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作者:刘国民    更新:2021-12-06 22:36
  黎志坚口袋里没有五十元的票子,只好拿走二百给办事员留下三百。
  之后是民间调查,走访报摊。午报在哈埠有几百个报摊,每个报摊零售员都是午报的线人和记者的向导。黎志坚从不怠慢零售员,只要经过报摊,他都向他们嘘寒问暖,说你们是报业终端,记者的劳动要通过你们出成果。
  老白党胡同与察哈尔街的十字路口有一个报摊。黎志坚向报摊零售员打听老白党胡同拆迁户的情况,报摊零售员说,那三十户钉子户没有走远,他们大部分都租住在察哈尔街的棚户区。至于老白党胡同的居委会,零售员说散啦,为居民办事情的是一个自发的临时民间组织:拆迁居民联络小组。
  察哈尔街有一条与七十二蹬相对应的小巷,小巷叫做三十六棚。当年,外国人住在老白党胡同别墅区,为外国人服务的哈尔滨人住在七十二蹬、这两种人又引来了第三种人,闯关东的山东人和河北人。第三种人向前两种人提供服务,他们养牛种菜,牛肉牛奶提供给外国人,蔬菜提供给哈尔滨人。闯关东的山东人和河北人盖不起像样的房。挤住在打渔人留下的窝棚里。日伪时期,日本人为哈尔滨建立户籍制度,在窝棚群落中选了三十六座不漏雨的做了登记,所以这里叫三十六棚。
  三十六乘二是七十二。
  三十六棚里有一条巷中巷,这条巷中巷解放前叫做大白萝卜,解放后叫做十二指肠。解放前巷中巷里野妓成群,野妓群落的组成主要有两种成分,一种是菜农的女人。这些妓女很业余,农忙时种菜,农闲时在闯关东的山东人、河北人身上弄几个钱。另一部分是哈埠各大妓院退役下来的,多为年老色衰或体弱多病者。由于巷中巷十分窄,妓女们揽客的方式也因地制宜,见到有男人来,她们坐在自家的窗台上撩开裙子,大白腿蹬到对面街的墙上,一条巷子就被堵住了。人们称这些又粗又短的腿为大白萝卜。至于解放后的十二指肠,没什么掌故,只是形容这条巷中巷细长且曲里拐弯。
  十二指肠一不处于交通要冲,二不接近繁华商圈,人口密度高得吓人。如此之高的拆迁成本,和如此之低的开发价值,让政府和开发商望而却步。所以,察哈尔街改造了、三十六棚改造了,处于两座新兴小区的屏蔽之中、对市容市貌没有影响的十二指肠就没改造必要了。
  尽管固若金汤,但拆迁改造的传言近二十年间从未间断,因此,十二指肠居民从不修缮房屋。居民搬到其它地区居住,留下户口,把危房出租给经济拮据的拆迁户。除开人口越来越多、危房越来越危之外,十二指肠只有一个与时俱进的变化——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立的合作社变成了大户室,十二指肠的居民可以就近去炒股。
  合作社可以说是十二指肠的标志性建筑,尽管变成大户室,墙上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八个水泥大字仍然十分霸道。从有合作社开始,合作社门前就有一个固定的景象:卖葵花子的小贩和嗑葵花子的闲人。而今卖葵花子的还有,但嗑葵花子的闲人换了,换成来自老白党胡同的拆迁户。
  采访就从合作社门前开始。做采访之前,黎志坚向拆迁户们宣布了两项要求,一、辞旧迎新喜洋洋、政府关怀暖心房一类的话不听,他不是来为拆迁办做马屁文章。二、在旧房评估、补偿标准核定中与拆迁办发生的矛盾不听,他不为拆迁户们打经济官司。他要求他们说一些共性的、能够引起社会共鸣的事情。这个要求似乎很高,拆迁户们不会说话了,反映的事情不着边际。他整理了一下,拆迁户们反映了这样几个问题:
  一、老人就医难、儿童上学难、治安环境差。前两样倒是可以克服,但治安环境差令人防不胜防。每逢拆迁,盗贼蜂起,老白党胡同的马葫芦井盖一夜之间被偷光,被偷光的还有路灯、电线杆。因此,坠井伤人的事情屡有发生。摔伤的人中有居委会副主任。副主任是女性,叫林美奂,由于人长得漂亮,人们叫她美轮美奂。美轮美奂掉进马葫芦里摔破了相,此后羞于见人,搬到郊区再不回来。
  二、家庭和谐受到冲击。任庆为拆迁分户和媳妇假离婚,结果弄假成真。再和谐的夫妻逢拆迁也要吵架,因此,拆迁户的离婚比例高。
  三、公共事业没人管。拆迁户离开户籍所在地,治安没人管就自己管、没有人大的选票就不做选民,然而,幼儿的防疫保健没人管可是个大问题,幼年时不打疫苗,无疑会给他们的未来成长埋下隐患。另外,居委会认养的树木没有人管了,没有管就没人管,自己长去吧,而居委会负责关怀的几位孤寡老人没人管就惨了,拆迁后他们由孤寡老人变成流浪老人,而今十有八九是死光了。
