用,可怎么瞧着都有些眼熟呢。打开之后,在瞧见里面的一朵木兰花后,豁然明朗了。
  半月之后,传旨内监回京交旨,承乾宫内单独面圣。
  叶诚嘉在听到佟霞见小匣之物,明了神色现于面上后,心下很是一安。只不过:“江南众臣对于朕的旨意,有何传言?”
  内监据实禀报:“从京城到凤凰城,快马亦需半月时光。出事后三日便有旨到,从臣皆猜测皇后娘娘杀徐靖元乃是皇上临京时的口谕。经二首事件后,皇后娘娘恩威并重,先是饶过了一干不敬之臣,后又下懿旨让凤凰城内所有官员全部丢职弃帽,下江筑坝。这种惩罚前所未有,江南之臣舒适日久,逢此事叫苦不迭,却奈何皇后娘娘每日亲临江边监工,随身携带尚方宝剑,有苦难言,只得相从。”
  单凭想象也能想得出江南那些官员被下令筑坝会有多么不甘叫苦,佟霞这一招来得倒是很有新意,杖责过重,罚银又不痛不痒,唯有让他们知道江水为患,才不敢再忽视河工。“太子最近如何?”对于那个自己毕生唯一的儿子,叶诚嘉实在是思念之极。
  提到小太子,内监脸上终于敢露出一丝笑颜来了:“奴才亲眼见过小太子呢。太子殿下身体康健,脸色红润。两名乳母将太子殿下照顾得极好,如今已有二十二斤重了呢。”
  半岁的孩子,二十二斤算得上极康健了。
  佟霞,你真是不负所托啊。
  ============
  凤凰城临日江江边,不过三十里地而已,虽然每次江水泛滥都影响不到城内百姓,但居于江边的渔户百姓却是屡屡遭劫。以前河工也有筑坝防水,但一来质量常常不过关,二来古代的疏水工程也实在是简单得很。靠近海口,潮汛最是猛烈,简单的堤坝就算是坚固无比,也只能防得了小水,防不了大浪。如何能花最少的钱却筑好最强的堤坝呢?
  佟霞一边命河督陈之风继续围补坝口,一边又让星柔翻出各种各样与治河有关的书籍,用以晚上攻读之用。至于白天嘛,则是骑马纵横于凤凰城外百里江堤之上,反复研究各处地势,以备实用。
  当然,佟霞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万能的人,所以在立志修坝那天开始,就张贴悬赏治河能人,不管是本人毛遂自荐,亦或是举荐有功,通通重奖。另标明,此次奖的不只是金银,更是官爵,只要你真有济世之才,明后将全力保举。
  三月初时,恩科考试之完,落榜举子返乡当中听闻此信,无不雀跃相告,一时之间凤凰城内各方才子云集,而栖梧行宫之外,更是每日都有大把的饱学之士捧着各自的文章见解排队静等皇后娘娘接见。当然,作为一国之后,是不可能每个人都接见的,所以佟霞订下来的规矩是让来见之人呈文献上,看中你的文才后再行传召。
  因为此番来江南,诚嘉诚并没有按规制中那样派下官员随行,一来是想借此造成遭贬的假象,二来也是怕那些当惯了官的人左右佟霞的思绪。这样一来,看文之事便落到了几名随行女官的身上了。除却萍影和玉箫每日跟随左右外,其它女官就连咪咪也都参与到了读文的行列中。所幸这些女官大多是官宦之女,识文断字之外见识也不太同于常人。因出于掖庭,所以对于献媚之作极是反感,对于正直清流倒推崇之至,所以每日总结下来的文章倒也真是算是可以入目呢。只不过好文章是不少,真正对于治河之道有所见解的还真是不多见。
  所以当有一天,大家终于发现有一篇文章与众不同时,简直是惊喜交加。刚捱到饭后就是逼不及待的叽叽喳喳起来了。这么多人同时举荐一篇文章,还真是不多见呢。佟霞提文一看,果然不凡,着即下令是连夜接见。
  合香殿内,正装相对。半隔珠帘,掩住彼此的面容却是根本藏不住言辞间的卓然才气。
  易西楠,海西省人,自幼生长海边,对于防汛观汐甚有心得。那篇文章大多讲述的都是从小在海边积累起来的知识,但此次面见时,专讲的则是他对于凤凰城外江边海口具体情势的分析,点点滴滴俱有根有据,听得佟霞心下很是相得。对于他提出的缓冲坝理论,尤其感兴趣。
  “海潮每日皆有潮起潮落,凤凰城外海口之外却多高崖险壁,大潮冲来反扑回海,再行扑来潮势更大。因地势之故,在海口之处设坝实在无盖,草民建议娘娘取消海口短坝。原有堤坝虽然低矮却也有其可用之外,加高之法一来根基不稳,二来用途不大,所以草民又建议娘娘在第一道低坝后五十米外再建一道更新更高之坝。中间泥土尽皆挖去,开成工渠之势。这样海潮再来之时,一堤可缓势,二道工河可以容水再减水浪,三堤高壮,则完全可以将大潮隔绝。当然,这样的工势必得江边两岸同时施行,否则益江南则必损江北。所以工程开前,请娘娘务必呈情圣上,双方共开工势,才不会损左而伤右。”
  方法好倒是挺好,施行起来也不是太有难度,而且去除了海边打底之势外,二层堤坝的建造倒实在是方便了许多。只是这五十米工渠如果只用来放水未免可惜了些。况且这一样加渠停坝,海民出海入江打渔就受到了很多的限制,不如之前方便了。而且凤凰城外虽有渔户,亦有农户。江南盛产稻米,水田需水却怕海碱,日子短了看不出来,可时间一长,二道工渠内的海水势必要泛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