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作者:王晴川    更新:2021-12-07 03:08
  说不定便是余孤天离开临安时,暗遣龙须所为。”
  虞允文点头道:“瑞莲舟会后,圣上虽有疑心,终究还隐忍不发,先是全力贬逐秦党,但对太子已日渐冷淡。偏在这节骨眼,朝野间又风闻金主完颜亮要提兵南侵,太子愤慨,竟向自己的父皇慷慨请缨,若是金人来犯,他要亲自率师抵御金兵。”
  “请缨御敌,又有什么不好?”莫愁奇道,“太子爷这般行径,很有气魄啊!”虞允文叹道:“太子殿下也是这般心思。哪知圣上正自犯那疑心病,这时更疑太子要夺兵权,图谋皇位!”唐晚菊“嘿”了一声。道:“当年安史之乱,唐肃宗也是先以太子之位掌兵权,其后乘乱即位。有这前车之鉴,后世皇帝往往在危难之际,惧怕太子掌兵。”
  虞允文暗道:“不必说唐朝典故,便是赵构自己,不也是趁着靖康之变,以皇子身份先为兵马大元帅,后登帝位的吗?”只是他身为宋臣,不敢似莫愁般地议论天子,长长一叹,又道,“太子这一请缨,登时为圣上所忌,将他重重申斥一通,三日后又找个茬子,命他进宫替圣上为韦太后服丧。”
  “进宫服丧?”卓南雁颤声道,“这么说,太子已不在建王府中?”虞允文点头道:“不错!韦太后虽是圣上生母,但半年前早已薨了,圣上托口梦见太后,命太子替他前去太后灵前守孝。韦太后薨后,因陵寝没有建成,一直未曾下葬,现今梓宫(作者注:帝、后的棺椁)仍在皇宫内的苍梧殿中。太子眼下便在苍梧殿内奉旨守孝,殿下也知自己处境艰难,为避嫌疑,决不踏出皇宫一步,朝臣旧友,更是一概不见。便连我,近来也难见他一面。”
  卓南雁呼地立起,又颓然坐下,怔怔地道:“朝臣旧友,一概不见……”
  虞允文沉吟道:“圣上此举,料来也只是对太子小小惩戒,过不了多久,圣上回心转意,自会再行重用。”莫愁拍着大腿叫道:“你老兄不要含含糊糊,到底须得多久,三五日还是七八个月?小月儿的伤病,可是丁点儿耽搁不得!”
  唐晚菊见虞允文眉头拧成一字,也不禁叹道:“自来皇帝的心思都是最难揣度。除了去央求太子,便再没别的办法取来紫金芝吗?”莫愁冷笑道:“法子自然有,不是明抢,便是暗夺!只是皇宫内有鹤老贼在,谁能去盗了来?”虞允文忙道:“不到万不得已,且莫用强!”
  久久不语的卓南雁忽地长身而起,大步便往外行。
  “老弟,”虞允文叫道,“你要去何处?”卓南雁一阵烦闷,头也不回地道:“太子眼下势窘,便不必劳烦他了。”心底暗道,“莫愁所说的强夺暗盗,虽也是个法子,却怕会连累好友性命。事已至此,只有我先独自设法进宫!”想到那即将展开的太平棋会,他的双拳不由猛然攥紧。
  虞允文见他神色悒悒,深觉歉疚,忙拉住他道:“南雁,咱们自不会旁观。眼下愚兄且先竭力搜罗诸般岁久效弘的参芝灵药,遣人送往医谷,助大医王给林姑娘全力固本祛毒。咱们这里,先要设法去面见太子,且看他有何良策!”
  卓南雁点一点头,眼望窗外阴郁的日色,沉声道:“那太平棋会开赛在即,小弟倒可前去一试。”虞允文眼芒一亮,道:“不错,若能在棋会上折桂,自可进宫,那时或能见到太子殿下了。”
  当下四人分别,莫愁和唐晚菊随虞允文去搜寻灵芝参药。卓南雁则独自赶回驿馆。
  沈丹颜正在他的屋内相候,见他满面黯然地归来,问明了缘由,心底也替他忧愁,软语安慰了几句,又告诉卓南雁:“各州精选的三十二名棋士均已齐聚京师。五日后,太平棋会便在谦德宫落子开战了。”卓南雁精神一振,暗道:“好,我只需在棋会上力挫群雄,便能进宫了。只需进了皇宫,便多了几分把握……”
  转过天来,罗雪亭便来探望。相别不久,卓南雁却觉这位豪爽长者又消瘦了许多,原来罗雪亭自燕京翠鹤山之战后,迭遇伤损,元气未复,那晚又因卓南雁之故,与赵祥鹤拼酒斗功,斗智斗力,虽然平分秋色,却终究精气耗损颇重。卓南雁不忍累得他忧心,便没开口说出林霜月之病。罗雪亭听得他功力难复,倒好生痛惜,极力安慰了许久。
  唐晚菊和莫愁也都常来看他,说到虞允文倾尽全力,果然寻到了不少功效不凡的仙芝灵参。卓南雁心下略安,恳求二人及早动身,将芝药送往医谷。
  这几日间,卓南雁便在驿馆内潜心棋道。他深知自己已是背水一战,只许胜不许败,故而醉心于纵横十九道中,于师尊施屠龙的那一套“补天弈”战法钻研尤多。