  说话的中间,有拆迁户嘤嘤地哭了起来。
  黎志坚替他们悲伤,也替他们无奈。拆迁旧房评估、补偿金标准核定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还能哭爹骂娘喊冤;而刚刚说到的那些苦难,则是只能往肚子里咽的牙齿,因为有关部门可以一言以蔽之:与拆迁无直接因果关系。
  与海查干人也无关系,因此这一时段的采访无功。
  正要去采访钉子户,黎志坚接到吴队长的电话。刑警队出了一件十万火急的事情,请黎志坚务必来一下,他说,无论在哪里你都原地不动,我立即打发警车去接你。
  第二章 以牙还牙
  九
  吴队长的刑警队伍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去年度省内挂牌督办的十大要案,有一半是他们侦破的。因此,刑警队享有警界标兵、警风警纪优秀单位、精神文明优秀集体等多项荣誉。老吴在刑警队当队长的三年期间,换了一茬警员。新换上来的警员的选拔标准,就是看他是不是特别能战斗。老吴说,当警察的,有棱有角不怕,怕的就是圆滑。
  刑警队里有一名准烈士子女。十年前,两名刑警去额楚克城追逃。抓住逃犯后,其中一名刑警食物中毒,留在额楚克城救治,另一名刑警只身押着逃犯回哈尔滨。警车在距哈尔滨二十公里处坠入深沟,刑警与逃犯当场死亡。警车坠沟后起火烧成了空壳,因此不能确定是逃犯袭警造成的事故,还是一般的驾驶事故,所以这名刑警也没有被定为烈士。
  这名死去的刑警姓查,那名执行任务中食物中毒的刑警,是现在的吴队长。
  查刑警虽然没有被定为烈士,他的遗孀和儿子也只能是准烈士家属,但娘俩在刑警队内部享受最高规格的照顾。吴队长当上了队长后的第一年,把查刑警的儿子小查从基层派出所调到刑警队。
  小查特别能战斗。也许是早年丧父的关系,小查的脾气也特别不好。今年春天抓赌。一名赌徒跳楼脱逃摔伤致死。这名赌徒的老母亲迁怒于刑警,主要迁怒于小查,见到小查的警车就堵,趴在车头上又哭又骂。惹不起就躲,躲不过就逃,小查几次被老太太堵在车里,几次不得不弃车而逃。
  昨晚审了一夜的案子,今早小查困了,准备喝上两盅回家睡觉。从酒馆出来,又碰上了那位惹不起的老太太。小查发动警车掉头就跑,岂料慌张之中撞上了一辆人力清洁车,清洁车被撞后掉向,把清洁员扫倒。清洁员也是一位老太太,加上赌徒的妈妈,两个老太太把小查好一顿连抓再挠。
  热闹的场面引来了一位午报法制部的年轻记者,这位记者只听两位老太太的强词夺理,而不听小查的辩解。围观的众人一时间十分的尊老爱幼,纷纷向小查骂和啐:开警车撞清洁车,呸!人民什么时候给了你这样的权力?小查虽然来了脾气,但仍然不敢惹老太太,他揪住记者的衣服领子拉向警车,他说,跟我去刑警队,这里边的深层原因,让我们领导和你说。记者不上警车,大义凛然地指着小查鼻子说,你撞在我的枪口上了!
  今天,是省市两级公安部门开展的警风警纪整顿周的第三天。小查的事情一旦见报,轻则调离刑警队,重则影响到他的警籍。警风警纪整顿周的第一天,市局康政委就向基层打过招呼:这次整顿就是要抓几个倒霉的。
  吴队长得知小查闯下的祸后不敢怠慢,通过公安局宣传部的一位午报通讯员,打听午报对这件事情的反应。通讯员回话说毁啦,下稿啦,给小查曝光的稿子已进入采编流程,在法制部主任的页面上。这位通讯员工作做得细,把给小查曝光的稿子的题目都记了下来:引题:肇事后强拉记者上刑警队;主题:醉警察驾警车接连撞俩老太;副题:一名为七旬孤老,一名为六旬清洁工。
  为摆平此事,吴队长十万火急地请来黎志坚。他把小查叫过来,让小查给黎志坚敬了个礼,然后他拉着黎志坚的手用力握:认识一天就请黎记者帮忙平事,不好意思但没办法,老查替我死的,我就得替老查带好小查。
  小查虎虎势势的身材,周周正正的脸,周周正正的脸上满是左一条右一条被两位老太太挠出的伤,其中一个酒刺还冒着脓水。
  黎志坚给法制部主任打电话。法制部主任姓韩,是黎志坚北广进修时的同学。他问给小查曝光的稿子提交到程启前页面没有?韩主任说还没。他说撤了吧。韩主任说凭什么?他说,事情摆平之后,刑警队征订三十份午报,算在你法制部的任务指标上。
  韩主任答应撤稿,但要求小查向受侮辱记者道歉,并要黎志坚写一篇一千五百字的法制新闻,用以顶替撤换下去的稿子。黎志坚说行,一个小时之后稿子传到你的网络邮箱。