  沈丹颜常来跟他推究棋艺。两人曾先后对局三次,前两局卓南雁仗着算路通神,妙招迭出,都是中盘大胜。第三局,卓南雁开局便祭出钻研已久的补天弈,不料沈丹颜却将灵动的棋风施展到极处,棋局形势几经反复,最终卓南雁竟以一子之差败北。
  卓南雁知道这补天弈虽然棋理高妙,但用之实战却有许多未明之处,难至化境。
  “要营造出大哉乾元的太和棋势,便需向中腹着眼!”当日师尊施屠龙说起新悟棋道时便曾如此议论,但经营中腹却另有难处,特别是若开局几步便下在中腹,子力难以发挥其效,实则形如废棋。
  卓南雁困惑之余,不由心底连道可惜:“师尊对棋道的悟性高我甚多,这补天弈他必然较我领会得深远许多,可惜师尊隐居不出,难以再得他的指点。”
  虽然这么想,但他却是个遇挫愈强的性子,更加废寝忘食地发愤钻研补天弈。终日临枰冥思苦想,卓南雁日渐消瘦,满面长须,乱发蓬松,全不知收拾。
  再转过天便是棋会开战的正日子了,这一晚沈丹颜又来看他。这几日间两人除了弈棋,极少说话,便说上几句话,也是离不开围棋。卓南雁正在灯下观棋,见了沈丹颜推门而入,冲她一笑点头,便又低头摆布棋局。
  沈丹颜见他如此,芳心中又是怜惜,又是失落:“他这般入了魔一样地下棋,还不全是为了那位林姑娘?”不知不觉地,她竟对那个从未谋面的美丽女子,生出更多的羡慕,“我倒宁愿自己变成那个卧病在床的小月儿,若是他肯为我忧心半晚,我便心满意足了。”
  卓南雁见她怅立不语,才想起什么,抬头笑道:“姐姐怎地不坐?”沈丹颜跟他凝满血丝的双眸一对,恍然间觉得自己的满腔幽怨全被他看透,不由双颊火热,忙垂首笑道:“你近日醉心棋道,连胡须也忘了刮啦!”
  卓南雁一愣,伸掌抚了一下那下巴上的短胡子,笑道:“这太平棋会萃集天下名手,定然藏龙卧虎,我可没什么把握。留他一大把胡子,临局之时,也好吓吓对手。”
  “你当是边关杀敌吗?”沈丹颜嫣然笑道,“还要效法狄青。”扭头忽见驿馆桌案上早备好了梳洗用具,心中一动,飘然走近,道,“明日便是棋会了,姐姐帮你梳洗一下。”
  卓南雁依旧垂首观望棋局,只点了点头,道:“那就有劳姐姐啦!”沈丹颜笑了一笑,用铜盆舀了清水,将毛巾浸湿了,在他头脸长发上细细擦拭,再提起案头的小刀,小心翼翼地给他刮剃胡须。
  短须纷纷坠落,重又现出那一张俊逸英挺的脸孔。沈丹颜趁机向他痴痴凝望片刻,见他始终浑然不觉,不由幽幽叹了口气,将他头发擦拭得半湿,给他梳好发髻,又用梳子给他细细梳理脑后的长发。
  捋着他漆黑浓密的长发,沈丹颜忽地生出一股柔柔的情愫:“若是我能常常这般服侍他,给他梳发刮须,该有多好。”这念头倏地闪过,她玉面上便有一抹轻红如烟腾起,暗道,“我……我这是怎么了,近来时常这般胡思乱想!”眼见卓南雁手拈棋子,一直凝望棋盘,她的芳心又是一阵凄凉,轻声道,“明日棋战,今晚你也不可太过劳神了。”
  卓南雁“嗯”了一声,忽觉人影闪动,抬头看时,才见沈丹颜已走到门口。他心底微觉歉意,笑道:“该死!小弟这几日魂不守舍,颜姐姐,你这便走了吗?”沈丹颜回头望了他一眼,目光中既有惆怅失落,又有柔情流转,微微一沉,才笑道:“天晚了,你早些安歇。”说罢再不停留。翩然出屋。
  第二天,太平棋会便在临安御街北段礼部贡院旁的谦德宫内落子开战。
  这谦德宫本是皇家祭祀文王之所,殿宇轩敞,深广的院落中古木参天,幽静深邃中透出一股弘大气势。参赛的三十二名棋手分成十六对,在古树碧荫下分枰对弈。
  众棋士均是由大宋各州选送或京师的王公举荐的,多是棋力正盛的壮年棋士,也有名重棋坛多年的皓首老者,更有州府变着法子献媚,别出心裁地选来了两位十二三岁的少年神童。最引人注目的,却是众多气定神闲的男棋士中,还杂有三位美女棋手。三位女郎以沈丹颜为首,都是方当妙龄,貌比花娇,惹得几个年轻棋士不住拿眼睛偷瞄那三名美女。
  棋赛前,新任宰执汤思退先赶来对众棋士温言勉慰,说了一番“国运昌隆则棋运昌荣”的大道理,然后才挥手命众人开战。
  临安棋风最盛,太平棋会又是前所未有的棋坛盛会,谦德宫外早拥了不少嗜好棋道的棋迷。掌办棋赛的官员命人在谦德官外立起十六张巨大棋盘,棋盘旁写了对垒棋士的姓名。卓南雁这一回用的却是本名,“卓南雁”三个大字赫然高悬在巨幅棋枰之旁。
  对局棋士每一落子,自有仆役用长竿将棋子贴上大棋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